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取50张两英寸的纸片,每一张纸片上都写上一个字母,字迹应清晰、工整。将有字母的一面朝下,分散放在桌面上。拿起10张面朝下的纸片,然后迅速地将它们反甩在桌面上,尽量使它们分散开,并且面朝上。现在,用极短的时间仔细看它们一眼,然后转过身,凭着你的记忆把所看到的字母写下来。紧接着,用另10张纸片重复这一练习。
每天这样练习3次,重复10天,其间作适当休息,在第10天注意一下你的后续练习与第一次练习相比较取得了多大进步。
上述练习都需要每天练习,并至少坚持10天。如果能长久坚持练习下去,对注意力和意志力的提升均有好处。
(5)睁大你的眼睛,但不要过分以至于让你觉得不适。注视正前方,此时注意力要完全集中。观察你视野中的所有物体,但眼珠不可以有一点的转动,坚持10秒种后,不再看前方,而是将所能想起来的物体的名字写下来,凭借你的记忆,不要凭借你之前就知道的信息来作记录。
重复这一练习10天,其间作适当休息,像上面的练习一样。在每次进行这一练习的时候,保持同样的站立位置,向同样的方向看出去,并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练习,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6)重复上面的练习,其他方面都不变,只是每一天观察的位置和视野与前一天不同。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7)平视前方,自然眨眼,注视某样距离不是很远的物体,比如10—
60厘米远。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该物体上。默数60下,也就是1分钟在默数的同时,要专心致志地仔细观察。现在,闭上眼睛,努力在脑海与勾勒出该物体的形象。有一些人可以让这一形象非常鲜明、清晰,与真物一样;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一形象可能不是那么清晰生动。无论是否清楚,努力在脑海中将这一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尽量描述出来。不要再看它了,现在把各个部分的特征写下来,要相信你的印象。
每天重复这一练习10次,分别以10个不同的物体来作目标。像上面的练习一样,重复这一练习10天,其间作适当休息,每天都作记录并标明日期,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尽管为这一练习所设定的周期是10天,但它可以没有时间限度,一直持续下去,会令你受益匪浅。
记住:这一练习的目的是让你学习观察事物的本貌,并将它们印刻在脑海中。随着练习的进行,观察的仔细程度以及脑海中物体形象的清晰度都会有极大的提高。最关键的是,要有耐心和毅力。仅凭这种观察训练而使这一印象中的事物形象鲜明深刻,似乎是不太可信的。但是,随着不断的努力,至少在一定的限度内,你那敏锐的眼睛就能看得越来越清楚。特别是当你的意念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点时,它就一定能够实现。
敏锐的洞察力是靠内心动机来推动的。这就要求观察事物应反映出事物的真实面貌,要留意各种事件的结果与影响——或者是单个事件,或者是各个事件的复杂组合——以便在脑海中留下它们的全面印象。
(8)眼睛经过训练可以做到定神凝视。有些人从不会定定地看着别人的眼睛,而是瞥一眼后就将目光移向他物,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游移不定。有些公共部门的发言人在讲话时从不正视他们的听众,或者是盯着天花板,或者是看着地面,或者目光在听众中间游走,其实谁都不看。实际上你的嘴、眼睛所传达出的生动神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个人演讲的一大关键要素就在于眼睛,这是一条成功的秘诀。眼睛的直视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胜利。直接而坦率的眼神无论在哪里被人注意——在大街上,在商店里,在社交活动中,在演讲台上——都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
