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25960400000061

第61章 印度中古文化

古代印度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想象和理智方面,这在歌曲、诗歌、史诗和哲学、宗教的推理上均有表现,他们的知识成就还包括在科学上的成就。文字在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才出现。医学早在吠陀时代就有高度发展,不仅著述了许多专门的治疗方法,而且能从事解剖和复杂的手术,在人体解剖学方面已有广泛的知识,还开始研究胚胎学;内科医学和外科受到高度重视,以至于种姓制度也担心由于同不洁的人发生身体接触而造成污染;不过也有许多怪诞的成分同医学知识混在一起。天文学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尽管它堕入了星占术的邪路。关于地球绕地轴旋转和太阳只是看起来升起落下的认识,在“吠陀”中已有叙述,不过并没有受到重视。最出色的科学成就是在数学方面。古代印度人能用极大的数目,知道如何求平方根和立方根;除运用十进制外,他们还发明了非常重要的零数原理,这个原理最终被全世界其他地区所采纳;在几何学方面不及希腊人,但代数学则走在希腊人之前。

中古时期的南亚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文化传统,同时吸收伊斯兰教的某些文化因素,致使南亚的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医学和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6世纪,重要文化中心那烂陀寺,设有学校和专门研究机构,学生近万人,其中有不少中国、朝鲜、印度尼西亚和中亚的学生,中国的玄奘、义净曾先后来这里留学。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经典,也包括其他学科。6—7世纪著有枟八科提要枠的婆拜多曾在那烂陀寺讲过学(义净曾对印度医学有过详细叙述)。阇罗迦、妙闻和婆拜多三人是印度古代医学权威。阇罗迦陈述了身体健康的三要素:营养、睡眠与节食;枟妙闻集枠以诗和散文混合而成,为最著名的医学论著,偏重于外科学并主张研究医学要有高尚的道德标准;婆拜多则有枟八科提要枠与枟八科精华集枠这两本书;可能是两个人所著,前者为公元6世纪末左右,后者为公元9世纪)。

中古时期的哲学主要是对过去的哲学体系作进一步的阐述,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为商羯罗(约788—820年)。他创立一元论哲学(“不二论”),认为只有“梵”是实际存在,其余皆为幻象。他将知识区分为两种:一种为较低级的,以求适合许多人了解;另一种是较高级的,以适应严格的哲学思想要求。他的主要著作有枟枙奥义书枛诠释枠以及枟可尊敬者之歌枠与枟吠陀哲学经诠释枠。他的重要著作枟阿提马博达枠是由60首诗组成的吠陀哲学摘要,并加以诠释。商羯罗是尸摩多派和传统主义者,在他一生的实践和思想工作中有许多卓越的特色,都是由佛教模仿而来。如他整顿苦行教团时,就以佛教制度为基础,把一切显而易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都归于幻觉。这受惠于大乘佛教思想,故有人攻击他是伪装的佛教徒。他的思想体系是受过教育的印度教徒中有最大影响的思想之一。商羯罗之后,几乎所有的印度教神学家都对枟婆罗门经枠作过注疏,来阐释他们的见解。商羯罗的哲学可以归纳为绝对一元论。主张除“梵”之外没有其他真正存在,梵与灵魂是同为一体的;一切外表的复杂性都是幻觉所生;个人灵魂与物质是存在的,较高真理认为个别性、人性与物质都是幻觉。

罗摩奴阇(约1017—1127年),印度吠檀多派哲学家。生于南印度的马德拉斯,早年就学于商羯罗派,后提出“局限不二论”,反对关于世界是虚幻的观念。认为梵、世界与“我”(个体灵魂)都是真实的,梵是永恒的、完善的,世界与“我”都依存于梵;梵的人格化的表现与化身是毗湿奴。承认世界存在的真实性与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主张宗教解脱不是与梵合一,而是对毗湿奴的崇信与屈从。他的理论为毗湿奴派提供了哲学基础,对印度教虔诚派中各个派别都有影响。著有枟梵经注枠、枟薄伽梵歌注枠等。

6世纪,梵文文学达到完美的境界。7世纪,巴纳著的枟戒日王本行枠既具有卓越的文学特点,又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10世纪末,出现方言文学作品。艾密尔·胡斯鲁(1253—1325年)最先用乌尔都语写优美的诗歌。蔡培尼亚(1485—1533年)用孟加拉语写赞美黑天和罗摩的圣歌。方言的兴起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显著特点。

