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与孩子有效沟通的100个好方法
26068700000073

第73章 通过写信与孩子沟通

有时候,对于某些觉得不便用口头表露的情感,我会以书面的形式,写在纸条上,这使它们加重了自身的分量,并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德国)卡尔?威特

【经典事例】

文卓上小学5年级了,爸爸由于经常出差不在家,所以与儿子的交流少了许多。于是,爸爸想,不如用写信的方式与文卓交流。尽管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也许更方便,但爸爸总觉得这些方式不如写信更情真意切一些。

有一次,文卓十分烦恼地告诉爸爸:“班里改选班干部没有我,而选上的人都还不如我呢!”爸爸看到信后,没有批评孩子,而是经过仔细思考,才给儿子回了信。爸爸在信中告诉文卓:“要看得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看得到自己的短处。别的同学能当班干部,他一定是有优点的,所以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接到信的文卓仔细读了爸爸的话,几经思考,觉得爸爸说得很有道理,于是烦恼便也烟消云散了。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爸爸通过文字交流教给了文卓许多做人的道理与处事的原则,既让孩子得到了成长,也增进了父子间的关系。

【智慧点拨】

许多父母就像文卓的爸爸那样,忙于工作,所以就和孩子疏于交流。文卓爸爸通过写信与孩子沟通的方式,父母不妨一试。不一定非要很大的篇幅,只要表达出父母的情意就好。

书信,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同时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的工具。尽管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类似于电话、电子邮件、聊天软件等等工具可以让人“近在咫尺”地交流,但是这些却都不能取代信件,也无法媲美书信的魅力与价值。因为书信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是一个人内心最真切的流露。

“知心姐姐”卢勤曾经说过:“给孩子写信,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不失为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方法。”也就是说,尽管父母与孩子近在咫尺,但也同样可以用信件来进行心灵的沟通。在信中,父母可以将日常生活中许多当面不便表达的情感,通过信件的方式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通过给孩子写信,父母也一样可以教育孩子。而且这种教育方式,由于避免了许多不良情绪,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参考建议】

尽管“家书抵万金”的时代已经过去,尽管3G时代甚至能让远隔千里的人面对面通话,但是书信的功能却是无法被替代的。父母要看得到书信在促进亲子沟通方面的价值,一些不好与孩子当面说清楚的事情,父母可以用书信来与孩子进行交流。

1.斟酌信的内容与措辞。

书信这种方式,是要让父母能将自己的一些思想、感情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孩子能够了解父母所想。这就要求父母要正确对待信件,信的内容要切合生活的实际,更要切合孩子的实际;而信的措辞,则要选择让孩子能够接受的语句。若是书信中的话如父母面对面训斥孩子一般,那么也就失去了写信的意义,孩子不但不会接受,甚至有可能不愿意再看。

2.要抓住写信的时机。

通过写信与孩子交流,父母也需要抓住有利时机。比如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遇到敏感问题的时候,有烦恼不愿意多说的时候,甚至在孩子闯祸的时候,父母都可以通过书信,来让孩子认识自己,接受父母的教诲。

所以,在正确的时机用信件与孩子进行交流,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关心,这种方式也许会让孩子打开心扉,从而与父母交心而谈。

3.写信讨论重要问题。

所谓重要问题,可以指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瓶颈,也可以指孩子的一些对其成长没有好处的思想。这些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有的可能比较敏感,不便于说出来;有的则可能是孩子的叛逆心理,认为自己没有错,所以不用说出来。这时候,父母的书信就可以显示出其作用了。

在书信中,父母可以将自己的一系列看法与想法列出来,给孩子提出合理适当的参考意见,帮助他分析利弊,让他经过自己的重新思考摆脱问题、离开歧路。

4.不要长篇大论。

其实就如说话一样,父母写给孩子的书信也不要长篇大论。若是孩子年龄偏小,如此长的信件,孩子不一定能有耐性看完;就算看完了,这么长的一封信,很容易看了后面忘前面,他也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意思。而对于年龄偏大一些的孩子,看见长篇的教育性话语,他更是逆反心理强烈。如此一来,父母用信件开展沟通的意义将会失去。

所以,父母即使是写信,也要经过深思熟虑。书信内容既要言简意赅,同时也要切中要害。父母的书信应该是简单明了,让孩子看后不但能看懂,还要能看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字里行间领悟到父母所想要传达的意思。

【金玉良言】

书信可以作为父母与孩子情感的载体。写信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良情绪就会被一点一点地过滤掉,从而避免了言辞过激或语气犀利而造成的沟通障碍。父母在信中的殷殷之情,也可以鼓励孩子更加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