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26200300000043

第43章 致胜有术(12)

然官员缺额有限,尤其战争初期,不仅奏保实缺极难,即奏保候补、候选官员也大受限制,人数不能太多,也就使此种奖励方式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曾国藩为了提高当时这种近乎唯一的奖励方式的实际效用,增加受奖人数而又不被清政府所驳回,于是就根据清朝官员年终考察政绩优异者军机处予以记名,遇有空缺可优先晋升的办法,创立了记名官员的名目,从而使奏保官员的名额大大增加,士气为之大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曾国藩在一封奏折中说:“军营保举记名道府,实在微臣创始。臣于咸丰四年请保罗泽南、李续宾、彭玉麟三员,始照京察记名章程开用此例。缘三臣才能卓越,又建非常之功,是以破格请奖。记名后不过数月,均蒙文宗皇帝简放实缺。厥后各处仿照此例,武而提、镇,文而藩、臬,均保记名简放。”(《曾文正公奏稿》,第29卷,第68页。)

其初,曾国藩在奏保属员的问题上做得还是比较谨慎的,打过胜仗之后,奏保的人员并不多。故其难以达到宏奖人才的目的,来营投效者也并不踊跃。早在曾国藩统军“东征”之先,其好友刘蓉就曾针对人才匮乏的现象提出批评。他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今天下英杰瑰伟之人,远在千里之外者未能遽及矣,近者如郭伯琛、左季高、邹叔绩、吴南屏之伦,固当罗之幕府以广忠益。比闻邮牍招延间及一二,顾未有起而应者。窃怪老兄光明俊伟之识,豁达渊深之量,盖非时彦所及。而豪杰之士或反不乐为之用,虽夙昔有相知之雅者,亦或思引避而无景附之情,可不一思其故乎?求之不竭其诚,遇之不优其礼,用之不尽其才,三者古今失士之大端也。”随之,刘蓉劝其改弦更张,尽弃学者积习,并警告说:“不然,则师未举而势已孤,军未成而情先涣,孤孑一身将谁与共功名,济艰险?”(刘蓉:《养晦堂文集》,思贤讲舍,光绪三年刊,第5卷,第27页。)这一意见,未被曾国藩采纳,其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未能根本解决。迨其咸丰八年再出领兵,曾国藩才一变前志,改弦更张。他在给曾国荃的家书中说:“余昔在军营,不妄保举,不乱花钱,是以人心不附,至今以为诟病。近时揣摩风会,一变前志。”又说:“仙屏在营,弟须优保之,借此以汲引人才。余未能超保次青,使之沉沦下位,至今以为大愧大恨之事。”(《曾文正公家书》,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不过,曾国藩在奏保名额上仍不甚放手,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远不如胡林翼。咸丰十一年赵烈文再入幕府后,针对这一情况上书曾国藩说:“泰山之高,以其不弃粪壤;沧海之大,以其不拒浊流。”“苟非贤杰以天下为己任,流俗之情大抵求利耳。使诚无求,将销声匿迹于南山之南,北山之北,又肯来为吾用邪!是以明君给人之欲,不失其意;责人之力,不求其情。故人人自以为得君,顶踵思效,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所以能收效也。夫与人共患难之际,而务慎密于登进,殆自孤之道也。”故“自古英霸之略,汲汲不遑,唯有求贤自助而已。”“阁下奋其智勇,矫世违俗,恳诚拳拳,千里之外将共兴起。尤望敦尚儒者骨干之士,以佐不及,宽以纳才,严以责效,是实安危之大端,治乱之所存也。”(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册,第197、198页。)这些话入情入理,切中要害,不能不使曾国藩为之动心,用人策略为之一变。不过,他的汇保之案愈做愈大,荐举愈来愈滥,主要还是受了胡林翼的影响,效而仿之,遂成弊政。同治五年他在一封奏折中说:“臣向办保案极为矜慎。咸丰四年克复武汉,仅保三百余人。五、六两年保奏三案,合计仅数百人。”(《曾国藩全集》,第9册,第5349页。)其受奖人数仅占百分之三。而咸丰六年胡林翼攻占武汉,一次即奏保三千余人,受奖人数竟至百分之二三十,几近曾国藩的十倍。故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保举太滥,官、胡创之,余亦因之,习焉不察,不复自知其非。”(《曾文正公家书》,同治二年正月元旦。)不过,无论首创属谁,曾、胡皆难辞其咎,而此风愈演愈烈,更是不争的事实。据说,“是时军中保案,动辄万余,武职奖札,多弃弗取,贱视可知。文职中以两司候补者,从不获简。”(《异辞录》,第1卷,第53页。)还有人说,其时“军功所保记名提督,部册所载近八千人,总兵则近二万人,副将以下汗牛充栋矣。故提镇大员欲得实缺,非督抚密保不可。”(《清朝野史大观》,第8卷,第39页。)虽则如此,但它在鼓舞士气方面毕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故直到同治五年,于吏部推出新章,明令禁止记名司员直补实缺之后,曾国藩仍坚决奏请保留“军功记名一途”。奏称:“滥竽冒进之弊诚所不免,而迈众之才,异常之劳,亦未尝不出于其中。现在陕甘、云贵兵事未已,沿海、沿江时局亦多隐患,仍属需才孔亟之时。部议新章保藩臬者一律先补道员,在各员不至遽而觖望。但求圣慈存记,每年简放实缺数人,俾知军功记名一途尚有得缺之日。则群彦争奋于功名之会,而军营愈以见鼓舞之神。”还说:“部章之除授有定,所以慎重名器;圣主之特简无定,所以驱策群才。二者互相为用,于振厉人才之道,更为详备。”(《曾文正公奏稿》,第29卷,第68—69页。)

