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穷者无畏——穷人的问题与出路
2622200000006

第6章 几乎成功不等于成功本身

态度真是产生极大差异的“小”事情。常常会因为芝麻小的事情而造成的乐观或悲观、成功或失败、胜利或挫折。如果时钟差4小时,并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人们都知道那时钟有问题并自动修正它。

可是如果你的表差了4分钟——特别是慢了的情形——就造成各种问题了。比如,你想搭乘早上10点的班机,结果10点04分才到达机场,这时你跟航空公司之间就有些麻烦了。

一、“差一点”成功是没有任何报酬的

在你一生中,成功与失败的差别往往很小,快乐与不快乐,成交或错过一笔生意,胜利者与一般人,其间的差别也很小,但是胜利者与一般人的报酬却有很大的差异。

1974年肯塔基赛马中获胜的骑师得到27000美元。两秒钟后第四名到达终点却仅得到30美元。不管这是否公平,这都是生活的游戏。我们无法改变游戏的规则,能做的就是学好规则,尽最大的努力玩游戏。

几乎成功不等于成功。你差点做成一笔生意是没有佣金可拿的,几乎去旅行是没有什么乐趣可言的。在生命的游戏中,“几乎”做出任何事情都是没有实际效果的。成功,不折不扣的成功,才能带来实际效果。

让我们来分析下面一位室内设计师,她一直很忙碌,始终没闲着,有好几次都“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是,结果呢?

马雪儿是一位28岁自行创业者,办公室就设在家里。“我从没有想到我会干这行,”她在3年后说:“我原想当画家的,但是我实在无法靠画画过活。”

不过她对建筑一直就有很浓厚的兴趣,由于她对现代家俱装潢的独到的领悟力,加上有巧妙运用空间的能力,使得她在这方面的知识日渐丰富,而在市面上相当受到顾客的欢迎。

“刚开业并不是这么回事,”她立刻说明道:“你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打人这一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让别人来认识你。”

在开始的头3年,她主要都是替朋友设计,通常是那些30多岁、正往上升的年轻夫妇,他们刚刚在城市里买下了公寓请她设计。“做他们的生意很容易,”她很愉快地说:“我们总是能在预算及格调上达成协议。”

马雪儿是在美国中西部长大的,当她搬到纽约时,就被别人认为保守。从某些方面来看,马雪儿变得比纽约人还像纽约人,买文艺活动的联票,到百老汇看首轮表演,并且非常勤于赶时髦。她身材高大,5英尺8英寸,留了一头短发,她觉得这样最能衬托出她优美的脸型。马雪儿不屑于到普通百货公司买衣服,而喜欢到较小或较奇特的流行服饰专卖店精挑细选。她最爱穿宽松的裙子和凉鞋。

虽然应付早期的这些客户一直没什么问题,但也几乎毫无收入可言。“我需要一些年纪较大,也较有钱的客户。”她说。她的丈夫肯尼是一位图案设计师,主要收入来自替一家大电脑制造商设计技术手册,以及替出版公司设计书的封面。“我们生活绝不成问题,”马雪儿说:“但是替那些有大房子的有钱人设计,才是最赚钱的。”

逐渐地,由于客户满意,口碑相传,因此电话多了,活儿也多了。“我现在手上有两件大设计。”她在这行做了快9年时很兴奋地说。但当这两笔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没有其他工作了。事实上,曾经有5个多月,她没有事干。“这就是这个疯狂行业的特色,”她说:“不是大丰收,就是大饥荒。”我们不曾见她这么沮丧过。

她的举止和穿着方式其实也都是刻意塑造的,这也是她所谓“高品味”的一部分。“别人是以你的生活方式及穿着打扮来评定你的。”她说过好几次。而另一方面,她又认为有一股所谓的“艺术精神”在她心中想发泄出来。在这行干了11年后,马雪儿不断对其他领域产生了兴趣。

二、40岁以前还没有选对方向的话,这辈子恐怕没希望了

实际上,马雪儿一直在尝试走不同的路子,不过直至即将迈进39岁大关时,她才开始对各种不同方向的路子较具野心。她个人认为,内心那股对艺术的冲动,迫使她开始寻觅其他抒发自己情绪的方法。

她从25岁以来,就一直对家庭装潢用的织品质料与织法很感兴趣。“选择得当的话会使房间意趣盎然,而且非常高雅。”

