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26200300000005

第5章 风云际会(4)

由于当时手握京畿主要武装力量的胜保在辛酉政变时,于“太后垂帘听政”之外,又提出一个“近支亲王辅政”的问题(参见《清代全史》第7卷,第320页。),迫使那拉氏不得不接受太后、皇叔联合执政的体制,犯武人干政之大忌,那拉氏早就对他恨之入骨,起了杀以泄愤之心。其后胜保又对恭亲王多方行贿、拉拢,二人关系日益亲密。这就更加坚定了那拉氏杀掉胜保、以剪除奕羽翼的决心。而胜保自己亦行为不检,授人以柄,这就无疑为那拉氏实现这一图谋大开方便之门。同治元年七月那拉氏先下令将胜保由安徽调往陕西,接着又于十一月以恃功骄盈、多次庇护苗沛霖与宋景诗部“降而复叛”等罪,密令督办陕西军务的钦差大臣多隆阿将其逮捕,并于同治二年二月槛送至京师。七月,下诏赐其自尽,从而剪除了奕的羽翼。由于在此之前几次欲杀胜保,都因奕的阻挠而未获成功,故这次那拉氏还特地耍了一个小花招。为了避开奕的阻挠,她又重施杀肃顺时的故技,先令人背着奕秘密拟定谕旨。“一日,帘内传旨无事,各直员皆散,恭邸甫出而赐胜死之旨从中降。”(《能静居日记》,同治七年二月十四日。)当奕发现回救时,已经来不及了。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兄弟率湘军攻陷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随后将该地区湘军五万人陆续调走或裁撤,仅留数千人戍卫省城,其前敌统帅曾国荃亦被迫辞职回籍。那拉氏以为时机已到,便暗中布置,于同治四年三月向奕开刀。

日讲起居注官蔡寿祺首先发难,以议论朝政的形式呈递奏折,对奕进行政治攻击。他根据那拉氏的授意,在折中提出“广言路、勤召对、复封驳、振纲纪、正人心、整团练、除苛政、复京饷”(《能静居日记》,同治四年四月初四日。)八条要求,并批评奕重用汉臣,指责劳崇光、骆秉章、曾国藩、刘蓉、李鸿章等督抚大员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该折留中。时隔十日,蔡寿祺又上一折,好象得到什么高人的指点,一改上次万箭齐发的做法,将攻击的矛头集中于奕一人,列出“揽权、纳贿、徇私、骄盈”四大罪状,要求奕引咎辞职,“归政朝廷,退居藩邸,请别择懿亲议政”(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版,第99、101页。),从而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更大的震惊与混乱。那拉氏乘乱出击,避开奕控制的军机处,召集周祖培等八人,命其照蔡折给奕定罪。周祖培等惊惧交加,怵于那拉氏的淫威,尽管查不到事实,最后仍不得不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为由,将那拉氏事先亲自草拟的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上谕,加以润色,仅在“恭亲王”与“妄自尊大”之间,增添“议政之初,尚属谨慎,迨后”十字,即匆匆发向全国。蔡寿祺胆子如此之大,那拉氏动作如此之快,不能不令人联想起四年前那拉氏、奕导演的,作为政变先声的董元醇奏请太后垂帘听政的闹剧,内容有变,手法雷同,个中奥秘,不言自明。那拉氏的“上谕”称:“联奉两宫太后懿旨,本月初五日据蔡寿祺奏,恭亲王办事徇情、贪墨、骄盈、揽权,多招物议,似此劣情,何以能办公事!查办虽无实据,事出有因,究属暧昧,难以悬揣!恭亲王议政之初,尚属谨慎,迨后妄自尊大,诸多狂傲,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视朕冲龄,诸多挟制,往往暗使离间,不可细问;每日召见,趾高气扬,言语之间,许多取巧妄陈。若不及早宣示,朕亲政之时,何以用人行政!凡此重大情形,姑免深究,正是联宽大之恩。恭亲王著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以示联曲为保全之至意。至军机处政务殷烦,著责成该大臣等共矢公忠,尽心筹办。其总理通商事务衙门各事,宜责令文祥等和衷共济,妥协办理。以后召见、引见等项,著派惇亲王、醇郡王、钟郡王、郛郡王四人轮流带领。特谕。”(翁同龢:《翁同和日记》,中华书局1969年版,同治四年三月初八日。)

