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26200300000041

第41章 致胜有术(10)

至于培养人才的途径,胡、左、江、李等人与曾国藩大体相似,通常是发现人才即将其调至自己身边,或任幕僚,或者充属员,经过一个时期的观察和历练,或予以奏保,加以重用。曾国藩集团中隶属这四个系统而又位至三品以上大员者,其绝大多数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如阎敬铭、严树森、庄受棋、栗燿曾做过胡林翼的幕僚,杨昌浚、刘典、周开锡曾做过左宗棠的幕僚,丁日昌、周馥、徐文达、薛允升、刘郇膏、蒯德标、李元华、王凯泰、王大经皆曾充任李鸿章的幕僚,刘长佑曾任江忠源的幕僚,刘坤一、江忠义、李明惠又做过刘长佑的幕僚。至于由主帅身边的属员而升任高位的例子,则有严树森、刘齐衔、陶模等人。严树森原为湖北首府首县江夏县知县,刘齐衔原为汉阳府知府,陶模原为甘肃首府首县皋兰县知县。但胡、左、江、李等人培养人才的具体做法如何,尚不得其详。现仅将曾国藩培养人才的办法,略述如下。

曾国藩认为,天下大事约有兵事、饷事、吏事、文事四端,实则文武两途。其人才的培养也可分为武将、文臣两种办法。曾国藩力主以文士带兵,且战争年代须才甚巨,而文人又多不习战。故有来营投效者,首先注重的是选拔统兵之才。即界于两可之间者,亦不妨一试,李元度、李榕、邓辅纶、罗萱等人大约都属此类。湘军的一等大将,如塔齐布、罗泽南、王錱、杨载福、彭玉麟、李续宾、李续宜、鲍超、多隆阿等,皆所谓“天缘遇之”,主要是从实战中锻炼出来,识拔、举荐以及最初在长沙的严格训练是有的,很难说得上培养。曾国藩真正下工夫培养过的人员,主要是李鸿章、曾国荃及前面提到的李元度、李榕、邓辅纶、罗萱等人,而对于一般将领的培养,亦可谓在在用心。其具体办法主要是通过书信、批札、言谈、身教等方式进行。同治五年十月曾国藩离开军营之前,在总结自己统兵十余年来的长短得失时说:“臣昔于诸将来谒,无不立时接见,谆谆训诲,上劝忠勤以报国,下戒骚扰以保民。别后则寄书告诫,颇有师弟督课之象。其于银、米、子药搬运远近,亦必计算时日,妥为代谋,从不逛以虚语。各将士谅臣苦衷,颇有家人父子之情。此臣昔日之微长也。”(《曾文正公书札》,第25卷,第13页。)现已面世的书札、批札、家书、日记之中,保存了大量这类文字,足证明曾国藩此言不虚。如在何应祺(时任职营务处,奉派赴太湖城外,助李榕代统吉字营)的禀帖上批道:“据陈各条颇为切中机要。”“目下本部万人,自宜亟定统带。该令既有所见,仰就现在诸营官中开折密保、当面呈递。”又说:“该令返躬察己,长短自知。果不爱钱,又能推贤让能、忍气任怨、待人以诚、爱才如命,则良将良吏一身可兼,何业之不成哉!但期勉践斯言,持之以静,贞之以恒,实所厚望。”(《曾文正公批札》,第2卷,第11—12页。)在给李榕的信中还说:“何镜海若能克勤小物四字上用功,应日有长进。望阁下虚己待之,方不隔膜。”(《曾文正公书札》,第9卷,第16页。)至于家书中对曾国荃的训诫、教诲,更是连篇累牍,枚不胜举。下面再举两个曾国藩对湘军以外的将领寄书批评、鼓励,望其成立的例子。一个是在淮军将领刘铭传禀帖上的批语,一个是在僧格林沁旧部陈国瑞禀帖上的批语。

