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26053500000012

第12章 创作讴歌新时代的艺术精品(1)

一、队伍空前强大,演出火爆京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评剧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可说是精品佳作不断涌现,演出火爆京城。当时大众剧场演出新作《金沙江畔》,小白玉霜、新凤霞、马泰、张德福、魏荣元、席宝昆、陈少舫等名角联袂出演,迷倒了京城大批评剧迷。演出前人们头天晚上就抱着被子在大众剧场门口排队,为的就是第二天能买上一张评剧票。

当年新凤霞的《刘巧儿》、小白玉霜的《秦香莲》、魏荣元的“与驸马打坐开封堂上”和马泰的“水乡三月风光好”,北京城大街小巷的老百姓都会哼唱,电匣子里只要播放评剧就永远开着。特别是评剧《小女婿》被小白玉霜在北京搬演后立即引起轰动,并出现“两多”现象:一是进剧场看评剧的人多了,再有就是听广播的人多了。特别是小白玉霜在《小女婿》中的两段着名唱段,“鸟入林,鸡上窝”,一张嘴观众就鼓掌;再一段“我十九他十一”,唱得清脆流畅,朗朗上口,观众特别喜欢。

当年的评剧观众不仅局限在京津、华北、东北地区,就连新疆、广西、贵州、四川都有自己的评剧团,评剧的影响和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年逾80岁的中国评剧院导演张玮回忆说,当年评剧最辉煌的时候,仅北京地区就有五十多家评剧院团。当时的中国评剧院,不但有评剧的不同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小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李忆兰、花月仙、魏荣元、马泰、张德福,还有赵丽蓉、筱玉霜、张玉兰、赵连喜、陈少舫、袁凤霞、王景明、王度芳、花砚茹、张淑桂,而且很多新戏,像《刘巧儿》《秦香莲》《小女婿》《金沙江畔》《向阳商店》《夺印》《钟离剑》《阮文追》等,这些戏都是一炮打响,深受到观众欢迎。

很多年过花甲的评剧爱好者说,那年代人们的思想特别端正,现代评剧的主题积极向上,唱腔优美动听,再加上有说、有唱、有舞,票价也便宜(平均3毛钱),大家能不喜欢吗!但是观众有所不知,当年为了打造这些评剧精品,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从上到下也付出了大量心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于1951年5月就发出了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今后各地方戏曲改进工作应以对群众影响最大的剧种为主要改革与发展对象。”当时文化部特别予以关注的是评剧、豫剧和沪剧。作为四大剧种之一,又是京城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评剧工作者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创作激情。

1953年,文化部作出决定,从中央戏剧学院抽调以戏剧家张庚,音乐家马可、舒漠为首的一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包括编剧、导演、音乐、美术人才投入评剧改革,成立了中国评剧团,隶属文化部领导。他们的第一个合作剧目是《秦香莲》,小白玉霜演秦香莲,魏荣元演包公。邱忻先生在整理该剧本时吸收了滇剧的《闯宫》等剧的情节,使其更丰富。音乐家贺飞、杨培、胡斌参加了音乐工作。席宝昆、魏荣元担任该剧导演。强大的创作队伍使该剧在各方面都有所创新,最终成了评剧的优秀保留剧目。

创作人员中,有早在1938年参加革命的胡沙,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师,1953年调入中国评剧院任导演,1962年任中国评剧院院长至离休。在评剧院期间他导演了多部评剧剧目,撰写了《评剧简史》,对评剧的历史和发展脉络进行了科学和严谨的阐述。在胡沙担任院长期间,剧院剧目整体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还有同时调来的张玮导演,1946年在解放区北方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毕业分配到华北联大第一文工团。1953年到中国评剧院后导演了多部评剧作品。其中《金沙江畔》《杨三姐告状》《苦菜花》《向阳商店》《夺印》等作品已成为经典剧目,并多次获得戏剧奖项,成为我国戏剧界有突出贡献的老一代着名导演和戏剧家。冯霞1948年毕业于北方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新中国成立后又脱产两年参加了苏联专家主持的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训练班。在中国评剧院多年担任评剧学员的班主任,以及评剧团团长等职务,并参与导演了多部评剧剧目。在多年育人教育实践中,他培养了大批评剧专业人才,并撰写了戏曲导演理论、剧评、人物传记等文章。

