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经》的教育智慧
26033500000012

第12章 《二十四孝》选编(2)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故事】

董永卖身葬父

汉时有个叫董永的人,他幼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家里虽然很穷,但董永特别孝顺,父子俩日子过得倒也和美。无奈天有不测风云,老父亲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董永伤心万分,哭得死去活来。更难办的事情是为了医治父亲的病,家里已经一贫如洗,连给父亲买棺材的钱也没有了,怎么安葬老人,尽人子之孝呢?他实在无计可施,最终决定卖身葬父。

一个地主怜悯他,又见他诚实憨厚,便买下他。董永用卖身的钱给父亲办了丧事。然后在父亲墓前搭了一间草棚,虔诚地为父亲守孝。三年孝满,他便去履行卖身契约。到地主家去当长工抵债。

他在去地主家的路上,坐在一棵老槐树下休息时,遇到一个女子,她主动要嫁给董永为妻,并与他一起去地主家抵债。弛主告诉他们,只有织出三百匹细绢,才可以让董永赎身回家。不想,那女子心灵手巧,一个月便将细绢织成,这样,董永就带着妻子高高兴兴回家去了。谁知,刚到那棵老槐树下,妻子便辞别董永,凌空飞去。原来是董永的孝心感动了玉皇大帝,为此派织女来帮助他。

十一、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

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故事】

丁兰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很小的时候他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丁兰一个人长大,吃尽了苦头,也领略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为此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他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供奉于厅堂。平日里,他事之如生,虔诚孝顺,凡事均和木像商议,出门必向木像辞别,回家必向木像请安。每日三餐都是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

丁兰对待木像的感情,让他的妻子很不理解,因为她没见过公婆,不知道怎样尽妇道。时间久了,妻子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一日,丁兰又出门了,他的妻子竞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后,看到木像似乎有无限的悲哀和委屈,眼中垂泪。便赶紧问知妻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妻子坦白相告,丁兰十分生气,一气之下将妻子休掉。

十二、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故事】

姜诗涌泉跃鲤

西汉时期广汉的姜诗很孝敬母亲,他的妻子庞氏勤劳笃厚,对待婆婆也十分恭敬孝顺。姜母喜欢饮用沱江的水,庞氏便常常到江边打水给婆婆喝,而沱江离他们家六七里远,这样庞氏每天都得往返十几里路,但她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有一天狂风暴雨肆虐,天气十分恶劣。庞氏仍一如既往到沱江担水。但风雨实在太大,瘦小的庞氏如何受得了,于是昏倒在江边。好不容易才醒过来,又赶忙提起桶,重新打了江水往回赶。因为回家太晚,婆婆却有点不通情理,责骂了她,但她毫无怨言,反而侍奉得更殷勤了。婆婆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是,从此一家人更加恩爱和睦。

婆婆还有一个爱好,她喜好吃鱼,并要人陪着,声称那样吃才有味道。夫妇俩尽力满足老人的嗜好,每天都烧鱼给母亲吃,并请来邻家的老大娘陪着她一块儿吃。三五天无所谓,时间长了可就麻烦了,庞氏每天又要担水,又要烧鱼,忙都忙不过来,而且还要经常买鱼,经济也承受不了,可又不敢怠慢母亲,这可怎么办呢?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他们家屋后突然冒出了一股泉水,泉水如同沱江水一样清澈、甘甜,而且每天清晨,泉水里一定会冒出两条大鲤鱼,活蹦乱跳的。夫妻俩高兴极了,每天用新鲜的泉水和鲜嫩的鲤鱼孝敬母亲,不敢有丝毫松懈。

十三、怀桔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日:“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日:“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绿枯,遗母报乳哺。

【故事】

陆绩怀桔遗亲

后汉的陆绩,是当时的天文学家。他自小受父亲高风亮节的熏陶,深懂忠义孝悌之道。

陆绩聪明伶俐,酷爱读书,博学多识,人称“神童”,颇有名气。六岁那年,他去九江拜见大名鼎鼎的袁术,一点也不怯场。袁术提的问题,他侃侃而谈,不卑不亢。袁术惊叹小陆绩的才学,破例地给他赐坐,还命人端来一盘桔子。那桔子圆圆的,大大的,皮色金黄,肉肥汁多,味道极美。陆绩悄悄地往怀里塞了两个,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注意到。

