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
26053200000030

第30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3)

光熙元年九月,东海王司马越为了扩张势力,派刘琨出任并州(今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在此两年前,匈奴首领刘渊趁八王之乱,已在并州起兵建立“汉”政权,后改称“赵”,史称前赵。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于元嘉元年(307)春天到达晋阳(今山西太原)。

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了晋在中原的少数几个存留抵抗势力之一。

刘琨一生致力于报效国家,他很佩服好友祖逖,曾为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并决心和他一样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一次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知本思义

“枕戈待旦”的出自刘琨的《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枕戈待旦”用作成语,形容战士们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的情景。

后勒示假隐真破王浚

东晋十六国时期,任东晋大司马的王浚在蓟城(今北京)都督幽冀诸州军事。此人在幽州骄奢淫逸,民心背离,原来依附于他的鲜卑和乌桓人也都离他远去。

这时大军阀石勒刚攻占了襄国(今河北邢台),力量大大加强,又被匈奴汉国昭武帝刘聪任命为散骑常侍,封上党郡公,便欲吞并王浚,遂自信满满地前去讨伐。

王浚的军力强大,石勒怕硬战不是他的对手。在双方交战之前,石勒想先派使者作实地观察,他征求右长史张宾的意见。张宾说:“王浚虽然是晋国的藩臣,但他一直想凭借自己掌握的军权而南面称帝,只是担心四海英雄不予支持。将军您已经威震天下,现在您可以用最谦卑的词语、最厚重的礼物去结交他,使他对您不猜疑。然后采用奇谋妙计,他也就不会防备您了。”

石勒认为张宾说得很对,就派手下的王子春、董肇等人带了大批的金银财宝去蓟城晋见王浚,并上书劝他即位做皇帝。书上写道:“我石勒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胡人,遭遇乱世饥荒,逃亡到冀州聚集些人马,只为了保全性命。而今晋国国运已衰,中原无主,百姓无所依靠。殿下是四海英雄仰慕的明公,能当帝王的除了您还有谁呢?我之所以舍弃生命,兴义兵诛暴乱,就是为了给殿下扫除障碍。切望殿下能应天顺时,早日登上皇位。”

王浚正在为手下无将而发愁,听说石勒愿意归附,自然大喜过望。但他还有疑虑,便问王子春等人:“石公也是豪杰,占据着北方的许多土地,为什么对我称臣呢?”

王子春回答说:“石将军确实如您所说的那样英明能干,力量雄厚。但与明公相比,就好像月亮比太阳,江河比大海啊!自古以来有胡人成为名臣的,但没有成为帝王的。石将军并不是不喜欢当帝王;而是因为帝王是不可以用智慧和力量夺取的,如果强取就一定不为天人所容。这也是石将军的智谋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希望明公不要多疑。”王浚听后非常高兴,便封王子春等人为列侯,还派使者带了土特产和财物给石勒作为回报。

不久,王浚镇守范阳的司马派密使投降石勒,石勒把密使杀了,把他的脑袋送给王浚以表示自己的忠诚。这下王浚就更加信任石勒了。

一年之后,王子春等人和王浚的使者一起回到襄国。石勒把他的精锐部队和优良的武器装备全都藏匿起来,让王浚的使者看的尽是些空虚的仓库和老弱士兵。石勒对使者毕恭毕敬,面朝北方向他行礼,又恭恭敬敬地接过王浚的信。王浚送给石勒一个鏖尾,石勒假装不敢拿在手中,把它挂在墙壁上,早晚向它叩拜,说:“我不能见到王公,现在见到王公的赏赐就跟见到王公一样。”

他再派董肇上表章给王浚,并约好日期亲自去幽州蓟城,要向王浚奉上皇帝的尊号。另外又写信给王浚的亲信,请他为自己美言,希望能任并州(今山西太原)牧,封广平公。王浚的使者回到蓟城报告说;石勒兵马很少力量微弱,款待使者热诚真挚,毫无二心。王浚大悦,完全了相信石勒,对他再也不作防备。

当年三月,石勒率精锐部队抵达易水。王浚的督护孙纬发现后派人飞报王浚,说石勒有入侵的可能,同时准备迎战。王浚手下的将领听说后也都请求出击石勒,而王浚却大怒道:“石公这次前来,正是要拥戴我,谁再敢说要出击石勒,定斩首不赦!”大家不敢再说什么了,王浚便又下令设宴等待石勒。

第三日凌晨,石勒带兵到达蓟城,高声喊开城门。城门打开之后,石勒还恐怕里面有伏兵,先驱使几千头牛羊入城,声称是给王浚送的礼,实际上是要堵塞大街小巷使王浚无法发兵。

这时王浚才害怕起来,坐卧不安不知所措。还没等他想出主意,石勒已经来到王浚的住处,命人把王浚抓来,并命部将把王浚押解到襄国去。王浚半路上投水自杀,护送人员又把他从水中拖出,终在襄国街市上斩首示众,其下场真是可怜。

