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而且通过逼真的艺术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惟妙惟肖的“世界”。电影,可以说是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业余时间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的确是现代人最大的享受之一。那么,你可知道电影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吗?
当你手持一柱燃着的香在黑暗中挥动时,就会形成一个光环,这就是眼的余像现象。即人的眼睛接受光线照射时,在光消失后的005秒~01秒之间,仍有光感。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了。进入19世纪后,人们发现,把稍有不同的图画一张接一张地快速变换,可以使人感到图画好像在运动,这就是电影的原理。所以,如果把运动的姿态拍在胶片上,再通过放映机放映在屏幕上,这就是现代的电影。因此,电影的发明,首先要求能把运动物体的瞬间姿态拍摄下来,其次是发明了照相胶卷,第三是发明了能把胶卷画面一格格地放映在屏幕上的电影放映机。
因此,电影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和当时电影原理的发现分不开的。在电影的发明过程中,爱迪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世纪80年代,爱迪生在考虑电影的发明。当明,英国的摄影师麦布里奇在1881年完成了电影摄影机的发明。这种摄影机的工作原理是:把分解照片一张张地洗印在玻璃上,以同等间隔顺序贴在玻璃圆板的周围。又在同样大小的金属板上,对着照片的位置开个窗口。将玻璃圆板和金属重合起来,彼此相对旋转,照片通过窗口顺序地映在屏幕上。稍有不同的照片,依次对着窗口一张张地连续映出,好像物体在运动。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把照片一张张地洗印在玻璃上,不能记录更长的动作。爱迪生看到这种机器后想到,如果把照片印在透明的长带上,就可以记录更长的动作了,于是他用硝棉胶制成了胶卷的软片。当时,美国的古德温在1885年发明了赛璐珞胶卷,由美国的伊斯曼工厂生产出售。爱迪生立即想到把伊期曼胶卷应用于电影,于是他首先制造了一种摄影机,这台机器能用胶卷连续1分种拍摄分解运动的照片,其原理和今天的差不多。
接着,爱迪生开始进行放映机的发明。他想使一格格的胶卷,依次来到同一位置,使电灯与胶卷运动速度同步地亮灯和灭灯,好像眼睛看东西那样,看到后就消失。经过反复的试验,在1893年他发明了放映机。其工作原理是,运动的胶片从带有凸透镜的窗口通过,一格画面来到窗口正面时,正好电灯闪亮又立即熄灭,下一格画面来到窗口时,电灯又闪亮和熄灭,如此不断反复,胶片上的画面放映出来,好像物体在连续不断地运动。在芝加哥召开的国际博览会上,爱迪生展出了放映机,投入硬币就能自动放映30秒,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但是,它只能供一个人看。当时,美国的詹金斯看到爱迪生的放映机后,想把画面放映在屏幕上。1894年他发明了像现在的幻灯式的放映机。爱迪生发明的放映机,胶片像流水似地运动。而詹金斯在胶片的两侧穿一连串的小孔,卷绕装置的爪插入孔中拉引,当一格格的画面来到透镜正面时,使之瞬间停留,这时快门打开并立即半闭,这样,放映的图像就更清晰。胶片的卷绕装置和快门同时由马达驱动,每秒可输送6格~18格胶片。爱迪生为使多数人能一起看电影,在詹金斯之后,发明了同样原理的放映机。
这样,电影的影片、摄影机和放映机已经齐备,现代的电影设备终于齐备了。但是,它是无声的。
这种无声电影,在放映影片时,解说员随着电影画面的进行而解说,模仿剧中人物对话,或者说明剧情梗概,或用唱片配乐。爱迪生就想到,如果把自己发明的留声机和放映机结合起来使用,就可代替解说员了。但是,那时的留声机是用发条转动的。因此,要想开动留声机来配合影片的动作,不是快就是慢,很不协调。为使放映机的影片和留声机的唱片互相协调,爱迪生设计了利用电力的同步装置。这种装置就可代替解说员。1912年,爱迪生完成了这种装置,命名为有声电影放映机。当爱迪生在美国研究有声电影放映机的时候,欧洲的一些发明家也正在研究另外的方案。他们把声音的变化变为光的变化,直接录在影片的半边上。
后来随着电子管在有声电影上的应用,具有现代意义的高超的有声电影放映机才真正的完成了。
爱迪生发明的有声电影放映机,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它从以前的无声电影发展为有声电影,为以后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以后的宽银幕立体声电影、宽银幕电影,以及大图像投射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