战争期间,地方督抚或统兵将帅所办军营保案,有汇保与密保两种方式。汇保是汇总奏保的简称。汇保之案办理较易,受奖面较大,但仅能保荐候补、候选、记名、即用之类一般任职资格。上述愈保愈滥终成晚清一大弊政之事,即指此而言。故其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欺骗性,而武职尤其如此。为了鼓励军中末弁和广大兵勇为他们卖命,视“国家神器”为儿戏,明知兑现无望仍随意奏保,致使候补提镇大员连个千总、把总也补不上,当年曾被尊为圣品的奖札几成废纸,仅能换得一醉。而要得任实缺,则非另案密保不可。而实缺有限,故非心腹亲信之人,难有如此待遇。例如东征局保案,为奖其筹饷之功,曾国藩一下子拉出一个几百人的名单,相关人员几乎人人有份。而对恽世临、黄勉等首要人物,则以夹片另行密保,使之皆得实缺,有的甚至由岳常澧道一步升到湖南布政使。

此外,还有一种叫着特保的奏保方式,与上述两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主要功能不在酬劳,而在荐举人才。如欲将出色人才破格使用,越级超擢,通常采用这种奏保方式。如咸丰十年战争形势与全国政局发生很大变动,双方激烈争夺的地区,如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省督抚,多不懂军事,军政各务办理难以得力。清政府令曾国藩择贤举荐数人,以备简用。曾国藩遂将沈葆桢、李续宜、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陆续推出,荐其才可大用或堪寄封析。清政府便采用曾国藩的建议,将他们分别任命为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巡抚。其中李鸿章、沈葆桢由道员直升巡抚,左宗棠由四品京堂候补跃升浙江巡抚。他们三人和其后经别人另案奏保的由盐运使晋升广东巡抚的郭嵩焘,尤其由候补知府晋升陕西布政使的刘蓉,皆属破格任用。故曾国藩在给郭嵩焘的信中说:“霞仙一飞翀天,较李、彭诸公尤为破格。”(《曾文正公书札》,第17卷,第13页。)因而,不管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整顿吏治抑或宏奖人才,战争局势的迅速改观抑或个人飞黄腾达,大概任何一种奏保方式都不能与之相比。

