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出现于公元9世纪。当时,西藏正处于历史上激烈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古格,历史上属古象雄,是象雄王室(部落)的重要活动之处。象雄,汉书文献称“羊同”,系西藏早期的12个主要部落之一。关于象雄的早期文明,中外学界意见分歧较大,目前唯一达成共识就是其年代下限。
在吐蕃帝国建立以前,象雄是一个大国,分上下两部(一说,分里、中、外三部分),从汉、藏文献的记载看,象雄主要占据阿里一带。公元7世纪初,中原地区唐朝建立了统一、强大的政权,结束了百余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居住在西藏山南穷结一带的雅隆部落兴起。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的卫藏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奴隶主部落联盟——吐蕃王朝。约在647年左右,象雄为吐蕃王朝所灭。公元8世纪末和9世纪初。吐蕃王朝逐步衰落。824年,即藏历木牛年夏天,宫廷政变中登上王位的达玛被反对者杀死。从此,统一的王朝不再。这场危机在四年前已经埋下,当时反对佛教的世俗贵族韦·甲多热和同党谋杀了信教的赞普赤热巴巾,立赤热巴巾的哥哥达玛继位。达玛上台后为维护世俗贵族的利益,推行毁法灭佛的政策,两年之内吐蕃国内几乎难觅佛教踪迹。于是,王朝内部发生了根本性的分裂。在这次斗争打击之下,吐蕃王朝终于分崩瓦解。
此后,原吐蕃王室的子孙为争夺王权,长期内,并分别建立了“拉萨王系”、“阿里王系”、“雅砻觉阿王系”和“角厮罗王系”。一统的西藏被长时间的群雄割据所取代,西藏历史进入转折时期。其中,吉德尼玛衮占据较为偏远的阿里地区,被拥戴为王,建立了“阿里王系”。他将三个儿子分封三地,长子贝吉衮据有芒城,次子扎西衮据有布让,幼子德祖衮据有象雄,成为三个小王国。这就是西藏历史上有名的“三衮占三围”。故阿里又有“阿里三围”的别称。
大约在公元10世纪初(公元930年以前),幼子德祖衮(一译德尊衮)在古象雄旧地创建了古格王国。德祖衮就是古格的开国赞普。
经过数百年的苦心经营,阿里高原迎来了第二度繁荣。古格王国发展经济,修建王城,进一步弘扬佛教,成为中世纪西藏西部三个王国中势力最强大的一支。
1630年,西方传教士开始进入阿里地区,由此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和连年战争,最终带来了王国的彻底覆灭。昔日坚固的城堡成为废墟,繁华的都城一片狼藉,王朝不复存在。古格都城变成了荒原上的神秘古堡。
引人入胜的王朝故事
德祖衮有二子,柯热和松埃。松埃前半生娶妻生二子,后半生出家,称天喇嘛菩提光。柯热生了一子拉德卧;拉德卧有三子,传位第三子微德;微德生子赞德;赞德生子巴雷。此后次第有乍喜德、巴惹、那噶德。因那噶德之子赞楚德到亚泽为王,开启亚泽王系,故古格王系就此中断,成为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有学者综合《西藏王统记》、《西藏政教史鉴》、《西藏王臣记》、《拉达克王统记》、《直贡世系》、《米旺多觉》、《蔡巴目录》及《圣山志》等史料,出古格王系自930—1680年共传20世(据西藏工业建筑勘测设计院编:《古格王国建筑遗址》,“古格王世系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公元10世纪末,在古格辖区内,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封建性质的农奴主庄园——奚卡,至13世纪这种封建农奴制经济结构已经在藏族地区形成。生产关系变革,带来了古格王国农牧业生产的上升和手工技术的进步。规模宏大的王国建筑群,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它经济繁荣的新局面。
佛教中兴是这个时代的又一特点。古格王国统治者积极推动佛教的传播和再起,历代国王不断派人前往印度等地修习佛法和迎请有名的大师到古格宣讲教义。古格无形之中成为一个佛教中心。
古格王国建国初始,笃信佛教,将崇尚佛法立为开国之基。柯热为传佛法,出家修行,将王位让给弟弟。他主持修建了托林寺,选派仁钦桑布等优秀青年前往印度修习显密教法,还延请名师来古格讲道,古格渐渐成为西藏的佛教中心。
