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英雄救美却“误美”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其人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年轻时行走江湖,宛然是一位大侠客。我国民间现在仍有不少故事和戏曲都曾讲到他的英雄事迹,侠义之举。如有一戏曲名为《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讲的是他救下一个被强盗捉去的素不相识的女子赵京娘,并步行千里送其返家的故事。
赵京娘为湖北人氏,当时年方17,极有姿容,与其父在山西时有一日去寺院上香,不幸被强盗捉走,藏于一道观之中,赵匡胤恰住在此观中,一日遇到,问明情况后便拍胸脯说姑娘放心,保管让你安全回家。为避嫌疑,赵匡胤还与她结为兄妹,把自己的坐骑让与她骑,自己则不辞辛苦,步行由山西直到湖北,路上还遇到了劫走赵京娘的强盗,结果自不用说,被赵匡胤大棒料理得干干净净。但比这故事情节更有意思的是,赵京娘在路途中爱上了这位赵大侠,为能使赵匡胤对她动情,她不惜装病让赵匡胤将她扶来抱去,自己则趁机对他莺声软语,呵气吹香。不想这赵大哥比木头还木头,或者说是整个一根湿木头,任赵京娘千娇百媚,也没燃着他的欲火,挑动他的情爱。后来赵京娘实在忍不住心中爱恋之情,便对他明说想以身相许,不想却招来赵匡胤一顿斥责,说即已结为兄妹,岂可再成夫妻?赵京娘又被泼一盆冷水,只得将心事藏在心里。
而到了赵京娘家后,赵家感其救命大恩,说愿将女儿嫁与英雄,侍奉箕帚。谁知这赵大英雄依然故我,不知是赵姑娘深情,而托家人成全其事,怒说自己若做此事与强盗何异?继而骑马而走,真是一根筋。
而赵京娘见事竟至此,心灰意冷,又不想听旁人诽议被一男人送到家来,是否有私情等语,不久后悬梁自尽。
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听知此事后不胜悲叹,愧悔无地,遂下诏封赵京娘为“贞义夫人”,并立祠纪念,表示自己接受了她为自己的妻子,以慰其泉下之灵。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赵匡胤之千里送京娘,可谓史上“英雄救美”之经典篇章,其侠义之举如日月之昭昭,令人感佩不已。然英雄之误美人,怕也未有能出赵匡胤之右者。
赵匡胤素慕关羽忠义,也想学学关羽送皇嫂那样千里护花,然他虽然做到了,却终也未能保住美人性命,故赵匡胤虽后为赵京娘落英雄泪,却已然不及关羽,但大丈夫待人喜则喜之,不喜就不喜,既结兄妹,不做夫妻,是非分明,倒也无错,不负侠义之道,只是赵匡胤虽能安全将赵京娘送到家中,却仍未能保全她的性命,此事是他在做法上不够圆满,不能不说是他的过错。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政权时,五代十国的动荡局面才算结束。之后宋太祖开始平定天下,治理国家,赵普是他主要的谋士,立了不少大功。宋太祖拜赵普为宰相,事无大小都跟赵普商量。
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他答应了,于是每次回家后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认真诵读。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思维就十分敏快。后来家里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不过是一部《论语》。于是人们就流传一种说法,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宋太祖很信任赵普,赵普也敢于在宋太祖面前坚持自己意见。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接连两天,宋太祖没有同意。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下可触怒了宋太祖。宋太祖把奏章撕成两半,扔在地上。
赵普趴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把扯碎的奏章拾起来,放在袖子里。退朝回家以后,赵普把扯碎的奏章粘接起来,过了几天,又带着它上朝交给宋太祖,宋太祖见赵普态度这样坚决,只好接受了他的意见。
还有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也不批准。赵普就像前次一样坚持自己意见。宋太祖说:“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赵普说:“提拔人才,都是为国家着想,陛下怎能凭个人的好恶专断!”宋太祖听了,气得脸色变白,一甩袖就往内宫走。赵普紧紧跟在后面。宋太祖进了内宫,赵普站在宫门外不走。宫门前的卫士见宰相站在门口一直不走,只好向宋太祖回报。这时候宋太祖气已经平了,又觉得赵普说得有理,就叫太监通知他说已经同意他的请求,叫他回家了。
张咏巧治士兵扰民
北宋初年,任益州地区任知府之职的人是张咏,他是个做事利落,非常精明能干的人。当时朝廷派的招讨使王继恩打败了起义军李顺的队伍后屯兵益州,他的部下因为打了胜仗而居功自傲,恣意妄为,在益州横行霸道,百姓们都不敢惹他们,每当在大街上遇到这些兵,百姓们纷纷躲开,生怕招惹上麻烦。有一天,有个在大街上摆摊卖包子的小贩向张咏告状,说王继恩帐下的士兵仗势欺人,自己的生意是小本经营,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而且家里还上有老下有小,就等着自己卖包子的钱活命呢,可是那王继恩帐下的士兵,吃了他的包子不但不给钱,还故意找毛病,说是昨天有个士兵在他这个摊子上吃包子,吃完了就拉肚子,非要向他要医药费。