敏锐的眼睛所具有的神奇力量是可以造就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你的思想投入到这一“心灵的窗户”中。一个人能从生活和自然中获取到什么,取决于他能将多少思想投入于观察,要想理解和掌握现实的情况,就必须让思想走进现实中来,主动地去取得真实的信息。眼中所表露的思想通常意味着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因而,要训练自己,使自己在遇见每一个人时,都能目光沉稳地直视对方,但不要瞪着人家看,让对方完全在你的目光范围里。要注意的是,在做这一练习时,眼中必须一直表露出你的思想,睁大你的眼睛,坦诚友好地看着对方。同时记住,空洞地瞪大眼睛只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因为意志并没有展现在你的眼睛中。
(9)看着前方2.5~3米外的一个小点,全神注视着它,自然眨眼,不要让眼睛太过紧张,一边注视一边数50下,让思想完全专注于这一意念:“我在运用意志力!我在迫使意志进入眼中。”
像上面的练习一样,重复这一练习10天,其间作适当休息,每天在默数时都将计数延长20下,也就是,第一天50下,第二天70下,第三天90下,依次类推。
每天都重复这一练习,坚持数月,这样做是值得的。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努力把双手训练得更灵活
我们常常会说“心灵手巧”,聪明的人总是有一双灵巧的手。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教育家托马斯·赫胥黎说:“在这30年里的任何时候,我都是以手来进行工作的人——一个手工业者。每当我把意志贯注于双手时,解剖一只螳螂的神经系统对我来说是件驾轻就熟的事情。”
行为科学的先驱者和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教授雨果.芒斯特伯格指出,身体是思想体现的渠道,手,是人思想最重要的执行者。工艺、发明、自然科学、艺术,都在思维的指引下充分展示了手的伟大。对于水道挖掘工人而言,它或许只是一双手而已;而对于画家以及雕刻家,它却是体现创造力最重要的工具。
对手的训练总是会反作用于思想的成长。这种训练会成为精神培养和意志发展的媒介。无论是谁,只要把他的双手加以训练,就必定会在其双手中充满智慧的力量。
芒斯特伯格教授指出,按照以下练习加以悉心的培养,你的手会越来越灵活,头脑也会越来越发达。
(1)认真观察双手,熟悉它们,注意它们的特征,在观察时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以至于一闭上双眼你就能想起它们的样子。
①保持右手手指放松,除拇指外,其余四指慢慢地向手心合拢,直至它们碰到手心,再以同样方式回到原来的位置,重复这一动作6次。
②连同拇指以同样的方式合拢手指,直至最后拇指置于其余的四指之下,重复6次。
③令肌肉用劲,以同样方式进行上面的练习,重复这一动作6次。
④手掌伸展打开,五指合拢,缓慢地张开四指和拇指,又慢慢地合拢直至手指相互接触。重复这一动作6次。
以同样方式用左手进行上面的所有的练习,重复这一动作6次。
每天练习,共10天,其间适当休息两天。
(2)以旧扫帚锯下15厘米长的把手作为练习之用。笔直站立,吸气,右手向前伸直至一臂长的地方,抓住这根木棍,然后缓慢地用力握紧木棍,要由轻而重、逐渐增加力度直至最大限度。重复这一动作6次。
①右手向右侧伸直,重复上面的动作6次。
②右手举置于右肩膀上方,重复同样的动作6次。
③右手下垂于右侧,重复同样的动作6次。
④右手向右后方伸直至最大幅度,重复同样动作6次。
以左手进行同样的练习,方式与右手一样,遵照上面的规则。
左手和右手可以轮流进行。比如,先用右手做整套练习,然后是左手,一共做12次。同样,也可以每一个动作先用右手进行练习,再用左手做12次。
记住,在每一个动作中,都必须令肺部吸满气。而且在练习中应经常进行短暂的休息。同时最重要的,是思想中必须保持强烈的充满意志的感觉。
每天练习,坚持10天,其间适当休息两天。
(3)取来一个能称10公斤的弹簧秤。把扫帚的把手插入其环中。在桌子上钉一个钉子,离桌子边缘刚好有弹簧秤长度的距离,并且使得弹簧秤足以让手可以抓住秤环中的木头,同时能以拇指钩住桌子边缘下方并握紧。用弹簧秤的秤钩钩住钉子,右手四指握住木把,拇指置于桌子边缘下方,然后仅仅通过4个手指的运动(不要用手臂拉),尽可能地拉开弹簧秤。弹簧秤的秤钩必须钩住离桌子边缘足够远的钉子上,以防四指在拉动弹簧秤时会碰到掌心。