第四代王微德时期,国王的叔祖拉喇嘛意希沃为弘扬佛法竭尽心力。花重金请高僧到古格讲经,数次派人去印度学法。在其晚年,因担心佛教组织群龙无首,宗教仪轨杂乱,故筹集重金亲往印度去请高僧智者阿底峡。不幸,被俘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噶洛国,惨遭火刑。微德立即令人携带大量黄金前往赎还。噶洛王提出苛刻条件,声称需有与拉喇嘛意希沃身体等重的黄金方准赎救。国王全国上下搜求,遣维曲沃(天喇嘛菩提光)前往。称重时,黄金的数量尚差一头之量。拉喇嘛意希沃力劝绦曲沃不要赎自己,用这些黄金前往天竺毕扎马西寺,迎请阿底峡。拉喇嘛意希沃被害,遗体运回古格后,安葬在佛塔之中。
阿底峡有感于拉喇嘛意希沃的舍身求法和国王的诚意,于1042年带领24名弟子毅然翻越喜马拉雅山抵达古格都城,国王亲自迎接,并指令于托林寺修习。有一件事情颇为感人。阿底峡时年60多岁,85岁高龄的大译师仁钦桑布亲拜其为师,足见古格朝野对佛教的重视。阿底峡在藏12年,于译经、讲道的同时,撰写了照耀西藏佛教的明灯——《菩提道灯论》。正如书名一样,阿底峡进藏给西藏的佛教带来了指路的明灯。阿底峡入藏为西藏佛教“后宏期”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弟子仲敦巴在阿底峡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迦当教派。后来,宗喀巴创立的黄教格鲁派也是因袭了阿底峡的理论学说,所以格鲁教派又称“新迦当派”。
1076年是藏历火龙年,第五世国王赞德举办纪念阿底峡尊者的法会。一时,从卫藏通往阿里的路上,拥满了来自康区、卫藏地区的僧侣和信徒。象泉河边的托林寺周围帐篷处处,是西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盛会。这次法会掀起了佛教复兴的第一个高潮,史称“火龙年大法会”。古格王国也因之成为“上路弘法”的最初根据地(据张建林《荒原古堡:西藏古格王国故城探察记》,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阿底峡进藏,对西藏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对佛教在西藏的复苏和繁荣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与此同时,古格王国也进人空前的繁荣昌盛时期,成为阿里三王系中力量最强大的一支。
13世纪,元朝帝国建立以后,将西藏视如一省收入版图,作为宗王的封地。萨迦派被中央政府赋予统领全藏13万户的尊崇地位,封萨迦法王八思巴为帝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对于以后西藏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最高宗教领袖就是国王,国王就是最高宗教领袖,将世俗的统治大权和宗教大权集中于一个人身上。世界范围内,中世纪的欧洲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体制,欧洲“近代化”的历程就是世俗权力向宗教的宣战,并最终独立的过程。我国的历史上殷商时期可能一度属于“政教合一”的体制,即某些商王也是巫师首领,但权力格局和程度上与西藏无法相比。在西藏实行完备的政教合一体制与元朝的统治是分不开的,把握这一点,对于理解西藏的政治、经济的特点,以及文化面貌都是很重要的。
此外,元代还设立了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宜尉使司都元帅府驻扎西藏,行使直接管辖卫、藏和阿里地区的职责。
明朝时,承袭元朝旧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对西藏行使统辖权,后改设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和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
在这一段历史中,古格王国的历史虽有些扑朔迷离,但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权始终存在着。只是由于宗教政治较王国政治更为凸显,所以王国的历史成为宗教活动的“附属部分”,王国的世系变化也只能在宗教世系的变迁中寻觅。