音乐家贺飞,1950年随马可同志参加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创作,1953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到中国评剧院投入评剧音乐改革。使评剧从“半班戏”逐步变成了行当齐全,板式丰富,具有正调、越调、反调、凡字调四大声腔体系的大剧种。贺飞先后为《金沙江畔》《秦香莲》《钟离剑》《阮文追》等设计唱腔,均取得突破和成功。贺飞还与何为、杨培等合着《评剧音乐概论》《革新是评剧音乐的生命线》,均为30万字以上的专着,为评剧发展总结了经验。

从1953年开始,为快速推动中国评剧的发展,文化局每年都为剧院分配来大学毕业生,对剧院进行大量的文化投入,以提高剧院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像后来成为剧作家的高琛就是当时分配来的大学生,她创作了《钟离剑》《孙庞斗智》《无双传》《阮文追》等评剧;在东北以写广播剧蜚声文坛的安西,创作了《野火春风斗古城》《在烈火中永生》《钟离剑》《家》等;才华出众的郭启宏,因创作《司马迁》而蜚声剧坛,以后又写了《评剧皇后》《成兆才》等。这些引进的专业人才为中国评剧的创作和发展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众多作品都成为中国评剧院演出的上乘剧目。

要想使评剧实现质的飞跃,必须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一个没有文化的队伍,是不可能创造出文化精品的。面对建团初期的评剧队伍中大部分都是戏班子出身的艺人,且多是文盲和半文盲的状况,中国评剧院制定了扫盲班、提高班和进修班等各种提高文化素质的培训计划,特别重视对艺术创作人员的培养,送他们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导演等专业,加深专业人员的艺术修养。正因为有了过的硬的创作队伍,当创作任务摆在面前时,方能依照文艺创作方针,百战百胜,精品不断。

1955年1月21日中国评剧团改制为中国评剧院,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代表文化部在建院大会上宣读了建院方针:以演现代戏为主的示范性剧院,同时也要上演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并拟订了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戏“三并举”,以现代戏为主的剧目方针。这个方针很快被证明完全正确,新旧文艺工作者结合后排出的新戏《小二黑结婚》《秦香莲》《小女婿》《向阳商店》等剧目都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尊重戏曲规律,认真深入生活,深化主题思想;主要创作人员共同讨论,共同扶植,创造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大家同心协力为评剧出力,而不是为个人争名争利。剧院倡导以表现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为己任,把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放在工作的首位。正是沿着这个指导方向,中国评剧院的路子越走越宽,题材越来越广,精品越排越多。

二、新中国十周年献礼剧目——《金沙江畔》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评剧院创作排演了评剧史上的经典剧目《金沙江畔》,五大流派、十大名角、几十个经典唱段,令这部表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为了与中央红军会合北上抗日,开始了伟大长征的革命题材,成为中国评剧红色经典史上的重要篇章。该剧首将红军形象搬上评剧舞台,用评剧表现重大军事题材,从而使评剧的艺术表现领域进一步扩大。该剧久演不衰,成为中国评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

该剧目调动了剧院各方面的艺术创作力量,突破传统程式,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手法。1959年,编剧薛恩厚根据陈靖同名小说改编了初稿。之后,他在剧本初稿的基础上与安西合作加工,编导们阅读了大量的长征回忆录,请小说作者陈靖讲述他自己的长征经历和一些长征故事。《金沙江畔》导演在这部戏里创造了完整的舞台艺术,他们不仅能充分发挥表演的唱做念打,而且能合理地运用音乐中的管弦乐和打击乐为戏剧的叙述、抒情、营造氛围,还将服装、化妆、道具、布景、灯光等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形成和谐统一完美的艺术整体。《金沙江畔》在戏曲化方面创造了新的高峰,是评剧导演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小白玉霜、新凤霞等演员在该剧中分别饰演主要角色,其中还推出新人马泰挑大梁。他饰演的红军师政委有一个唱段“高原风景”轰动一时;新凤霞饰演藏族姑娘珠玛,她的大段叙述“格登太子”唱段清新流畅;小白玉霜饰演总支书记金秀,“小酸枣”唱段飘逸潇洒;魏荣元虽然只演了一个藏族奴隶乌木的角色,但也创作了一段动听的花脸唱腔。最引人注目的是张德福演的连长金明和赵连喜演的红军老炊事班长,他们的表演得到专家、观众的高度赞扬。除此之外,席宝昆、喜彩莲、李梓森、陈少舫等名角也悉数登场,每个流派、每位艺术家都留下了广为传唱的经典唱段。

更为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当时因出演了《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剧目而闻名的赵丽蓉,却在《金沙江畔》中扮演一位没有一句台词的普通藏民,其“绿叶”精神令人感动。