同治五年因曾国藩剿捻一再受挫,刘铭传遂献防河之策,并自认其难。曾国藩在其禀帖上的批道:“防守沙河之策,从前无以此议相告者,贵军门创建之,本部堂主持之。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风波折磨,必有浮议摇撼。从前水师之设,创议于江忠烈公,安庆之围创议于胡文忠公。其后本部办水师,一败于靖江,再败于湖口,将弁皆愿去水而就陆,坚忍维持而后再振。安庆未合围之际,祁门危急,黄、德糜烂,群议撤安庆之围援彼二处,坚忍力争而后有济。至金陵百里之城,孤军合围,群议恐蹈和、张之覆辙,即本部堂亦不以为然。厥后坚忍支撑,竟以地道成功。可见天下事果能坚忍不懈,总能有志竟成。办捻之法,马队既不得力,防河亦属善策,但须以坚忍持之。假如初次不能办成,或办成之后一处疏防,贼仍窜过沙河以北,开、归、陈、徐之民必其不能屏蔽,中外必讥其既不能战又不能守。无论何等风波、何等浮议,本部堂当一力承担,不与建议者相干!即有咎豫兵不应株守一隅者,亦当一力承担,不与豫抚院相干。此本部堂之贵乎坚忍也。游击虽劳而易见功效、易收名誉,防河虽劳而功不甚显、名亦稍减,统劲旅者不屑为之。且汛地太长,其中必有极难之处。贵军门当为其无名者、为其极难者。又况僚属之中未必人人谅其苦衷、识其远谋,难保不有一二违言。贵军门当勤勤恳恳,譬如自家私事一般,求人相助、央人竭力。久之,人人皆将鉴其诚而服其智。迨至防务办成,则又让他军接防而自带铭军游击,人必更钦其量也。此贵军门之贵乎坚忍也。若甫受磨折或闻浮言,即意沮而思变计,则掘井不及泉而止者,改掘数井亦不见泉矣。愿与贵军门共勉之。”①

