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重礼仪规范的崔远航最终为自己恶劣的举止埋单。他一路上在那位女士心里形成的负面形象最终影响了女士的决策,那位女士正是根据崔远航在火车上的行为认定他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跟这样的人合作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的。
在现代社会,个人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只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自己才会被他人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只有在这种互相尊重的过程中才会逐步地建立起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遵守礼仪规范是人获得尊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那么,什么样的仪态才是优雅而符合礼仪的呢?
(1)站姿
站立,每个人都会,但是有很多人“站无站相”,在本该直立的时候站得歪歪扭扭,这样会给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对方会认为你自由散漫、没有修养。
标准的站姿是“站如松”,即:脖颈挺直,头顶向上;下颌微收,双目平视前方,面带微笑;双肩放松,自然呼吸;手臂自然下垂于体侧,虎口向前,手指自然弯曲,中指贴于裤缝;脊椎挺直,挺胸、收腹、提臀;两腿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分开45°左右,身体重心在脚掌和脚弓上。
长时间保持这种立正的姿势当然很累,在平时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但绝不可偏离重心、身体呈“S”形,或是身体倚靠在墙上,甚至单脚前后乱踢。在站立时不要手插口袋。工作中,把一只手或双手插在口袋里,会让人觉得你在工作上不尽力、偷懒,而且没有眼力见儿;而倒背双手则会给人留下傲慢、呆板的不好印象。
(2)坐姿
我国一向讲究坐姿,老一辈人经常教育年轻人“坐有坐相”。古人说:“坐如钟”,即坐相要像铜钟那样端正。美的坐姿是一种文明行为,它既体现形体美,又体现行为美。正确的坐姿是:入座时轻而缓,即款款地走到座位前(女子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向前拢一下,以显得端庄娴雅);入座后,双脚并齐,手自然放在双膝或椅子扶手上;坐稳后,人体重心向下,上身挺直,双膝并拢或微微地分开,并酌情向一侧倾斜(女子入座后,双脚、脚跟都要靠拢)。此外,从座位上站起来时,要保持上身笔直,站起来后先迈左足,然后离座。如果坐的是椅子,在起立之前要先把椅子向后挪,并且注意不要弄出过大的声响。
而下面这些不规范的坐姿则是不应该出现在职场上的。
(1)双腿向前伸直。如果不是坐在桌前,很多人喜欢把双腿向前平伸。这种类似于“伸懒腰”的动作既妨碍他人,也有碍观瞻。
(2)跷二郎腿。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将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实际上这一动作是很不礼貌的,这相当于把你的脚伸到对方的面前。
(3)把手夹在双腿中间。个别人坐下来后很喜欢把一只手或双手夹在两腿之间,好像特别冷的样子,其实这一动作会给人留下害羞、胆怯的印象。
(4)双腿不停地抖动或是脚跟不停地敲击地板。这些动作是一个人心烦意乱的具体体现。如果是在别人面前,你的这些动作不仅不雅,而且还会把你的烦躁心情“传染”给对方,并且会给人留下不安稳的印象。
(5)上身向前趴伏。这种姿势就是在坐下来后上身趴伏在桌椅上或自己大腿上。这种高度放松的姿势根本不能出现在工作场合。
(3)走姿
良好的走姿的基本要求是从容自如、矫健敏捷,即“行如风”。走姿是站姿的延续动作,是在站姿的基础上展示人体动态美的极好手段,与仪态美密切相关。走姿更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韵味。标准的走姿应是:抬头、挺胸、收腹,上体正直,下巴与地面平行,两眼平视前方,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身体重心稍向前,跨步均匀,两脚之间距离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迈步时,脚尖可微微地分开,但脚尖、脚跟与前进方向应近乎一条直线,避免“外八字”或“内八字”;步伐稳健、自然,有节奏感;两臂放松,两手前后自然协调地摆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至15°。在不同的场合,步态也要有所区别,要同现实的环境相一致。例如,在室内走要轻而稳;在花园散步要轻而缓;在阅览室和病房里走要轻而柔;在婚礼上走要欢快、轻松;在丧礼上走则要沉重、缓慢。
(4)表情