一位北京的老观众在回忆起当年的《金沙江畔》时说,建国十周年新剧《金沙江畔》在电台播放演出实况时,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大家都集中到有收音机的家里听戏去了。不久,“小酸枣啊滴溜溜的圆”便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特别喜爱小白玉霜的演唱,人人都会哼唱几句剧中的经典名段。

小白玉霜在继承白派唱腔基础上,又发展了白派,在现代戏《金沙江畔》“小酸枣”一段便可见其改变之后的特点。这一唱段讲述了红军指导员鼓励红军战士克服缺水困难的故事,小白玉霜把评剧半说半唱的特色表现得十分突出,她以乐观、幽默的演唱技巧,跳跃的节奏,有声有色地刻画出红军指导员的崇高境界。这一唱段之所以广为流传,唱来朗朗上口,源自于对原白派唱腔进行了大胆突破,如“有几棵酸枣树长在悬崖边……”几句联句最后用一个传统唱腔收尾,十分新颖而又不失传统神韵。

作为旧社会走过来的评戏艺人,小白玉霜不断加强学习,体会做人民的演员,为人民唱戏的宗旨,表演规范。她的身段可称是潇潇洒洒、落落大方,在水袖表演上,动作从来不走样。她从人物的思想感情出发去运用水袖,为了提高技艺,她曾向京剧表演艺术家陈永玲学习过水袖功,汲取了京剧艺术的养分。

一位老评剧迷回忆说,记得当时胡同口有个单位,有台黑白电视机,居然对外卖票,五分钱一张,可以观看转播评剧的演出实况。人们奔走相告,晚上可以看到小白玉霜了。结果晚上把屋子挤得满满当当,大家感到特别兴奋,看一场评剧能议论好些日子,基本上都是《金沙江畔》中的话题,尤其喜欢剧中小白玉霜演唱的“小酸枣”。

还有一位马泰的忠实观众写道:“那会儿,大众剧场的演出火爆空前。新戏上演,观众半夜排队,上午不到十点,戏票抢购一空。当时大众剧场正上演《金沙江畔》,小白玉霜、新凤霞、马泰、张德福、魏荣元、席宝昆、陈少舫等名角联袂演出,戏票十分不好买。于是我倒休,半夜起床借同事的自行车骑到前门外鲜鱼口里的大众剧场,排队熬到天亮才买到票。”

《金沙江畔》中的“高原风景极目望”等唱段,尤其受戏迷和年轻人的喜爱。“去大众、看马泰”,不仅是普通戏迷的愿望,连梨园大家马连良、裘盛戎、谭富英等,也多次到剧场看马泰的新戏。当时马泰作为新人出现后,很快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当年,李先念副总理特意到大众剧场看了《金沙江畔》,他评价说,最大的优点是真实。作为一位红军的高级指挥员讲出这句话,是对《金沙江畔》的最大夸奖。这部戏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北京观众,它在北京已经上演五十余年,至今只要演出准保满座,可见这出戏多么深入人心。

三、万盛轩人头攒动,《刘巧儿》轰动京城

坐落在天桥的万盛轩剧场,原本是个茶棚,20世纪30年代由王英山筹建。场内戏台有二尺多高,砖土结构。台下正中摆着长板凳,是观众的“池子”席位,两旁设茶桌、板凳、茶水、瓜子等。1934年,经过改造后将席棚子改为铁板罩顶,算是能遮风挡雨了。

万盛轩最初就是以评剧为主。新中国成立之时,新凤霞从唐山来到北京天桥万盛轩演出。当时,不少评剧团已经在天桥其他一些戏园子演出了。为了能让观众走进万盛轩剧场,新凤霞就不断地排演新戏。不多日子,观众就知道万盛轩有个扮相俊美、唱腔甜润的演员叫新凤霞。如此,万盛轩门口常常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大家都是奔着新凤霞来听评剧的。

在天桥唱评剧最头疼的就是剧场,那时候万盛轩还是个土台子,演员在台上响动大点就会扬起尘土,台下的观众赶紧捂着嘴看戏。冬天西北风刮起来,吹得铁棚顶呜呜响,夏天太阳晒得如蒸笼。就这样还是挡不住观众争相目睹新凤霞的风采。花上一毛钱,能从早上八点钟看到晚上。茶房站在门口不停地吆喝着,看青年明星新凤霞,青年评剧新唱腔呀……万盛轩虽条件不好,但观众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