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26264800000021

第21章 捕猎人生

文/沈欣

人生像一行迹飘忽的猎物,人们驰骋捕猎,张弓放箭,却每每箭走偏锋,失之交臂。而言称,捕获者,也往往是得之玑羽,而失之鹏鲸。

不妨先看一看有名的捕手们手中的猎物:

尼采认为:“人类是一根系在兽与超人间的软索——一根悬在深谷上的软索……人类之伟大处,正在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人类之可爱处,正在它是一个过程与一个没落。”在尼采看来,人生本身了无意思,它不过是为另一个“有意思”的目的做铺垫。

被称为“悲观大师”的叔本华承认人生是存在的,但是他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人生是“事先就知道肥皂泡总是要破灭的,但仍然要把它吹得更大更久远”的一种无奈。

罗素对人生的理解更容易为我们接受些。他把人生归纳为两部分:道德的与竞争的。前者给人带来快乐,后者给人带来烦恼与痛苦。罗素认为,真正的人生是一座圣殿。人是能够进入“圣殿”的,只是在进入之前要“穿越一个黑暗的大洞穴。大洞穴之门是绝望,它的地面是用令人放弃希望的墓石铺筑的。自我必须在那儿死亡;渴求和未驯服的欲望,必须在那儿窒息,惟有如此才能使灵魂从命运的主宰中解放出来。但在穿越大洞穴之后,自我克制之门又一次重新带来智慧的照耀。在智慧光辉的照耀下,新的领悟,新的欢娱,新的柔情,欣喜着朝圣者的心灵。”罗素所说的“洞穴”与尼采的“桥”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细思之又不尽相同。在尼采那里,过了桥,人生就结束了。但在罗素那里,过了洞穴,人生还在继续展开着,而且更加壮丽辉煌。

蒙田以其飘逸的才思与清丽的文字曾让无数读者耽读入迷,但是这位不凡的思想家对人生的论述却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他说人生就是一个旅程,死亡则是旅程的终点。他也认为生活的快乐来自于道德,而不是权力。他说:“我们的最终目的,即使在道德方面亦是快乐……这快乐,正因为它是更健康、更强劲、更粗壮、更男性而更切实。因为这种快乐比较温柔、敦厚、自然……”他还认为道德赐给我们的最大祝福是“不惧怕死亡”。他对人生的态度显得很平和,而且把“平和地死去”看得十分重要。

掩卷沉思,低回吟味,蒙田的思想深足景仰,罗素的“洞穴说”极耐玄思。然而对尼采的“软索说”则不敢赞一词。人生是一个过程,但绝不是一个没落,也绝非只存在兽与超人。人的思想、意志与品质可以超越,人也可以超越自我,但是人本身是不可超越的(人不能变为非人)。人生的意义就存在于人的现实生命中,而不是寄托在“超越”之后的超人身上。

向叔本华求教人生无异于问道于盲。“生命的本质是苦恼”的论断有些牵强穿凿。洛克所说的比较接近于客观——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其实,苦恼恰恰产生于逆生命的过程。比如疾病就是一种逆生命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中止生命,显然它是与生命背道而驰的。逆生命过程,先是痛苦,然后转化为苦恼。实际上,疾病越是给人带来痛苦,就越说明人生是快乐的。身染沉疴的人最能体会“无病即福”这句谚语的真谛。

罗素的“痛苦产生于竞争”的论断似乎也难站住脚。竞争恰恰是快乐的源泉。22个人站在足球场上了无生趣,动起脚来,才有了万众喧腾的快乐。道德可以增加人的快感,但是快乐并不直接产生于道德。快乐本来就寓于生命之中,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操、信仰与理想都只能增加快乐,使生命更充实。

人,生来就是为了增加快乐的——众说纷纭的人生其实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