这小贩越说越难过,对张咏说:“我那包子都是上好的肉馅,每天我都是早上起来去买最新鲜的肉,我卖了那么多年的包子,还从来没有谁吃了肚子疼的。我不给那士兵医药费,他就砸了我的摊子,更过分的是,他们砸了我的摊子,还来到我家,把我家的鸡、猪都给牵走了,就连屋里的鸡蛋都被抢走了。我那老娘看到这些,奋力保护,就被他们一把推到一旁,摔成了重伤,到现在还在炕上躺着呢?”说着就哭了起来。
张咏听了小贩的诉说,先劝他回家,并说一定会还他一个公道。张咏早就听说王继恩的军队在益州城里胡作非为的事情,但由于王继恩手握兵权,自己不好和他撕破脸皮,所以就一直容忍他。不料王继恩不但不感谢,还越来越放肆,总是纵容自己手下的士兵。于是张咏打算要给这些胡作非为的士兵们一点颜色看看。
再说那个捣乱的士兵听说小贩去官府告了他,就趁着天黑拿了一个长长的绳子伸到城墙下连夜逃跑了。张咏听说后立即派人去捉拿那个士兵,还吩咐办案的人说:“你们抓住那个士兵后,不用把他带回来,找口井把他衣冠整齐地推进井里,然后再回来向我报告,就说此人逃走后投井自杀。”衙役们就照张咏吩咐的去做了。
王继恩的军官们听说有人告军营里的士兵,都气恼得不行,纷纷议论,要去找张咏讨个说法。但这时他们又听说了那个士兵投井自杀的消息,也就无话可说了。于是张咏不但惩罚了士兵,而且还避免了与王继恩不和的后果,而那些士兵也都不敢再那么嚣张了。
柳永因写词开罪宋仁宗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因在家族中排行第七,又有柳七之谓。柳永是个风流才子,自命为“白衣卿相”,常出没于秦楼楚馆,混迹于烟花柳巷,因擅长作词曲,而且常常在词曲中表露对遭遇不幸的歌妓的同情,颇得歌妓们的好感,在歌妓圈流传着一句话:“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而生于官宦世家的柳永并没有沉沦于秦楼楚馆,他一生对仕途不懈追求,少年时就赴京城应试,但没想到自断前程:第二次落榜后,牢骚盛极的他无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压抑,作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变,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将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不胫而走,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仁宗其为浮艳虚华之文,以致在柳永考进士临发榜时,原本欣赏柳永的宋仁宗特地把他的名字勾掉,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后又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希望朝廷任用他,仁宗说:“得非填词柳三变乎?且去填词!”柳永受了这种打击,别无出路,自我解嘲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京城、苏杭等地流浪。奔波30多年后,他改名柳永才考取进士,在江、浙一带做了几任小官。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安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晏殊以诚实得信任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他小时候便以诚实著称。在他14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1000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的大小官员都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里相对比较贫穷,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对此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官官的合适人选。”而晏殊谢恩后却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宋真宗听了哈哈大笑,直夸晏殊敢说真话。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诚实的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后来晏殊成为北宋两朝重臣,官至礼部、刑部、兵部尚书,封临淄公。
晏殊爱惜后生得佳句
晏殊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在北宋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诗、文、词兼擅。有一次晏殊路过扬州,在城里玩累了,就进大明寺里休息。进了庙里后,晏殊看见墙上写了好些题诗。他挺感兴趣,就找了把椅子坐下,让随从给他念墙上的诗,却不许念出题诗人的名字和身份。
随从念了一会儿,晏殊觉得有一首诗写得挺不错,就问:“哪位写的?”随从回答说:“写诗的人叫王琪。”晏殊就叫人去找王琪来聊天。
王琪被找来了后,晏殊跟他一聊,还挺谈得来,便有惜才之心,就高兴地请他吃饭。吃完饭后两人一块到后花园去散步。此时恰逢晚春时节,满地都是落花,一阵小风吹过,花瓣一团团地随风飘舞,非常有诗意。晏殊看了一会儿,触动了诗情,不由得对王琪说:“王先生,我每想出个好句子,就写在墙上,再琢磨个下句。可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下旬。”
王琪连忙问:“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
晏殊就念了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听后想了一下说:“您干吗不对个‘似曾相识燕归来’呢?”
