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26248100000019

第19章 成为善于思考和具有独立创造能力的人(1)

2009年6月,在哈佛大学第358届毕业典礼上,校长福斯特说:“我们一直坚持,最好的教育是那种培养分析能力的、形成思考习惯的、能够把信息变成理解的教育。这就是教育为什么这么重要,受过教育的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这么重要。”“作为一种自然属性,大学是培养不安宁甚至叛逆文化的地方。这种属性存乎其对未来的责任感中。知识的扩展意味着变革,但是变革往往带来不适,因为它总是同时包含着损失与收获,迷惑与发现。但是不安宁和叛逆对于思想的自由、创造和革新的自由来说是必需的。它们是塑造未来的关键。这种无限的想象力才是一所大学真正依赖的。”哈佛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反思性的、经过良好训练的、有知识的、严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具有独立创造能力的人。他们有能力在全国和全球过着奉献性的生活。

以特别的方式对待事物或信息间的联系

爱因斯坦是哈佛学子的重要榜样之一。

1907年11月,爱因斯坦有了他自己称之为“生命中最幸福的思想”。

长期以来,他一直试图去理解重力现象,用他的狭义相对论去解释重力现象,但是失败了。现在,一个突然闪现在脑中的想法给了他很大启发:当一个人(或一个观察者)从房顶自由下落时,将不会体验到周围有重力场。他说:“如果从下落观察者身上掉下某个物体,则该物体将相对地保持静止或一致的运动。”这一闪念导致他提出广义相对论的原理,从而推动物理学爆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科学巨人所做的种种发现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世界,也在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但是,还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科学天才是怎样思索的。大多数人以为:智商决定了天才,爱因斯坦所有的深邃洞察力是一种奥妙、专一的思维产物,是凡人所达不到的。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天才人物的思维,尽管还没有大量确凿的证据,但他们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揭开了天才秘密的一角。

出乎意料的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率先提出,决定天才的不是智商,而是创造力。加德纳教授认为,智商仅仅涉及人的逻辑数学能力。人类起码有7种不同的能力,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应该具有几种能力,他不但要有逻辑数学能力,而且要有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和有形动觉能力。

一些实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某些科学家曾经报告说,有时候,一种思想围绕着某个形象而产生;有时候则集中在一种感觉或一个词上。爱因斯坦叙述在他指尖上曾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引导他解决了某个问题。电发明家特斯拉在一次偶然散步中想到旋转磁场,当时他正对着傍晚落日吟诵歌德的诗,突然出现的灵感使他想到一个在圆形磁铁中急剧旋转的磁场,这导致他解决了电机旋转的理论问题。是否诗的节律和晚霞给了他启发呢?

智商测试能公正断言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和掌握知识的快慢,但对天才的要求绝不只是掌握知识,天才必须能跃出当代知识的范畴去开创新知识的领域。一些专家认为,天才人物是以特别的方式对待事物或信息间的联系的,一些对普通人不足为怪的事,在天才心中却能产生疑问。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做阴极射线实验时,注意一种不寻常的绿色荧光,可是,在他之前的一些研究者也发现过这种荧光,他们忽略了它,认为它是无意义的。而伦琴却对这种光进行了研究,终于发现了新的射线——x光。

加德纳认为,科学家解决问题是通过智能转移来进行的,逻辑数学能力是一个决定条件。科学家可以用语言思考问题,也可以用逻辑方式或空间想象来思考,他们像孩子那样,思维非常灵活。

心理学家史特恩布总结了三条科学思维的规律。第一是思维的选择性,即从不被注意的事件中选出有用的东西,青霉素的发明是一个例子。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做霉菌试验时,偶尔发现培养皿中的一些葡萄球菌大量死亡,他选择这一偶然事件作研究对象,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一种有强大杀菌能力的霉,这就是青霉素。第二种方法是结合法,把一些已知的信息材料用特殊方法结合到一起。就像达尔文发展进化论所做的那样。第三种方法叫形象比较法,把已知事物同研究对象联系起来。德国化学家奥格斯特曾经用蛇的形象来比喻苯环结构,使他在化学上做出了贡献。

不少研究人员认为,创造过程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段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大多数天才人物把工作融合在自己的兴趣之中,他们有雄心勃勃的规划,他们知道怎样把一些棘手的问题适当归类,而集中力量去做能解决的部分,达尔文就是这种科学工作方法的典范。

罗森伯格花了多年时间去调查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分析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后,他认为,天才头脑中的对立思想激发了创造发明的能力。

他称对立思想为矛盾心理,对于普通人,矛盾心理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对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矛盾心理是科学发现的动力。一个科学家能同时产生心理上的对立思想,并创造一种新的联系、新的理论,使对立的事物能被解释得合乎逻辑。罗森伯格说,每个人都有对立思考的能力,只是天才人物经常运用它。

哈佛不欢迎只会读书没有创造性的学生

美国的名校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多是不特别重视,如果一名高中生仅凭考试的高分数而其他表现平庸就能进入哈佛,哈佛大学恐怕就会被教育界人笑掉大牙、会被社会舆论炒翻天了。

在美国的大学招生体系中实际上是没有“高考状元”这一概念的,当然,大学在招生中第一项指标是考核学生的学识基础,学生考试的分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与“一考定终身”不同的是,学生考试的分数只是大学考虑录取的基础,既不是唯一,也不是全部。

在美国,能够反映学生学业水平的数字指标或者说“硬”指标有两个:一是学生在高中4年的学业平均成绩;二是全国性的考试SAT(或是ACT)考试成绩。在美国,经常会看到某某孩子SAT考了满分,但报考哈佛大学等名校,结果却是不被录取。