不料,上谕发布之后,在统治阶级上层,招来一片惊异、反对之声。惇亲王奕,乃奕同父异母第五兄,为人蠢笨、憨直,出承惇亲王爵,因不直其政变杀肃顺事,多年与奕不和。这次见奕突然遭此沉重打击,顿生兔死狐悲之感,疑为那拉氏擅作威福,欲灭觉罗近支诸王,遂警惕起来,愤然上疏抗争。随后,醇郡王奕譞、通政使王拯、御史孙翼谋接连上疏力争,不同意罢免奕。将这些奏折发下复议,结果也是反对者多,赞成者少,且反对之声越来越大,几乎众口一词,要求收回成命。尤为严重的是,有人竟以“夷人”为词,称“该王素为中外仰重,又为夷人所信服,万一夷人以此为请,从之则长其骄肆之心,不从则别启猜疑之渐”(《晚清宫廷实纪》,第109页。),更使那拉氏有所顾忌。这样,她也就只有退却一条路了。然而,那拉氏毕竟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在其前行无路必须退却时,也要竭力掩盖自己的政治意图,以免陷于被动。于是,她再次耍弄两面手法,在将这一问题提交王、公、大臣集议之前,分别召见意见不同的两派人物,使双方都以为得到那拉氏的支持,造成意见相持不下、一时难以成议的局面,从而冲淡了反对派黑云压城的政治气氛。当与议朝臣意见渐趋一致时,她便乘机发布明谕,恢复奕内廷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职务。接着,召见奕,面加训诫,见其“伏地痛哭,无以自容”,“深自引咎,颇知愧悔”,完全屈服于自己的脚下,那拉氏便故作“衷怀良用恻然”的姿态,恢复奕军机大臣的差事,但“毋庸得议政名目,以示裁抑”(《翁同龢日记》,同治四年四月十五日。),并将上述情形与新的决定以上谕的形式发布全国。至于奕的内务府大臣、宗人府宗令及正黄旗满洲都统等军政要职,则已于数日前由他人接替。经过这次打击,奕不仅实权顿减,地位降低,而更为重要的是从此失去议政之权,再不能与那拉氏帝、相联合,隐隐相抗,完全变成驯服的臣仆,同咸丰初年以前的军机大臣无异,徒有相名,而无相权。

至此,通过辛酉政变建立起来的听政、议政联合政体宣告解体,肃顺执政时由咸丰皇帝出让的相权,亦由那拉氏对奕的突发一击而夺回。从此,那拉氏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继武曌之后的一代女皇,而清王朝则通过她的手,以帝权兼并相权,在经过一场惨烈的战乱之后,重新恢复了昔日极端的君主专制体制。

§§§第三节 清政府政治对策的形成与实施

清代咸同年间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咸丰后期军机处的失势和相权的产生,都与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所采取的政治对策,尤其围绕这些政策在中央政府内部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有关。肃顺所以敢于力争这一久已消失的权力,并强行加以使用,以及咸丰帝所以出让这一权力,容忍肃顺以御前大臣、户部尚书行使相权,皆因这些政策对清王朝至关紧要,生死攸关,而又非如此不能克服障碍,将之得以贯彻执行。

为了将太平天国革命尽快镇压下去,清政府采取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这里只讲政治方面的,主要有以汉制汉与放权督抚两项,与此相关的还有重用士绅、重用勇营两项。实际上,这是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再分配。满洲贵族,尤其觉罗皇室、皇帝本人,为了打赢对太平天国的这场战争,保住自己至高至大的权位,不得不从自己手中分出一部分权力,授予汉族地方督抚,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作用。

以汉制汉的思想与政策由来以久,满洲贵族人关前后曾被广泛地加以运用:如收编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等汉族降人,于满、蒙八旗外建立汉军旗;招降吴三桂等明将及大批明军,于八旗骁骑营外建立绿旗营;招降洪承畴等明臣,借以制定各项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维持统治秩序,以及在各级政权中选用汉族官员等,都属于这一类。只是当其统治地位逐步稳固,尤其平定三藩之后,这一思想与政策渐渐淡化,且其借重汉人的程度,亦远不能和咸同年间相比。因为上述人员至多起一些配合、辅助作用,满洲贵族从未让他们唱过主角。其原因无他,主要还是由于斗转星移,满汉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对满洲贵族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军事形势,无论其自身还是客观环境,都已起了很大变化。所以,这项政策之能否得以实施,及其实际上的深度与广度,对他们自身来说,则具有更为严重的意义。

