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层领导来说,敢于承认错误,不仅会让你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还会让你的下属更加信任你,信任对于领导一个团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在营救驻伊朗的美国大使馆人质的作战计划失败后,当时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即在电视里郑重声明:“一切责任在我。”仅仅因为这一句话,卡特总统的支持率就骤然上升了10%以上。做下属的最怕就是做错事,而上级领导的一句“一切责任在我”,不仅会让下属感激涕零,还收拢了下属的心,可谓是一箭双雕。
实际上,下属认为一个领导是否优秀,是否愿意追随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是否有责任感,是否永远承担责任,这样才会令下属有安全感,同时下属也会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勇于承担。
从表面上看,领导是替下属受过了,应该成为谴责的对象,实际上不过是领导承担了下属的责任,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特别是中层领导,你的这个行为会触发你的上级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不是也需要承担某些责任呢?如果公司每个人都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在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那么,公司就将更具有凝集力,更有竞争力。
此外,作为领导,只有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才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2001年,TCL总裁李东升在“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上反思TCL六年成长中的“两大失误、五大不足”,深刻反省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然而,事隔不到两年,TCL成为了中国移动通讯制造商中位居前列的本土企业。这说明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能获得进步与发展。
纵观世界那些百年企业的发展历史,哪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从失败中总结教训,重新振作起来。
管理启示:勇于承认错误和失败同样是企业生存的法则。
领导敢于承认错误,是不是就要求要像天主教教皇那样承认错误呢?可是如果领导总是把问题搞砸,下属将不再信任领导。要么就像政客一样否认错误,犯了错误之后,找一些替罪羊,为其遮掩,似乎这样也行不通,因为这样更会遭到下属的反感。
两种方案都会招致下属的不满,但是相比较而言,领导坦白地承认错误和缺点,至少能让下属觉得这个领导更具有人格魅力,更平易近人,这一点对于领导一个团队来说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不断地承认错误,就会让领导失去可信性,也许下属会喜欢他,但在重要的事情上,下属是不会相信领导的,在此需要提醒领导一点的是,领导不需要被喜欢,而是需要信任和尊敬,这才会整个团队带来力量。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纠结的问题呢?情况汇报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每次发生重大事件后,就在团队中进行情况汇报,可以是一次大型会议、演示或者提议,这样做的目的是追究某个人的责任,而是期待如何解决问题,大家坐下来一起探讨,无论你是领导,还是下属,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这种公开的做法,能够有效的拒绝流言蜚语,影响团队的团结,同时也减少了问题的个人化,保证了领导控制权且有助于团队的进步、提高。
当然,做了领导个人,还是应该在私下里认真反省自己,首先,要端正态度来面对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改正错误,取得进步,只有态度端正的才能从失败的教训中总结经验,有所收获。
其次,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不敢正视错误的结果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想方设法地隐瞒错误的结果就是使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导致一错再错的难堪局面,也会让事情越来越难以收拾。
最后,认真总结每次错误。犯一次错误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认识到错误本身就意味着机会,就想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经过了那么多失败的尝试,才最终找到了适合做灯泡的钨丝。我们能说他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吗?世界上没有人不犯错误,但是我们却可以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古人讲“不二过”,意思是说错误不犯第二次就是圣人。
也许,你现在把错误隐瞒下来,可以保证职位,但是我敢肯定,你在这个位置上不会太久,因为你无法保证同样的错误你不犯第二次,更无法保证下一次你会像这次一样蒙混过关,记住:不敢承认错误就意味着更大的错误在等着你。
巴菲特定律: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这就是巴菲特定律。
无论是平民,还是企业领导,没有一个人不想成为巴菲特,也有很多人学习巴菲特,模仿巴菲特,但事实证明,巴菲特是不可复制的、难以超越的。虽然我们不能像巴菲特一样成功,却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巴菲特定律。
巴菲特定律是指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这是美国“股神”巴菲特多年投资生涯的经验结晶。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一路跋涉到了阿拉伯,那里的人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大蒜这种东西,更想不到它的味道如何好。所以,当地人用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商人,临别时,还赠给了他两袋金子。
后来,另一位商人听说这事之后,就带着大葱来到这里,那里的人同样没见过大葱,甚至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还要好,人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这个商人,临走的时候,人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经过商量后,决定赠给这个商人两袋子大蒜。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从中却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可能成功。抢先一步,占得先机,得到的是金子,步入后尘,东施效颦,结果只可能是失败。
其实,细细分析,但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不遵从着这个规律。1962年,沃尔顿开设第一家商店,名为沃尔·马特百货。1969年就发展到18家分店,到1992年沃尔顿去世前,他的分店已经达到1735家,年营业额高达400亿美元。几年的时间里,就超过了美国大商行凯马特公司和西尔斯公司,成为了零售行业中的龙头老大。
那么,沃尔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他避开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将“战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南部和西南部的农村地区,在这些地方设超级市场,并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外围,赌博式的等待城市向外扩展。这样沃尔顿就避开了与实力强劲对手的拼杀,最终获得了成功。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制定项目决策时会遵守这样一条原则:如果有50%的把握就上,有暴利可图;如果有80%的把握才上,最多只有平均利润;如果有100%的把握才上,一上就亏损。这也说明了要想企业获得发展,就要走不寻常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在适达公司里有一个很著名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作一些尝试型的新鲜事,当然这种尝试是经过研究,可行性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司就会愿意花成本区尝试,即使失败,但这些经历本身就是一笔财富。
