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
26053200000036

第36章 宋、元、明、清时期(1)

杯酒释兵权

宋朝太祖赵匡胤是依靠部下人将他“黄袍加身”才登上帝位的。于是他也很担心他部下将军们被其手下人这么干,为此整天食不甘味,夜不安寝。

有一次,赵匡胤单独找宰相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朝末年以来,百年之中竟换了五个朝代,军阀们连年征战,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赵普说:“道理很简单。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宋太祖听了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

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

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而且我能够登上帝位全靠了他们,他们不会反对我。”

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但据我看来,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也把黄袍披在他们身上,怕他们也身不由己呀!”

宋太祖听后吃了一惊,不禁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我一下啊,看来我必须得想想办法了。”

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数位老将喝酒。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者们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我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呢。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他为什么。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啊?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

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大家着了慌,连忙都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是很信得过的,但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那时候你们就是想不干,又能做得了主吗?”

石守信等听到这里,直感到要大祸临头,于是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陛下,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啊。”

宋太祖说:“我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彼此毫无猜疑,不是更好吗?”

石守信等听了如获大赦,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准备辞职。第二天上朝时,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职。宋太祖马上照准,收回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闲官去了。

过了一段时期,又有一些节度使到京城来朝见。宋太祖在御花园举行宴会。太祖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我真过意不去!”

有个乖巧的节度使马上接口说:“我本来没什么功劳,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啊。”

也有个节度使不知趣,唠唠叨叨地把自己的经历夸说了一番,说自己立过多少多少功劳。宋太祖听了直皱眉头,说:“这都是陈年老账了,还提这些干什么?”第二天,宋太祖便把这些节度使的兵权全部解除了。

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在宋以后的很多史书中有很多记载,《宋史》记载较为确凿,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于推杯换盏之间便收回了功臣们的兵权,既避免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冲突,又集中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真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上策。此语因针对性较强而运用较少,多用于领导者对下属职务的更替,手法较好的话会被形容为“杯酒释兵权”。

范仲淹“割齑划粥”

“割齑划粥”说的是范仲淹的故事,他是北宋时期大家都很熟悉的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深为后人喜爱,广为传诵。

范仲淹在担任陕西西路安抚使期间,指挥过多次战役,成功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以安定。西夏的军官互相告诫说:“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话里对范仲淹充满敬畏之心、这在北宋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范仲淹之所以有这样杰出的才能,与他存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努力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日后的丰硕果实。

范仲淹的祖籍以前在陕西,后来才到了江苏吴县。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这里降生。范仲淹不到三岁的时候,父亲范墉因病去世了。他的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咏诵。他诵读不懈的精神,给这里的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23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区),拜当时著名学者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

在应天府书院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薹画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饭,他的同窗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吃的食物非常的糟糕,于心不忍,便拿出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又十分坚决地推辞了。他的朋友没办法,第二天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这次接受了。

过了几天,他的朋友又来拜访范仲淹。他吃惊地发现,他上次送来的鸡、鱼之类的佳肴都变质发霉了,范仲淹连一筷子都没动。他的朋友有些不高兴地说:“希文兄(范仲淹的字,古人称字,不称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吃的东西你都不肯接受,自己在那里吃粗茶淡饭,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您这样真的让我们这些朋友太伤心了!”

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我这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啊!”一旁的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这一番话,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说:“不是当个好医生,就是当个好宰相。好医生为人治病,当宰相治理国家。”这种不为个人升官发财而读书的伟大抱负,让周围的人非常敬佩。后来,范仲淹当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之职,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利民富国的措施,实现了自己当年的志向,成为一代伟人。

知本思义

范仲淹“割齑划粥”的故事很多古书上都曾讲到,一般用来形容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也忘勤学上进,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人以早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日后的丰硕果实。

郑氏“画荻教子”

北宋时的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但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生活非常困难。

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小欧阳修从庐陵(今江西永丰)来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些许照顾。

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妇女。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养子女的重担。欧阳修很小的时候,郑氏不断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

欧阳修稍大些时,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郑氏年轻时在娘家受过几年教育,加上自己酷爱读书,颇有些学识,教儿子识字自然不成问题,于是她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他对读书的兴趣。

家里太穷,郑氏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芦苇),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欧阳修聪明伶俐,很快便学会了识字,并认识了很多字,在母亲的教育下,他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到十岁的时候,他就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

一天,他从一李姓人家的旧纸筐里,发现一本《韩昌黎文集》,打开一看便顿时被里面的文章吸引住了,经主人允许后带回家里,从此便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阅读。宋朝初年,社会上多流行华丽浮躁、内容空洞的文风。而韩愈的文风与之完全不一样。欧阳修被韩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动。他高兴地说,世上竞有这么好的文章,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写得和他一样好。

尽管欧阳修年纪尚小,对韩愈文学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韩愈的文风却为他以后革除华而不实的文风打下了基础。而正是在这种思想启迪下,欧阳修有了学习韩愈、革除当时文坛上坏风气的念头。

欧阳修长大后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当欧阳修20岁的时候,已是当时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母亲为欧阳修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管理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小官。他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为百姓所爱戴。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

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

其时欧阳修官职并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二字。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之后,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替范仲淹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强加给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作品《醉翁亭记》。

欧阳修当地方官时尽力民生,使人们生活安宁富裕。天才我材必有用,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后,终于被宋仁宗想起,把他调回了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是个文职,欧阳修上任伊始,便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摒弃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文章,并且他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等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而“欧阳修”则被公认为是此“八大家”之首。

欧阳修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为自己备尝艰辛的母亲。皇祜五年,欧阳修的母亲以73岁的高龄病逝于南京,欧阳修将母亲遗体运送到故乡安葬,为追悼母亲,他写下《先妣事略》,字里行间透出他怀念母亲的绵绵深情。

知本思义

“画荻教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教育故事,这个故事流传开去后,常被用来形容穷苦人家不忘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在艰苦的条件下教育孩子的情形。

苏轼感叹世事如“冒泥鸿爪”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若从学问这个角度来看,苏轼算不上是一个很严谨的学者;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苏轼却是一个变通的能手。

虽然后来苏轼在文学上取得了不斐的成就,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却坎坷多舛。早在青少年时代,聪颖好学的苏轼便“奋厉有当世志”,具有报国安民的雄心。北宋神宗嘉佑二年,年仅21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苏轼的母亲病故了,苏轼立即与父亲、弟弟回乡奔丧,并在家守丧两年。

继母亲去世以后,苏轼接着又经历了丧妻、丧父之痛,仅仅当过三年多的凤翔府签判。接着,王安石变法,尽管苏轼主张革新政治,却力主渐进,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了新党的不满,他们常常想办法孤立苏轼。后来,新党中的投机政客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他逮捕,企图将他置于死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经过多方营救,苏轼被责授黄州团练副使,但是不得签书公事。这是他在政治上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神宗死后,哲宗嗣位,高太后控制朝政,以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苏轼才被重新起用。

世事难测。由于旧党尽废新法,苏轼却有所保留,主张兼用所长,这又引起旧党的不满,他只好一再要求出任地方官。高太后去世后,哲宗亲政,早已变质的新党重新得势,苏轼连连遭到打击,先后被贬到广东惠州、海南儋州,成为被放逐到天涯的孤臣。直到元符三年,他才受命由儋州渡海北返,次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65岁。总之,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与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几起几落,饱经忧患。虽然他任地方官时有所作为,但却远远没能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抱负。晚年的他,更是境况凄凉,令人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