知本思义

“示假隐真”一词不知出现于何时,常作为计谋运用,形容将真相隐藏起来,示假相给对方看,以求得迷惑对方的效果。

“东床快婿”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书墨飘香的世代豪门,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锲而不舍。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书圣更世袭并且发扬了世代的“家风”。

在王羲之7岁那年,他就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研习书法,12岁就已读过前人的书法论述。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下,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练到了忘我的程度。

一次,他练字竞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馍馍蘸着墨吃起来。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当时的宰相,与当朝太傅郗鉴是好朋友。郗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名叫郗浚,年方二八,待字闺中。

太傅郗鉴想选女婿。他知道王导门下的几个子弟都是俊才,便想从中选一个,便写了一封信给王导,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

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答应由他挑选。回到家中,他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们,而这些年轻人早久耳闻郗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自己被选中。

郗家几日后来人选婿,宰相的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自己。只有王羲之好像没事人似的,仍然一副旧打扮,并且还躺在东厢房床上,敞开衣服,露出肚皮,一手吃烧饼,一手当笔在衣服上练划着。

当郗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向郗鉴回话说王家儿郎个个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无奉迎之意,只顾用手在衣服上比划着什么。

这郗鉴一听,就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涵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

于是,郗鉴便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王导的其他儿侄都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东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而流传至今了。

知本思义

这个故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晋书·王羲之传》也讲述了此事,后人们以“东床”代指女婿,便有“东床快婿”之称。

世外桃源

东晋时的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记》。其中写道:在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有一天,这个人顺着溪水划船,忘记走了多远。忽然看见一片桃花林,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乱交杂。他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完这片桃花林。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这些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这位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于是这些人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据他们自己说,原来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就没有再出去过,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原来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也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道:“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这位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都做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但最终迷失了通往桃花源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后来有个叫刘子骥的南阳人,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有这样事,便高兴地计划前往隐居。但也没有实现。

知本思义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来自于陶渊明这篇文章,“世外”就是超出人们所知道的社会以外;“桃源”就是桃林的尽头。“世外桃源”是说在现实社会以外人的极为美好的地方,人们常用它来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有时也用它比喻那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元月,羌酋姚襄率兵占据了许昌,之后又想攻占洛阳,洛阳当时为晋朝叛将周成所踞,双方展开激战,一时难解难分。

姚襄,字景国,是羌酋姚戈仲第五子,“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雄武多才艺”,且“好学博通,雅善言谈”。当年降晋之时,豫州刺史谢尚见其单骑渡淮来降,觉得他是个英雄,就也屏去仪仗,便服相迎姚襄。两人一相交谈,便欢如平生之交。

姚襄后来叛晋,便总想占据洛阳开建大业,于是他不惜血本地猛攻洛阳。

洛阳告急,东晋朝廷震惊,公元356年7月,东晋朝廷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进讨姚襄,这是桓温的第二次北伐,他乘船自江陵率水陆大军,浩浩荡荡直奔中原而来。

这天桓温与众位僚属登上大船顶楼,北望中原满目仓夷,不由叹息道:“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是说膏腴之地的中原荒凉至此,神州大地一片狼藉,先前权臣王衍等人的清谈误国罪不可恕。

桓温率军经过金城(今江苏江乘县附近)后,又见自己十年前在这里亲手栽植的柳树已长成大树,禁不住又慨然道:“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说树尚且禁不住时间的磨损和风霜,何况是人?说罢折下柳枝,泫然流涕。

到9月时,桓温大军开至洛阳城南的伊水,姚襄听说桓温大军来到,惊得急忙撤去了洛阳之围。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语多用来形容时光荏苒,人生变化太快,多少事的经历,却往往感觉是一瞬间。

达摩一苇渡江

“一苇渡江”是个佛教典故,说的是达摩祖师的事情。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达摩修成正果之后,有一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布?”

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向北方去吧”。

达摩便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飘洋过海乘风破浪,历尽艰难曲折,用了三年时间来到了中国。达摩先来到南海边上,时值中国南北朝时,南朝为梁国,梁武帝在位之时。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梁武帝,萧衍此时正一心崇佛,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为其接风洗尘,以贵宾之礼相待。

梁武帝虽是一个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此为小乘佛教。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这时达摩想到师父说得对,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

达摩将要离开南京时,听说有个名叫神光的高僧,是河南省荥阳县人。当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达摩便想去看一看。

到了神光讲经说法的现场,只见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又点头又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大不尊,便问达摩为什么摇头?达摩说了一些与他不同的佛理认识,之后就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刚走,有人对神光说:“你知道刚才那个人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

神光听了,顿感惭愧之极,觉得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错过了向达摩求教的机会。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

达摩来到江边,只见水域茫茫既没有桥,也没有船。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着急,突然他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像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老太太偌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不过也许她能帮助我,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壮,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芦苇展开五片芦叶,上出一朵芦苇花,挺立于江水之中,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这边神光不顾疲劳地追达摩,到江边时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急急忙忙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就往江里跑,只听扑通一听,这神光抱着芦苇跳到了江里,但和达摩不同的是,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险些溺入水中,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