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十三年后,李源想起当年的约定,便从洛阳赶到杭州,如期到达天竺寺去寻访。中秋月夜,刚到寺门口,他就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只听他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见于北宋苏轼的《僧圆泽传》,“三生”是佛家术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幸”是幸运。“三生有幸”之意是说三生都很幸运,原是比喻有特别的缘份,或朋友闲在一种偶然的机会里或特殊的环境中相识,成为知己,又能够帮助自己的,后多用来形容某人运气机遇极好。
张怀庆“生吞活剥”
强作诗
唐朝时,枣强县(今河北冀县)有位武官叫张怀庆,但此人挺好诗文,却又文才不精,但他为了追求名利,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当做自己的作品。与他同时代的诗人王昌龄、名士郭正一声望都很高,张怀庆便常常抄袭他们的作品。
有一次,诗人李义府写了一首五言诗:
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
自怜回雪态,好取洛川归。
意思是要把天上的明月雕刻成歌舞时用的扇子,把空中的彩云剪裁成跳舞时穿的衣裳,此诗想象奇特,意境很美。张怀庆一看觉得很好,便抄了下来,后来又想把它当成自己的作品,就在每句诗的开头加上两个字,凑成了一首七言诗: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态,来时好取洛川归。
经他这么一“创作”,诗句都不通了,谁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意思。但张怀庆自己还觉得改得挺美,便到处向人炫耀,这首诗一传出,人们就议论纷纷,嘲笑不止,有人根据他常常抄王昌龄、郭正一作品的行为,还给他编了顺口溜,嘲笑他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知本思义
上面故事出自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谱谑》之中,
“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这句话,经过简化就成了成语“生吞活剥”,但使用上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多用来比喻一些人不经过思考,不经过消化,就生硬地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方法、理论等,或者被用来形容非常恨某人,恨不得“生吞活剥”。
火树银花”不夜天
唐代的唐睿宗可以说是唐代君主中比较会享乐的一位皇帝了,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两度让位,一生波折,但不管什么佳节,他还是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以供他去游玩。
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唐睿宗一定会让人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他的《正月十五夜》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便形成了“火树银花”一词,后来不少文人诗人都用过这一词来形容热闹的节日夜晚的情景,如毛泽东、柳亚子也都曾使用过。
知本思义
“火树银花”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现在在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也会用这句话去形容它。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唐朝时候的刘禹锡是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其为人放荡不羁。
刘禹锡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他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因为在京中受人排挤,后又几经调动,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
高髻云鬓新样妆,
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
断尽苏州刺史肠。
这首诗有点调侃的味道,不过是一首等闲之作,因有两位官员在里面,便成了歌女们传唱的佳作。
不过刘禹锡为官还是很有政绩的,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知本思义
“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上面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等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旬成语的意思,就是指司空李绅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司空见惯”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语,比喻某种事情人们看多了,并不新鲜或奇怪了。
一字之师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不由诗兴大发,便创作了一首题为《早梅》的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便想改一下。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也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知本思义
该故事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一字之师”的成语既源于此,其意指某人是改正另一人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南柯一梦
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中说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里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夜晚,亲友们都回去了,淳于棼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淳于棼睡着后做了个梦,他梦到自己被两个使臣邀去,进入了一个树洞。不过这个树洞内别有一个大世界,号称大槐国。他去时正赶上京城举行选拔官员考试,他也报了名,考了三场,文章写得十分顺手。等到公布考试结果时,他竟然名列第一名。紧接着皇帝进行了殿试,皇帝见淳于棼长相很俊,又很有才气,非常喜爱,就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嫁给他为妻。于是淳于棼不但成了状元郎,还成了驸马郎,一时京城传为美谈。
淳干棼和公主婚后的夫妻感情十分美满。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爱民,经常到属地内调查研究,检查部下的作,各地的治理得都非常好,当地百姓大为称赞。