一席长谈之后,袁术对他的才华非常满意。不想拜别时,他却不慎将怀中的桔子滚到了地上。袁术开始吓了一大跳,以为那是什么“暗器”,待看清楚之后,不禁大笑说:“陆绩,今天你是我的贵客,怎么还偷桔子呢?”陆绩不慌不忙,回答到:“我母亲爱吃桔子,您的桔子太好吃了,我想拿回家去给母亲尝个新鲜。”他振振有辞,神色自若,一点也不显得难堪。因为在他心目中,母亲是伟大而神圣的,儿子孝顺母亲,天经地义,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袁术听了陆绩的回答,惊奇不己,意识到陆绩将来肯定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后来,果真如此。

十四、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

儿重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故事】

黄香扇枕温衾

后汉时期的黄香,自小便在父母的钟爱下成长。可是当他九岁的时候,慈爱的母亲突然染病身亡。黄香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日夜思念母亲,形容日见憔悴。因母亲不在,黄香小小年纪就得操持家务。非但如此,他还恭敬地侍奉父亲,极尽孝道,天天给父亲做饭、洗衣,千方百计也要让父亲吃好穿暖。

夏天天气格外炎热,为了能让父亲睡个安稳觉,每次父亲睡觉前,小黄香都用扇子为父亲将枕席扇凉;寒冷的冬天,他总是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身体给父亲暖热被褥,随后才叫父亲上床歇息。太守刘护得知他的孝行,非常惊讶,对他进行了表彰,并将他树为榜样,号召全郡守的儿童都来向他学习。后来,他的事迹被编人《三字经》中,供后人作为启蒙时期的学习资料。

十五、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故事】

江革行佣供母

后汉时期有一位叫江革的人,从小便失去了父亲,独自与母亲住在一起,相依为命。

时逢乱世,战争逼迫得人们到处逃难,江革背着母亲也加入了逃难者的行列。他们一路颠沛流离。盗贼见他身强力壮,想将他劫去,强迫他去服劳役。江革哭着哀告,诉说自己老母尚在,无人奉养,请求他们放他一条生路。盗贼见他这样孝顺,也起了恻隐之心,不忍杀他。

后来,江革辗转到江苏邳县,生活越发困顿,甚至连双鞋都没有,如何奉养母亲?他来到一个富裕人家当佣人,每天天不亮便开始担水、劈柴、烧火、做饭、牧马放牛,不分昼夜地干活。江革将挣来的钱全部用来给母亲添置各种物什,母亲所需的样样齐备了,他却舍不得将钱花在自己身上。

十六、闻雷泣墓

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日:“裒在此,母亲勿俱。”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故事】

王裒闻雷泣墓

三国时魏国的王裒,小小年纪便懂得敬重、孝顺父母。他的父亲王仪因正直敢言,被骄横跋扈的晋王司马昭无辜杀害。小王裒在母亲的抚育下渐渐长大,他将全部的爱心和孝心放到了母亲身上。除了亲自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他还常陪她说话,逗她开心,以解除老人精神上的孤独和凄苦。母亲病了,他日夜侍候在床前,衣不解带地喂汤喂药。母亲生性害怕打雷,每当下雨打雷的时候,他便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拉着她的手,绝不离开半步。

多少年以后,王裒的母亲久病不治,溘然长逝。他悲痛万分,将父母合葬一处,虔诚恭谨地守丧尽孝,每天早晚,都到墓前祭奠。他惦记着母亲怕雷的事情,每当刮风下雨的天气,一听到轰隆隆的雷声,便狂奔到父母的墓地,跪拜着哭诉说:“儿子王裒在此,母亲您千万别怕!”王裒对父母的感情可谓至深至厚,每当读到《诗经·蓼莪》这一篇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两句时,他都会反复颂读,禁不住泪如雨下,悲不能已。

十七、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故事】

孟宗哭竹生笋

晋朝的孟宗,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且常教育他勤学苦读。在母亲的督促下,他终于学有所成。

孟宗非常孝敬母亲。有一年,孟母突然病了,病情日益严重,饭食难以下咽,盂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孟母原本爱吃清新鲜嫩的竹笋,如今身在病中,跟孟宗唠叨着,说想吃笋煮的羹汤之类的食物。可是,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万木凋零,哪有鲜嫩的竹笋啊?孟宗无计可施,只好独自跑到竹林里,然而目之所及处,只有一片焦黄。想到母亲的病情,想到母亲的心愿,他不禁悲从中来,扶着竹子,放声大哭。

或许孝心感动了天地,就在孟宗哀恸得难以自制的时候,竹林里出现了奇迹:在他的泪水飞洒之处,竟然破土冒出一颗颗竹笋来,尖尖的、绿绿的、毛绒绒的,还沾带着露滴呢!孟宗喜出望外,马上掘出几棵竹笋抱回家,精心做成羹汤,端给母亲喝。喝着热乎乎的汤,孟母乐得眉开眼笑,病情也随之好转。

十八、卧冰求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