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网罗人才,曾、胡二人都曾做过大量了的工作。曾国藩自出山以来,尤其在担任两江总督之后,每到一地即布告远近,深入寻访,延揽当地人才。东征之始,发布檄文,内有一段关于求才的文字称:“倘有血性男子,号召义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为心腹,酌给口粮;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横行中原,赫然奋怒以卫吾道者,本部堂礼之幕府,待以宾师。”(《曾文正公文集》,第3卷,第2页。)北上剿捻,广布告示,其“寻访英贤”条则称:“淮徐一路,自古多英杰之士,山左中州亦为伟人所萃。”“本部堂久历行间,求贤若渴,如有救时之策、出众之技,均准来营自行呈明,察酌录用。”“如有荐举贤才者,除赏银外,酌予保奖。”(《曾文正公杂著》,第3卷,第38页。)抵任直隶总督之后,虽知“此间士风稍陋”,仍于专拟《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一文,广为传布,借以“扶持名教”的同时,大力延访当地人才,酌分德、才、学三科,“令州县举报送省。其佳者以时接见,殷勤奖诱,庶冀渐挽薄俗,一宏雅道。”(《曾文正公书札》,第32卷,第25页。)至于平时同人谈话、通信,更是殷切探问其间有否可称之才,一旦发现,即千方百计地调到自己身边。他幕府中的不少人物,都是用这种方式罗致的。曾国藩直至暮年仍保持这种习惯。江苏巡抚何璟曾在其死后奏称,曾国藩回任江督后,“自谓稍即怠安,负疚滋重。公余无客不见,见必博访周咨,殷勤训励。于僚属之贤否,事理之源委,无不默识于心,人皆服其耄年进德之勤。其勉力在此,其致病亦在此。”(《曾文正公全集》,首卷,第42—43页。)
胡林翼“尤汲汲以讲拔人才为事。属吏一技之长,一行之善,随登荐牍,手书褒美,以宠异之。士有志节才名,潜伏不仕,千里招致,务尽其用。又密荐忠亮宏济之才十有六人”,其后“多任封疆与开藩者”,如阎敬铭、严树森、罗遵殿、刘其衔等。胡林翼尝言:“国之需才犹鱼之需水,乌之需林,人之需气,草木之需土,得之则生,不得则额死。”又说:“才者无求于天下,天下当自求之。”故其“所特荐十余人中,不尽相识也”。胡林翼为延揽人才,特于省城武昌“立宝善堂”,“以延贤俊之至者,察其才德,随宜任使。”(《胡文忠公遗集》,首卷,《胡文忠公行状),第14、15页。)咸丰八年他曾令心腹幕僚严树森“编列条目,征求事实,饬司、道、府各举所知。其有奇才异能必须度外汲引者,另作一格,均以公牍举荐。”胡林翼以此为“治鄂大事”(《胡文忠公遗集》,第59卷,第31页。),一抓到底,卓有成效。咸丰九年曾国藩途经黄州,在胡林翼处所见“《同官录》数册,胪列州县佐杂履历,注载详明,评骘精当,知为严树森手笔”,就是此时搞出来的。胡林翼手下一批咸丰九年奏调来鄂的人才,大约也是在这次大规模搜才行动中了解到的。
他们还认为,“人才随取才者之分量而生,亦视用人者之轻重而至。”(《胡文忠公遗集》,第59卷,第31页。)因而,他们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宽于待人,严于律己,日日如临渊履薄,以求得真才实学之士。曾国藩在给朋友的信中称:“弟于四月之杪承乏两江,本不足以有为。又值精力疲惫之后,大局溃坏之秋,深恐霣越治知己羞。所刻刻自惕者,不敢恶规谏之言,不敢怀偷安之念,不敢妒忌贤能,不敢排斥异己,庶几借此微诚,少补迂拙。”(《曾文正公书札》,第11卷,第40页。)同时,严戒任用私人,认为“阘冗者虽至亲密友不宜久留,恐贤者不愿共事一方也。”(《曾文正公家书》,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又在一篇批牍中称:“本部堂治事有年,左右信任之人湘乡同县者极少。刘抚部院相从三年,仅保过教官一次。近岁则幕僚近习并无湘乡人员。岂戚族乡党中无一可用之才?亦不欲示人以私狭也。”(《曾文正公批牍》,第6卷,第56页。)
