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26053500000011

第11章 评剧的鼎盛时期(7)

还有位评剧爱好者说,当年他听说马泰住在沙土山街,为了一睹马先生的风采,每天到胡同口等着马泰出现。有一天马泰骑着自行车回家,那位戏迷冒着胆子喊了声:“马泰”!马泰听见有人叫他,便从自行车上下来,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又不认识。得知年轻人喜欢评剧,马泰高兴地说:“喜欢评剧好啊!明天晚上大众剧场演《南海长城》,你要是想看,就过去找我。”第二天,这位戏迷还真的去了,只是剧院门口人山人海,票也早就售完了,很多人在东张西望地等退票。这位戏迷犹豫了很长时间,终于禁不住评剧的诱惑,找到看门收票的师傅说,马泰是我大哥,请他出来接我。马泰出来后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想起来了,马上将戏迷安排妥当,就赶紧忙着演出去了。这位戏迷说,那天晚上看戏,为了马泰的精彩表演,也为了马泰的情谊,他把手掌都拍疼了。

马泰说过这样的话,交朋友交的是真诚,不能交权和交钱。千万不能指望在朋友身上得到什么。

有专家评论说,一位演员在他从事的评剧艺术中,辛勤耕耘了50年,破天荒地为剧种增添了老生行当。主演了几十出新剧目,受到亿万观众的喜爱,创立了流传久远的马派唱腔,极大地推动了剧种的发展和影响,这个人就是一代宗师马泰先生。他是评剧百年历史长河中男演员挑班唱戏第一人。

十一、北京城中的评剧名伶

评剧虽起源于河北唐山,但很快就在北京站稳了脚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评剧演员的辛勤耕耘,评剧艺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其中北京籍评剧演员队伍的逐步壮大,为评剧艺术的辉煌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张德福,北京人,1931年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父亲以响器为业,收入微薄。7岁被送进北京顺治门(宣武门)西市场“四月仙”的评剧班学艺。10岁时,他在天桥“小桃园”戏班拜孙宝亭为师;一年以后,师父见他嗓音响亮、甜润,扮相俊美、表演细腻,便给他归为小生行。以后他在《唐伯虎三笑点秋香》中扮演了唐伯虎,《玉堂春》中饰演了王金龙。

张德福从小在天桥生活过十几年,曾广泛地接触过兄弟剧种,在京剧、梆子、大鼓以及曲艺等民间艺术荟萃之地,触类旁通并借鉴了诸多姊妹艺术养分,使他的演唱技巧十分丰富,既能唱出激越、挺拔的阳刚之气,又能表现抒情婉转的清秀之风,再加之北京语言的滑音润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张德福坚持正调演唱,并总结出一系列的演唱技巧。在与音乐工作者的共同探讨中,他敢于大胆革新,将音乐演唱中的虚实手法和戏曲演唱的传统技巧,运用到剧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之中。在评剧《三里湾》的演唱中有一个全新的大甩腔,就是张德福与音乐工作者一起,经过反复试验后完成的。这一创造为后来评剧的甩腔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以后,《无双传》中的正调慢板等成套的唱腔、《金沙江畔》中激越高亢的越调唱腔、《樱花恋》中的反调慢板、《高山下的花环》中雷军长的进行曲等新唱腔尝试,都是他与音乐工作者共同创造的结果。

在长年的艺术演唱的探索实践中,张德福形成了表演富有激情、人物性格刻画鲜明的艺术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他在《高山下的花环》中扮演的雷军长,获得了全国戏曲调演一等奖。在同行中有“千斤道白四两唱”的功夫,是唱、念、做俱佳的评剧小生演员。

席宝昆,1925年生于北京。父亲是纸花工人,也是跳大秧歌的民间艺人。他的母亲唱过莲花落,喜爱京韵大鼓,这一切对自幼饱经磨难的席宝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念了四年私塾之后,席宝昆拜孙艳茹为师学评剧小生,同时还拜京剧演员古德才为师学京剧武功。为了练就扎实的功底,以后又拜京剧演员张小亭为师学习武生,经过三年学习,在18岁那年就演出了京剧《挑滑车》《两将军》,颇受好评。再以后,又拜张文生为师学昆曲武生短打戏《武松打虎》《蜈蚣岭》等。

