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明知和砷是巧舌如簧,因叹服他敏捷的诗才这才饶了小太监的一条命。然而,乾隆自忖:和砷这个鬼才,我今儿个非得难倒他不可,便命令手下备两匹马,他与和砷一人一骑,在御花园内踏花赏月。蓦地,皇帝回头对和砷说:“今天我先出字谜谜底,你与我倒排出谜面来,谜底就为狗熊的熊字,你的谜面须以‘今晚花好月圆’为背景,并作一副对联。”
和砷沉思片刻,又说微臣有了,接着吟道“明月高挂云角下,残花双落马蹄前”正是狗熊的熊字。
乾隆剃头唬死剃头匠
乾隆皇帝爱玩,曾六次下江南游玩,有一次路过天津卫。天晚了,就住在龙亭行宫里。清早起来,乾隆问随从太监:“今天是什么日子?”
太监说:“启禀皇上,今儿个是二月二。”
乾隆听了很高兴:“好,今天龙抬头。我要剃头,取个吉利。”于是命太监去找个手艺高的理发师傅来。
太监急急忙忙到一家有名的剃头棚请来一位好师傅,先教了他参拜皇上的礼法,然后才领着他面见皇上。理发师傅行了大礼后,乾隆说:“给朕理发有三条规定:第一不许用臭嘴熏我;第二不许喘大气喷我;第三不许划破我的头皮!违反一条斩立决!”
理发师傅听说给皇上剃头,早慌了神,听了这三条规定,更吓得魂不附体。想不剃,就是犯“抗旨”罪,要杀头,要剃又怕搞不定皇帝这头,弄不好就惹罪丢了性命。这时,太监给他一把砂仁,让他含在嘴里防止口臭,便催他快剃。事赶上了没有办法,这位理发师傅只得硬着头皮给皇上剃。
那个时候,“剃头”并不是剃个“光葫芦”,而是在头中心梳辫子,周围留一圈齐马穗,俗称“留锅圈儿”,然后再用剃头刀刮边。这理发师傅越害怕,手就越哆嗦,剃了没两下,心里发慌,手一抖,“哧”地一声在乾隆的后脑勺上拉了一个口子。乾隆猛地一痛,不由得一声喝骂:“混账东西,你要刺杀朕吗?拉出去!”侍卫们立即把理发师傅拉出去砍了头。乾隆把太监大骂了一顿,传旨换一个手艺高的来。
太监也吓坏了,急急忙忙又找来一位理发师傅。乾隆又把三条规定重说了一遍,还加了一句:“要是给朕拉了口子,小心你的脑袋!”这理发师刚听说有人因为没剃好皇帝的头而被斩了,现在听了皇帝也这么说,直把理发师傅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差点就尿裤子了。
越是害怕,就越容易出错,这位师傅剃了没两三下,“嚓”的一声,哆嗦的手又在乾隆的脑门子上拉出了一个口子。乾隆更加恼火:“好大胆的贱民,胆敢在朕面前行凶,给我推出去!”侍卫们又把这位师傅推出去砍了头。
这可把乾隆气坏了,他拍着桌子训斥太监:“快去,把他们掌柜的叫来!”
太监更害怕了,慌里慌张地跑进剃头棚,冲着掌柜的撒气发威:“好你个狗崽子,谁叫你派两个废物去给皇上剃头,把皇上脑袋瓜拉了两个口子,直冒血筋儿。皇上急了,传你去,剃好了有赏,剃不好别想要脑袋!”
掌柜的一听,直吓得浑身筛糠抖个不停,急忙跪下磕头求饶:“公爷,我胆小不敢见皇上,您另请高明吧!”
太监骂道:“你敢抗旨不遵!不要脑袋啦!”
掌柜的心想,两位手艺高的都不行,我这两下子更是白搭了。哎,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他心生一计,便面带微笑地说:“您别着急,我去,请稍等一会儿,我到后面换件衣服就走。”
掌柜的点头哈腰说着溜到后边,却是脚不沾地一般地逃走了。
这时剃头棚只剩下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计,他是清河县人,因为家乡闹灾荒,逃难到天津卫求条生路,就在这家剃头棚里学手艺。小伙子一口清河土腔,掌柜的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怯勺”。别看他说话口音侉,可人聪明勤快,是个机灵鬼儿。
他正在练剃头,拿着剃头刀刮冬瓜皮上的白霜,一刀接着一刀,刮得利索干净。其实,小怯勺早已练好功夫,很想找个头试试身手,可掌柜的就是不让他上座。
太监等了一袋烟的工夫,还不见掌柜的出来,就冲着小怯勺大发雷霆:“你们掌柜的怎么还不回来?”