数学和天文学也取得一定成就。著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圣使(亚雅巴达)提出地球绕地轴自转的主张,并对日、月食现象作出清楚的说明(十进制源于印度的理论至今仍占优势)。数学书籍中最重要的是枟圣使集枠中的前两段,梵藏的枟梵明满手册枠中的“算法章”和作明的枟顶上珠手册枠的“嬉有章”和因数算法、关于代数等。在梵藏和作明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印度人最高阶段的数学成就,其中八种简单算术方法:加、减、乘、除、平方、立方、平方根、立方根方法;关于分数、0、应用算术、比例、利息等规则;代数学也有很高的发展,能运用简单方程式、二次不等方程式。留传至今的著作有天文学家彘日的枟太阳手册枠(505年),枟圣使集枠也是天文学著作;作明的枟顶上珠手册枠中也有天文学内容,如“算法章”与“球仪章”。印度几何学有很久的历史。吠陀的“仪轨经”中有相当数量的几何学著作,其中有建立祭祀场地的规则。

艺术:起初印度诸神缺少个性,所以早期的雕刻艺术以其负载的驮兽相区别,如因陀罗骑白象(中国的枟封神榜枠也在这方面有所表现,如姜子牙骑四不像,黄飞虎骑五色神牛,申公豹骑虎等)。这时的神祇只有一头两手,呈人形,因而以驮兽表现神的神圣性并以示区别。但当艺术家遇到不得不取消神的坐骑,而神的两手又从事某种工作或作某种姿态时,他们就很容易想到加上两只额外的手,而成为必要。这也并非表示新的观念的产生,在吠陀经典上即已有所记载;枟梨俱吠陀枠就提到反常的头与臂。阿耆尼(火神)有三个头,主要由祭祀的火在三个祭坛上烧着。毗首羯摩(神的创造力的人格化,工艺之神)有四只手,四面八方都长着脸、眼、手、脚,能创造一切,是宇宙的创造者;梵天也有四只手,后来又发展到有四手四头。在雕刻上以此表现神的一般神圣性及其特有的个性。中国的枟西游记枠中有三头六臂及七十二变等,均体现出印度文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公元1世纪末,印度神像雕刻起了显著变化。此前雕刻是两手一头呈人形,与普通人一样。纪元以后,史诗与梵文文学中最重要的神有四只手,有一个神甚至有四个头。此种反常的变异在前期印度教的雕刻中即已出现,此后继续保持一种神圣的性质。此种形态在梵天(大梵天、婆罗摩)、毗湿奴及湿婆三个主神身上表现得最为显著。这三位神都有四只手,每只手都握有不同的表征物;三者中惟有梵天特有四个头,梵文文学中常以“四面”一词形容他;湿婆则是所有四手神中出现最早的。半个世纪时间的钱币上的证据,可以表示此种变异的产生过程。公元50年间,在一位希腊印度系君主阎膏珍(KadphisesⅡ)钱币上看到湿婆以两手形象出现。其继承者迦腻色迦(Kanishika)和胡维斯迦(Huviska)时,所铸造的钱币上则普遍出现“四臂神”了。不过两手神在公元200年左右仍有出现。可以认为四臂神出现于公元100年之后,而在200年左右成为确定形式。第一步在神像背后发出额外的两条臂,四臂型一经变成神圣的特征之后,印度神像的臂数即开始增加,但八臂神至少产生于公元800年;自公元800年后毗湿奴间或有八条臂,他的儿子们每人都有四条以上的臂;湿婆也有八只手,间或有十六只手。多头的印度教艺术,可以在印度佛教大乘派艺术的最后几百年中见到。观世音菩萨有四臂、六臂或者十一臂之多(所谓“千手观音”)。这种神像随着大乘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庙宇中可见到十六臂女神。但此种反常的形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期均没有扩展到佛陀本身,此或由于佛陀塑像在很早以前就已有固定形式的缘故。中部印度的阿旃陀石窟是中古前期印度佛教艺术的瑰宝。而17世纪修建的泰姬—玛哈尔陵(1631—1653年间建造)则是世界伟大建筑奇迹之一,其布局和谐、造型壮观、雕镶工艺精细,白色大理石纯洁高雅,是莫卧儿时期印度、阿拉伯、波斯艺术的结晶,有人称之为“大理石上的诗”,为世界上建筑雕刻和园林艺术的精华。印度人才华横溢的上乘之作,还当首推建筑和雕刻。到了笈多时代,建筑艺术已达到尽善尽美的顶峰。佛教徒在发展艺术表现形式上一马当先,典型的最早佛教纪念性建筑是窣(sū)堵波(佛塔、浮屠)。宗教建筑的发展的第二步是讲经堂,讲经堂一般都是就着大山或悬崖一侧在坚固岩层中开凿出来的。在印度各地凿岩而成的庙宇(包括印度教)和僧院超过1200座。最著名的峭壁石窟群在阿旃陀和埃罗拉。阿旃陀石窟群是佛教圣地,其中有些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有一些迟至公元5世纪(一说动工于公元前1世纪,完成于公元7世纪。随佛教衰落于印度本土,后逐渐荒废。1819年重新发现)。石窟保存了大量以佛教为题材的精美雕刻和绘画,为印度惟一的具有建筑、雕刻、绘画三种佛教艺术价值的典型代表。埃罗拉石窟群更加壮丽辉煌,它代表4—13世纪大约900年间建筑和雕刻之成就。佛教徒首先开凿此地,但某些洞窟是耆那教徒开凿的,绝大多数是仿效印度教庙宇建造的,大而无当,过分浮华。印度教庙宇有以下特征:(1)底层为一正方形或长方形殿堂,供奉神的偶像。(2)殿堂顶上再筑起高塔,俯瞰整座庙宇。印度教艺术天才之作中要数浮雕和壁画最为丰富多彩了。