清王朝是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建立起来的一代政权,一开始就陷入占中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汉族民众的包围之中,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满洲贵族乘明朝末年旧政权垮台、新政权尚未巩固之机带兵杀入关内,其得天下之巧、杀戮之重为前所未有。虽然以暴力镇压了汉族人民的反抗,而民族对立情绪,包括地主士绅在内的、各阶层民众的反满思想,却仍长期存在,难以消除。所谓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如何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成了他们政治上的一个大课题。他们接受元朝统治者仅居有天下八十年即行灭亡的教训,为了长久保持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措施,除加强满族团结、推行汉化政策、联合蒙回藏族上层人物、对反满思想加紧镇压外,还刻意对汉族民众进行分化,吸收一部分汉族士绅参加各级政权,担任各种职务,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但这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而民族歧视则根深蒂固,民族藩篱与警戒之心依然存在。所谓条件,就是誓死效忠满洲贵族;所谓限度,就是名义上满汉兼用,六部堂官缺额对等,而实际上则不让汉员掌握实权,尤其不让他们掌握兵权。所谓民族歧视,就是旗员与汉员之间同样条件下的种种不平等,差别相当悬殊。所谓民族藩篱,就是对一些要害部门官吏任职资格的限制,或明或暗地规定,某些缺额只能由旗员担任,汉员不得与闻。所谓警戒之心,则指清廷对担当督抚要职的汉族大吏放心不下,往往在身边安插旗员加以监视,一动一静上报皇帝。据载,“六部皆有匾,上书某年满大臣等,宜时至大内某官(宫),敬谨阅看某朝所立御碑。”而“宫内所立碑,系专谕满大臣。大略谓本朝君临汉土,汉人虽悉为臣仆,然究非同族。今虽用汉人为大臣,然不过用以羁縻之而已。我子孙须时时省记此意,不可轻授汉人以大权,但可使供奔走之役云云。”可谓立意“深远矣”(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中华书局民国四年版,第3卷,第95页。)。这样,就不能不常常发生以往朝代所未曾有过的怪事,下吏无法无天,上司不敢管束,甚至竟有下吏欺压上司、逼死(或直接或间接)上司之事。究其原因,则不外上司为汉员,不得皇帝信任,而下吏属满员,有监视上司之责而已。至于下吏挟私诬告,皇帝偏听偏信,汉员蒙冤受屈之事,则更是屡见不鲜。咸丰四年湖广总督吴文镕,就是在旗员鄂抚崇纶的一再上告、诬陷和不断逼迫下,带少数兵力出防黄州,终致败死的。从军事的角度看,这是个明显的错误。当时湖北兵力不敌太平军,所谓“战则不足,守则有余”是尽人皆知的。出发前吴文镕曾致函曾国藩,明知送死却不敢不赴黄州,其原因就是崇纶受咸丰宠信,有言必听,吴文镕无处可以申辩。曾国藩当时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待其政治上站稳脚跟之后,便即专折弹劾崇纶,为吴伸冤辩诬,也为自己出了一口气。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满洲贵族以勇武自雄,自视种族优越,藐视汉族,鄙视汉员。虽然让这些人做官,但仍视为恩赐。在他们看来,这些汉员在清政权中的作用,不过是一种陪衬。他们很少认为,没有这些官员,就很难统治下去;更不会想到,将来会有一天,只有依靠汉族官员的支持,才能维持他们的统治。

其实,嘉庆初年的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就已经给他们敲起了警钟。虽然它终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但其战争过程表明,不仅赖以征服中原的满蒙八旗勇武已属过去,平定三藩时充任主力的绿营也成了明日黄花,追杀堵截全靠地主团练,不过依仗特权,欺瞒天下,团练苦战,绿营收功,汉员出力,旗员受赏而已。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掩盖了事实真相,也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使他们难以发现形势的变化,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提高认识、调整政策了。《清代野史》称:“满自开国,重用满而轻视汉,不曰‘汉儿庸懦喜名誉’,即曰‘吾满勿沾染汉人习气。’”(《清代野史》,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辑,第354页。)更有所谓“近支排宗室,宗室排满,满排汉”(刘体智:《辟园史学四种·异辞录》(以下简称《异辞录》),木刻线装本,第4卷,第3页。)之说。晚清学者薛福成亦曾专门著文谈及此事。只是当时清廷尚在,恐触忌讳,语言有些含混闪避,不敢过于直露。他说:“圣清御宇余二百年,凡磊落闳伟盖世之勋业,皆出满洲世族及蒙古、汉军之隶旗籍者。汉臣虽不乏贤俊,不过以文学议论黼黻隆平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先皇措注之深意,盖谓疏戚相维、近远相驭之道当如此,而风气之文弱,不娴骑射,将略非所长,又其次也。”他还说:“乾隆、嘉庆间防畛犹严,如岳襄勤公之服金川,二杨侯之平教匪,虽倚任专且久,而受上赏、为元勋者,必以旗籍当之。”为何竟然如此?“斯制所由来旧矣。”(薛福成:《庸庵全集·庸庵文续编》(以下简称《庸庵文续编》),光绪十三年刊,卷下,第4页。)就是说,这是清朝的固有制度,已行之很久了。

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战争过程中,最早提出重用汉人、以汉制汉的是文庆。文庆字孔修,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曾任两广总督。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十二年授礼部侍郎,兼副都统。此后屡升屡降,反复进出军机处。咸丰二年起授内阁学士,寻擢户部尚书,复为内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咸丰五年复为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拜文渊阁大学士。咸丰六年晋武英殿大学士。从上述经历可知,文庆确乎清政府的元老重臣。他受道光、咸丰两帝信任,虽屡因失误褫职,却仍恩眷不衰,旋即复职,寻又提升,情形较为少见。其于满汉关系,尤具远见卓识,识大体、顾大局,胸怀宽广,不为俗见所蔽。“平时建白,常密请破除满汉藩篱,不拘资地以用人。”(《庸庵文续编》卷下,第4页。)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更力主重用汉员。“尝言欲办天下大事,当重用汉人。彼皆从田间来,知民间疾苦,熟谙情伪,岂若吾辈未出国门一步,懵然于大计者乎?”(《庸庵文续编》卷下,第4页。)曾国藩、胡林翼等皆得其护佑、识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