席宝昆少年时期与其他艺人一样,为了谋生,四处拜师学艺,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日后他将学到的京剧、昆曲的武功和心得,用于评剧的表演和演唱之中,使得他在舞台上的身段和表演别具风姿。

不仅如此,席宝昆还在此基础上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参加了1954年中央戏剧学院学员导训班学习导演专业;以后又在北京电视大学中国文学史专业学习,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如此,席宝昆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还是评剧界不可多得的既懂表演理论,又有导演实践的评剧艺术家,被中央戏剧学院聘为表演系教师。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席宝昆饰演了《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关敬陶、《南海长城》中的何从、《金沙江畔》中的杰仁叶巴、《钟离剑》中的文仲、《夺印》中的陈瘸子等。特别是他在传统剧目《秦香莲》中塑造的陈世美,蜚声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并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

席宝昆不仅是一位好演员,还是一位好导演。在《九尾狐》《千年冰河开了冻》《农民泪》《罗汉钱》《秦香莲》等数十出评剧中,他在担任导演工作的同时,还根据需要客串一些剧中角色。

花砚茹,1927年生于北京,7岁拜彩旦演员王德斋(艺名宛香玉)学习评戏,师姐是花砚雯。曾加入过莲剧团、芙蓉花剧团。新中国成立后先是在北京评剧团演出,后并入中国评剧院。

几十年的演出生涯中,花砚茹塑造了众多的彩旦角色,如《刘巧儿》中的刘媒婆、《杨三姐告状》中的裴氏/费氏、《花为媒》中的王氏、《劝爱宝》中的爱宝妻、《会计姑娘》中的五娘、《吹鼓手告状》中的局长太太等,深受观众喜爱。与喜彩莲、芙蓉花、小白玉霜、花月仙、李忆兰、新凤霞、赵丽蓉、谷文月等长期合作,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她为人亲和,在戏校任教期间为评剧事业培养了大批后备人才。她还参加了多部电视剧、电影、小品的拍摄,与王景明老师合作的《跑驴》现在还不断地出现在京、津舞台上。

2007年,已经80岁高龄的花砚茹再度出山,在中国评剧院白派团排演的新戏《刘兰芝》中塑造恶婆婆焦母。花砚茹在舞台上当了一辈子的绿叶,此次演出的《刘兰芝》,她早年就曾与白派名家小白玉霜合作过。她说:“这出戏小白玉霜在大栅栏的德盛楼演出过,看过的人今天至少也得80岁以上。”此次《刘兰芝》是专门给白派传人王冠丽排演的,虽然花砚茹还是出演恶婆婆,但是更注重人物内心的表现。花砚茹说道:“焦母多年寡居把儿子带大,她认为是漂亮的儿媳妇把儿子的心抢走了,便有了一种失落感,进而转化成强烈的嫉妒心理。焦母把自己经受的封建迫害加倍给儿媳,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语言的刻薄,这种现象不仅旧社会有今天也有,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希望这个戏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能有些道德的启发。”

在中国评剧院,花砚茹是与赵丽蓉齐名的彩旦。按她的说法,赵演“蔫的”,她来“欢的”,几十年彼此配合默契,相映成趣。而在名剧《花为媒》中,她更与赵连喜、赵丽蓉兄妹同台,一个酸,一个蔫,一个欢,共同塑造出令人叫绝的舞台和银幕形象。