胡林翼亦一扫昔日纨绔习气,“刻自砥砺,益务绳检其身,较其尺寸毫厘。而待人一秉大公,推诚相与,无粉饰周旋。”“与人言虚中翕受。言或未当,莞尔置之;苟有可行,必研穷其利害而竭尽其底蕴;即有抵牾,亦无芥蒂。事有不顺,愤怒作气,左右以一二语解之,即时消释,和颜下气,委己以从。与所常共事诸公,历六七年之久,披肝沥胆,无几微间隔。而遇事咨商,必务发掳胸臆而后已。其自视欿然常若有不足者。”“尝谓人曰:‘吾于当世贤者,可谓倾心以事矣,而人终乐从曾公。其至诚出于天性,感人深故也。’”又说:“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顾吾才智不足有为,贤者终不我应耳!”(《胡文忠公遗集》,首卷,《胡文忠行状》第15页。)
曾胡等人求才若渴,上当受骗的事也就在所难免。然终不堕好贤之志。据传,有人赴曾国藩湘军大营投效,且对曾国藩说,受欺不受欺,要看什么人,“若中堂之至诚盛德,人自不忍欺。”。曾国藩闻言大喜,“姑令督造炮船。未几,忽挟千金遁去。”曾国藩自知受骗,反复自语“人不忍欺”(《清朝野史大观》,第7卷,第140、141页。)四字。有人欲追捕之,曾国藩止之不许,渴求人才如故,心中仍不免留下一片阴影。一日,他对赵烈文说:“求才的非易事,其中区奥太多。”赵烈文说:“在诚耳!上以诚求,下以诚应,苟视国事如家事,人才不患不兴。区奥多,不过易上当耳!自古名君贤相,用人庶不上当?庸何伤?”曾国藩“首肯至再”(《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七月十八日。),更加坚定其求贤之志。他在与安徽巡抚李续宜论及求才问题时说:“冷淡之雅怀本不宜改。惟他处如火如汤,恐贤士皆去皖而适彼耳。”(《曾文正公书札》,第18卷,第38页。)“诸公之热虽不能真得贤士,而尚可罗网中才。皖省则并中才而无之,亦吾二人之耻也!”“程子告司马温公云:‘相公宁百受人欺,不可使好贤之心自此而隳。’乞阁下味此二语,庶几悬格渐低,取士渐广。”(《曾文正公书札》,第18卷,第43页。)百受人欺而不隳好贤之心,恐怕也应算作曾国藩集团在用人问题上的一个信条。
在选才、求才问题上,曾胡等人不仅理论完备,且在实践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他们认为,在衡才标准的掌握上,不宜苛求。曾国藩称,“阅世已久,每见仁厚正大者,即苦无才识气力”(《曾文正公书札》,第23卷,第21页。),而“勇于事情者,皆有大欲存焉”(《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九月初四日。)。故“衡人但求一长可取,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才。苟于峣峣者过事苛求,则庸庸者反得幸全”(《曾文正公书札》,第23卷,第22页。)。又说:“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辞,初非当日预定之品。要以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曾文正公书札》,第8卷,第34页。)当赵烈文问及“王船山议论戛戛独造,破自古悠谬之谈,使得位乘时,其有康济之效”时,曾国藩断然指出:“殆不然。船山之说,信为宏深精至而嫌偏苛,使处用事,天下岂尚有可用之人?”“世人聪明才力不甚相悬,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在用人者审量其宜而已。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为贤主更出异人。”赵烈文听罢,抢上去大声赞扬道:“大哉!宰相之言!”