书城成功励志公司“菜鸟”成为职场“牛人”的完全教程
25247400000030

第30章 礼仪教程(3)

(3)过于随意的称呼。有些过于随意的称呼不适合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比如“兄弟”、“哥们儿”、“姐们儿”等。这些称呼三五好友私下使用可以增进感情,放在正式场合中就有些上不得台面。

(4)带有歧视、侮辱性的称呼。要尊重一个人,首先必须尊重他的姓名。每一个人都极为看重自己的姓名,绝不容许他人对此进行任何形式的轻贱。因此,不论在任何场合中,那些带有歧视性、侮辱性的称呼都是绝对不可以使用的,比如,“肥肥”、“恐龙”、“矮冬瓜”、“黑鬼”、“晾衣竿”等。另外,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开玩笑。

(5)过时的称呼。有的称呼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旦时过境迁,若再采用,难免会闹出一些笑话。比如,要是现在还有人逢人便叫“同志”,那就难免会被人当做老古董了。

4、最常见的礼数--握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所采用的见面礼节往往千差万别、互不相同。其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点头礼、举手礼、致意礼、脱帽礼、拥抱礼、亲吻礼、鞠躬礼、合十礼、吻手礼、吻足礼、碰鼻礼、拱手礼、叩头礼、跪拜礼、屈膝礼等。但是,时至今日,随着生活节奏逐渐地加快,各种礼仪中的繁文缛节已经逐渐被历史潮流所淘汰,现在最广泛被人们接受的、最常用的礼节就是握手。就算你是刚刚进入职场涉世不深的“菜鸟”,你在学校或是日常生活中跟人握过很多次手,但是你清楚握手的礼仪吗?握手可不是两个人伸手随随便便握一下那么简单,这里边的讲究可多着呢,而且稍不注意就会把对方给得罪了。

2007年1月20日晚7点30分,央视经济频道现场直播的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颁奖典礼就因为握手闹得非常尴尬。

颁奖典礼开始了。当作为颁奖嘉宾的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谢伏瞻把奖杯发给某电器集团董事长后,谢局长主动与他握手表示祝贺。这让刚把奖杯握在右手的董事长有些措手不及,情急中便侧过身子以左手与谢局长握起手来。被授予“年度创新奖”的北京某咨询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则有些着急,没等颁奖的领导伸手,他就主动地翻过右腕,跟对方握起手来,但在握手的同时,他的眼睛却是看着观众,对给他颁奖的领导看都没看,弄得那位领导一脸的尴尬。

例子中的两人显然不懂得握手的礼节,因此在领奖典礼上乱握一气,最后弄得对方非常尴尬。

要想弄明如何握手才是符合礼仪的,首先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握手,在什么情况下又不应当握手。

(1)应当握手的场合

何时宜行握手礼?这通常取决于交往双方的关系、现场的气氛,以及当事人个人的心情等诸多因素,所以不宜一概而论。一个人若要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彬彬有礼,那么就应时候握手,否则即为失礼。

在下列场合一般应与别人握手。

(1)和他人第一次见面,对对方表示尊重;

(2)被介绍给不认识的人,对对方表示礼貌和荣幸时;

(3)拜访他人后,在辞行时向主人说“再见”;

(4)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认识的人道别,对对方表示关心;

(5)在社交场合,偶然遇上亲朋故旧或上司,向对方表示问候;

(6)在以本人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宾,对对方表示欢迎或欢送;

(7)向对方表示感谢、恭喜、祝贺;

(8)向他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

(9)向他人表达安慰、鼓励、同情;

(10)向他人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

在他人向自己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时,向对方表示感谢。

遇到较长时间未曾谋面的熟人,向对方表示重逢的欣喜。

(2)不适宜握手的场合

在下述的一些场合不宜同交往对象行握手礼,但可采用对方理解的方式向其致意。

(1)对方手部负伤;

(2)对方手里拿着东西;

(3)对方手中正忙于他事,如打电话、用餐、喝饮料、主持会议或与他人交谈;

(4)对方与自己距离较远。

(3)握手的顺序

在正式的场合,行握手礼最重要的是礼仪,应当由谁首先伸出手来“发起”握手,即握手的先后次序问题。倘若对此一无所知,在与他人握手时轻率地抢先伸出手去,就会给人一种轻浮而不懂规矩的感觉,会让双方都非常尴尬。

