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号称“杂技之乡”的河北省吴桥县,到处都看得到杂技即兴表演。例如农夫耕作时小憩,就把耙、锄或小车等农具顶在头上;少女把几个茄子抛上抛下;麦场上大人任意把小孩顶得高高,小孩则怡然自得地摆出姿态亮相。村头的麦秸垛旁,男娃们在练“遁人不见”;巷尾屋檐下,女孩们在学“扑克变点”;田头垄边,白胡子老头在玩“仙人摘豆”;大树下,银发老婆在耍“剪纸还原”。吴桥县429个村,村村都有杂技艺人,难怪吴桥人常说:“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玩意儿,人人会一手。”
旧中国,吴桥人单凭一只饭碗、一只菜碟,以及用羽毛做成的小圆球,携儿带女,沿街卖艺,走遍全国,乃至漂泊异域。在东南亚、西欧等30多个国家都有吴桥的魔术艺人。
中国第一大马戏团的创始人孙富有,就曾远涉南洋及缅甸、印度等20几个国家。
吴桥是魔术艺人辈出的摇篮。如清代经常在皇宫六院演出、名蜚全国的民间戏法前辈蒋德成,他培养的五个徒弟被人们誉为中国古典戏法的“五虎将”。号称“大天一”的巨型魔术大师穆文庆,以及号称“四大金刚”的张献树父子和潘德林率领的“潘家童子团”的团员,都是吴桥人。
建国后,曾被称为“砸明火”、“下九流”的吴桥魔术艺人当家做了主人,受到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尊重,同时也使他们的才华充分发挥了出来。他们将旧中国遗留下的魔术节目进行了整理,去掉了恐怖、残忍的表演。截止到现在,已创新节目60多个,改革道具近百件,并把电学、光学、声学应用到表演中,演出时,还添加了电声乐器伴奏。
1985年,吴桥办起了一所杂技魔术学校,为全国各地培育了大批演员。
在吴桥,这个23万多人口的县,魔术杂技团体有近百个,三五人的魔术演出组372个,会魔术的达47000人。魔术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30多年来,吴桥已经替大陆50几个杂技团培养了1600多位杂技演员,并建有一座“杂技艺术中心”,除了招收内地学员外,也接收留学的外国杂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