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快乐成才,依靠自身的力量,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孩子的成长,也不能包揽终身的发展。因此,不管如何难以割舍,孩子总是要长大,要独立的。为了让孩子顺利地走向社会,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视线,罩住孩子的发展。
引领孩子自己做决定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作选择,总是忍不住替孩子选择。于是,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事实上,这些决定越正确,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强。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父母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要听话,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只好用被动的方式去叛逆。
我们常能听到父母对孩子说这样的话,“给我,让我来!”或者“这个你还不能做”。尽管孩子们尚处于成长的基础阶段,但是大人们的这种谈话模式却不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个故事,他们是怎么样教育孩子,从小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的。
琳琳出生后,两家大人都非常地疼她,百般呵护。久而久之,我发现,琳琳特别脆弱,特别任性,依赖性特别强。如玩具掉地上要大人捡,吃饭要大人喂,玩要大人陪……否则,便呜呜大哭。于是,我们都叫她“哭煞猫”。
怎么改变这只“哭煞猫”呢?左思右想,我决定搬家。从婆婆家搬出来,搬到离市中心较远的“小”家。从此,我与丈夫一起努力改变琳琳。
首先,我们让琳琳懂得什么是选择,然后,让她自己作决定,并告诉她如果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
我一直记得她第一次说“我选择——”时的那个情景。那是个星期天,我们准备带她去动物园,因为前两天她一直吵着要去。临出门前,我顺口问了她一句想去哪儿玩,她认真地想了想,把手一举:“我选择去少年宫。”我一愣,我可是做好去动物园的准备了呀。于是,我们耐心地劝导她:“今天可以玩一整天,去远一点的动物园吧?”“不,我选择去少年宫,那里好玩!”她很坚决地强调了一遍。我们看看她,同意了。我们想,最关键的是她喜欢。
玩遍了少年宫大大小小的游玩器具后,我们正准备回家,琳琳却说想去广场喂鸽子。我对她说:“我们不陪你去,要去你自己去。”她看看我们,又朝鸽子飞落的方向看看,犹豫了好久,终于下定了决心:“好的,我自己去。”我笑了,“哭煞猫”胆子大起来了。我给了她一元钱,让她自己去买食喂鸽子。
她一个人拿着钱,横穿整个广场去喂鸽子。我不放心,偷偷地跟在她后面。琳琳开始可能有点怕,走几步便朝我们望几眼,渐渐地她回头少了。
这是琳琳第一次选择、自己决定。那天,她玩得开心极了。
慢慢地,琳琳从回答基本的“是否”问题,逐步向作出更完善的决定方面发展。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鼓励、指导、支持、帮助她作出决定。
这就是一个孩子逐步成长的过程,从小锻炼孩子的决断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孩子在童年时代要经历很多事情,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年时让他学会选择,学会做决定,培养他的决断能力,孩子就会慢慢地变得独立。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需要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也需要父母改变教育观念,释放孩子的心灵,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不“听话”。
在《独生子女宣言》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听话”的孩子,看起来是那么令人满意:他听大人的话,不打架,不爬高,不惹事;他听大人的话,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他听大人的话,从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如此等等,他因此获得大人们一片称赞。谁也看不出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一个“听话”的孩子就这样长大了,他走出家门,走出校门,他走进单位,走上社会。他用长大的眼睛发现,“这个社会很奇怪,童年时代,所有的人都要求你听话,不惹事,然后又要求你什么也不用管,只读书就好了。可在你长大以后,立刻又要求你有男于汉的力量,吃大苦,耐大劳,而且要独当一面,掌立门户。”其实,何止这些“听话”的孩子自己有这种感觉,我们一些父母,一些教育工作者似乎也觉察到了:那些一贯“听话的好孩子”,到了社会上,他们的成就好像不出色,甚至也不及那些“不太听话”的孩子。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如何解释?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父亲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一个例子:饭桌上,2岁多的女儿不肯喝牛奶,要像大人一样喝可乐等各种饮料。第二个例子:还是这个女儿,这时已4岁了。在一次在饭桌上,不知为什么事大哭起来。
孩子哭闹,两次都是当着客人的面。类似的麻烦,我们很多的父母一定遇到过?而常常是,我们的父母要么是迁就孩子,只要是孩子不哭不闹,什么条件的都答应;要么是哄骗,答应怎么样,但心理并不当一会事;要么是训叱,拿出父亲的威严来,把孩子吓到……但是,这为孩子的父亲,并不是上面这样做的,他是这样处理的:
