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这样的勤学和认真,使得欧阳修有了博大的文学学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终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被公认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一向反对浮华艰涩的文风,提倡文章要写得通俗流畅。他还积极培养人才,对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散文、诗、词都写得很好,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除了诗文集《欧阳文忠集》150多卷以外,还编写了两部历史著作,一部是和宋祁等人合编的《新唐书》,另一部是《新五代史》。这两部史书,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欧阳修一生所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主要靠他自己的勤奋努力,认真向学,同时和他母亲早年的辛勤教育,给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也是分不开的。
范仲淹割齑划粥终建功立业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大家都很熟悉的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深为后人喜爱,广为传诵。
范仲淹在担任陕西西路安抚使期间,指挥过多次战役,成功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以安定。西夏的军官互相告诫说:“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话里对范仲淹充满敬畏之心,这在北宋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范仲淹之所以有这样杰出的才能,与他在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努力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日后的丰硕果实。
范仲淹的祖籍以前在陕西,后来才到了江苏吴县。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八月初二,范仲淹在这里降生。范仲淹不到3岁的时候,父亲范墉因病去世了。他的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悦,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遍读不懈的精神,给这里的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过了差不多3年,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23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区),拜当时著名学者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
在应天府书院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齑(ji)画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饭,他的同窗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吃的食物非常的糟糕,于心不忍,便拿出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又十分坚决地推辞了。他的朋友没办法,第二天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这次接受了。过了几天,他的朋友又来拜访范仲淹。他吃惊地发现,他上次送来的鸡、鱼之类的佳肴都变质发霉了,范仲淹连一筷子都没动。他的朋友有些不高兴地说:“希文兄(范仲淹的字,古人称字,不称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吃的东西你都不肯接受,自己在那里吃粗茶淡饭,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您这样真的让我们这些朋友太伤心了!”
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我这也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啊!”一旁的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这一番话,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说:“不是当个好医生,就是当个好宰相。好医生为人治病,当宰相治理国家。”这种不为个人升官发财而读书的伟大抱负,让周围的人非常敬佩。后来,范仲淹当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之职,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利民富国的措施,实现了自己当年的志向,成为一代伟人。
范仲淹谏善言保众臣
北宋仁宗时期,有一支起义军在首领张海的带领下攻城略地,有一天他们去攻打高邮城。高邮的知军晁仲约反复考虑后,认为自己的力量还无法抵御他们,就晓谕城中的富户,拿出一些金银玉帛、牛羊好酒前去迎接和犒劳张海,张海欣喜高邮人的热情举动,竟然未去攻打。此事传开以后舆论大哗,朝廷里的文武百官都十分生气,皇上也动了怒,大臣富弼也建议诛杀晁仲约。范仲淹却另有看法,他说:“一般来说,一个郡县的兵力,是完全能够战胜这帮乌合之众、守住城池的。晁仲约遇到强盗不组织力量予以抵抗,反而贿赂他们,当然应该依法追究的。可是当时高邮城里的情况是既没有一兵一卒,又没有一枪一戟,况且老百姓的心理是‘消财免灾’,所以,大家宁愿凑集些财物,而免于被烧杀掠夺。因此他们对晁仲约的决定就非常赞同,若在这种情况下杀了晁仲约,恐怕就不符合我们当初制定法律的本意了。”
宋仁宗听后觉得有理,便饶恕了晁仲约。
富弼在事后却十分气愤地对范仲淹说:“皇上正要依法行事,你就跳出来多方阻挠,今后凭什么治理百姓?”
范仲淹悄悄地对他说:“老兄,宋朝自开国以来,还未曾轻率地诛杀过一个下臣,这是阴积盛德的好事,我们为什么要轻易破坏了圣上的这一德行呢!倘若以后皇上把手杀顺了,恐怕我们就会成为砧上之肉了。”富弼当时还不以为然,以后他与范仲淹奉命出京去巡视边防,富弼先从河北返回京城,到了京城大门时,守门的却不准他进去了。富弼一时怎么也猜测不透朝廷的意思,这一夜他惊恐不安,在床边踱来踱去,觉得弄不好会有杀身之祸,因为即使自己不做坏事,又怎能避免被人诬陷呢?皇帝对他人不开杀戒,那么自己相对也是安全的,倘若皇帝杀出性来,谁又能保证哪天他不杀了自己呢?想到这里不由地感叹道:“范公有先见之明,真是个圣人啊!”