在笈多时代,印度雕刻呈现出印度的典型特征。他们匠心独具,表现人的形象时,似动似静,飘飘欲仙。人物的衣服近乎透明,或者仅仅勾出若隐若现的轮廓,因而与裸体并无二致,当然,这是纯洁的而非色情;全身各部位的比例匀称协调,肢体的曲线柔和轻软,这些都是从植物形态和人体解剖中提炼出来的。这种笈多艺术是以佛祖雕像为典型的艺术,理想主义和宗教意识多于现实主义。

7世纪后,印度教庙宇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它们往往以浮雕而不是以绘画作装饰。在埃罗拉印度教洞窟庙宇中的浮雕在印度历史上后无来者,并跻身于世界艺术绝作之林。浮雕主题从肉感的狂欢和英雄般的战斗,到虔诚的态度和神秘的深思,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印度人民使自己的文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把它输出到东南亚等其他各国人民中间去。随着佛教、印度教等在这些地区的传播,梵语文学和起源于印度的艺术、建筑也被精心地移植了过来,并具有相当显著的特色,最著名的是婆罗浮屠和吴哥建筑群。这个大印度(或称“印度文化圈”)创造力比其母国毫无逊色,在某些方面,它甚至更加勇于创新,不落窠臼;更朝气蓬勃,更富于实践。

印度“大壶节”

所谓“大壶节”,其名称源自印度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神明和群魔为争夺一个壶而大打出手,原因是壶里装有长生不老药。结果不慎把壶打翻,四滴长生不老药分别落在印度的阿拉哈巴德、哈里瓦、乌疆和纳锡四地。时至今日,这四座城市平均每三年轮一次来庆祝大壶节,而在这四座城市中,又以阿拉哈巴德被公认最蒙神明的庇佑,因为当地是印度三条圣河的汇流处。虔诚的印度教徒自此每12年会到位居恒河和亚姆纳河汇流点的阿拉哈巴行沐浴,祈求洗清身上的罪恶。

大壶节的起源可以远溯到新石器时代,每届朝圣之旅的开始时间则依行星排列的方式而定。1998年的大会所依据的行星排列方式非常特别,要到144年以后才会重新出现。在整个六周的朝圣活动期间,来自各地的信徒以最艰苦的方式生活。他们住在帐篷或修行所里,吃最简单的素食,并且每天沐浴净身。

大壶节自1月9日至2月21日止,高潮将是1月24日起一连六天的沐浴日,而1月24日当天被认为最吉祥的淋浴日,将由裸体圣人(Naga)们带头揭开序幕。他们在圣者中地位最为尊崇,平日住在山洞或是森林中过着苦修生活,蓄百结长发,身上抹着灰,只靠草叶、树根与植物为生。恒河朝圣会目前已全面开放。全世界的游客纷纷前来参观这历史上最古老、最庞大的集会。

1月9日是大吉之日,首日的“恒河之浴”便吸引了数百万信众前来,是日凌晨2点,前额抹上了灰尘、双手合十作祈祷状的虔诚信徒扶老携幼抵达恒河、亚姆纳河和萨拉瓦地河交汇之处的河岸集合,之后便集体涉入水深及膝的恒河中,此时水温只有摄氏3.3度。虽然恒河河水寒冰彻骨,可是为掏尽自己一身罪孽,有些男子索性全裸入水,有人则仅穿贴身衣物,更有部分女子削了头发。大多数信徒还会在前额抹上灰尘或是檀香灰,同时还把钱或食物塞给在河岸上讨食的乞丐。尽管恒河对众生平等,一概洗涤罪过,然而,现在在恒河里沐浴者,只有印度乡下人才会把衣裤都脱掉,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只会脱掉上衣。为了方便印度上流社会沐浴,大壶节还专门设立了“特区”。据估计,到2月21日大壶节结束时,约有7000万人前来恒河洗净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