为了整顿吏治和宏奖人才的需要,除院司大员外,对州县官员也往往采取破格奏保的方式。首先这样做的是胡林翼。咸丰六年湘军攻陷武昌、控制全省之后,急需恢复新占地区的地方政权机构与社会秩序,需要大批堪任州县官员的人才。鉴于悬缺过多而又人才匮乏,符合任职条件者尤为罕见的现实情况,胡林翼上奏清廷,要求不拘文法,破格用人。他在奏折中说:“贼扰之地,官缺久悬,观望不前,所在皆是”,“州县尚悬缺待人,可否敕下部臣,暂勿拘臣文法资格”,“容臣次第清理,分别委署。如果试验有效,才具出众,即行奏请试署,以期实济而利民生。”(《胡文忠公遗集》,第14卷,第5—6页。)清政府答应了这一要求,胡林翼的试验获得成功,湖北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其这一做法也成为破格用人的先例。咸丰十一年安庆之役后,曾国藩面对广大新占地区,也遇到胡林翼类似的难题。于是,他依例而行,一请再请,也取得成功(详见拙著《曾国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148页。)。

总之,在使用人才的问题上,不拘文法、破格用人的思想与做法,既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也具有吸引人才的巨大作用。此项发明权当属胡林翼,而清政府与曾国藩又将之发扬光大,其对当时战争成败的影响是不可轻视的。若非如此,湖北、安徽的经济恐难以很快恢复,战争也难以持久。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恐怕就在这一点上。

为了克服种种障碍,达到既宏奖人才,又能解决地方吏治整顿中的难题,曾、胡等人还在具体操作上动了不少脑筋,采取各种手法,诸如直接奏保、委托奏保、交互奏保等,将自己的亲朋好友恽世临、毛鸿宾、刘蓉、郭嵩焘等陆续推上高位,而一些较为难办的地区的吏治,也得以迅速解决(详见《曾国藩幕府研究》,第160—161页。)。

曾、胡诸人虽然在汇保问题上失之于滥,但在密保问题上却慎之又慎,于密保人员的考核评语,也做得极为认真。按照清政府的有关规定,部院大臣对每年考核中密保晋升的人员,必须对其政绩、才能单独出具切实考语。而对军营密保人员,也依例提出这样的要求。同治五年曾国藩在一封奏折中说:“臣向办军营汇保之案,稍失之宽。至于密保人员则慎之又慎,不敢妄加一语。上年奏片中,称‘祝垲在豫士心归附,气韵沉雄,才具深稳,能济时艰’,虽不敢信为定评,要可考验于数年数十年之后。”(《曾文正公奏稿》,第25卷,第67页。)足见其对密保一事的自信和一般状况。

然而,尽管曾国藩深具知人之明,精于奏保之道,终因事态复杂、人情不一,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不免会遇到一些难题。他一生中积有不少经验教训,也有不少感慨与悲叹。当为荐举人才之事受到曾国荃的责难时,他复函解释说:“近世保人也有多少为难之处。有保人而旁人不以为然,反累斯人者;有保之而本人不以为德,反成仇隙者。余阅世已深,即荐贤亦多顾忌,非昔厚而今薄也。”(《曾文正公家书》,同治二年八月初二日。)曾国藩此说并非无因,试举一二例证以说明之。因得保受累的典型事例是周腾虎。周腾虎的情形与黄勉类似,资历相当深,入幕也比较早,只因才宏德薄、名声不佳,一上荐牍即被连章弹劾,最后竟因此暴卒于由沪返皖的途中,使曾国藩痛悔不已。他在同治元年八月初三日的《日记》写道:“接少荃上海信,知周弢甫在沪沦逝。老年一膺荐牍,遽被参劾,抑郁潦倒以死。悠悠毁誉,竟足杀人,良可怜伤。”从此,接受教训,决不再奏保类似之人。如在金安清的问题上,力排众议坚持只用其策,不用其人,并在信中向其九弟曾国荃解释说:“眉生见憎于中外,断非无因而致。筠仙甫欲调之赴粤,小宋即函告广东京官,以致广人之在籍在京者物议沸腾。今若多采其言,率用其人,则弹章严旨立时交至,无益于我,反损于渠。余拟自买米外,不复录用。”(《曾文正公家书》,同治三年正月十七日。)至于受保之人不以为德,反而结怨的例子,也有不少。刘蓉是曾国藩结识最早的好友,也是入幕最早的幕僚,且仅是个文童,入仕的希望非常渺茫,曾国藩很想在这个问题上帮他一把。然而他却一再拒绝曾国藩的保荐。《清人逸事》称,“湘乡刘抚部蓉,与同县曾文正为布衣昆季之交。两家集中举理学、经济互相箴勖之书牍、文诗,蚤隐然以第一流自待。兵事起,抚部久客文正幕中,每削荐章,文正欲列其名,辄持不可。”且谓转相汲引“非友道之正。士各有志,奚必以此相强?文正深然之,由是终身未尝论荐。”(《清朝野史大观》,第7卷,第125页。)