面对第一种麻烦,这位父亲每次都只有一句话:喝完了牛奶,可以在我杯里喝一口可乐。其中隐含的选择是:你可以不喝牛奶,当然也没有“可乐”喝。请记住:口气坚决,是“告诉孩子除此没有商量余地”;态度和蔼,是父亲认为2岁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不认为是“不乖”。孩子选择喝完自己的牛奶,父亲说话算数,当场兑现,笑咪咪的允许孩子在自己的杯里喝一口可乐。
面对第二种尴尬,父亲同样是和颜悦色,但语气严肃:我们在谈话,要哭,你可以到你的房间里去哭(注意:不是威胁);想坐在这里和我们一起说话,就别哭。他同样不觉得孩子的行为使自己“尴尬”(尴尬,也是中国父母的感觉),孩子选择了不哭。
在处理这样问题的时候,这位父亲既没有如何批评责骂,也没有讲什么道理他不强求孩子喝牛奶,也不直接制止孩子哭,只是很具体地指出孩子可以选择的行为,以及每种行为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父亲对孩子的沟通是具体的、明白的、民主的。这位父亲并没有要求孩子“听从什么话”,只是要求他自己选择做决定。
事实上,在平常生活中,许多事都是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作决定的。比如看电视,玩的时间分配,早起晚睡的时间安排,等等。父母可以从期望的目标出发,提供行为和结果的配对条件,让孩子自己选择作决定。但不要强求他。如果孩子不听你的建议,作了你不期望的选择,可能的话,你也可让他“自食其果”后而自己改变主意。
诚然,让孩子自己选择作决定,并不是一切由着孩子说了算,也不是父母在任何情说下都不能对孩子有命令性、强制性要求,在一些重大事情上,父母对孩子的强制要求、行为规范是必要的,但父母要把握一个“度”。
允许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要培养孩子从小就有独立自主的意识,锻炼独立生存的技能,父母就应该从小事开始培养,从平常的家庭事务中着手,让孩子参与进来。对于孩子和家里的一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共同商定,而不是一切安排好。这样,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其实,孩子都渴望能像父母那样,处理自己的事务,管理好自己。因此,父母应支持孩子的一些正当的活动,如,当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布置自己的房间,和同学一起踢球,参加科技小组等时,其主动性和自主性也能加强,如果父母过分担心和怀疑孩子的能力,禁止或限制孩子的这些活动,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优秀的家长,开明的父母,应把孩子视为“大人”,遇到事情,主动倾听一下孩子的意见,给予他们参与家庭事务的机会。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俗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有“长子成良材”的说法,其中的原由,就是说孩子应承担家务早一些,较早拥有当家理财的“发言权”。而一旦孩子把自己看作一个“大人”,往往就会以一个大人的责任心来要求自己,迅速成长起来。
我们来看这个家庭是如何引导孩子参与讨论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他们全家决定去旅游,在周五的晚上,一家三口在讨论去哪玩。这时,他们的儿子考虑得非常周到,提出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他说:去绍兴的三味书屋。理由是:他刚学过鲁迅的《三味书屋》。老师在上课时还说有机会请同学们去看一看。他还在电视上看到鲁迅为了提醒自己不要迟到,还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他早就想去看一看了。并且他还说,他查了地图,绍兴离杭州市不远,当天可以回来,不要住在外面,节约经费。说到这,孩子那充满肯定而期待的眼神看着他的爸爸妈妈。这时,孩子的父母虽然都去过,但为鼓励孩子对问题的思考,两人相视一笑,举起了双手,赞同儿子的建议。为此,孩子还专门把那篇课文背诵了一遍。
除此之外,在平时讨论家庭日常安排上,如明天吃什么、节假日干什么等,这个家庭的父母也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指孩子负责一些工作的组织落实。
因此,在主动吸收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时,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从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允许孩子参加家庭事务的讨论时,父母还要做好几方面的引导:
首先,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到家庭讨论中。父母在平时谈论问题或商量事情时,应该有意识地问问孩子。如:“你觉得这个建议好不好?”“你认为这样东西该买不该买?”“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吗?”这样可以逐渐使孩子关心家庭中的事情,产生参与意识。
这时,父母应将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商量对象,征询孩子的意见时,说话态度要和蔼,不能摆架子,要使孩子感到父母确实是想听听他的意见的。当孩子开动了脑筋,有了较好的回答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并采纳其建议。
其次,让孩子知道参与讨论的内容和目的。家庭中需要商量的事情很多,但并非每件事情都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所以,父母要事先考虑一下,家里哪些事情适合孩子参与决策,哪些不适合。
一般说,凡是参与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如家庭日常开支、假日游玩、赡养老人等问题都可以让孩子参与,可以让他们参与;否则,就不要让孩子参与,如夫妇之间的矛盾纠纷、对外的一些应酬活动等。
