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话说中国——古代农业
26329600000016

第16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农具的制作

在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开发,而北方经济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不过,新农具的研制和新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使北方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具的种类增多,《齐民要术》记载的农具就有20多种,其中除犁、锹(锸)、锄、耩、镰等原有农具之外,新增的有窍瓠、锋、挞、陆轴、铁齿漏楱、耢等。

窍瓠是一种新的播种农具。窍瓠即点葫芦。《齐民要术?种葱》说:“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契继腰曳之。”就是指用耧开沟后,用窍瓠播种。

窍瓠图

锋是一种畜力牵引的中耕农具,在禾苗稍高时使用,如种谷子,“苗高一尺,锋之”,种大豆,要“锋、耩各一”。锋有浅耕保墒的作用,还可以用于浅耕灭茬。

挞是播后覆种镇压工具。据《齐民要术》记载,挞“用科木缚如扫帚,复加扁阔,上以土物压之,亦要轻重随宜,曳以打地”。用于耧种之后,覆种平沟,使表层土壤密实,以利提墒全苗。

陆轴即碌碡,是平地面、碾场所用的石磙。《齐民要术?水稻》说:“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

新增农具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畜力拉耙的出现。汉代虽有竹木耙和铁齿耙,但均属人力耙的范畴。畜力拉耙的明确记载,始见于《齐民要术》,即所谓“铁齿漏楱”,而比《齐民要术》更早两个世纪以上的嘉峪关魏晋壁画中,即有畜力拉耙的形象。嘉峪关壁画中的畜力拉耙是长条形的钉齿耙,有两牛牵引的,也有一牛牵引的。《齐民要术》中所提到的“铁齿漏楱”,据《王祯农书》说,则是人字耙。耙用于耕之后,可以使翻起的土垡变得细碎疏松,并可以去掉草木根茬。

耱是畜力牵引用以磨碎土块、平整地面的工具,是安有牵引装置的长条形木板或用藤条荆条之类编扎而成。从现存画像来看,有两牛单辕耱,也有一牛双辕耱。《齐民要术》中称之为“耢”。用于耕耙之后,可进一步使地平土细,同时也和耰一样,具有覆土的作用。耢和耙一样,有时为了加大效果,使用时,人立其上,用以提高碎土和覆土等的功效。但是否站人,要视情况而定。如湿地种麻,就无需站人,因为“劳(耢)上加人,则土厚不生”。

三国时出现的翻车是由谁改进的?

三国时,魏国人马钧对东汉毕岚创制的翻车(又名“龙骨水车”)加以改进,制成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翻车。它是用人力推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托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翻车是我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在近代使用抽水机之前,翻车一直是我国农村重要的灌溉工具。

镰是如何演变的?

镰是长条形带锯齿刃的收割农具。镰虽是从石刀演变而来的,但其历史仍非常古老。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都出土了大量距今8000年的石镰,而且制作得相当精美。在其他遗址中也出土过许多蚌镰。商周时期使用青铜镰刀,如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的青铜镰,其形制已与战国铁镰差不多。从战国开始,铁镰取代了铜镰。西汉以后铜镰已基本消失。汉代的铁镰已基本定型,只是镰身宽狭有所不同。此后的变化不大,一直沿用至今。

大开眼界

南北朝时期,北方农具的增加和改进与灌钢法是分不开的。大约在东汉末,我国已出现了炼钢新工艺“灌钢”法的初始形式。南北朝时,綦毋怀文对这一炼钢技术进行了重大改进和完善,使这种新的炼钢方法趋于稳定,操作更加方便、实用。灌钢法同百炼法、炒钢法等炼钢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点:在高温下,液态生铁中的碳、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这样可以去除杂质,纯化金属组织,提高金属质量。因此,灌钢法可以减少反复折叠、锻打的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时期,民间已用灌钢法制作刀、镰等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