陈少舫原名陈玉海,北京人,8岁时由于生活所迫,父亲送他到天桥的“四顺合社”拜师学评剧,开蒙老师格秀海(艺名四月仙)是个文武双全的老艺人。他见陈少舫聪明好学,最初教他唱西路评剧,开始学旦,后改生行,出师后搭班唱戏。陈少舫生旦净丑京评梆曲艺什么都演过,甚至学会了唱大鼓说相声,旁学多能,先后在白玉霜的华北剧社、喜彩莲的莲剧团及花月仙、李文芳、老花玉兰等戏社搭过班,在当时男演员还不被重视的情况下,他却在丑角中发出了意外的光彩,他与李文芳合作,在《三戏牡丹》中饰演的书童和《苏小小》中饰演的真孝顺两个人物初露锋芒,在京津一带产生了强烈反响。

1950年陈少舫参加了新中华评剧工作团,在现代戏《九尾狐》中扮演小灶王。他运用走矮子、楦肚子塑造了一个小矮墩的喜剧形象。在《千年冰河开了冻》中他扮演妓院的听差,表演真挚深沉,活灵活现。1953年加入中国评剧院,在《十五贯》中扮演娄阿鼠时曾得到南昆名丑王传凇的传授,丰富了评剧丑行的演技。陈少舫说:“王传凇老师的表演使我茅塞顿开,大大开阔了眼界……受益最深的是我懂得了要根据人物的思想感情,把学到的戏曲表演程式,灵活地运用的到不同人物身上……”

陈少舫的演唱风格丰富多彩,不仅有说唱的评剧特色,还在丑角表演上吸收了曲艺、西路评剧、相声的惯口活等因素。他唱腔朴实、自然流畅,以一种相对简单的旋律表现出丑角人物复杂的思想内涵。

应该说评剧的丑角音乐过去没有固定的唱腔,而陈少舫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丑角音乐形式和风格。在《红色联络站》中陈少舫扮演国民党特务刁眼狼,该形象在面对我党地下工作者时表面气势汹汹,内心却极为恐惧,唱腔吸收了京韵大鼓、单弦的音乐旋律,形成了别致的、富有人物性格特点的唱腔。

陈少舫的丑角表演夸张泼辣、可信含蓄。58岁在《卷席筒》里扮演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肥裤、短袄、光头上留一撮黑发,梳了一个朝天锥小辫,用红穗子系着,跑起来一甩一甩的,唱念做可称是陈少舫的生前绝唱。

鸿巧兰原名高月萱,1924年生于北京,幼年拜评剧老艺人张彩亭为师,演旦角。20世纪40年代,她在北京组建“幽兰剧社”并任领衔主演,主要演出剧目有《桃花庵》《败子回头》《打狗劝夫》《玉镯记》《珍珠衫》《李十娘》《望江亭》等,很受当时北京观众的欢迎。鸿巧兰是解放前北京三大主演(喜彩莲、鸿巧兰、小白玉霜)之一。她的剧社是当时北京最有影响的评剧社团之一。40年代后期评剧在北平出现不景气的局面,幽兰剧社除了一直坚持演出外,还吸收了不少名演员,像芙蓉花、刘小楼、碧月珠、吴寿朋等。吴寿朋还带去了他的两个小徒弟喜彩君和喜彩金。这些名演员的加入,为鸿巧兰的剧社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

鸿巧兰不但戏演得好,在教戏方面也卓有成就,她的幽兰剧社培养了很多旦角演员,如鸿小兰(李如茵)、筱鸿巧兰(喜彩君)、鸿效兰(邢韶瑛)、鸿凤兰、鸿素兰、鸿妹兰、鸿少兰等。50年代初期,鸿巧兰将私营班社改组为民营的“民众评剧工作团”,在整理重排大量传统剧目的同时还演出了不少的现代题材剧目,她的现代剧目代表作是《一朵红花》《四劝》等。在1954年北京市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中她荣获演员一等奖。此后,民众评剧工作团被分成几个团,分别成立了昌平评剧团(鸿巧兰、鸿凤兰任主演)、朝阳评剧团(李如茵任主演)等。

中国唱片社在20世纪50年代为鸿巧兰灌制了《借红灯》《一朵红花》《李十娘》《望江亭》等唱片。鸿巧兰是北京市文联委员,她曾到中国评剧院向年轻演员教授《打狗劝夫》等戏。她为北京的评剧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北京籍评剧演员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