富弼德才兼备成晏殊女婿
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这话传到骂他的人耳朵里,结果使得骂他的人惭愧不已,赶紧向富弼道歉。
富弼虽然年少,却分明已经学会了假装糊涂,这显示了他的聪明睿智。
富弼所处的时代可谓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大宋王朝井喷似的涌现出许多人才: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苏东坡、王安石等,都轻轻松松地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取得了功名。富弼的科举之路却不很顺利。最初他是以茂才(秀才)的身份登上文坛的,但他不气馁,从容地和“大腕们”交往。当时的文人们经常搞文艺沙龙,在酒楼聚会,吟诗作赋。大家看到一个青年,面目清秀,稳重大方,但20岁出头了,还是一个茂才,都替他感到惋惜。这个年轻人却不卑不亢,来了就找一个角落坐下来,安静地听别人诵诗,末了才稳稳地站起来,把自己的作品念给大家听。他的文章真是好,每每成为诗会的压轴之作。大家最后总结评判,都说这个洛阳小伙子的文章不错。富弼由此被誉为“洛阳才子”。
当时范仲淹已经颇有名气,认识富弼后,对富弼大为赞赏,说他有“王佐之才”,把他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宰相晏殊。晏殊则可说是文章奇才,不到20岁就考中进士,写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他一下便看出富弼很有发展前途,就问范仲淹:“这位洛阳才子可曾婚配?”
范仲淹回答说尚未婚配,晏殊高兴地点了点头,便有把他招为女婿之意。
当时晏殊尚有一女待字闺中,正托知贡举陈祥帮忙选婿。陈祥对晏殊说:我观富弼之文章气度,大有宰相之才。范仲淹见晏殊喜欢富弼,就和陈祥从中撮合,这样富弼终成为晏殊的东床快婿。
富弼不入俗流得范仲淹欣赏
北宋时的富弼虽然才高,但却不擅考试,虽然在当时很有名气,但考试经常落第。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时,富弼终于考中进士,当时他已经27岁了,属于茂才异等科及第。步入仕途后,他先到河阳(今河南孟州)任节度判官厅公事,接着到绛州(今山西新绛)、郓(yun)州(今山东东平)为官。
在郓州为官时,山东一带多有兵变,有些州县长官见乱匪势强,软弱无能,不但不去镇压,反而开门延纳,拿礼相送以求平安。后来朝廷追究,派出以范仲淹为首的工作组下来严查。
范仲淹可说是富弼的老师,也是他仕途上的领路人,他坐镇郓州处理i这些事,富弼心里很踏实,就对范仲淹说:“这些州县长官拿着朝廷俸禄,竟然姑息养奸,形同通匪,都应定死罪,不然今后就没人再去剿匪了。”范仲淹则说:“你不知道啊,土匪势强,远在山林,难以围剿,地方政府兵力不足,贸然围剿,只能是劳师伤财,让老百姓白白受苦罢了。他们按兵不动,以图缓剿,这大概是保护百姓的权宜之计啊。”
富弼不同意范仲淹的看法,脸红脖子粗地与自己的恩师争执起来。有人劝富弼:“你也太过分了,难道忘了范先生对你的大恩大德了吗?”原来,富弼考中进士后,正值皇帝下诏求贤,要亲自考察天下士人。范仲淹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派人把富弼叫来,给他备了书房和书籍,让他集中精力写出对政事的看法,富弼因此得以被皇帝赏识。
可是,富弼回答:“我和范先生交往,是君子之交。先生举荐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观点始终和他一致,而是因为我遇到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怎能因为要报答他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呢?”
