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曼认为,如果必须给大学课程指定一个实用的目的,那就是训练社会的良好成员。这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它的目的是适应世界。一方面,大学课程不把它的目的局限于特定的专业,另一方面,它也不培养英雄或激励天才的人物。真正天才人物的著作不受写作技巧的影响,英雄的头脑不受规则的支配。
大学不是诗人或不朽作家的诞生地,不是某些学术流派的奠基人的诞生地,不是殖民地领导人的诞生地,也不是其他国的征服者的诞生地。大学不能保证培养出像亚里士多德、牛顿、拿破仑、华盛顿、拉斐尔或莎士比亚那样的名人,尽管在此之前大学内有这种性格的人。另一方面,大学也不满足于培养出评论家、科学家、实验者、经济学家或工程师,尽管大学里也有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目的的——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使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高尚。这种教育使他准备去胜任任何职务,去精通任何一门学科。这种教育告诉他如何去适应别人,如何去了解别人,如何与别人达成谅解,如何宽容别人。他能够在任何社会安身,与任何阶级都有共同的话题,他知道何时表达自己的思想,何时保持沉默,他能够与人交谈也能够倾听别人意见。
引导学生学会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思想
布莱克是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大四的学生。他认为,对自己的思维最有启发的是发生在行为经济学课上的一件事情。
那天,尽管来听课的人不少,那位教授仍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促使每位学生积极思考。此外,这种练习还另有目的。因为群体行为是该课程的一项专题,教授组织那次活动,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关于群体行为的抽象理论,他试图启发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思想,别人的思想对我们也有影响——有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教授精心安排的那节课上,他先向学生们讲解任何个人决定都包括协商、理解群体行为等重要内容。描述完理性行为理论后,他停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条。那是一张可以免费换取比萨饼的餐券。他说在座的某位同学可以得到它。
教授请班里的每位同学在0~100之间任选一个数字,然后他要求算出这些数字的平均值。哪位同学选的数字最接近全班平均数的一半,就可以吃到那个免费的比萨。
于是,同学们就暂停了两分钟。大家都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一个数字,然后传送到最前面。坐在第一排的同学算出这些数字的平均数,然后宣布结果。
布莱克认为,那是一次非常高效的学习经历。当时,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得到那张比萨饼,应该猜50或者更小的数字。因为全班的平均数最高超不过100,所以猜50可能会取胜。但是他很快意识到:“周围这么多聪明人,肯定都在想着同样的事。如果他们和我想的一样,就会写50。那么,能赢得比萨饼的数字就应该是25。不过在我这么想的时候,八成其他人也会想到。既然他们把数字往小里猜,那我也应该那样做。就这样一直猜下去,到最后,就会猜最小数字为0。但这些猜测都有假设前提,即全班同学的思考过程接近;而且,大家都认为其他人的行为是理性的。”
最后,布莱克写下了16。
坐在第一排的同学计算学生们的“群体反应”——所有数字的平均值。其他人都在讨论每个人写那个数字之前是怎么想的。教授站在前面,等着结果出来。两分钟后,那位同学宣布:“平均数为22。”有一位女生写的数字是21,因此她猜对了。教授郑重其事地将那张换取比萨的餐券送给她,大家都鼓起掌来,有几个平常比较喜欢开玩笑的人甚至站起来为她鼓掌。
布莱克认为,这是一节令他难忘的课。除了学到经济学领域中某些非常重要的原理,还学到了一些思维方面的重要理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思想。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德教授指出:人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旦对一组资料进行了思考,则往往每次都会采用同样的思路,这就是所谓的受条件限制的思考,这种受条件限制的思考对创造性思维极为不利。
怎样摆脱这种条件的限制呢?戈尔德认为有两个可行方法:或者是暂时地放弃;或者是开展讨论。他说:“如果把某个问题搁置数天或数周再回到问题上来,原有的联想或部分地被遗忘,或变得淡薄。我们常常得以从新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从而产生了新的设想。”他还说:“讨论十分有助于突破固定了的陈旧思路,在给别人,特别是给一个不熟知本学科的人解释问题的时候,必须阐明并详述那些过去想当然接受的方面,这样就不能再采用熟悉的思路。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作讲解的时候,对方未发一语自己就想到了一个新念头。”此外,“与同事或外行们讨论问题,可能在下列某一方面会有所裨益:别人可能提出有益的建议,虽然他很难直接指出摆脱困境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他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提出新方法。”