重复上述动作,并稍作休息,重复6次。
每天记录拉开的弹簧秤所显示的磅数,所占长度的比例,注明是右手,保存好。
以左手重复上述动作,重复6次。
每天坚持,练习10天,其间适当休息。在第10天的时候,对比所做的记录并注意取得的进步。
在这一练习过程中,必须时时把意志力贯注于每一个动作中,特别是要不时地注意,你是否可以单纯通过意志的练习来增加你手指的拉力,观察在一定时间内哪只手取得了最大的进步。
(4)让别人用比较好的音响设备播放一些强烈而快速的音乐曲调,而你则交替用右手及左手重复上面的练习,一共6次。如前面一样做好记录。
持续练习10天,其间适当休息。在所有动作中,保持聚集起了最强有力的意志的感觉。
在第10天的时候,对比记录的结果并注意每一只手的进步情况,观察哪一只手取得了最大的进步。
(5)想象你的右手握着一把左轮手枪。然后想象你扳动扳机。把一种巨大能量的感觉贯注于手指,但不要真正移动手指,屏住呼吸,重复想象这一动作。你能如前面一样感觉到手指中的能量吗?下决心做到这一点,意志会最终变得强有力。
依次以每一个手指进行这一动作,先是右手,然后是左手,每个手指都重复这一动作6次。
坚持练习10天,观察最终是否有所改善。
(6)尽量去学习一些有用的手工活,以培养对不同工具的熟练运用,如切割、雕刻、橱窗的制作等。如果对这些都已经很娴熟了,则可以练习一些乐器、素描或水彩画等。下决心去掌握一样工具,坚持练习直至达到你的目标。
(7)在任何手工活中,努力去培养并保持一种技能娴熟并充满自信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源于对优雅、灵巧、完美的深刻体会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它只有通过身体某一个部位的熟练使用才能获得。这种感觉使人的意识和更深层的地方或潜意识本身能够相互协调,而这种协调正是完美地完成工作时所必须的。事实上,技术最为精湛的人都拥有这一感觉,却并不一定能完全清楚它的所在。
(8)要在工作中产生最好的结果,就要求一个人对他手中的活要有最好的感觉。即使你是在做一件已经熟练掌握的事,也要注意培养那种轻车熟路的感觉。这时你实际上是依靠早已养成的习惯,以及早就被你认为是深深嵌入到你身体深处的能力在工作。因而,你应该记住,这种内心深处的自我感觉是值得信赖的。通常,当你一贯的思维变得过于紧张或慌乱时,你就会丧失自己本已掌握的技能。一些事情常常在我们不用十分在意时会做得非常好,而当我们试着认真去留意每一个细节时,立刻就弄得一团糟。因而,不要让焦急的感觉来支配你的神经。在你确实存在这种焦虑的时候,通过意志的驱动来使自己平静。若需要的话,还可以换别的工作做一段时间,从而让自己平静下来,以防止养成精神及身体上一些不镇静的习惯,从而也就避免了“焦头烂额”的境况以及成千上万的错误。
最重要的,绝不要在工作中迫使你自己去试图超越与最佳结果相一致的步伐。记住,当思想镇定时,手自然而然就达到了最佳的工作状态。
学会控制思想,发扬自己较好的天性
哈佛大学的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没知识的人,自长辈处继承了一条船。但是,他既不懂海洋,也没学过航空或工程,就急着要去航海,而且还要自己指挥开航,船就这样出海了。
这位自以为是的船长,原本就是个门外汉,因为搞不清各种琐碎的事项,既然是无暇顾及,也就听任底下的水手自己去处理,水手们照常工作着。
等船到了海上,他的事情少了,就准备要好好的亲自督导航行。他走到了前甲板,看到有个人不停的在转动着一个大轮子,他就问旁边的人,说:“那家伙到底在干什么?”
人家告诉他:“他是舵手,现在正把舵驾驶着船。”
他听了很不以为然地说:“可是我看他就是从早到晚地摆弄,也不会有什么用处。我看这里多的是水,只要吊起蓬帆自然会把船推向前去,等到看见陆地了,或是遇到前面来船,再去把舵也不迟。现在,扯起所有的蓬帆,让船自己前进就是了。”
他的命令是实行了,但船也因此破碎了。几个没有遇难的幸免者,当然一定会记得这位蠢船长的。说来好笑,他还以为不用人驾驶,船自己就会开航呢!
斯金纳教授指出:你会说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人,也许你说的没错。然而,却也不能说天下就没有这种蠢事——在生活中,有多少人不注重对自己的控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