范仲淹事后说:“富弼不同俗流,我欣赏他,就是因为这呀。”富弼遇事有主见,不盲从,不随便附和别人,即便对天子也是这样。所以朝廷中都认为他是个担当大任的人。
王安石教导苏轼谦虚向学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宰相,改革家,他不但在政治上有极高的建树,而且博学多才,为时人所不及,大文豪苏轼就非常佩服他。
苏轼字东坡,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比王安石小15岁,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出口成章,被时人称为:“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苏东坡曾官拜翰林学士,在宰相王安石门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然而,那时的苏轼还比较年轻,自恃聪明,常常说出一些得罪人的话。
有一次,苏轼和王安石坐在一起谈文字,论及坡字,坡字从“土”从“皮”,于是王安石认为“坡乃土之皮”。苏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就是水之骨了。”王安石听了呵呵笑了,但心中很不高兴,不过当面也不好发作。
又有一天,王安石与苏东坡谈及鲵字,鲵字从“鱼”从“儿”,合起来便是鱼的儿子的意思。苏东坡又调侃说:“鸠可作九鸟解,毛诗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就是说鸠有七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个,不就是九只鸟吗?”王安石觉得苏轼这肯定是自作聪明,心里就十分反感,觉得他还欠历练。
后来,苏轼在湖州做了3年官,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这次回来应投门拜见才是,于是便往宰相府来。
此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书僮便将苏轼迎入东书房等候。苏轼闲坐无事,见砚下有一方素笺,原来是王安石两句未完诗稿,题是咏菊。如果是会做事的人,肯定会夸奖王安石的文采一番,但是苏轼还是自以为聪明,他笑道:“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他写出数千言,也不假思索。3年后,正是江郎才尽,起了两句头便续不下去了。”苏轼把这两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其实,这两句诗是说不通的。”那首诗是这样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在苏东坡看来,西风盛行于秋,而菊花在深秋盛开,最能耐久,随你焦干枯烂,却不会落瓣。想到这里,苏轼就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好了,便在王安石的诗后面添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写下后。又想如此抢白宰相,只怕又会惹来麻烦,若把诗稿撕了,不成体统,左思右想,都觉不妥,便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第二天,皇上降诏,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任职将近一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秋天,这一天,忽然刮起了大风,风息之后,后园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东坡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此时方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对友人道:“小弟被贬,只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谁知是我的错了。我自以为是,真的是大错特错啊!”
苏轼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便想找个机会向王安石赔罪。想起临出京时,王安石曾托自己取三峡中峡之水用来冲阳羡茶,由于心中一直不服气,早把取水一事抛在脑后。于是便想趁冬至节送贺表到京的机会,带着中峡水给宰相赔罪。
此时已近冬至,苏轼告了假,带着因病返乡的夫人经四川进发了。在夔州与夫人分手后,苏轼独自顺江而下,不想因连日鞍马劳顿,竟睡着了,等到醒来,已是下峡,再回船取中峡水又怕误了上京时辰,又听当地老人道:“三峡相连,并无阻隔。一般样水,难分好歹。”便装了一瓷坛下峡水,带着上京去了。
苏东坡先来到相府拜见宰相。王安石命门官带苏轼到东书房。苏轼想到去年在此改诗,心下愧然。又见柱上所贴诗稿,更是羞惭,倒头便跪下谢罪。
王安石原谅了苏轼以前没见过菊花落瓣。待苏轼献上瓷坛,取水煮了阳羡茶。王安石问水是从哪里取的,苏轼回到说:“巫峡。”王安石笑道:“又来欺瞒我了,这明明是下峡之水,怎么冒充中峡的呢?”苏轼一下子慌了神,急忙辩解道误听当地人言,三峡相连,一般江水,但不知宰相是怎么辨别出来的。王安石语重心长地说道:“读书人不可道听途说,定要细心察理,我若不是到过黄州,亲见菊花落瓣,怎敢在诗中乱道?三峡水性之说,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太急,下峡水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如果用来冲阳羡茶,则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相宜,今见茶色半天才现,所以知道是下峡的水。”苏轼听了以后,自愧弗如。
王安石又把书橱都打开,对苏东坡说:“你只管从这二十四橱中取书一册,念上文一句,我若答不上下句,就算我是无学之辈。”苏轼见书橱中书如此之多,心中不信,便专拣那些积灰较多,显然久不观看的书来考王安石,谁知王安石竟对答如流。苏轼不禁汗颜,赞叹道:“老太师学问渊深,非我晚辈浅学可及!”之后性格终于变得谦虚,更开始发愤学习,并与王安石成为至交好友。
苏轼尚且如此,而那些才不及东坡者,更应谨言慎行,谦虚好学。一个人读不尽天下的书;参不尽天下的理。正如古人所说:“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所以说,一个人耍小聪明是没有好处的,尤其是在智者面前班门弄斧,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
司马光砸缸和写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