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25619600000036

第36章 爱我,请先了解我的身体(2)

视觉的形成是五种功能中最复杂的,光线经眼前方的瞳孔进入眼球,经晶体汇聚到眼球后壁的视网膜上,转化成可传导的神经冲动,再经视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处理可看到物体。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视察物体,大脑将这些信息分析、呈象后即可看到一个立体的物体。眼球的运动受6块眼肌支配,使眼球能够转动,可以看到不同方向的物体。

耳的结构与听觉形成

耳是人体听觉和平衡的重要器官,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的三部分均与听觉有关,而平衡则仅与内耳有关。声波由外耳传入中耳,引起鼓膜振动,振动经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传递进入内耳的耳蜗,并转化成可传导的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入大脑。

鼻的结构与嗅觉形成

气味进入鼻腔,溶解在鼻黏液中,能刺激纤毛状的神经纤维末梢产生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便产生嗅觉。

鼻是嗅觉器官也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入口。空气经鼻吸入,再经过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鼻黏膜生有纤毛,有滤过、湿润和温暖吸入空气的作用。鼻窦与鼻腔相通,鼻腔感染可以引起鼻窦炎。

舌的结构与味觉的形成

舌与口、唇、喉一起构成语言的器官。舌是味觉器官,味蕾是辨别味觉的部分,位于舌表面的乳头内,不同类型的乳头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舌的表面,舌乳头内的味蕾可辨别酸、苦、咸、甜等不同的味道。

皮肤的结构与触觉形成

皮肤内某些特殊细胞可感受压力、疼痛和温度,这些球状物是游离的感觉神经末梢,这些感受器有时可以感受多种触觉。

(第六节)新生儿和婴幼儿

新生儿对外界的反应并不是被动随机的。宝宝一出生就具有一定的视、听、嗅和触觉。刚出生几小时,宝宝就能分辨人的面孔和妈妈的气味。此外,对突然、响亮的声音或轻柔的呼唤能作出反应。所有宝宝对触觉的反应都是先天生来的,而且相当敏感。可以说新生儿有着各方面的潜能。

新生儿的状况

刚出生的宝宝往往有许多异常之处,尽管这些在一定时间内均属正常情况,但仍会引起父母的关注。这些特别的情况一般包括:头形不对称,头部凹凸不平,眼睑浮肿、下垂,皮肤多皱、多毛、发红、多脂,手足处皮肤干燥,脱皮,皮肤有斑点或色斑、发黄,生殖器都相对偏大。以上大多情况数周后即可消失。

当然,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感染等较为严重的问题,需由医生诊治。

体型

刚出生的宝宝,大都是肥胖可爱的模样。大约有四个头长的身高,上半身是W字型,下半身是M字型,手与脚是弯曲的。

头的大小与形状

宝宝的头颅非常软,与身体比起来头部感觉较大。头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特别注意不要让他受到碰撞。

新生儿的身高约是其头部的4倍。头的大小与身体的成长比较之下是变化较小的。因此不管怎么样,父母总觉得刚出生的宝宝“头很大”。

而宝宝的头形也各不相同,有时生出来之后头有点变形。这是因为通过妈妈阴道挤压所造成的。因此最初多少会有点歪,慢慢就会好起来,所以不用担心。

眼睛

能够感觉明暗,但是刚出生时还没办法看清楚东西。过一个月后慢慢地就可以看清楚东西了。

鼻子

鼻子的感觉比较起来较发达,对不喜欢的味道会有反应。

耳朵

一般来说,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听觉是比较发达的。出生时对强声可有眨目、震颤等反应。

宝宝的嘴有很长一段时间只用来吃奶。接下来才开始学说话,而且会把玩具拿到嘴里咬一咬,体会一下它的感觉。

手脚

手握着拳头的时候较多,有时候也会把灰尘和毛线纤维握在手里,所以要把手掌打开洗干净。

另外,脚趾之间也很容易有灰尘,一定要细心地把它洗干净。

不久,手脚的活动就会灵活起来,把他放平时会把脚举高。

屁股

一般称为胎记的青斑会持续到4~5岁,不只是屁股,后背也常有这样的情形,而且因个人的差别也有不同。

头的空隙

宝宝头顶前面有一个菱形间隙称为前囟。这是因为头颅骨还没有完全长好的关系,用手摸宝宝的头顶立刻就能感觉到囟门的所在及其大小。另外,在头顶后面的地方也有一个叫后囟的间隙。

