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26248100000035

第35章 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5)

常有人抱怨时间不够用,一天忙忙碌碌,却感觉啥也没干。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因为他们的忙碌更多地是被琐碎的小事牵扯了太多的精力,等到他们静下心来处理真正要做的事情时,才发现一天又过去了。控制时间是一门的艺术,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让一天多出几个小时。下面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为学生们提供的几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1.每天早起30分钟

不少人有赖床的坏习惯。于是,为了不迟到,有些人常来不及吃早点,或拿着早点边吃边赶车,或开始了正事之后还在吃早点,这种情况既影响健康,又挤占了工作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宝贵的时间,不妨每天早起30分钟。对于一般起床较晚的人来说,要做到并不难。

2.培养速记的技巧和速读的能力

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有时间尽量多阅读一些书报和杂志,无疑是一件美好而必要的事情。其实,只要具备了某些技巧,便可大幅度地节省时间。比较一下一般阅读者与速读者的差异就清楚了。一般人的阅读速度是一分钟三四百个字。然而,经过速读记忆法训练的人,能在不影响理解内容的前提下,把阅读速度提高几倍。这是在现代分秒必争的竞争社会中,欲把握时间不可或缺的技能。

3.培养记录的习惯

搜集创意、数字,以及各类有用的信息,加以整理后记录下来,可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知识更加广博,用很少的时间学到许多活的有价值的东西。

如此看来,创造时间的办法之一,是应该在会议及重要会谈时,带着笔记本,趁着记忆还很鲜明清晰的时候,把要点赶紧记下来,这样不但能够节省时间,还可以避免错误。

4.果断地采取行动

无论创建伟业还是做平凡小事,优柔寡断的结果就是失败。明明一刻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拖下去就不止是一刻钟能解决得了的。干事业的人,要时刻提醒自己:把充裕的时间留给特别困难且有意义的问题,不可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耗费在与事业关系不大的一些问题上。

5.尽量避免杂谈

谈话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有人估计,人们每天除了8小时睡眠以外,其余的16小时中,约有70%的时间都在进行相互交往并沟通信息。

谈话所进行的直接交往,不仅可以交流社会上的各种消息和情报,而且交流思想、情感、观点。交谈中往往包含许多生动的细节,如谈话的气氛,谈话人的表情和手势等,对于我们了解某些情况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成功的谈话,还有联络感情、增进了解和友谊、消除疲劳和紧张、使心情愉快的作用。所以,对于成就事业来说,适度的交际应酬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也应该有限度,假如交谈的尽是些无益于事业与身心的话题,就应该理智地终止。

6.要留意自己的工作

珍惜时间并不是让人们变成只是忙于各种具体事务,而没有时间对它们的真正价值进行客观估价的低效率的工作狂。创造时间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人们懂得在行动中更多地进行思考,而不是在自己工作厌倦时,容易被其他无关紧要的事吸引。比如,有的人从事写作,写作中要查阅某种资料,尽管他的案头资料很齐全,但他有可能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个与目标无关的问题上,分散了精力。这或许不是好现象。自己作为自己工作和行动的主宰,要先把不得不做的工作整理出来,各个击破,方为上策。

培养高效能人士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作为现代人,为了能够在职场畅行无阻,成为高效能人士,迅速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有意识地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指出,最主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如下这几种习惯和行为方式。

1.以积极的心态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原则。我们常说:“我不会……,因为生来……“,“我迟到,因为……”,“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我们总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满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正是人能主动积极地创造、实现梦想,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

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自主选择应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应对方法;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

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何种反应。积极的含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2.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

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需要有明确的计划,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也不例外,人生的计划需要阶段性地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和改良。

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3.要做重要的事,少做紧急的事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能的人只会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当前的要务,就必须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牵绊。要勇于说“不”。

4.在生活中努力追求双赢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双赢思维”成为人们运用于人际领导的原贝。

我们从小就参与各种比赛、考试,培养了一种你赢我输、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试想一下,谁又甘心在竞赛中认输呢?树立双赢思维,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寻求互利,以达成双方都满意并致力于合作的协议计划。

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3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

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人人都能共享世界的发展资源和空间。

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5.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习惯

如果一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把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并说:“我已经戴了10多年,效果很好,就给你吧,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那么,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医生还说:“我戴得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在病人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的同时,医生还反复说:“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

这位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谁敢领教?但与人沟通时,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了解他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6.重视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

许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只有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产生强大的力量。

7.保持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和意志将使我们能接受更大的挑战,静思内省将使人的直觉变得越来越敏感。当我们的身心和意志平衡地改善时,则加强了所有习惯的效能。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之一。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这7个习惯和行为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前3个习惯在于我们本身,确立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着重于如何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转向独立,实现“个人成功”;第4,5,6个习惯,即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都将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第7个习惯涵盖了前6个,督促我们从身一心开始完善。通过培养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高效而快乐的成功人士。

积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指出,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基础,观察力就是人观察事物的能力,它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须的能力。世界上很多科学家、政治家、作家、艺术家都具有惊人的观察力,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曾经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好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可能在众人之上。”

观察能力是构成个体的基本素质之一,自然,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因此,哈佛大学特别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下面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为学生们推荐的提高观察能力的方法:

(1)在房间里或屋外随意找一样东西,比如,一张椅子或一棵树,集中注意力注视这一物体。全神贯注地平视这个物体,不要让眼睛过于紧张,尽量自然一些。现在,注意这个物体的大小,估计一下其尺寸;观察一下它与你的距离,以及它与周围其他物体的距离;再注意它的外形,看看它与附近其他物体的外形有什么区别;认真观察它的颜色,它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吗?如果是的,那是怎样一种协调感呢?如果不协调,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辨识出它的质地,它是用什么制成的?它真正的用途是什么?它起到这样的作用了吗?它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吗?怎样才能实现这些改进呢?

在搜寻这些信息的时候,让大脑紧紧围绕这些相关问题运转。或许在起初的时候会有些困难,但练习久了,大脑就会自然而迅速地对这些问题做出反应。

现在,不要继续看这一物体,停下来,动笔将你所有能想得起来的信息写下来。

以同样的一个物体为目标重复这一练习10天,其间休息两天,然后在第10天再观察这一物体,看看你是否取得了进步。

(2)以中等步速穿过你的房间,或者绕着房间走一圈,迅速留意尽可能多的物体。现在走到房间外并将房门关上,动笔写下刚才你所看到的物体,凭你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而不要凭你事先就已经知道的信息。

像上一练习一样重复该练习10天,其间作适当休息,在第10天的时候看看你的进步。

在这一练习的最后,走进你的房间,仔仔细细地看一遍你一直以来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估计一下你的遗误率。

(3)取25~30块大小适中的大理石,其中8块或10块是红色的,8块或10块是黄色的,8块或10块是白色的。将它们放到一个敞口的盒子中,然后将各种颜色的石块完全混合在一起。现在,用两手迅速抓起两把石子,然后放手,让这些石头同时从手中滚落到桌面上,或者地上。当它们全部落下后,迅速看一眼这些被抓中的石子,然后转过身去,将各种颜色的石子数目凭记忆(不要猜测)写下来。

重复这一练习10天,其间作适当休息,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