(1)根据礼仪规范,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应当遵守“尊者决定”的原则。即当两人握手时,首先应确定握手双方彼此身份的尊卑,然后由此决定伸手的先后。通常应由位尊者首先伸出手来,即尊者先行;位卑者只能在此后予以回应,绝不可贸然抢先伸手,否则就是违反礼仪的举动。

握手之所以要遵守“尊者决定”的原则,既是为了恰到好处地体现对位尊者的尊重,也是为了维护在握手之后的寒暄应酬中位尊者的自尊。因为握手往往意味着进一步的交往的开始,如果位尊者不想与位卑者深交,便大可不必伸手与之相握。换言之,如果位尊者主动地伸手与位卑者相握,则表明前者对后者印象不坏,而且有意与之深交。这一点对于职场新人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领导赏识你的信号。

(2)除“尊者决定”原则外,握手时先伸手的大体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a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

b长辈与晚辈握手;

c老师与学生握手;

d女士与男士握手;

e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

在这些场合,都应该由前者先伸手跟后者握手,即年长者、长辈、老师、女士、先至者先伸手跟年幼者、晚辈、学生、男士、后来者握手。

(3)若一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则握手时亦应按照先尊后卑、先长后幼、先女后男的次序依次握手。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双方的职位、身份;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双方的年纪、性别、婚否。

在登门拜访时,上述原则就不适用了。当客人抵达时,一般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则表示“再见”。若这一次序颠倒,则极易让人产生误解。

(4)上述握手时的先后次序只可以用来律己,不可以用来要求他人。若过分拘泥于礼仪,当对方“伸手不当”时对其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令对方进退两难、当场出丑,那就更是失礼的表现了。

(4)握手的方式

(1)握手的标准方式。行至距对方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应用力适度,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随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在握手时一般应起身站立,除非是长辈或女士,否则坐着与人握手是失礼的。

(2)握手的神态。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戴墨镜,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否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3)握手的力度。为表示热情友好,握手时可以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遇到亲朋故友,握手时用力可以稍大一些;但与异性或初次相识者握手时,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用力的大小要因人而异,把握好分寸,以不轻不重、适度为好。

(4)握手的时间。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握手双方亲密程度灵活地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尤其是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5)握手的禁忌

在人际交往中,握手虽然司空见惯,看似寻常,但是应努力做到合乎规范,避免下述握手的禁忌。

(1)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才是被允许的,除此之外,任何戴着手套与对方握手的行为都是极其失礼的。

(2)如果不是患了眼疾或是眼部有缺陷,不要戴着墨镜与对方握手。这同样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3)如果你的右手没什么问题的话,请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尤其是在与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需要牢记此点,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的。

(4)握手应当遵守秩序,依次而行,不要争先恐后。特别要记住,与基督教徒交往时,要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因为那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基督教徒眼中是很不吉利的。

(5)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因为这样做会让对方认为你只是在敷衍他而已。

(6)如果你刚刚走下飞机或者火车,在与接站的人握手时,请把你手里的行李暂时放在脚边,然后再与对方握手。这是尊重对方的一种具体表现。

(7)在握手时嘴里一定要说一些寒暄的客套话,例如“幸会幸会”、“请多指教”之类的话。在握手时不要面无表情、不置一词,好像根本无视对方的存在,纯粹是为了应付。

(8)在握手时不能长篇大论、点头哈腰、热情过度,因为那样子会显得过于客套,有时会使对方感到很不自在。

(9)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哪怕是对异性。这样做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在有意与他保持距离。就算你是女性,在与男性握手时也不要只递给对方一截冷冷的手指尖,像是迫于无奈似的。现代女性讲究仪态优雅、落落大方。

(10)在握手时不要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像半身不遂一样抖个没完。

不要以肮脏不洁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手与他人相握。

在与人握手之后,不要立即擦拭自己的手掌,好像与对方握一下手就会使自己受到“污染”似的,这是对对方人格的极大侮辱。

不要拒绝与他人握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那么做。

5、介绍也要遵守礼数

一个人从他出生开始,他的生活圈子就在不断地扩大。幼年时,人们通常只认识自己的父母家人;青少年时,同学和老师成了人们在这一阶段交往的主要对象;成年以后,人们步入了社会,从开始工作认识一批同事开始,他们的生活圈子就越来越大,交往的对象也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对于陌生的人和未知的事物总是怀着莫名的戒备和恐惧,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介绍”就变得必不可少了。