前囟约在1岁到1岁半时完全闭合,后囟在出生后2~3个月闭合。

皮肤会变黄

宝宝在出生后2~3天一般都会有黄疸现象出现。在血色素较少的妈妈肚子里的这段时间,宝宝为了吸取血色素而生存,因此需要更多的红血球来帮助呼吸,而当他离开妈妈的肚子时,这种程度的需求就不必要了。所以红血球的生成很自然会因为用不了而被破坏掉。之后被破坏掉的红血球中的血色素就会变成胆红素,宝宝看起来就会呈现黄色的感觉。

这种化学式的色素必须经过肝脏的处理,但是刚出生的宝宝肝脏的运转还没有办法处理得很好,所以新生儿会有这种生理性的黄疸出现,1~2周之后便会消失。

体重会突然降低

宝宝的成长速度是很惊人的,但也不是说从一出生开始体重就会呈直线增加。因为宝宝刚开始不太会吸奶,又有水分与尿及粪便等同时排出体外,所以宝宝的生理状态可能会产生变化,体重可暂时性下降。

但是过了两星期之后体重就会开始增加,所以出生后头两周体重好像没有什么增加时并不用太担心。如果经过两星期之后体重还是没有增加,有可能是母乳不足或是生病,就应找医生诊治。

一天之中昏昏沉沉地浅睡

宝宝的工作就是要好好地睡觉。因为在睡觉的时候与成长有关的激素会大量地分泌,所以称小孩是“在睡眠中长大的”。睡眠生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刚出生的宝宝整天都在睡眠中。这时候的睡觉不完全是熟睡状态,如果说他熟睡不如说是昏昏沉沉地睡更确切。

当看着睡觉中的宝宝时,有些时候他的嘴会动,就像是在吃奶。

眼皮虽然是闭着的,但是眼皮下的眼睛会稍微的动一动,这就是昏昏沉沉睡觉的证明。因此当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不要妨碍他,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才对。

宝宝特有的反射动作

宝宝的原始反射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所以那不是自己的意志下所反射的动作。而大脑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宝宝会用自己的意志来控制身体的时候,这种反射动作自然就会消失。但是根据这种反射动作的确认,是这个时期里发现身体与脑部是否有异常的标准,所以不要不在意反射动作的确认。

感觉反射(感觉紧紧抱住的动作)

感觉反射是在不知不觉中由妈妈亲身体验出来的。如果在给宝宝洗澡时把他放入浴盆中时,宝宝的两手就会张开,手指也会伸直,好像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还有抱着他然后把他再放回床上时,虽然他是在睡眠中,但是也会有同样的动作出现,你是否注意到他的反应?这就叫感觉反射。

扶起的反应(好像要起来的动作)

让宝宝平卧于床上,妈妈的两只手抓住宝宝的手腕,轻轻拉前臂让他的上半身扶起,只是一点点的感觉宝宝也会自己想要起来的样子,手腕会用力,肘部会弯曲而头部也会抬起来。

这就是扶起反应的象征,同时这个动作也可检查颈部周围是否正常发育。

哺乳反射(找寻母乳要吸乳的动作)

宝宝只要靠近乳房,不需要别人教,他就会有吸乳的动作出现。对于刚出生的宝宝而言,母乳是他的主要营养来源,所以如果不会吸乳就要引起家长注意了。哺乳反射是新生儿所特有的神经反射。哺乳反射就是新生儿一侧面颊被触及时,头部反射性地转向该侧,若轻触其上唇则有噘唇动作,作觅食状。把他抱在胸前时,他的脸会朝乳头的方向,就是同样的原因。

宝宝找到乳头时不只是用舌舔,而是拼命地吸吮,这就是吸吮反射。如果爸爸或妈妈把小指放入口中时他也同样要吸吮。

背的反射(把身体弄弯的动作)

把宝宝弄成俯卧状态,妈妈用手掌轻压他的背部,这时宝宝的头部和前胸就会挺起来把背椎拉直,这就是背反射。健康的宝宝必然有这样的反射动作,所以务必确认一下。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射动作时,可能是脊椎受到伤害,请找医生诊断一下。

握拳头的反射(好像要握东西的动作)

新生儿的手总是握拳的样子。

宝宝的握力,只要让他握过就能明白,相当有力量。这个力量比想像中还要大,醒来的时候大约有1千克重的握力。

这种握拳头反应大概到出生后6周为止都保持着,之后就会慢慢放松。

自动步行的反射(想要走路的动作)

