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是,当时共进会的领导人并没有阶级上的歧视,也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他们的目的就是联合各立山头、各自为政的革命团体,一起推翻帝制。
我们从以下的记载,可以找到共进会的高姿态,以及文学社的觉悟,为共同的目标联袂赴津的依据:
李时岳《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地区革命运动》:
共进会鄂部总会和文学社干部为了组织起义,双方进行了多次的磋商,最后在反清的前提下,暂时各自捐弃了旧日的嫌隙,建立了起义的联盟。9月24日召开的两团体干部联合会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有双方负责人及新军各标革命士兵的代表60余人参加,会上详细研究了如何发动起义的问题,拟定了起义的军事计划,推定了起义的总司令(蒋翊武)和参谋长(孙武)及其他干部人选,并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
这样就不仅具体实现了两团体的合作(在实现合作上,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斡旋起了一定的作用),组成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而且使新军各标的干部都了解了在将来的起义中自己所担负的任务……
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一书中也说:
经过多次协商,这两个群众基础较好的革命团体终于联合成功。……共同组织了一个领导机构,准备大举起义。起义的临时总司令部设在武昌小朝街85号,由蒋翊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
“斯时”——萧道生在《工程第八营首义事迹》一文中写有“武汉同志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