传播学认为,在人们所接受的来自他人的信息之中,只有45%来自有声的语言,而55%以上来自无声的语言。而在后者之中,又有70%以上来自人的表情,由此可见表情在人际交往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法国生理学家科瑞尔说:“脸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状态。”“脸就像一台展示我们人的感情、欲望、希望等一切内心活动的显示器。”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则指出:“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他们所谈论的都是表情的重要性。表情不是装模作样,不是演戏,表情是人的思想、感情的外露,也是人的心理状态的外在显现,它是通过人的面部或姿态表现出来的。在任何交际场合,表情一定要从容、自然,该活泼时就活泼,该严肃时就严肃,该沉默的就沉默,使之符合各种场合和气氛的要求。一个人同他人相处和交往,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感情,要能够针对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环境、气氛,恰当地、情真意切地表达自己的喜、乐、悲、愁,使自己表露出来的感情富有强烈的魅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无论作出什么样的表情,都应该在礼仪规范的前提下,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情感。
微笑的表情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冷若冰霜的表情相当于拒人千里之外。在职场中,我们更应通过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热情来促成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在规范表情礼仪时,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高兴时不要得意忘形,更不要大呼小叫、手舞足蹈。
(2)待人要热情诚恳,不要献媚讨好,更不要挤眉弄眼。
(3)在遇到烦恼和令你气愤的事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要把同事当成你的出气筒。
(4)如果不喜欢对方,那也要避免在面对面时给人脸色看,更不要伤及对方的面子。
(5)手势
手势和表情一样,同属于无声语言,是一种形体语言。说话时,适当地运用手势,可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增强感情的表达。在使用手势时,动作不宜过多、过大,也不宜重复生硬,一般“上界”不超过对方的视线,“下界”不低于胸区,左右摆幅不宜太宽,速度适中或稍慢。手势的运用要规范、简洁、明确、适度、自然、亲切。手势的美在于静中有动、动静交替、恰当搭配。手势运用得自然、大方、得体,即可给人一种既寓意明晰、又含蓄高雅的感觉。
基本的手势包括鼓掌、夸奖、指示等。鼓掌是用以表示欢迎、祝贺、支持的一种手势,多在会议、演出、比赛或迎候嘉宾时使用。具体做法是:以右手掌心向下,有节奏地拍击掌心向上的左掌。必要时,应起身站立。但是,不应以此表示反对、拒绝、讽刺、驱赶之意,即不允许“鼓倒掌”。夸奖的手势主要用以表扬他人。具体做法是:伸出右手,翘起拇指,指尖向上,指腹面向被称道者。拇指向下,或是指向自己,都属于不礼貌的手势。拇指指地表示对对方的蔑视,而以拇指自指鼻尖,则有自高自大、不可一世之意。指示是用以引导来宾、指示方向的手势。具体做法是:以右手或左手抬至一定高度,五指并拢,掌心向上,以其肘部为轴,朝一定方向伸出手臂。这样表示对来访者的礼貌。
(6)气质
气质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对方的气质,而如果诉诸于语言,却很难用具体的词汇加以描述。气质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素质,它是一个复杂的“化合物”。构成气质的,有与生俱来的容貌、体质、血型和微妙的遗传因素,更有后天得之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气质如同璞石,可雕可琢,未有尽时,也具有稳定性。气质有不同的类型:质朴纯真、高雅端庄、热烈奔放、雄健粗犷、温婉恬静、冷峻冷艳、庄重深沉、浪漫和忧郁,以及艺术家气质、哲人气质、企业家气质、领袖气质等。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同时兼具数种气质,例如,一代领袖毛泽东身上就同时具备了领导人的魄力、军事家的果敢、哲学家的深沉和诗人的浪漫情怀这四种气质。这四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一个人身上交织,就使得毛泽东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风度,更加引人注目。因此,只有在加强自己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气质,才能充分地发挥一个人的仪表之美。
(7)风度
风度与气质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风度与气质相对应,气质不佳者,难以真正有好的风度,而风度往往取决于气质。如果说气质需要陶冶,那么风度则可以借助于技术因素,或者说有时是可以“操作”的。例如,美女西施常常胃痛,但她却能以款款轻盈的步态,手按心窝来掩饰胃病的痛楚,更添其楚楚动人的风姿。
风度总是伴随着礼仪的。一个有风度的人,必定谙知礼仪的重要,即使是气质粗犷、冷峻的人,他们一般也不会表现出无礼粗鲁的自我形象。风度需要的是自知之明,要审视自己,既不埋没自己,也不夸张自己。一个人即使对自己的风度有较高的企求,也不能超离自我而“揠苗助长”。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顺乎自然、合乎人情--这才是现代人的潇洒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