在她30岁以后的整整10年中,在这方面所花的精力对她来说,似乎还没有使她脱离她的主要工作路线。

然而,到了她38~39岁和40岁出头时,那已成了她发挥创作天赋的主要途径了。如果马雪儿是在一家大公司做事的话,她就会注意到自己这么做的严重性。而现在,不但不是这样,而且在她看来,那似乎只是她原先工作的延伸而已。为了深入了解针织工厂以及编织工厂的作业情形,她亲自走访了当地小纺织厂,也去了南部的几个大厂实地考察。

然而这只是个起步而已,织品设计的学问可大着呢,还有许多必须要学的东西。“我可画出我想看的样子,”42岁时她说,“但是织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像我画的样子。”没多久她又发现自己需要了解纱的特性。由于有这么多的问题存在,使她觉得非常懊恼,但她一向就很能坚持到底,因此就咬紧牙根,勇往直前了。

当她44岁的时候,接下了一家小工厂的设计工作,替他们设计一套秋季布料。“当时我真是既惊奇又害怕。”她说。当时马雪儿仍然在作室内设计,花在客户身上的时间很可观,何况室内设计所接触的人要比布料设计多得多。“但是所不同的是,”她自嘲地说,“室内设计只要有钱就行了。”

然而,要设计出一套畅销的布料就不那么简单了,不但要对流行的趋势和市场的需求有清楚的认识,合理的价格也是很重要的。虽然纺织厂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多方面的协助,这一套布料设计还是失败了。不错,技术人员做的成品完全符合她的设计,但那却不符合消费大众的需要。

“这种垃圾绝对销不出去,”业务经理一再地告诉她。尽管她自称知道有谁会买,却绝不愿意亲自参与销售。“我的阶层比业务人员要高,”她很气愤地说,“我还不至于愿意和他们同起同坐。”

但是,随着残酷的销售结果,她不再那么自负了。她同意公司按销售量抽成付给她权利金,而不是以买断方式一笔付清,但马雪儿始终未得分文。“卖不出去并不是我的错。”她告诉工厂老板。老板悻悻然地回答道:“对,我想错在我自己,我是罪有应得。我请你并没花什么钱,所以你的设计也只值这么一点。”

屋漏偏逢连阴雨,室内设计这样的工作也是多灾多难。有两家客户对她处理这份工作的那种随便而漠不关心的态度,感到非常生气。“我需要你的时候找不到你,”其中一位告诉她说:“而且你拖上好半天还不回电话。”另外一位更是连嘲带讽地说:“我不知道你还是一位邮购设计师呢!室内设计能用邮购方式完成吗?”

这些抱怨都是因为她根本什么事都没做。马雪儿曾经接下一个750()元的墙壁书柜生意,并且找了一位承包商代工,不料在向她领了5500元后,这位承包商却失踪了。马雪儿接着又发现这承包商那时已债台高筑,在搜刮了所有可以预借的款项后,就宣告倒闭了。马雪儿只得再找其他承包商,并且自掏腰包把工程完成。“我46岁了,”她厌恶地说:“却仍一事无成。”

她的声誉也越来越糟,旧日的客户纷纷指责她不可靠,使得她的生意日渐冷清。为了使自己能生存下去,她开始加入各种不同的妇女团体,希望能如她所说的,使自己和一个需要用室内设计技术的生活圈“相结合”。

虽然她的确交到了新朋友,然而带来的生意却很零散,赚得的钱大部分也都花到会费、服饰以及餐费上了。不过她仍然极为乐观,仍然深以自己创业为傲,对于每一件事,不论大小,还是同样的热心。“我有预感这个设计方案一定会成功。”她在55岁时说,当时她刚接下一位朋友的房屋设计生意。“说不定会登上《建筑文摘》,到那时,我就可以成名了。”

拿这个例子来看,我们的结论似乎是:像马雪儿这样自行创业的人,若到了40岁还没有选对方向的话,这辈子就注定不会成功了。

事实证明,一个人在20~30岁时抱着充分的决心与充沛的精力,去追求兴趣,开创前程,事业成功的机会会比40~50岁时才开始要好得多,自行创业的人尤其如此。由此可见,对于有志创业的人来说,能在头10年认清自己所选择的方向以及采取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