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2634300000129

第129章 神秘的棺液

当盛装女尸的内棺被打开后,几乎所有的发掘者都对棺中那茶色的液体表示不可思议,当时除认为这些棺液可能会对女尸起到防腐作用外,对其来源感到神秘和难以捉摸。直到女尸出土的几年之后,研究者们对棺液的性能及来源问题依然争论不休。

从发掘的资料来看,马王堆一号汉墓棺椁之中均有贮液,其分布特点是:椁室内贮液深约40厘米,内棺液深20厘米,奇怪的是椁室和内棺壁上均未见其他水线,而在外三层套棺之间,也均无液体贮留,并且棺壁亦未见渍水痕迹。内格的液深虽少于椁室的液深,但由于内棺居全部葬具的中心位置,故棺液的液面实际上高于椁液的液面。为什么在各层葬具之间只有椁室和内棺贮有液体,而在中间的几层棺中都没有贮存液体?这个奇怪的现象,需要从两者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分析判断。

发掘人员通过肉眼看到的是,棺液呈棕黄色,微浑;而椁液基本无色,透明。两者的外观明显不同。借助仪器从无机分析的结果来看,棺液和椁液有着显著的区别,而椁液和基坑水的积水则比较近似。

至于棺液的来源问题,显然不能用椁室中水位升高而灌进棺里去解释的。这不仅因为在椁室的壁上找不到高于(内棺)棺液水面的渍水痕迹,而且在四层套棺之中,除内棺以外,其余外面的几层棺并无积液。另外,从内棺的制造和棺盖胶封的严密程度来看,也几乎没有棺外的水直接流进内棺的可能性。或许正因为这个不可能出现的现象,不少的医务人员及各学科专家才认为棺液是一种液态防腐剂,是在封棺之前就注入棺内的。因为从马王堆一号汉墓用白膏泥构筑的密闭墓室和髹漆的棺具来看,不易为水渗透。从外面的第二层棺(即黑地漆绘棺)至内棺之间,都留有一些空隙,而这些地方均无水存在。事实上,内棺髹漆较厚,封闭严密,水是渗不进去的。特别是过去所见到过的“火洞子”墓内均无水,如果不是在封棺之前就注入了防腐溶液,则难于解释为什么只在内棺中贮有液体而外面几层套棺中并无积液的奇异现象,也难于解释尸体保存的完好程度。

棺液分析和微生物学试验表明,棺液中所含的有机酸是棺液具有微弱抑菌杀菌作用的重要因素。其来源可以从尸体本身的脂肪蛋白质及殓装蚕丝蛋白的分解作出解释。因此,不能证实棺液是封棺前就注入棺内的液态防腐剂。

棺液既然不是一种液态防腐剂,那么棺液的水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湖南医学院的王鹏程以及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其来源是:第一,从尸体内部释放出来。据医学上的记载,成人身体所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一70%,人死后,在组织的自溶、腐败过程中由于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和体液外渗必然会释放出一部分水分,即所谓“尸解水”。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在死时的体重无记录可查,故不能从体重直接算出当时其体内所含的水量。但从解剖前尚保留有34.3千克的体重来看,可以推测从尸体本身释出的水量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总量为80升的棺液,其中应包含有“尸解水”,但不能全部来自尸体,还应有其他来源。第二,是墓室内潮湿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经棺壁进入棺内,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经千百年长时间的积聚,才达到了现在80升的总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作了如下解释:水蒸气为什么会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水分子能否透过棺壁?墓室内的水蒸气是哪里来的?这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他们严格的分析和研究后得出:

(1)当空气里的水蒸气同可潮解的固体物质开始接触并在它的表面生成少量溶液时,这种初生成的溶液,含有很深的溶质,故其水蒸气压便小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继续凝结于这些溶液之中并使固体物质进一步溶解。只有当溶液的浓度减少至一定程度,并使它的水蒸气压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相等时,这一过程才会停止。棺液形成的原理基本上也是这样。当“尸解水”在棺内开始产生时,也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质且浓度比较高的溶液,即相同于潮解过程中开始形成的溶液那样。如果棺外空间中的水蒸气(即气相水分子)在透过棺壁使棺内空间保持较高的湿度时,则棺内空间中的水蒸气就会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而成为棺液,并使棺液的溶量不断增加。可以设想,在棺液的溶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棺内各种有机、无机溶质还可能继续溶解进去。因此,只要棺外水蒸气能不断进入棺内,则棺内水蒸气就可以不断地凝结于棺液。