在给陈国瑞的禀批中,于军情军务各项交待处理意见之后接着写道:“前闰五月初间连接该镇二禀:一件言自嘉祥解围回至济宁,勇丁与刘军门部下械斗;一件言陈振邦招勇未到,不能迅速拔营。本部堂所以未遽批答者,因心中有千言万语欲与该镇说明,又恐该镇不好听逆耳之言,是以迟迟未发。兹该镇禀商饷银、军械等事,急欲立功报国而恐诸事掣肘,其志亦可悯可敬,特将本部堂平日所闻之言与玉成该镇之意,层层熟商而警告之。本部堂在安庆、金陵时,但闻人言该镇劣迹甚多,此次经过淮扬、清江、凤阳,处处留心察访,大约毁该镇者十之七,誉该镇者十之三。其毁者则谓该镇忘恩负义。黄镇开榜于该镇有收养之恩,袁帅欲拿该镇正法,黄镇夫妇极力营救,得保一命。该镇不以为德,反以为仇。又谓该镇性好私斗。在临淮与袁帅部将屡开明仗,在寿州与李世忠部下开明仗,杀死朱、杜二提督。旋在正阳关捆缚李显安,抢盐数万包。在汜水时,因与米船口角小争,特至湖西调队二千,与米商开明仗。知县叩头苦求,始肯罢兵。又谓该镇骚扰百性,凌虐州县,往往可苛派州县代办军装、号衣等件。在泗州殴辱知州,潘(藩)司张光第同在一处,躲避床下,旋即告病。在高邮勒索水脚,所部闹至内署抢掠,合署眷属跳墙逃避,知州叩头请罪乃息。又谓该镇吸食鸦片,喜怒无常,左右拂意,动辄处死,并有因一麻饼杀厨子之事。藐视各路将帅,信口讥评,每每梗令不听调度,动称‘我将造反’。郭宝昌之告变,事非无因。本年四月曹南之败,与郭宝昌同一不救主帅,同罪异罚,凡此皆言该镇之劣迹者也。《曾文正公批版》,第3卷,第65—66页。其誉者则谓该镇骁勇绝伦,清江白莲池、蒙城之役,皆能以少胜众,临阵决谋多中机宜。又谓该镇至性过人,闻人谈古来忠臣孝子,倾听不倦。常喜亲近名儒,讲诵《孟子》。又谓该镇素不好色,亦不甚贪财,常有出世修行、弃官为僧之志。凡此皆言该镇之长处者也。誉该镇者如漕督吴帅、河南苏藩司宝应、王编修凯泰、山阳丁封君宴、灵璧张编修锡嵘,皆不妄言之君子。毁该镇者其人尤多,亦皆不妄言之君子,今不复悉举其名。本部堂细察群言,怜该镇本有可为名将之质而为习俗所坏,若再不猛省,将来身败名裂而不自觉。今为该镇痛下针砭,告戒三事:一曰不扰民,二曰不私斗,三曰不梗令。凡设官所以养民,用兵所以卫民。官吏不爱民是民蠹也,兵将不爱民是民贼也。近日州县多与带兵官不睦,州县虽未必皆贤,然带兵者既欲爱民,不得不兼爱州县。若苛派州县供应柴草夫马,则州县摊派各乡村而百姓受害矣。百姓被兵勇欺压诉于州县,州县转诉于军营,若带兵者轻视州县而不为民申冤,则百姓又受害矣。本部堂统兵十年,深知爱民之道必先顾惜州县。就一家比之,皇上譬如父母,带兵大员譬如管事之子,百姓譬如幼孩,州县譬如乳抱幼孩之仆媪。若日日鞭挞仆媪,何以保幼孩,何以慰父母乎!闻该镇亦无仇视斯民之心,但素好苛派州县,州县转而派民。又好凌虐弁兵,弁兵转而虐民,焉得不怨声载道!自今以后当痛戒之。昔杨素百战百胜官至宰相,朱温百战百胜位至天子,然二人皆惨杀军士、残害百姓,千古骂之,如猪如犬。关帝、岳王争城夺地之功甚少,然二人皆忠主爱民,千古敬之,如天如神。愿该镇以此为法,以彼为戒,念念不忘百姓,必有鬼神佑助。此不扰民之说也。至于私相斗争,乃匹夫之小忿,岂有大将而屑为之?本部堂二年以前,即闻该镇有性好私斗之名。此名一出人人皆怀疑而预防之。闰五月十九日之事,铭字营先破长沟,已居圩内。该镇之队后入圩内,因抢夺洋枪口角争闹。铭营杀伤部卒甚多,刘军门喝之而不能止,固由仓猝气忿所致,亦由该镇平日好斗之名有以召之耳。闻该镇好读《孟子》养气之章,须知孟子之养气,行有不慊则馁;曾子之大勇,自反不缩则惴。缩者直也,慊者足也,惴则不壮,馁则不强,盖必理直而后气壮,必理足而后自强。长沟起衅之时,其初则该镇理曲,其后则铭营太甚。该镇若再图私斗以泄此忿,则祸在一身而患在大局;若图立大功、成大名雪此耻,则弱在一时而强在千秋。昔韩信受胯下之辱,厥后功成身贵,召辱己者官之,是豪杰之举动也。郭汾阳之祖坟被人发掘,引咎自责而不追究,是名臣之度量也。该镇受软禁之辱,远不如胯下及掘坟之甚,宜效韩公郭公之所为,坦然置之,不特不报复铭营,且约束部下,以后永远不与他营私斗,能忍小忿乃成大勋。此戒私斗之说也。国家定制,以兵权付之封疆将帅,而提督概归其节制,相沿二百余年矣。封疆将帅虽未必皆贤,然文武咸敬而尊之,所以尊朝命也。该镇好攻人短讥批各路将帅,亦有伤于大体。当此寇乱未平,全仗统兵大员心存敬畏。上则畏君,下则畏民,中则畏尊长、畏清议,庶几世乱而纪纲不乱。今该镇虐使其下,气凌其上,一似此心毫无畏惮者,殆非载福之道。凡贫家之子,自恃其竭力养亲而不知敬畏,则孔子比之于犬马。乱世之臣,自恃其打仗立功不知敬畏,则陷于大戾而不知。嗣后该镇奉檄征调,务须恪恭听命。凡添募勇丁、支应粮饬,均须禀命而行,不可擅自专主,渐渐养成名将之气量,挽回旧日之恶名。此不梗令之说也。以上三者,该镇如能细心领会,则俟军务稍松前来禀见,本部堂于睹面时更当谆切言之,务令有益于该镇,有益于时局。玉成一名将,亦本部堂之一功也。若该镇不能细心领会,亦有数事当勒令遵从者:第一条,八千勇数必须大裁,极多不准过三千人。免致杂收游勇,饥溃生变。第二条,该军与淮勇及英、康等军,一年之内不准同札一处。第三条.该镇官衔宜去‘钦差’字样,各省协饷均归河南粮台转发,不准别立门户,独树一帜。仰该镇逐条禀复,以凭详晰具奏。至于所述毁誉之言,孰真孰伪亦仰该镇逐条禀复。其毁言之伪者尽可剖辨,真者亦可承认。大丈夫光明磊落,何所容其遮掩!其誉言之真者守之而加勉,伪者辞之而不居,保天生谋勇兼优之本质,改后来傲虐自是之恶习。于该镇有厚望焉!”(《曾文正公批牍》,第3卷,第23—28页。)

