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建筑奇观
26233400000053

第53章 雍和宫

雍和宫在北京安定门内,是北京城内最大的喇嘛教寺庙。这里原为雍亲王府,即清世宗雍正即位前的府邸,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雍正即位后(1725年),将此处一半改作黄教上院,一半留作行宫。雍正三年改名雍和宫。雍正死后,因为尸首在雍和宫停灵,于是把宫内主要殿堂的琉璃瓦由绿色改为黄色,升格为宫殿的同一等级。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正式改为喇嘛庙,这也是当时清朝中央政府为了团结国内少数民族而实行怀柔政策的体现。

雍和宫规模宏丽。前半部布局疏朗开阔,琉璃牌坊高耸于全宫的最南端,牌坊北为一条很长的甬道,直达昭泰门,甬道两侧松柏浓郁,宁静幽深。昭泰门以北则建筑密布,主要建筑物是五间大殿:天王殿(雍和门)、雍和宫(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

法轮殿是大型殿宇之一,殿前后出抱厦,平面呈十字形,殿顶设有五座小阁,阁上设有小型喇嘛塔,具有鲜明的喇嘛教艺术风格。

万福阁是全宫最高大的建筑物,阁高三层,体型雄伟,其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两层楼阁(永康阁、延绥阁),三阁之间用两座阁道连接,造型别致,是我国木构古建筑中别具匠心的杰作之一。万福阁内有一尊高18米的大佛立像,系用西藏七世达赖进贡的整根白檀木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