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王堆古汉墓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们的工作认真而有序,对每一件出土文物物品都编上号。同时也发现了奇观——保存2100年之久的杨梅色泽紫红夺目,有如新摘。藕片如新切,漂浮水上,绿叶如新落之叶,翠绿油然。然而,一接触空气,转眼间一切全变,面目全非,随后消失。这是多么神妙的景象,相当于古人做了一项历时2100年的试验。下面介绍其详细情节。
当考古人员打开一号汉墓东边箱编为133号的陶罐时,人们有些惊奇地发现罐内装有紫红色的杨梅,而且还有果柄,竟和新鲜的差不多。
人们小心翼翼地把陶罐搬出椁室。然而,在搬动的过程中,因为罐内的水在动荡,紫红色的杨梅果肉离开了果核,颜色也变得暗淡起来。在场的人们无不懊丧地看着这变化的一幕。真是可观而不动也!这些变化也给人们留下了遗憾。
另一件编号为100号的云纹漆鼎搬上来,人们打开盖一看,鼎内有半鼎莲藕片浸泡在水中。2000多年前的藕片和今天的新鲜藕片居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使人不解的是,随着搬动次数的增加和暴露于空气中时间的延长,鼎中的藕片在不断地减少,待到从马王堆运回省博物馆,藕片竟然全部神奇般地消失了。
人们疑虑,紫红色的杨梅和漂浮的藕片在地下2000多年新鲜如初。为什么一见天日便分崩离析,并且神奇地消失?
专家们分析认为,出土时清晰可见的杨梅藕片,其时其内部纤维早已腐溶,仅仅保存了一个完整的外形而已。如果人们这时不去晃动它,而又避免空气的氧化作用,其外观是不会改变的。
专家们分析还认为,紫红色的杨梅和漂浮的藕片正说明了长沙地区2000多年来很少发生地震,尤其是大地震更是少见。如果经常发生地震,间或还有大的地震发生,杨梅和藕片早就会发生改变。湖南的地震历史资料似乎也验证了这一解释。从东汉至1972年间,湖南发生3.5级以上的地震仅60次,具有破坏性的地震仅有9次。这种解释也许是正确的。但是藕片消失之谜,恐怕是与见光和空气接触有关,与振动的关系应是次要的。
在发掘三号汉墓时,当一点点挖掘白膏泥时,突然间发现白膏泥中有嫩绿的新鲜树叶。
人们惊异了。人们首先怀疑自己的眼睛。
这不可能是2000年前的绿叶。2000年前的绿叶怎么可能不腐烂呢?肯定是发掘时一阵风把绿叶从别处刮来的,甚至是从山上的树上刚刚掉下来的。
发掘的人说是从白泥膏中发现的。围观的人不信。于是有人提议:“再挖一下。如果能再挖出树叶来,就说明刚才的是真的。”
在众目睽睽下,挖着挖着,奇迹又出现了,有人喊:“看!”,果然又发现了几片嫩绿的新鲜树叶。
人们投以惊讶的眼光,“真像是刚从树上摘下的呀!”
当人们把树叶小心地从白膏泥中取出时,人们再一次惊呆了。这看上去嫩绿的新鲜树叶,取出后不到半小时,嫩绿开始发黄,并像煮过一般,再过一会儿,又渐渐地变黑了。
人们同时从白膏泥中发现了竹子,竹子嫩黄,竹皮青翠。人们同样小心翼翼地用白膏泥把它包裹起来,以为这样总该没问题了吧。
过了两天,人们打开一看,竹心不嫩黄,竹皮也不再青翠,而且已经变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简单地下一个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地说,古树叶变黄变黑肯定是与氧气接触和空气中的菌类有关。白膏泥的作用和机制还待进一步探究。
马王堆出土文物要求现代科技与古代科技接轨
关于马王堆学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最为急迫的首先要研究的课题是尸体的防腐保存问题。在地下长“眠”了2000多年的鄫侯夫人重见天日之后,如何将她长久地保存下去?这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而又棘手的问题。
负责邮侯夫人长期保存课题研究的原湖南医学院院长、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学教授王鹏程先生和他的合作者曾嘉明副教授肯定地说,保存一二百年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当年周恩来总理交办的任务。
1974年初,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建议,决定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大院内建造一座“地宫”。最初的设计完全按照原墓的样子。建成后是一座四层的房子,其中两层在地下,两层在地上。工程历时半年,最底层是用白砖砌成的,室内一端放置着一座透明的棺材,棺内放着“鄫侯夫人”,用福尔马林药水浸泡着。另一端收着解剖取出的内脏器官。人们通过第二层的两个长2米、宽1.5米的窗口,可观看鄫侯夫人的全貌。
王鹏程教授说,郜侯夫人需保存在密封、防腐、低温恒温、隔绝有害光照、不移动等5个基本条件下,由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要防止一切氧化过程。
不久,一座古朴奇特的城池——“仿古汉城”将在马王堆原址建起。
1992年8月15日,中港五方联合投资3亿元建造占地360亩的“仿古汉城”项目签字仪式在长沙举行。当时省长陈邦柱特地出席了签字仪式。整个开发项目包括汉城城建、汉墓展览、仿古宅地以及汉墓中医药、丝织品、工艺品研制中心等10个部分。
1992年10月,投资额为6000万元的第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工程竣工后,鄫侯夫人将迁回这里。
据悉,城池建造完成后,参观的人们将用人民币兑换成西汉古钱币后方可进城。城内先生、小姐一律着西汉古装接待游客。
历史景象将有机会再度重现。
马王堆汉墓在国内外已闻名遐迩。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日本、泰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都有一批研究人员在孜孜不倦地系统整理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有上千篇(部),有的论文和专著已经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必修教材。
马王堆汉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光荣使者和媒介。已经先后去了香港、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地展出,参观人数累计超过70万人次。
在日本,许多日本人携带家眷,排着长队,在万国博览会缓缓移动,为的是一睹马王堆汉墓的风采。
赴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台北等地的展出也在洽谈之中,有的已经签约。
汉学家们说,他们每天在“自说自话”,即自己和自己说话,这是马王堆研究中一个很具体的课题。他们都将持久地努力下去。因为,破译谜题要比发现谜题更难。
马王堆汉墓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它不仅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