不过,这仅是自讨没趣而已,远不如奏保左宗棠所引起的风波,更令曾国藩后怕。咸丰四年岳州之役后,曾国藩积于个人情谊,办理保案时欲将左宗棠挂名荐章,保为同知、知府之类。不料,消息传出,只因事先未曾征得本人同意,激动了左师爷的火气,几乎惹出一场大祸。左宗棠在给刘蓉的信中说:“鄙人二十年来所尝留心,自信必可称职者,唯知县一官。”“此上唯督抚握一省大权,殊可展布。此又非一蹴所可得者。以蓝顶尊武侯而夺其纶巾,以花翎尊武侯而褫其羽扇,既不当武侯之意,而令此武侯为世讪笑,进退均无所可,非积怨深仇断不至是。”还说:“幸此议中辍,可以不提”,“若真以蓝顶加于纶巾之上者,吾当披发入山,誓不复出矣。”(《左文襄公书牍》,第2卷,第27、28页。)最后,还是曾国藩向其赔礼道歉,此事才算了结。

从此,曾国藩接受教训,保人之前先探明本人的态度,免致莽撞出错。不料,又由此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李联琇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孰料旋遭寇乱,几丧身家,不得已流徙沙溆,进退维谷,遂以文字自娱,杜门避世,渐至朝不谋夕。忽蒙曾文正公延讲钟山,糈脯粗足,逸于在官,乃有终焉之志。而文正屡劝之出,兼欲保荐,见辄问其愿仕与否,愿则保之。弟窃病其多此一问。夫不谋而保者,公义也,谋之而保者,私恩也。仆虽不才,忝官三品,安能于垂朽之年,复托恩门、拜举主哉!是以固拒之。人遂谓弟甘心石隐。”(李联:《好云楼二集》,彬彬堂咸丰十一年刊,第13卷的14页。)真是人各有志,难以悬揣。大概曾国藩至死也没有弄明白其中的奥妙。此亦可见,曾国藩所谓保人难的慨叹,并非故弄玄虚。

曾国藩保人失误的典型事例是李元度(《曾国藩幕府研究》,第179—180页。)。不过,其致误之原并非知人不明,用人不慎,而是为情所误,即所谓“虽曰爱之,其实害之”(《曾文正公书札》,第21卷,第20页。)。早在徽州溃败四年之前,曾国藩已发现李元度并非统军之才。他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说:“从前次青之于平江勇,一味宽纵,识者知其无能为。至丙辰三月烧辰州勇二百余人,次青不究,又庇护之,鄙人则深恨之矣。”(《曾文正公书札》,第19卷,第26页。)曾国藩虽如此想,但却对之不仅不追究,不撤差,反而屡委重任,使之官越做越大,兵越带越多,终成独当一面的大员。委任之初,道途议论纷纷,连张集馨都认为李军必败,曾国藩岂能毫无觉察?即如委守徽州一事。曾国藩接办徽州军务之初,曾派朱品隆先行侦察,回营报称非有二万人不能守城。李元度自奋以三千人可保徽州无虞,曾国藩竟轻信其大言欺人之谈,实出常理之外。故当李元度弃军逃命、曾国藩必欲参劾之时,“军中有联额诮之者,联曰‘士不忘丧其元,公胡为改其度’,额曰‘道旁苦李’。”(《清稗类钞》,第4册,第1592页。)其讽刺李元度之意自无可疑,但恐怕主要还是针对曾国藩的。

不过,平心而论,这应该算做一个例外。总体而言,曾、胡的人才理论与实践是成功的。其终成大业,获“中兴名臣”之誉,与此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