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水利是密切联系的,水利的兴修是农业兴盛的前提和保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比如秦国就修建了都江堰,它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以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因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召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都江堰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3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他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目前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几千年来,岷江在这里变害为利,造福农桑,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都江堰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称为“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所以都江堰又称“都安堰”。唐代,都江堰改称“楗尾堰”。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为什么称都江堰,都江是指哪条江呢?《蜀水考》记载:“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大开眼界
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作出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在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