(2)尽管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具有四层套棺,但在探讨水蒸气能否透过棺壁时,可以当做一层棺壁来看待,因为其中的原理是一样的。

从出土的情况看棺壁的基本结构是三层,即内外两面各为一层漆膜,中间层为木质。在潮湿的条件下,木质能吸水这是人所共知的。棺壁能否为水蒸气透过,关键一点是漆膜能否吸水和能否透过水分子。而棺具上髹的漆,无疑是来自漆树的天然漆。这天然漆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从化学上分析,由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薄膜,其分子之间总有一定的空隙,这些空隙正好成为水分子渗透的通道。

棺外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为什么能不断地通过棺壁进入棺内空间呢?这主要是由棺外与棺内的空间中水蒸气分压之差造成的。在棺外空间保持较高湿度的条件下,由于棺内存在着凝结水蒸气的“尸解水”(或较浓的棺液),则棺内空间的水蒸气分压总是小于棺外空间(墓室内)的水蒸气分压,故气相水分子在运动中从棺外进入棺内的总比要比从棺内到棺外的为多。

棺外水蒸气除了通过棺壁进入棺内的途径外,还不能排除直接通过棺具的缝隙进入棺内的可能性。诚然,那些质量很好、榫合严密的棺具,在当初可能是密闭性能很好或可称为“不漏气”的。但在埋入地下经过相当长时间以后,因棺木吸收水分引起棺盖和棺壁各部分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膨胀,因而在接缝处再产生缝隙(特别是在盖口处产生缝隙)也是可能的。只要一旦有了小缝隙,棺外的水蒸气进入棺内并凝结成棺液的过程,就会大大地加速。想来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内棺也不是铁板一块,产生人的肉眼几乎看不到的缝隙是正常的。

根据棺液是由墓室内水蒸气透过棺壁凝结于“尸解水”而形成的这一设想,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内棺中积有棺液,而在外面的几层套棺中并无积液的现象。这是因为外面几层棺中不存在“尸解水”那样可以凝结水蒸气的溶液,所以外层棺中只有较高的湿度而没有液态水的积聚。

(3)如前所述,一号汉墓的墓室,是用一定厚度的白膏泥筑成的,它具有不透气的密闭性能,并能阻挡地下水流进墓室。但是,据测定,白膏泥本身的含水量就达10%~20%。因此,只要墓室里存有吸水物质或有空间,白膏泥中所含的水分子就可以向墓室内蒸发并为吸水物质(如木炭层)所吸收,而墓室外土壤中的水分就可以渗入白膏泥层,来补充白膏泥中失去的水分。当木炭层吸收水分子到达一定程度时,墓室内的湿度就会逐渐增加,以后的湿度必然越来越大。一号汉墓出土的木炭经湖南省博物馆干燥处理后,失重达38%,这也可间接说明墓室里的湿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雨水季节,当土壤中含水量高于白膏泥所含的水分时,水分子往墓室内的移动就会加快,因此可以断定,墓室里的水蒸气,主要是来自周围土壤中的水分。

至于棺液对尸体是否真的有防腐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化学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棺液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试验未见细菌和真菌生长,尸体胸、腹腔中抽出液的微生物分离培养也是阴性;抑菌、杀菌试验表明,棺液具有微弱的抑菌、杀菌作用。或者说,棺液的防腐性能不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棺液是埋葬后墓室内的水蒸气渗入棺内凝结于“尸解水”经长时间积聚而成的,不是封棺前就注入的。因此,棺液无助于抑制尸体的早期自溶、腐败。但当棺液逐渐积聚到能够浸湿尸体时,对尸体的长期保存就开始产生作用了。特别对于形成一种全身润泽,软组织有弹性,部分关节稍可活动,骨骼脱钙,外形完整,内脏俱在,保存完好的特殊类型的尸体,更有其特定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棺液只能在密闭的墓室和密闭的棺具这一基本条件下才能长期起作用,倘若棺木一旦腐朽,棺液必随之流失,自然也就起不到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