为什么呢?因为哈佛大学根本不把考试拿满分的学生真正当回事。如果只会读书,而无创造性,这样的学生不会被看好。说穿了,人家要的是人才,而不是“高分宝贝”。

哈佛大学的前任校长曾谈到该校喜欢招收什么样的学生。他说,杰出的大学生来源于优秀的高中生,我们是一个极力培养、鼓励高中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学校。

社会对一流高中生的赞美并不局限于好的课堂成绩,而是多方面的。

要成为哈佛的学生,光学习好是不行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开创新天地的创造性;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单关心自身专业领域是不足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关注其他方面的广泛兴趣。

2008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超过2.7万人,而录取率只有7.4%。

许多人的成绩十分优异,SAT考试中取得满分学生大有人在,但最后还是被刷下来了。报考哈佛大学的学生大多是美国各高中最优秀的学生,在学业上他们的SAT考试和高中四年的GPA都是相当高的。但哈佛不会按照这些分数的高低从上往下挑选学生。在分数之外,哈佛大学录取学生的考量是综合性的。

那么,能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又是什么样的学生呢?让我们看一个例子。俄亥俄州雪克黑茨市哈沙维布朗高中的爱丽娜·奥聂思凯斯基一直关注着水污染,选定解决金属离子污染水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在3000个小时的屡败屡战后,她终于发明并申报了自动微电子化学传感装置控制电镀系统的专利技术。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镀时排入水中的金属离子。她还是西门子一西屋科技竞赛地区决赛选手;英特尔科学英才半决赛选手;校世界事物联合国俱乐部主任;校报主编;疗养院志愿者资深协调入;丹麦人在二战纳粹大屠杀中帮助犹太人的历史的研究者。

第二个例子是,匹茨堡福克斯切派地区高中的迈克尔米尼克创作了四部音乐作品,其中的两部为情绪忧郁症患者筹得4000美元善款。他被《匹兹堡邮报》评为2000年最雄心勃勃的新一代音乐家,曾任校报总编、校社团主任、学生理事会部长等职,最后哈佛大学将其录取。

灵活地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麦克·桑德尔是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于1975年从位于波士顿西部的布兰迪斯大学毕业,于1981年从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1980年至今,他在哈佛大学政府系负责道德政治哲学的教学。

每年在哈佛校园最大的礼堂,桑德斯讲堂(那里也是曼昆主讲经济学原理的地方),他给本科生主讲道德推理。他用柏拉图式的教学方法——接连不断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深受学生喜爱。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是试图用一些非常简单的,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法让学生们明白深刻道理,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很受哈佛大学的教授们青睐。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几个显而易见的优点:不枯燥,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易被孩子接受,效果比较明显。

比如,有这样一则关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育的故事:很多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到底怎样才是坚持真理。苏格拉底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就让大家坐下来。他拿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学生都闻过一遍之后,他转身回到了讲台上,举起苹果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是什么气味呢?”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于是,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位学生的旁边走过去,让他们闻闻苹果的香味,并且,他边走边叮嘱:“请大家一定要注意,集中精力,再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看能不能闻得到苹果的气味?”

走过一遍之后,他再次回到讲台上后,接着问:“这次,大家仔细闻过之后,都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休息了一会儿,苏格拉底再一次走下讲台,再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闻一闻苹果,然后,他再次回到讲台,他又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举棋不定和滑稽的神态,立刻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嘲笑声。这时候,苏格拉底也轻轻地笑了,他慢慢地说:“大家都闻到了什么气味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苹果的香味!”

突然,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瞬间就不见了,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缓缓地举起苹果,非常严肃地对所有的学生说:“看来,真的很遗憾,没有一位学生能够真正的一直坚持真理。事实是,这是一个假苹果,其实什么味儿也没有。”

学生们瞬间无语,都睁大了眼睛,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接着低下了头,不再说话。

这就是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典型例子。当学生们问到,怎样才能坚持真理时,他并没有告诉大家,怎样就是在坚持真理,怎样才能做到坚持真理。而是直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让他们看看自己在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上,能否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和感觉。结果,事实是,没有人能够坚持!以小见大,苏格拉底用一种非常平实、但是也非常有效地方法,间接告诉了学生:不要跟随大流,要相信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大多数人认为对的事情,也许并不一定是真理!

桑德尔的课程从实际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的道德选择出发,引出哲学领域里各种经典作品,着重说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他的讲解不但没有哲学的枯燥,反而引人入胜,让学生大开眼界。据说,能容纳一千人的桑德斯讲堂几乎场场爆满。

2009年10月19日,在与乔治·索罗斯就开放社会、道德规范与市场的关系组织公开对话时,桑德尔跳出经济学家的视角,从哲学家的角度看待市场经济和经济学。他说,经济学家认为市场上的买卖只是简单的利益交易,对社会道德没有任何影响,其实不然。他举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观点。

一个是在以色列的一所幼儿园。和所有幼儿园一样,幼儿园不希望家长在接孩子时迟到,否则老师就不得不晚下班。他们决定对迟到的家长罚款。出入意料的是,接孩子迟到的家长反而越来越多。为什么在这个情况下价格不起作用?原来,如果家长迟到,他们会觉得因为给老师带来不便,而很不好意思;现在他们只要交罚款,迟到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罚款用来付老师的加班费,延长时间看孩子就是一种付了费的服务。

另一个例子是在德克萨斯州的一所小学。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读书设立了一个机制,学生每读一本书就可以领到两美元,学生为了得到金钱奖励,自然会读书。但是当没有金钱奖励时,学生还会读书或努力得好成绩吗?桑德尔问,我们要培养学生读书的欲望,还是要培养学生挣钱的欲望?所以他认为,市场不是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