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候,男性的标准服装是马褂。马褂是一种穿在袍服外面的短衣,衣服的长度到肚脐,衣袖仅仅遮住手肘。男性穿这种衣裳,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所以,人们把它们称为“马褂”。
在清朝初期,满洲人初进关时,这种马褂,只限于满族八旗的士兵们穿。一直到了清朝康熙、雍正年代,马褂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并且发展成了单褂、夹褂、纱褂、皮褂、棉褂等多种样式,成为一种男式便装,任何人都可以穿。因为马褂穿在身上可以行动自如,所以,它常常被用作出行的装束。
再后来,这种马褂,又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人们不论身份,都把马褂套在长袍的外面,显得文雅大方,庄重有礼。
和女性的服装一样,男性的马褂,也有很多的颜色,如玫瑰紫、青灰、黑色、蓝色等等。但是,有一种颜色却是例外,这种颜色,任何人都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
黄马褂,是专属于清朝皇帝的,是皇帝作为奖赏,特赐的一种服装。
能够穿上这一种黄马褂的人,主要有三类人:一类人是跟随皇帝“巡幸”的侍卫,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所以,他们穿在身上的黄马褂,被称为“职任褂子”;第二类人是在皇帝行围校射时,那些打猎最多的人,皇帝高兴后,赏赐的黄马褂,被称为“行围褂子”;第三类人是为国立了功,做了贡献的人,皇帝为表彰他们的成绩,特地赏赐的黄马褂子,被称为“武功褂子”,这一类人还要被载入史册。
在这三类人中,只有这一种立有战功,功勋显赫的人,才能随时任意地穿用由皇帝赏赐的黄马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