让学生接受严酷、艰苦的学习任务的挑战
一位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曾这样回忆:克拉克院长在开学典礼上说:“哈佛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地方。不要为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感到不安和紧张。我相信你们大家都能毕业,尽管学习是严酷、艰苦的。万一你们当中哪一位不幸未能毕业,那不是你的错,而是我们的招生人员眼神有误……”院长的话语虽然诙谐、轻松,但我相信我们这些在座的新生们从他轻松的话语中得到的决不是轻松的感觉。
对于刚刚走进哈佛大学的新生来说,没有周末。日子就是在读书、拼命地读书中过去的。一位毕业生说:“如果你想体验极度生存的训练,哈佛MBA课程是最好的选择。”
在哈佛大学,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可谓精心之至。这所高等商业学府不仅淘汰制度异常残酷,而且连学习节奏也是很折磨人的。如果一位才能平庸的人进入了这所学府,同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在一起学习,他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为了适应这里的学习节奏,他必须刻苦顽强,方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这所著名的私立大学。这所大学的教育水平通常比国立学院要高得多。不惜任何代价争当第一名,即在所有方面都成为第一名。在运动中当第一,在学习上争第一,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成为第一,就是哈佛大学的口号。只有第一名才无愧于生活,才有资格享受生活的美好。
一名高考生一旦成为哈佛大学的学生,便会得到一份缜密的学习计划、锻炼表格和校内政治文化活动安排。哈佛的学生要首先弄清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什么是选修课,什么是必修课,然后再根据个人特点确定整个学习期的学习计划。起跑线已经划定,落后的人会吃尽苦头。你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沿着别人铺的铁轨跑,而且是以不是“你自己选择的速度飞速地奔跑。”曾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如今在一个跨国公司当经理的彼得这样说道,“否则的话,你会被甩出去。”
谁都知道哈佛商学院采用案例教学法,但不尚空谈并不等于轻松学习,在两年的时间里,一位哈佛MBA学生平均每天要研读3个案例,而每个案例都意味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书目,功课极为繁重。在哈佛商学院,采用的是末位淘汰制。换句话说,全班最后总有1/10的倒霉鬼不及格。因此,学生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属于常事。
一位哈佛大学的新生曾这样描述自己在哈佛的第一堂课:大家都知道哈佛用案例法教学。前一天我们领到了第一学期的教材。
每门课的教材由几十份单行本组成。每份单行本就是一篇案例。但是案例法究竟如何教法,对我来说却是个谜。第一天,当我清晨8点来到教室时,已有一半同学坐在那里了。教室里灯火通明,没有窗子。座位呈马蹄形排列。
8点25分,全班90位同学已到齐。
8点29分,教授进入教室。
8点30分正,上课开始。
第一天第一堂课是市场营销学。案例是就费尔德毯子公司的新产品展开讨论。教材首先介绍毯子的品种、销售渠道及市场竞争,接着介绍新毯子的特点,以及该公司生产的其他毯子。然后,说明毯子通过百货公司和大众用品商店两种不同渠道的销售情况,并讨论顾客选购毯子的心理。最后要求学生提出一项营销方案。方案中要包括价格、利润目标、包装、设计、广告、经销渠道等多个方面。文后附有8幅插图介绍费尔德毯子公司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毯子的品种、颜色、零售价、批发价、成本与其工艺特点。全文长达24页。
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市场营销学的人来说,这样大量的信息似乎是团乱麻。没想到推销一条毯子竟有这么多学问。
第一堂课的气氛特别紧张。显然,每个同学前一晚都读过这篇案例,而且都做了准备,但是没有一个人此刻心里感到踏实。
教授似乎在一个一个地打量着学生。他缓缓地环视一周后,终于望着一位同学说:“桑德斯先生,请你分析一下费尔德毯子公司的问题。”
顿时,其他人都松了一口气,桑德斯稍稍愣了一下,便开始发言。他分析了毯子的市场、顾客的心理,又探讨了新产品的潜力、经销者的手法,最后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他的声音响亮清晰,只是稍显急促。
桑德斯刚讲完,至少有20名同学立即举起手来。案例讨论就这样开始了。
案例教学法是哈佛经理学院的传家宝。每个案例描写的是工商企业遇到的真实问题。有的案例似乎是从一个将军的角度叙述整个战局,有的则记录一个士兵模糊片面的印象。有时案例故意不给应有的信息,有时又故意多给一些。案例的最后,总是问你:
“你说该怎么办?”