小怯勺笑着说:“公爷,实话对您说,掌柜的怕见皇上,恐怕他早就脚底下抹油——溜啦!让我去,中不中啊?”太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胡闹!两个手艺高的老师傅都砸了锅,你个小毛孩子能行?你要弄不好,别说你小子性命不保,连我的脑袋也保不住!”
小怯勺一本正经地说:“公爷,您别看我年纪小,咱手艺可比他们高着呢!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您让我去,准保皇上满意。”
这太监虽不想让他去,但一看这剃头棚里就剩了他一人,又看他那东瓜皮削得干净,心想:掌柜的跑了,正愁没处找人,权且带这个小替死鬼去,唬一把吧,也许他还真行。
他们来到龙亭,乾隆皇帝见是个小孩,马上满脸怒气,刚要斥责太监,小怯勺急忙给乾隆磕头道:“皇上万岁,万万岁!您别看我人小,手艺可是顶呱呱呀!大伙都叫我‘小神手’,我要是给您剃不好,就杀了我,中不中?”
乾隆见这小孩话说得硬,气消了一半。再仔细一瞧,这小孩个头不高不矮,五官端正,长得很精神,心里又生了三分喜爱,于是就答应让他给剃头。
小怯勺开始也有点儿怕,可心里早打好了谱:俺万一失手,就豁出去,先下手为强,把你的脑袋削下去,拿条小命儿换你皇帝的老命也够本。他这么一想,就不害怕了。再说,小怯勺的基本功练得确实扎实,心沉静下来,手头就麻利,不大会儿工夫就剃完了,刮完脸,梳好辫子。乾隆皇帝好像一点感觉没有,舒舒服服地理了发,整了容。拿镜子一瞧,嘿!甭提多好啦。不由伸出大拇指连声称赞:“真不愧是剃头‘小神手’!”又转回头埋怨太监:“要是早传他来,何至于给朕划两个口子!”太监急忙跪下道:“奴才有罪,奴才该死!”
这时小怯勺接过话说:“启禀皇上,这咋能怨公爷呀。其实那两位师傅的手艺都比我高,他们害怕,手哆嗦,才伤了皇上龙头!”
乾隆纳闷地问:“那你怎么不怕?”
小怯勺回答:“您是真龙天子,天下数您最尊贵啦!您叫我剃头,我高兴还来不及,怕啥!”
乾隆听了这番话,前思后想,心说:“唉呀!这两位师傅本是忠于我的,只因害怕才给我……错杀了!错杀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多赏赐些抚恤银两,好好埋葬。”乾隆想罢,便传下旨意,命地方官好生办理去了。
乾隆见这个小剃头的手艺好,有胆量,人也满机灵,封为五品随贺官,专门给他理发整容。
江春卖盐交天子
今日的扬州市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街,叫康山街。300多年前,曾名噪天下的“康山草堂”就坐落在这条街上,当时它的主人就是号称“以布衣上交天子”的扬州盐商——江春。
江春字颖长,一字鹤亭,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1789),原籍徽州歙县江村。他生于盐商世家,祖父江演、父亲江承瑜都是扬州盐商。家底甚为富足,少时好学,家人欲栽培其将来为官光耀门楣,他也勤于读书,22岁时参加乡试考举人,虽名落孙山,但于诗文上颇有心得。曾与当时名诗人齐次风、马秋玉齐名。有史书又称他长得体貌丰济,美鬃髯,为人含养圭角,风格高迈,遇事识大体,故有不少文人墨客如袁枚等与之交往甚密。
乾隆早期时,当地官员曾举荐他做官,但因名额已满,终未被录用。遂弃仕途而继承家业,其行盐的旗号日“广达”,因其勤于经营,又“练达明敏,熟悉盐法,”颇得当地监管盐业的官员器重,也得盐商们爱戴,遂被推为总商。一朝有权在手,他便大加施展经商才略,一时间成为扬州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歙县志》中称其:“才略雄骏,举重若轻,四十余年,规划深远。”