(《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应该说,曾国藩的话是很有见地的,赵烈文之言亦并非谀词。不过,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在用人问题上来者不拒,毫无顾忌。他们一致认为,有几种品德太差的人决不可用。曾国藩认为,“凡官气重、心窍多者在所必斥。”(《曾文正公书札》,第12卷,第4页。)胡林翼称:“软熟者不可用,谄谀者不可用,胸无实际、大言欺人者不可用。”(《曾胡治兵语录》,第6页。)左宗棠认为,“人才唯好利、没干两种不可用”。曾国藩则进而补充说:“好利中尚有偏裨之才,唯没干者决当屏斥。”(《曾文正公书札》,第19卷,第2—3页。没干(没幹)大约是干没(乾没)之意,即侵吞公家或他人财物。)就是说,好利有才者尚可小用,贪污公款者决不可用。
总的来说,从用人实践上看,曾、胡、左等人都力求德与才的统一,使用德才兼备之人,单就个人而言,则又各有偏重。大约胡偏于才,曾偏于德,左则有时有些感情用事。例如严树森,经胡林翼一手提拔,至于高位,是其属僚中最受赏识和出力最大的人物,但在曾国藩眼里却庸不足称,他与赵烈文的一段对话就足可说明这一点。《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九月初四日载,师“又言:‘严本狠琐之才,经胡咏芝赏识后,俨然自托于清流。在豫抚任内,痛保朝中阔人,如倭艮峰等,古人明扬仄陋或不如此。’余闻之大噱,因问:‘此折据方宗诚自言其所作,信乎?’师曰:‘方宗诚见识止此而已,斯言殆信。’余又问:‘阎丹初(敬铭)视严何如?’师曰:‘阎之器品较严树森端方固矣,如前辞齐抚。齐抚极可为之官,严即断不能也。凡一督抚官去之若遗者,皆有过人处。’”而曾国藩本人则与之相反,长期以来一直被人认为有重德轻才的倾向。而在王錱的问题上,则不仅重德轻才之偏,更不免夹杂个人意气,故颇受人指责,自己也大遗后悔。这件事几乎众口一词,唯其本人不肯承认。例如,同治元年其胞弟曾国荃就曾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用人往往德有余而才不足”。曾国藩虽然口头上承认“诚不免有此弊,以后当留心惩改”,但曾国荃一指出具体人员,“疑”其所重用的李昭庆、穆其琛“为无用之才”,他便失口否认,称弟“所见差矣”(《曾文正公家书》,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迨及暮年,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用人方面的弊端。同治十年在一篇日记中写道:“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当战争之世,苟无益于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之。余生平好用忠实者流,今老矣,始知药之多不当于病。”(《曾文正公杂》,第4卷,第34页。)
然而,尽管曾国藩有知人之明,可谓俦辈中之佼佼者,但亦难免有用人失误之处,除上述王錱的例子外,还有一个李楚材。据曾国藩的好友欧阳兆熊称,降将李楚材身怀绝技,“试之皆验”,虽经其推荐,曾国藩仍弃而不用。“渠欲求荐至浙营,予谓‘不须作函,但云由曾营过,弃而不用,故此投效,必当收录。’恪靖果即令统四营,颇立战功。”(《水窗春呓》,第6页。)类似的事例可能还有有些。不过但若像左宗棠那样,直斥曾国藩“无知人之明”,凡曾国藩“所弃者无不重用”,甚至移咨“极低”曾国藩“用人之谬,词意亢厉,令人难堪”(《水窗春呓》,第7页。),亦不免有些言过其实。左宗棠信中是如何说的尚未查出,但仅从曾国藩的复函看,左的指责确实是很尖锐的。曾国藩在信中解释说,“来示谓鄙人喜综核而尚庸才,盖不尽然”,并举识拔程学启的例子以证之。称“今之碌碌隶敝部者,‘庸’则有之,‘尚’则未也。”(《曾文正公书札》,第22卷,第1、2页。)