而对于参与的内容,应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让他参与一些简单的贴近其生活内容的事情,如:星期日上公园需要带什么东西,去看望爷爷奶奶要买些什么等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可以逐渐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如当家中添置新家具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家具的颜色、式样、价格等问题;当孩子有了较丰富的参与经验时,就可放手让其为主做一些事情,如让孩子当家庭中的“小会计”,记录一段时间的收支情况,并向家长报告,或者让他制订一次到外地旅游的计划等等。
第三,教给孩子一些参与的方法。刚开始,让孩子参与决策时,孩子也许会说“我也不知道”、“我听你们的”或者“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这说明孩子还不知道如何参与,父母就要教给他一些参与的方法。
如第一次让孩子安排假日游玩活动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想一想,以前爸爸妈妈在准备类似活动时,都是怎么准备的,带些什么东西。通过回忆联想,孩子根据过去的经验提出意见,这样就顺利地介入了决策。再如,当家庭准备购买一些物品时,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孩子参与决策。父母带孩子到市场里看看,比较一下各种同类物品的质量、价格、式样等。使孩子逐渐学会通过比较来选择物品。
家长在培养孩子参与能力时,能否把握孩子参与的时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参与的效果。例如,当孩子情绪较好时,就愿意做一些事情,也肯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此时引导他参与决策,他会乐于接受。再如,当家里突然来了客人,也可以让孩子帮着招待客人,当父母身体不舒服时,就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一天的生活,这样的时机不太多,如果能及时抓住,孩子就会得到锻炼。每逢节假日,也是让孩子充分参与家庭事务的好时机。父母要善于利用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孩子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培养其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锻炼孩子的参与意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指导孩子学会自己去生活
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就是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种独立生存的能力。
一位美国孩子摔倒了,母亲说:“宝贝,自己站起来!”然后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孩子,直到孩子自己站起来;
一位非洲孩子摔倒了,母亲没有说话,只是在孩子旁边反复模仿摔倒并站起来,以无声的实际行动教孩子自己站起来;
一位中国的孩子摔倒了,母亲马上跑过去,扶起孩子,不停地说:“宝贝,别哭,摔着没有?”有的母亲还直跺地面:“都怪地不好,让宝宝摔倒了,妈妈打地,宝宝乖!”于是孩子不哭了。
将来成长的孩子中,美国的孩子独立坚强,从小就学会了照顾自己,再富裕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也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养活自己;非洲的孩子也能自己照顾自己,从小离开父母去闯世界;而中国的孩子似乎永远在父母的“保护伞”中,无法独立生活。
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孩子在生存能力上有很多的区别,这也给我们的父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比较和启发: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从小让孩子学会生活,从小养成明辨事非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这里有一个三口之家,女儿叫小惠,每到周末,他们一家都要出去旅游。有一次,他们准备去的地方是盘山,但到汽车站时才发现,那里根本没有去盘山的直达车。于是,他们就问女儿小惠:“你看,我们该怎么去?”小惠想了想,说:“我去问一下。”小惠跑到汽车站里面,问了值班人员,然后跑回来告诉爸爸妈妈,说坐11路公共汽车到津围公路下,那里有很多去盘山的汽车,每半个小时一趟。于是,他们坐上了11路公共汽车,赶往津围公路。
不要小看一个这样的提问,这个问题能够考验孩子面对生活的勇气。在平常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应该让孩子接触到。比如买菜、买药、邮信等,对于一些与外界接触的生活琐事应该让孩子去做,让孩子面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生活中的细节让孩子接触得多了,孩子会感受到生活的千变万化和各种各样的艰辛,如果有一天遇到了大事,孩子也不会害怕。
在津围公路上,他们很快等到了一辆去蓟县盘山的大巴车。上车以后,爸爸问小惠:“为什么来津围公路要坐11路,听说12路也到津围公路,打车来也可以嘛?”小惠回答说:“12路也到津围公路没错,但要绕一个弯,比11路多花15分钟时间,打车虽然比坐11路要快10分钟,但要花30多元,而坐11路三个人只要6元钱,我们又不急着赶车,没有必要多花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