据《直贡世系》和《圣山志》的记载,直贡噶举派创始人吉且贡布73岁时(约当1216年),颇似古雅岗巴作“圣山”法主。此时,古格国王赤·扎西德赞和拉达克王欧珠衮都是圣山的施主。亚泽王系的乍巴德用6升黄金造文殊像,用白银1.2万两塑强巴慈尊像。以后,古格国王赤·扎西旺久、赤·扎巴德、索朗伦珠、扎西衮、吉日旺久……一直到21辈圣山法王曲吉平措时的国王西贡和赤·扎西扎西,均有记载,但王国早已进入到它的“末世阶段”。
故城遗物
古格王国故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巍峨的建筑群落。该建筑遗址,位于扎达县扎布让区的象泉河畔。整个都城建筑依山顺形而建,占据了一座土质山头,是典型的西藏宗山建筑群。它北面临象泉河,较为开阔;东、南、西三面,则群山环抱,形成天然屏障。这座山头,拔地而起,四面削壁悬崖,形势十分险要。山梁窄长,南北走向。其南为断崖,东、西壁立陡削,为两条冲沟所夹持。土山的东北、西北有两条缓坡,呈钳状,夹角约60度左右。山顶距山脚高约170米,山脚距象泉河高约70米。东北、西北两条缓坡,仅到山峰的2/3处(约120米),以上50米亦为垂直壁立。建筑物依山叠砌,逶迤而上,从地面直到山颠,层层叠叠,组成一组雄伟的建筑。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王宫、寺院建筑约建于公元10一13世纪,以后续有扩建和修缮。虽于17世纪遭战争破坏后渐渐成为废墟,但于今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宫殿、寺庙、城堡、窑洞、隧道和城墙等建筑遗址,以及壁画、佛像等珍贵文物。
虽然古格王朝只有700年左右的历史,但将每一建筑作一历史的剖析仍是相当困难的。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难以分辨王国城堡重要建筑的具体修建年代,而只能作一大体的估计:建筑的总体设计和规划是陆续完成的,王宫和寺院的建设应是10~13世纪进行的;白庙等遗址,当是16世纪左右扩建的建筑物;而宗政府等建筑群则是最晚期的建筑,时间已到了17世纪。
根据1985年以来的考古学者考察和研究的成果,我们来简述一下古格故城现存的建筑文物家底:
(1)各类房屋遗址(包括殿堂、楼房、平房等)共计445座(不计算开间)。
(2)各类窑洞(包括民居、仓库等)共计879孔。
(3)碉堡遗迹(遗址)共计58座。
(4)佛塔或残塔遗迹(遗址)共计28座。
(5)塔墙计1道。
(6)防卫墙10道。
(7)隧道或暗道计有4条。
其中,有五座佛殿保存尚好,墙壁、木柱、梁架结构、屋顶以及壁画等基本完好。另有三座佛塔也保存尚好。一般而言,窑洞比房屋建筑的保存状况要好。虽然残垣断壁处处,但从上述仅存的遗址和遗迹来分析,古格故城的整体格局、建筑特色和建筑内涵等方面的内容,基本上已经搞清楚了。
建筑群由王宫区、居民区、寺庙区、宗政府和防御工程设施组成。王宫区占据山头;寺庙区位于东北向的缓坡上;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山麓和山坡上;防御工程设施组织在各区之间,建筑群功能分区明确。
这组建筑群背山面水,占据有利地形,充分考虑了战争的因素和防御的功能要求。在地形、地势的选择上,充满着军事战略思想。这是古格王国建筑群总平面设计上的最重要特点。
宫城位于山峦的顶部,平面略呈“S”形。南北长约210米,东西最宽处约78米,最窄处17米左右,面积约7150平方米。四周沿悬崖筑有土城保护。宫城大体可分为功能有别的四个部分。北部是王室的居住区,即寝宫,有国王的夏宫、冬宫(地宫)等。这里的房屋很多,建筑密集,从残存的墙垣看,有些房屋是二层建筑。山顶中部为宫廷佛堂,有三座建筑,其中两座地面建筑,一座窑洞建筑,可见佛教在古格的重要地位。佛堂之南,有一组建筑十分规整,房间分割较大,可能是王国处理政务、议事的地方,其中一座大厅相传是王国的集会厅。山顶的南部,建筑群环以一广场而建,传系王国歌舞和宗教节日跳神的地方。
此外,山顶遗址中,还有许多窑洞库房,如兵甲库、箭库和盐库等,而整个后山区,大概是宫廷的附属建筑和生活辅助用房。
寺院区位于宫城建筑遗址的东北角山坡上,大片建筑随地形建造,沿坡而上,呈三角形分布,主要建筑有卵石画墙、殿堂、佛塔、僧舍、防卫城墙等。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土木结构房屋建筑殿堂中,以红庙和白庙为最大,保存的壁画和建筑构件内容也最为精美。
居民区大多集中在遗址的北坡,亦沿山麓分布,大体可分为三种集中类型,即窑洞式民居、房窑组合式民居及独院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