左宗棠因立营较晚,其所用将领多为曾胡选余之才,应该说是较为正常的情况。王錱固属曾国藩排之以去,而助左宗棠成其大功的主要将领蒋益澧、刘典,又何尝不是胡林翼弃而不用之才?此二人皆系罗泽南的学生与旧部,由罗带往湖北,又都是在其死后,因与李续宾不和而被胡林翼撤差的。左在用人问题上不责胡而斥曾,似有意气夹杂其间。由此得出曾国藩“喜综核而尚庸才”的结论,则显然有些偏颇,胡林翼就对此持有相反的看法。他认为,“曾公素有知人鉴,所识拔多贤俊”,专用曾国藩赞许之人。他“常从问士大夫贤否,闻曾公有一言之奖,辄百方罗致,推毂唯恐不尽力。或畀以军寄,致大用。”(《庸庵文编》,第4卷,第6页。)左宗棠为人争强好胜,不肯甘居人下,是显而易见的,亦不仅对曾国藩如此。其后借刘松山一事盛赞曾国藩的“知人之明”,也似乎有些借题发挥。大约三分出于真意,七分倒是为了同淮军争夺剿捻首功,同李鸿章闹意气。
其实,左宗棠用人亦未尝没有失误之处,吴士迈就是一个突出事例。吴士迈属于立志高亢而实无真正才能之人,曾经人荐之曾、胡,但皆未被录用。胡林翼在给阎敬铭的信中称,咸丰四年“知兵事不得脱身,向李次青苦求人才”。“次青举二人,一邢星槎,一吴退庵。退庵在岳州见,十日不发一言。弟运神力慧眼,决其必不可用(此言独夸,实有奇诀)。”(《胡林翼未刊往来函稿》,第8、9页。)曾国藩在给李元度的复信中则说:“阁下赞吴退庵之贤,证以胡宫保所称,似亦学问中人,非军旅中人也。俟相见再议。”(《曾文正公书札》,第12卷,第22页。)其时间应是咸丰十年秋,李元度初任徽宁池太道而尚未进驻徽州之时。此后不久曾国藩即与李元度闹翻,吴士迈之事亦就此作罢。左宗棠却信用此人,委为分统,终因个人的无能而又迁怒他人,发生杀朱德树以泄愤之事,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官司和全国舆论的大哗。最后虽因左宗棠的大力开脱而未受惩办,但也因此抑郁而死。不过,在王錱的问题上,他就显得比曾国藩高明,相比之下,就显得曾国藩有些求全责备,不能容忍出色人才的短处。据说,曾国藩后来曾对此事后悔莫及。徐珂称:“文正方困于江西,前后被重围,急召王赴援。王辞不往,以书报之曰:‘吾不复为公所属。’文正叹曰:‘有良将而不知用,吾之过也。’”(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册,第965页。)此外,在塔齐布的问题上,也表现出左宗棠的知人之明。咸丰四年他在给胡林翼的信中称:“此君一候补都司,弟于稠众中首识拔之(伊至今不知从何来也),荐之石帅、涤公。未及两年,膺两君保荐,伊又有三次战功,遂擢至提督。”(《左文襄公书牍》,第2卷,第25页。石帅指时任湘抚的张亮基,字石卿。)
在人才的培养上,曾、胡都认为科举制度误人子弟,不能培养出真才实学之士。曾国藩在家书中说:“六弟今年入泮固佳,万一不入,则当尽弃前功,一志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年过二十不算少矣,若再扶墙摩壁,役役于考卷截搭小题之中,将来时过而业仍不精,必有悔恨于失计者。不可不早图也。余当时实见不到此,幸而早得科名,未受其害。向使至今还未入泮,则数十年从事于钓渡映带之间,仍然一无所得,岂不靦颜也哉?此中误人终身多矣!”(《曾文正公家书》,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靦(tiǎn)同覥, 靦颜覥(tinǎ)颜。)胡林翼也说:“幼年精力半耗于八股及时俗应酬,是以学识太小,本领太低,力不如志,为可惜耳。”(《胡文忠公遗集》,第59卷,第8—9页。)这样,在他们从政从军,大量需要人才时,方觉人才缺乏,现有士人多不适于用。而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必须自己动手,大量招引与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