所谓介绍,通常指人们在初次相见时,经过自己主动地沟通,或者借助第三者的帮助,从而使原本不相识者彼此之间有所了解、相互结识。由此可见,人际沟通大都始于介绍。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如能正确地利用介绍,既可以使自己多交朋友、广结人缘、扩大交际圈,又可以适当地展示自我,促进自己与交往对象之间的相互沟通。

按介绍方式来说,介绍分为介绍他人、集体介绍、自我介绍、被人介绍四种情况。

(1)介绍他人

介绍他人,又称第三者介绍,它指的是由第三者替彼此不认识的双方所进行的介绍。在介绍他人时,替他人进行介绍的第三者为介绍者,而被介绍的双方则为被介绍者。

为他人作介绍,首先要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如果有,就为双方进行介绍,贸然行事则是不负责任的。要注意介绍的顺序,必须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即在为他人做介绍前,先要确定双方的地位,然后先介绍位低者,后介绍位尊者。

(1)在介绍职位低的人和职位高的人认识时,应先介绍职位低的人,后介绍职位高的人;

(2)在介绍晚辈与长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3)在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4)在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5)在介绍社交场合的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到者;

(6)在介绍男士和女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7)在介绍未婚者与已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

在为他人介绍时,介绍者是被介绍双方注意力集中的焦点,因此介绍者应该热情、诚恳,身体姿态优雅大方。无论介绍哪一位,介绍者都应手心朝上,手背向下,四指并拢,以肘关节为轴,指向被介绍者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这是标准的介绍者的仪态。

(2)集体介绍

集体介绍是他人介绍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介绍者在为他人介绍时,被介绍者其中一方或者双方不止一人,甚至是许多人。需要作集体介绍时,原则上可参照他人介绍的顺序和方式来进行。与此同时,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当被介绍双方均为多人时,应按照先介绍职位低的一方,后介绍位尊的一方;先介绍主方,后介绍客方的顺序。当介绍各方人员时,则应按由尊到卑的顺序依次而行。

(2)当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或者难以确定时,应先介绍一人或人数少的一方,再介绍人数多的一方。

(3)当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这些差异表现在年龄、性别、婚否、师生以及职务上时,即使地位、身份为尊的一方人数较少,甚至只有一人,仍应作为后介绍者,而应把人数多的一方作为先介绍方。

(4)当被介绍者不止双方,而是多方时,应根据合乎礼仪的顺序,确定各方的尊卑,由尊到卑,依次进行。如果需要介绍各方的成员时,也应当按照此顺序进行。

(3)自我介绍

如果你想和某人结识,但却又没有合适的介绍者,你不妨自己充当自己的介绍者,给对方来个自我介绍。你可以主动打招呼说声“你好”,引起对方的注意,然后一边伸手和对方握手,一边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和来意,作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作为一个职场中人,尤其是职场新人,自我推销是很重要的。掌握自我介绍的时机,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在面对下列情况时,你应当鼓起勇气主动地向对方介绍你自己:

(1)希望他人结识自己。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最佳方式,是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对方。此种自我介绍称作主动型自我介绍。

(2)他人希望结识自己。当别人表现出想了解自己的意图时,有必要进行自我介绍。此种自我介绍叫做被动型自我介绍。

(3)确认他人熟悉自己。担心他人健忘或不完全掌握自己的情况,则不妨再次向对方扼要地介绍一下本人的简况。此种自我介绍叫做确认型自我介绍。

(4)被人介绍

当自己被介绍给他人的时候,要面部朝向对方,显示出想结识对方的诚意。等介绍完毕后,可以握一握手,并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或者“幸会幸会”等寒暄语,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作自我介绍。如果是男士被介绍给女士,男士就要主动地点头并稍稍欠身,然后等候对方的反应。按照握手的礼仪,男士不应当主动地伸手去找女士握手。如果女士不准备同男士握手,那么双方可以直接进入后面的对话;如果女士伸出手来,男士就要立即伸手相握。如果女士被介绍给男士,一般来说,女士微笑点头也就合乎礼仪了。如女士愿意和对方握手,就可以先伸出手来。

介绍者在为双方做介绍时,除女士和年长者外,被介绍者一般应起立;但在宴会桌上和会谈桌上只需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被介绍者,摆架子、装腔作势,看不起对方,都是失礼的行为。相反,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故意讨好对方也是有失人格尊严的。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