案例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同学强记内容,而是迫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苦苦地思考,当然不是无休止的思考,第二天一早,学生们就得带着行动方案去上课。其实现实世界也往往如此,学生们不可能掌握一切应该知道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又常常混杂在一大堆纷乱的信息之中。现实世界中多半没有一种精确的答案,却有受时间、资源、人才等条件限制的多种选择。案例法训练的是决策的艺术,意在锻炼学生在不圆满的条件下做出决策的能力。
案例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学生的质量。经理学院将新生分成从A到I的9个班,每班90人,有固定的教室,按同学的背景、经历、特长、兴趣配组成班。学生中除了美国人外,还有来自中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牙买加、法国、韩国、哥伦比亚、津巴布韦等等外国学生。
同学中有美国参议员的子女,有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理科生,有奥运会运动员,有西点军校的教官,有税务律师,有会计师,有银行家,有工程师。
无论学生过去学的专业是什么,第一年的课全是必修课。内容有会计学、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写作讲演课、组织行为学、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国际政治经济学和管理模拟竞赛。
哈佛的节奏是紧张的,也必须如此。要在短短两年里培养出总经理式的人材谈何容易!哈佛教育的价值在于: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的经验浓缩到两年的课程里,将涉世不深的学生“催熟”。
在两年里,学生们要分析800个案例。一篇案例短则一二十页,长则三四十页。每星期一、三、五上3节课,二、四上两节课。除了案例外,还发给学生们与案例有关的背景知识、理论说明等参考资料,阅读分析一篇案例至少需要二三个小时。
经理学院的评分,有一半取决于上课发言,另一半则视考试成绩而定。极少有书面作业。上课发言不但重质重量,而且讲究时间性,满腹经纶,准备得再好,如果教授没有请你发言,就只好按兵不动,坐失良机。
老师是否容易看到你举手,在一定程度上要看你坐的位置。
在哈佛,业务演练是一种得到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按“公司”分组,然后在这些“公司”之间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公司”的运行方式完全是依照现实交易中的准则,校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确定,谁能胜任什么工作,谁适合担任什么职务。要知道,老板都想使自己的钱掌握在那些能使它不断增值的人手中。在这里,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那种最终能把他们塑造成商业武士的本领。
在哈佛大学的课堂讨论会上,主要是分析商业实践中的具体事例,各种特殊案例,研究各种决策方案,其目的不外乎在于培养未来的商业大亨们具有处变不惊的本领。哈佛还十分重视研究国外的商业经验和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外国语,因为不这样做,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的现代管理人才和商业间谍。
哈佛大学的学习、训练和作息制度安排得非常紧张,使学生没有时间去消遣和从事个人爱好。在残酷的竞争条件下,昔日的成功再也不是吹嘘的资本,落后无异于死亡。紧张的节奏从入学的第一天一直持续到学习的最后一天。学习期间,学生们的所有能力都被摸得一清二楚。比如说,文化水平、科学头脑、组织才能、政治潜力和商业才干等。在所有这些能力中,最推崇的是商业领域中的组织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