这两段批语,一个是望强者更强、优者更优,一个是望品行顽劣的悍将向好的方面转变,内容虽有不同,但都表现出曾国藩培育将领、望其成才的苦心。陈国瑞出身游民,少年时代投入太平军,被清军将领黄开榜所俘,收为义子,渐称悍勇。后属吴棠,转隶僧格林沁。同治四年僧格林沁在曹州覆军丧命,陈国瑞带伤逃脱,所部伤亡严重,战斗力大为降低。曾国藩挂帅北征,奉命整顿僧王残部,陈国瑞也在审查之列,是曹州败后唯一未受惩处的将领。惟其骄纵恶习难改,又在长沟向淮军刘铭传部挑衅。不料,盐枭出身的刘铭传也是一位桀骜难驯的人物,不仅将其一战生俘,极尽冻饿凌辱,还将其数千亲兵全数杀光。对于这样一个怙恶不悛的家伙,曾国藩并没有简单地予以惩罚,而是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他除得自传闻外,还从被俘捻军了解到陈国瑞悍勇善战的情况。他在给李昭庆的信中说:“又据称,(捻军)所以怯陈国瑞者,以其夜间极善劫营,又打仗耐久,不肯收队。湘淮各军枪炮远胜于陈,但不肯恋战,收队太快云云。”(《曾文正公书札》,第30卷,第41页。)所以,当陈国瑞向曾国藩告状时,他决心死马当作活马医,苦口婆心,作一长批,冀收“玉成名将”之功。最后虽然失败,但也由此可窥曾国藩育将之一斑。

在曾国藩心目中,从总体素质上看,淮军将领不如湘军将领,尤不见塔、罗、彭、杨之才,连李续宜那样的人物也见不到。即使最受其欣赏的程学启、刘秉璋、刘铭传等人,也未感到有什么特别出色。不过,曾国藩认为,将领出色者少,只要有志气就可以培养成才。而上述数人,皆属有志之人。所以,曾国藩对淮军将领,尤其在刘铭传身上,还是花费不少苦心。在曾国藩的《批牍》中,有不少是对刘铭传禀帖的批语,几乎篇篇充满鞭策、鼓励之意,语重心长,寄望殷切。刘铭传桀骜不驯,与陈国瑞有相似之处,只是程度稍减。经过曾国藩的一番调理,情形大有改观,终成淮军第一勇将,剿捻第一功臣。

不过,在带兵将领的培养上,曾国藩虽然花费很大心血,取得很大成功,但在有的人身上却遭到失败,或没有完全成功。他在李元度身上费心最多,寄望最切,失败也最惨,可谓最不成功的事例。他如李孟群、李榕、罗萱等也未能如其初愿。李孟群于咸丰四年奏调入营,为湘军元老之一,也是阵容强大的丁未同年中从军最早的人。迨及曾国藩长沙整军后再出作战,最初的一批湘军营官,就只余下塔、罗、彭、杨、李五人。他先带水师,后改陆师,终因不善带兵而覆军丧命。其战死时为安徽布政使署理巡抚。罗萱系曾国藩好友罗汝怀之子,其兄罗逢元亦在曾国荃属下充任军官。他曾长期在曾国藩身边作秘书,助其处理军务。后奉派办理营务,外出带兵,先后在建昌、抚州、瑞州等地作战,时出时入,终未成为著名大将。李榕是曾国藩道光二十三年充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时取中的学生,在他身上花费的工夫,似与李鸿章差不多。当时在他看来,二人的情况也旗鼓相当。只是后来李鸿章在上海发迹,而李榕带兵至多不过两江督标六营三千人,且战功平平。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曾经带兵作战的湘军将领。李元度与上述李、李、罗三人,皆属“带兵非其所长”之类,曾国藩虽则费尽心血,也没有将他们培养成出色将领,其后做出“一流人才乃机缘遇之,非人力所能强求”的论断,可能同这些经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