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939—997)即宋太宗。北宋皇帝。公元976—977年在位。赵匡胤弟。在位期间,逼使吴越国献土,灭北汉,但对辽用兵屡败。注意农田水利,鼓励开荒,社会生产有所发展。曾命李防等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典册。
北宋第二个皇帝赵光义,即宋太宗。陈桥兵变,据说赵匡胤身上的那件黄袍是他披上的。这场兵变,他起了极大作用。但毛泽东对赵光义所为很不以为然,尤其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
1965年8月11日,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听取参谋总长罗瑞卿汇报关于诱敌深入的备战方法时,极为赞同。接着即兴谈了自己的读史感受:我最近研究历史,古今中外,凡是诱敌深入的,就把敌人歼灭了;凡是开始打了胜仗,兴高采烈,深入敌境,就打败仗。宋朝第二个皇帝赵光义,经过苦战灭亡了北汉,占领了太原之后,接着就同辽国打仗,深入到现在的北京附近,被敌人的一个反击,打得大败,皇帝几个月不知下落。以后宋朝同外国作战,就是把敌人挡住,不敢让敌人深入。毛泽东所说的这场战争,发生于公元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开始时宋军节节胜利,赵光义亲自督军至辽国南京(今北京)城下,不料遭到辽国名帅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分左右两翼夹击,宋军主力惨败于高梁河(今北京大兴东)。赵光义也为伏弩中伤。此后,他又两次亲征,仍遭惨败。毛泽东对此深为叹息,在读《宋史·太宗本纪》时,作了批语批评赵光义:“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78页)尔后又针对公元986年(雍熙三年)赵光义组织的三路大军伐辽,主力全溃于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事,评论说:“契丹善用诱敌深入战,让敌人多占地方,然后待机灭敌。”(同上,279页)赵光义军事指挥措置不当,为北宋王朝此后一百余年始终对辽处于防御、被动挨打的格局埋下伏笔。因而毛泽东读《宋史·太宗纪》结尾的史家“赞日: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一语作了揶揄:“但无能”。(同上,第280页)
毛泽东还对赵光义是如何登上皇位的表示了怀疑。当时赵匡胤年正半百,身体不错,也有几个儿子,还挨不到考虑有遗诏和另选继位人的事。所以当赵匡胤暴死,赵光义即位后,当时就有“烛光斧影”之说,说是赵光义乘兄赵匡胤偶患小疾时害死了他。好学深思的毛泽东在读《宋史·太祖纪》有批语说纪中不写明病情,那是有隐情在焉:“不书病,年五十”;又在《宋史·太宗纪》作批语:“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同上,第277、280页),这些评论都是表示了他对赵光义害兄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