江春极会经商,数年间便富甲一方,于是建名园,购豪宅,为扬州一时之盛。其早期居所“水南花墅”,其中亭台楼榭、绿池花径,颇有雅情;又在东乡建别墅,谓之“深庄”;后移家观音堂,便又购明代状元、翰林院编修康海的故居“康山草堂”,并在其中增建许多建筑。其规模和工艺丝毫不下于当时的晋商之“大院”。另外他还在南河下街建“随月读书楼”,选时文付梓于世,名《随月读书楼诗文》;因爱好玩乐,又专门建“秋声馆”,还在徐宁门外购隙地修射箭之所,人称“江家箭道”。他为名留后世,表现得很急公好义,建宗祠,盖书院,养老济贫,为时人所称颂。其财力之雄,可见一斑。
乾隆皇帝在位时曾6次南巡扬州,就经常居住在江春的康山草堂之中,还游其园林,留有诗作和题字。江春也乘机鞍前马后,扫除宿戒,为皇帝和朝廷服务,深得乾隆好感。如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1784)正月,乾隆帝又一次南巡,当时的两淮盐政司伊龄阿奏称:“据淮南北商人江广达(指江春)等呈称,恭逢翠华南幸六举时巡,商等情愿公捐银一百万两以备赏赍之用。”其个人就捐银30万两。此疏上呈后,乾隆批道:“不必复经伊龄阿,于山东泰安行在面奏。”这就是说,皇帝要亲自会见一个做盐业生意的商人了,这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殊荣!由此亦可见江春之财资和影响力。
乾隆帝好大喜功,在江南游玩之时耗费甚巨,江春为此出力不少,家财花费甚多,但乾隆高傲之主,自然也不会让江春吃亏。除给江家园林赐名题诗外,还赐金玉器玩,御书“怡性堂”额,加授布政使、奉震苑卿等衔,荐官至一品,后并赏借白银55万两,老年时,乾隆还准其进京赴皇家“千叟宴”,待遇和官职可谓居扬州盐商之冠,其以“布衣上交天子”之事也被传为佳话。
李莲英不为人知的善缘
晚清时期的太监李莲英,曾连任了同治、光绪两朝内务大总管,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他出生在清代的直隶省,墓志铭记载他9岁人宫,入宫后的名字叫李进喜,在同治十年时由慈禧太后起名莲英。在慈禧太后与李莲英之间,几十年所形成的主仆关系与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政见不和。慈禧太后已经年迈,光绪皇帝虽然有病,但毕竟年轻,照常理讲慈禧太后死在光绪皇帝之前是必然的。那么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之间采取什么态度呢?
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的斗争中,始终是慈禧的忠实打手,但在表面上他对光绪深表同情。光绪被囚瀛台,慈禧故意派人给光绪送馊臭的食物,让光绪苦不堪言。李莲英看在眼里,就以请安之机偷偷地在衣袖中藏些许糕点带给光绪,使光绪感激不尽。八国联军攻人北京城,慈禧带王公贵族逃往西安。一路上,李莲英见光绪衣着单薄,当着众人的面脱下自己的外罩给光绪披上。一路上问寒问暖,照顾得尽心尽力,连下人都为李莲英的善意所感动。
参与过维新变法的晚清文人王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炎凉世态不堪论,蔑主惟知太后尊。丙夜垂裳恭待旦,膝前呜咽老黄门。”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慈禧率光绪和文武百官出逃后,第二年准备回京。他们走到保定住下。慈禧太后睡觉的地方被褥铺陈都很华美,很珍贵,与在宫里差不了多少。李莲英住得稍差一点,但也很不错。而光绪皇帝睡觉的地方却很凄惨。李莲英侍候慈禧太后睡下后前来探望,见光绪在灯前枯坐,小太监无一人在殿内值班,一问才知道他竟然连铺的盖的都没有。时值隆冬季节,根本无法睡觉。李莲英看到这个情况,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说:“奴才们罪该万死!”便把自己的被褥抱过来让光绪使用。光绪回到北京以后,回忆西逃时的苦楚,就曾经说:“若无李谙达(师傅的意思),我活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