把宝宝抱起,两手放在腋下支撑着他站立在床上,他就会像走路一样脚前后踏步,这就称为自动步行反射。

新生儿的生理机能

皮肤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呈淡紫色。另外也有的皮肤比较干燥,这是因为待在羊水里的关系。此外若有脱皮现象也不用担心。不只是皮肤干燥而已,那是因为表层的皮肤刚刚离开胎盘,由于体外较干燥,于是产生脱皮现象,同样也不需要担心。

一般来说,有的宝宝脱皮大部分是发生在比预产期要晚出生的宝宝,原因是宝宝待在胎盘里的时间过长,胎儿体表存在的胎脂变少的缘故。

宝宝特征性的胎记

宝宝的皮肤和大人的皮肤本来就有很明显的不同,而屁股上所出现的青斑称之为胎记。胎记几乎是每个小孩都会有的,出现的地方不仅是屁股,还有肩膀、手指甲、脚趾、后背等。屁股上的胎记比其他地方的胎记持续的时间要长。

呼吸

正常宝宝的呼吸数大约1分钟40次,如果肋骨的附近和心窝的地方在呼吸的同时有凹下去的情形,有可能是呼吸状况不好,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要请医生诊断。

体温

每当抱起宝宝的时候,就会有温暖的感觉吧?从这点我们就可了解,宝宝的体温比大人高。由于这点不同,当宝宝生病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发热。一般来说,大人们是不容易清楚了解的。如果平时的体温是36.5~37.5℃,不妨一天多量几次看看,它的差异仅是在1℃左右就不用太担心。

宝宝的身高与体重

一般新生儿的体重是3000克左右,身高50厘米为标准,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因此常可听到“我们家的小孩有4000克哩!”或是“我们家的小孩只有2500克而已。”等等的话。但是不需担心,宝宝出生时的状况,医生或护士会帮我们注意的,所以请放心地交给他们吧!

体重不足的宝宝与早产儿

出生时体重未满2500克的宝宝称为体重不足。体重不足的宝宝会有呼吸不规则、哭泣声很小、体温偏低或不升,特别是对于被称为早产儿的宝宝而言,需要放进保温箱里。等未成熟的状态消失之后,宝宝才能顺畅地增加体重出院回家。

身高与体重因人而异

体重不需要每天量,但是为了了解宝宝的发育状况,大概一星期量一次即可。除了要了解宝宝的体重是否有增加之外,还要知道宝宝体重增加并不是恒定的。第一个星期与第二个星期的差别是多少,第二个星期与第三个星期的差别又会有所不同。

如果体重比标准的稍微轻一点是没关系的,只要他很健康地哭泣,并且睡眠正常,吃奶状况很好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然而此种标准也不是绝对的,依每个人的不同所产生的个人差异也是有的。根据出生季节不同,体重的增加会有改变。如前半年体重增加很快,而后半年则相对较慢。

体重的正确测量方法

量体重要注意方法,如授乳之前与授乳之后量出来的数字是不相同的,因此量体重要固定一个时段。

另外,宝宝量体重时是没有穿衣服或是穿着衣服,或是包着尿片的状态等,必须事先决定选用什么方式加以统一。

如果穿着衣服量体重,记得量好之后要把衣服的重量减掉。

宝宝的体重、发育状态要能很清楚地一眼就看出来,那么就列个表格把数字填写进去。

平衡指数确认宝宝成长

这是由体重与身高的相关性所构成的。从宝宝出生后3个月开始到12个月左右为止。

这个平衡指数在15~19之间的范围里是属于安定型的。在此范围内因人而异可有不同,但是若在22以上就太胖了,而在13以下就太瘦了。

注意并确认安全体重的增加

宝宝体重的增加是很重要的。1个月应该增加1千克,而3个月的时候应该是出生时的1倍左右,如此,宝宝便算是在顺利地成长。

但是这个时候,有些宝宝的体重较轻,而有些体重则太重。比较轻的原因可能是妈妈的乳汁分泌比较少或是乳汁比较淡及哺乳(吃母乳的时候)时宝宝吸食的力量较小等。如果是母乳比较少的话,应补充一些牛奶或奶粉,如果是母乳的浓度较淡,请找医生咨询,如果不是上述原因,就等宝宝4个月时适当补充辅食。相反,体重增加太快时,可能是授乳或奶粉喂得太多,如果宝宝不想喝了就不要太勉强他。总而言之,不要自己任意判断,应该配合宝宝的成长情况,多听一听医生的建议。

不要勉强去量宝宝的身高

宝宝的身高比体重更难量出正确的数字。这是因为宝宝的身体没有办法伸直的关系。

把宝宝的双脚打开,很勉强地把他拉直容易造成股关节脱臼的,因此身高的数字不需要太在意是否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