一晃30年过去了,淳于棼已是全国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后,都纷纷涌上街头,挡住太守的马车,强行挽留他在南柯继任。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朝廷说明情况。皇帝欣赏他的政绩,就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擅萝国派兵侵犯大槐国,大槐国的将军们奉命迎敌,不料几次都被敌兵打得大败。战报传到京城,朝野震动,皇帝急忙召集文武官员们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人逼近京城,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却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这时宰相想起了政绩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荐。皇帝立刻下令调淳于棼统率全国的精锐兵力与敌军作战。
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统兵出征。可是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军刚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手下兵马损失惨重,他自己也险些当了俘虏。皇帝得知消息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职务,贬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羞愤难当,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他按梦境寻找大槐国,原来就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窝。
知本思义
“南柯一梦”的典故就是来自于上面《南柯太守传》中的故事。这一成语常被人用来形容人们向往的,美好的但也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有时也指人生如梦。
敬新磨“指桑骂槐”救县令
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皇帝庄宗李存勖以武力推翻了后粱夺得王权,建立了后唐政权。坐上龙椅后,由于天下太平,没有征战机会,于是这位好战的皇帝便感到了无事可干的无聊与苦恼。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消遣的办法——打猎。虽然打猎没有征战时的英雄气势,但坐在马上驰骋也是够他享受一会儿的了。
有一次,他打猎进行得很有兴致,到了中牟县后,将老百姓田地的庄稼践踏大片,但他一点也不在乎,马蹄高高扬起的尘土让他想起了沙场上的征战,于是越发兴趣盎然,百姓们也都敢怒不敢言。
中牟县令为民请命,拦住了庄宗的马,想进行劝阻。没想到刚一开口便引起庄宗大怒,他当面斥退县令,并要将他立即斩首示众,随行大臣面面相觑,竟无一人敢进谏言。过了一会儿,伶人中一个叫敬新磨的从后面转到庄宗马前,并立即率人追回要被砍头的县令,押至庄宗马前,假装愤怒地指责县令道:“你身为一个县官,难道还不知道我们的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纵使老百姓在田地里种庄稼来交纳国家的赋税呢?你为什么不让你们县的老百姓饿着肚子而空着地,好让天子来此驰骋打猎取乐呢?你的罪真是当死!”
怒斥之后,敬新磨大声请庄宗对中牟县令立即行刑,其他伶人也随声附和。庄宗听了敬新磨的话,就明白了他的用意,也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过错,便哈哈一笑,纵马而去,免了中牟县令的罪,让其回府了。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见于《五代史》,明代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词话》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这可能是“指桑骂槐”一语的来历,本意是指着桑树骂槐树,生活中运用较多,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打草惊蛇
南唐时候,当涂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见钱眼开,贪得无厌,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所以他在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
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贪官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当涂县的老百姓对此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
有一次,朝廷派官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一起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种种不法行为。
但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上,这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心惊肉跳,浑身上下打哆嗦又冒冷汗。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类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自己有牵连。状子虽是告主簿几个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他越想越感到事态严重,越想越觉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继续控告下去,马上就会控告到自己头上了,这样一来,朝廷知道了实情,查清了自己在当涂县的胡作非为,那岂不是要大祸临头啊?
这王鲁想着这件事,惊恐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八个字,代表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王鲁做过的坏事,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不想神目如电,终于都被人们揭发了出来。
但“打草惊蛇”也是“三十六计”中的一条,历史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故事。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都城。但郑国提前得到了秦国袭郑的情报,逼走了秦国安插的奸细,作好了迎敌准备。
秦军见袭郑不成,只得回师,但部队长途跋涉,十分疲惫。部队经过崤山时,仍然不作防备,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国刚死不久的晋文公有恩,晋国不会攻打秦军,哪里知道晋国早在崤山险峰峡谷中埋伏了重兵。
在一个炎热的中午,秦军发现晋军小股部队,孟明视十分恼怒地下令追击,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突然不见踪影。孟明视一见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突然鼓声震天,杀声四起,晋军伏兵蜂拥而上,大败秦军,生擒孟明视等三帅。
晋军故意“打革惊蛇”,让秦军追击,秦军不察敌情,又轻举妄动,终于遭到惨败。
知本思义
上文前面的故事出自宋代郑文宝的《南唐近事》,“打草惊蛇”一语最早也出于此书之中,后面的故事见于《史记》。“打草惊蛇”原比喻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常常是做贼心虚,当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什么声响,他们也会闻风丧胆;而在军事上有时也可故意“打草惊蛇”而诱敌暴露,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