2006年,适达公司学习泰国DQ的模式和经验,将DQ店面开进超市,但未能获得成功,事后,公司总结了失败的教训,认为当时公司的知名度不够高,中国逛超市的主力人群并不是年轻人,时隔几年后,公司又将DQ店开到了超市里,因为此时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此外,公司还将店面搬到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三线城市,公司首先在湖南怀化开了一家店,实际上由于货运成本高,从经济角度来说,开这家店并没有赚头,但考虑到中国有那么多的地级市,一旦这个尝试行得通,那么,未来的市场将是巨大的。事实证明公司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其实,不仅企业投资要遵循巴菲特定律,在管理上也应该学习巴菲特不走寻找路,美特斯邦威的管理手段就以“不寻常”著称。
第一,留人方式不寻常。
1998年,公司拿出300多万元,买了20套商品房分给20多位业绩突出的外地员工,而且负责办好产权证。如今,这些外地员工通过公司帮助,将户口落在了温州。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公司员工全部实行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公司的举措使一大批人才留在了企业,有效地防止人才流失。
第二,情意不寻常。
2001年,杭州分公司的一名安徽籍员工接到急电:父亲病危。在他赶回老家后的第三天,公司总经办的人员带着周成建的口信与慰问金来到他的家中,让这位员工感动不已。
第三,创新力不寻常。
美特斯邦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设计领先与品牌塑造,位居上海的美特斯邦威设计中心拥有300人,其设计主任却是一个毛头小子,一个1997年才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的尹剑侠。为了让尹剑侠保持持久的创新力,周成健规定他每个月至少到欧美考察一次。如今尹剑侠领导的设计队伍一年开发新款1000个,成为引领国内休闲品牌潮流的创新团队。
以上这些案例,都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那些循规蹈矩,跟在别人后面,是永远无法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
管理启示: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寻找和发展市场机会的根本措施。
那么,作为一名领导,该如何像巴菲特一样不走寻常路,寻找和发现市场机会呢?企业寻找和发展市场机会的根本措施是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开展市场调查研究。
1.寻找和发现市场机会的具体方法。
(1)通过阅读报刊资料、市场现场观察、召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议,分析竞争者的产品等形式,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为企业的发展寻求机会。
(2)以产品或业务的战略规划中所使用的分析评价方法为工具,或以发展新业务的战略方法为思路,结合实际寻找产品或业务增长的机会。
(3)利用细分市场的方法,发现未满足的需要与有利的市场机会。
通过以上的方法,企业可以寻找到市场机会,但并不是每一个机会都能拿来为企业所用,还需要对发现的市场机会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主要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分析和评价是否与企业的目标及发展战略一致。
如果一致才可初步决定利用,如不一致就应该放弃,除非市场机会的潜在吸引力非常大,否则不考虑利用,但这要涉及到企业战略的调整问题。
第二,分析差别利益。
市场机会能否成为一个企业的机会,要看企业是否具备利用这一机会、经营这项事业的条件,及是否在利用这一机会、经营这项事业上比潜在的竞争者具有更大的优势,从而享有较大的差别利益。
第三,分析销售潜量。
企业要对拟加以利用的市场机会进行销售潜量的分析。分析销售潜量,首先要深入了解消费的群体,包括这类群体的购买意愿,愿意花多少钱购买,能够购买多少,需要怎样的分销渠道以及竞争者的情况。然后,分析分析每一种市场机会的市场规模、市场容量及销售增长率;最后还要对产品可能的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等作出预测。
第四,财务可行性分析。
经过上述分析评价的市场机会,企业的营销、制造、研发、财务等部门还要对其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即估算成本、利润等。
总之,只有善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跳蚤效应:人生不设限
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变。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就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看不到未来确切的努力方向。人们把这称之为跳蚤效应。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实验:生物学家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跳蚤在跳起来时会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一段时间以后,虽然拿掉盖子,但跳蚤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结束生命都是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了这种情况,不再改变。其实,何止是跳蚤,人不是亦如此嘛,很多人都是在迷茫的一天天过着,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达到怎样的一个高度,慢慢地,就像跳蚤一样,得过且过了。正所谓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泥水匠在砌墙,但三人对于砌墙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甲说:““砌墙。”乙说:“挣钱。”丙则回答:“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后来,前两个泥水匠一生都碌碌无为,只有第三个人成了一个著名的建筑师。因为他清楚自己砌墙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现在只是做好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人只有追逐目标才能成功,尤其对于企业的中层领导来说,更应该给自己树立伟大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还关乎你带领的团队的命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因追逐目标而成功的企业是如何做的吧?
在美国企业界,有一个深孚众望的奖项——美国国家品质奖,它象征着美国企业界的最高荣誉,所以,有很多企业为了赢得这个奖项而竞争,摩托罗拉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1981年,摩托罗拉公司派了一个侦察小组,分赴世界各地表现优异的制造机构进行考察,学习他们是如何精益求精的。摩托罗拉的员工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司安排了一批以时计酬的工人负责指出员工工作中的错误,并对那些优秀者进行奖励。这一措施,使产品的错误率降低了90%。
然而,摩托罗拉公司对这一客观的数字并不满意,公司又设定了新的目标:所生产的电话的合格率达到99.997%,在摩托罗拉的每一位员工,都收到一张小卡片,上面标示着公司的目标。此外,公司还制作了一盒录像带,以解释为什么99%的产品无故障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1988年,66家公司开始竞夺美国国家品质奖,多数参赛公司,如IBM、柯达、惠普等都是由某一部门代表公司来参加,而摩托罗拉却以整个公司为单位参加竞赛,并以绝对的优势轻松夺魁。
99.997%!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数字,但是摩托罗拉做到了,这就是目标的效力,目标会催人上进,会让人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些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只要多一份较真就会有实现的可能。
管理启示:只有野心勃勃的家伙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不少职场人在入职之初,也像跳蚤一样,努力地蹦跳,为的是早日出头,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当做到中层领导的位置后,很多人都裹足不前了,满足于现状,因为他们心里已经默认了这样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看不到未来确切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