晏殊一听便拍手叫好说:“妙,妙,太妙了!”
王琪的下句对得确实好,跟上句一样,说的都是春天的景色。拿“燕归来”对“花落去”,又工整又巧妙。用“似曾相识”对“无可奈何”也恰到好处。这两句的音调正好平仄相对,念起来非常和谐好听。
晏殊对这两句非常喜欢,他写过一首词《浣溪沙》,里边就用上了这副联语,词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写作者在花园饮酒,看到满地落花,心里十分伤感。虽说词的情调不太高,不过,写得情景交融,艺术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晏殊非常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后来他在一首七言律诗里也用了这两句。
欧阳修勤学认真成文学大家
北宋时的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4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郑氏年轻时在娘家受过几年教育,加上自己酷爱读书,颇有些学识,教儿子识字自然不成问题。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聪明伶俐,读书也非常刻苦专心,什么书读过数遍就能背诵。家里的书读完了,他就向一李姓的很富有的邻居借书。遇到重要的书还亲手抄写一部。经过母亲的辛勤教育,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使他在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很好的文化知识基础。
有一次,他在李姓邻居家里偶然发现了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的《昌黎先生集》,便借出来阅读。宋朝初年,有些人写文章,只追求辞藻华丽,句子和句子之间讲究对称,内容却非常空洞。韩愈的文章内容充实,说理透彻,一下子就把欧阳修吸引住了。欧阳修越读越觉得有味道。他立志要做韩愈这样的文学家,于是下苦功钻研阅读,甚至连吃饭和睡觉都忘记了。这本书对他后来的文学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欧阳修20多岁的时候,到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做留守推官(地方行政长官的助手),当西京留守钱惟演的幕僚。钱惟演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他手下的许多幕僚,都很会写文章。有一次,钱惟演在西京修建了一所驿舍,叫尹师鲁、谢希深和欧阳修三个幕僚各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情。三个人把写好了的文章拿来互相观看,谢希深的文章700字,欧阳修的文章500多字,只有尹师鲁的文章300多字。尹师鲁的文章虽短,文字却十分精练,叙事清晰、完整,而且结构严谨。欧阳修看了,不甘心落在尹师鲁的后面,就带了酒去拜访他。两人讨论文章的写法,彻夜不眠。尹师鲁对欧阳修说:“你的文章写得还好,不过格调较低,废话较多。”欧阳修明白了自己文章的缺点,就重新写了一篇。重写的文章比尹师鲁的还要少二十几个字,内容却更加完整。尹师鲁看了之后,非常钦佩,对人称赞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是一日千里!”
后来欧阳修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说:“写文章要有三多,看得多,做得多,还要同别人商量多。”
欧阳修的写作态度严肃认真。每当他写好一篇文章,就贴在墙壁上,不管是坐下还是躺下来,随时可以看到并加以修改。一直改到他自己满意,才肯拿出来给别人看。据说,他写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的原稿开头写道,滁州(今安徽省滁县)四面有山,东面有什么山,西面有什么山,南面是什么山,北面又是什么山,这一来,就写了好几十个字。欧阳修写完一看,觉得太哕唆,就反复修改,到最后定稿的时候,只剩了“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这样开头,字数极少,语言精练,意思又都表达清楚了。
到了晚年,欧阳修又把过去所写的文章,一篇篇拿出来,仔细地进行修改。他的夫人劝阻说:“为什么要这样吃苦呢?你又不是学生,难道还怕先生责怪吗?”他笑着回答说:“我虽然不怕先生责怪,但是怕后生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