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说,青春期女孩才会听如何听,青春期女孩才会说
26579400000022

第22章 用心听诉说,分享女孩的喜怒哀乐(1)

父母用心倾听青春期女孩的诉说,可以让她体会到关爱和温馨,她会因此对父母更加亲近与尊敬。这有利于女孩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同时,也有助于父母对青春期女孩不正确的想法和不听话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教育和指导。

认真聆听女孩的话

随着女孩年龄的增长,很多父母会开始抱怨“孩子不愿意与我沟通”,“孩子总是把事情闷在心里”。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仔细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你沟通?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女孩,她就会说:“父母不了解我,他们总是自顾自地讲大道理,从来不听我的想法!”,“他们从来不认真地听我说话,有时候,我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却发现他们根本就没听进去。所以,我现在懒得和他们说话。”

事实上,每个女孩都愿意与父母沟通的。但是,亲子之间的沟通之门往往被父母在无意中关闭了。

一位母亲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情。她说,六月的那几天,女儿很兴奋,因为学校里正筹备艺术节。女儿是个外向的孩子,每次吃晚饭时,都要和他们说好多班里的新鲜事。女儿说:“艺术节有一个花展,我们班负责拿花,是那种盆花,我向老师报名要拿一盆月季花。妈,你能帮我买一盆吗?”“好的。”她心里想着今天没有完成的工作,没听清女儿刚刚的“演讲”,就含糊地答应了。

虽然女儿说了两次,并一再叮嘱,可她还是忘了去市场买。那天,她的一个同事病了,她一下班急着去看同事。女儿哭得很伤心。她一再安慰女儿,并给老师写了信,解释原因,可女儿还是闷闷不乐。

从那件“月季花事件”之后,她忽然意识到了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因为学校里少了一盆花照样美丽,但孩子少献了这一盆花就少了一次得到爱的机会。

认真倾听孩子的话,是亲子沟通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学生,青春期女孩每天可能都会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有一大堆的“心理垃圾”,影响心情和学习效率,甚至会感到生活怎么这么无趣、阳光怎么这么刺眼、功课怎么这么难……她们需要及时把这些消极情绪清除,宣泄就是很好的方法。而向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宣泄自己的情感、吐露烦恼是女孩最好的选择。她们渴望得到父母认真的倾听与包容,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说教。因此,“大耳朵、小嘴巴”的父母是很受女孩欢迎的。

华女士的女儿就要到上海上大学了。女儿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打电话约妈妈早点回来。华女士平时工作很忙,很少跟女儿交谈。这次,她早早地回到家里,要与女儿话别。

没想到,女儿一上来就开始了对妈妈的“控诉”。她列举了妈妈的种种“罪行”:哪一次妈妈不让她接电话,是不信任她;哪一次妈妈的批评不符合事实,是冤枉她的;哪一天,妈妈怠慢了她的同学,使她很没面子;哪一回,妈妈当着同学的面训斥她,伤了她的自尊……女儿边说边哭。

“我怎么也想不到我的乖女儿对我有那么多怨恨,她说的那些事,我怎么一件也记不起来了呢?”华女士也感到很委屈。但她想,明天女儿就要走了,让她把一肚子“苦水”全倒出来也好。

华女士耐心地听,女儿足足讲了3个半小时。“痛说”后,她伏在妈妈怀里大哭起来。华女士搂着女儿问:“女儿,这些话你怎么不早跟妈妈说呀?”“你那么忙,每次我想和你说,你都没有时间!”女儿抽泣着说。

华女士说:“这些年,我自以为给了女儿很多,可我唯独没有拿出时间听她诉说,我真觉得对不起她。”现在,华女士每天都会抽出一小时的时间,和女儿在网上聊天,母女关系很融洽。

认真聆听孩子说话,孩子才会愿意与父母交流,彼此间才不会有隔阂。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做出认真倾听的姿态。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这样的姿态很重要:由于女孩往往个头较低,父母应当蹲下来或坐下来,面对着女孩,身体微向前倾,表情平静、柔和,眼睛平视她;父母要暂时放下正在做的和正在想的事,给女孩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仔细观察女孩的脸部表情,说话的声调和语气、手势以及其他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信息。

其次,表现出听的兴趣,把你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女孩。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不论女孩的话题多么简单,只要你表现出了感兴趣的姿态,孩子讲话的兴趣就会产生出来。如果父母总是沉着一张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让女孩十分失望。慢慢地,她也会养成对什么都漫不经心的毛病。有的女孩在课堂上发呆、不爱发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很少倾听她的讲话。因为她很少感受自己语言的魅力,必然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失去应有的信心。

倾听孩子讲话的时候,父母要让女孩知道,她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为了显示你对孩子讲话的重视,你可以用表情、语言来向女孩表达。比如,你时而微笑、时而吃惊,就表明你对女孩的讲话内容非常在意;你时而询问、时而夸赞,就表明你对女孩讲话的内容很感兴趣。

另外,如果女孩在诉说时有不清楚的地方,父母可以让女孩举一些例子。孩子可能说:“老师们都不喜欢我……”父母可以很平静地说:“你怎么知道的?你可不可以举几个例子?”,让女孩说得更清楚、更具体一些。

女孩的心里话,父母要听听

某杂志的卷首语上有这样一段话: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青春期女孩的思想很单纯,她们容易与人相处和合作,有很强的求知欲。然而,女孩良好的天性有时会被一些心事掩盖。当女孩感到悲伤、惊恐、害羞、孤独或者不被赞赏时,不安的情绪会使女孩的行为“出轨”,甚至出现情绪“海啸”:大哭大闹,乱发脾气。

此时,女孩最需要的是家长耐心地倾听,倾听她的心事。然而,很多家长却做不到这一点。某论坛曾向33所市重点中学,近100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与父母和老师说心里话的只占21.9%和3.3%。

父母不倾听青春期女孩的心事,不仅会让亲子间的交流出现鸿沟,而且会影响女孩良好性格的形成。

周老师是初一六班的班主任,他发现班里的王云性格内向,整天郁郁寡欢,他决定去王云家进行家访。于是,他在批作业时喊了一声:“王云。”没有人回答。周老师以为她没听见,就又亮开嗓门喊了一声,但还是没有人回答。

周老师很诧异,他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扫视了教室的每个地方,同时问道:“王云同学在吗?”只见坐在最后一座的王云慢吞吞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却低头不语。

“放学后,我和你一起走,我要去你家做家访。”王云点点头,没有说话,脸上毫无表情。她怎么一点儿兴奋劲都没有?老师又问道:“你是不是不舒服?”王云摇了摇头。老师没有说什么,就让她坐下了。

晚上,周老师和王云一同去她家。在路上,王云一直保持沉默,老师问她5句,她连两句都回答不上。而且,她严肃的表情与她的年龄不相称,周老师非常想知道这个孩子在想些什么。

到家后,王云只对父母说了一句:“妈妈,我们老师来了。”便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小屋,独自写起作业,爸爸妈妈喊了她几遍也不出来。王云的妈妈性子比较急躁,一看女儿这样,举起巴掌就要打。周老师连忙拦住了,他说:“王云妈妈,孩子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心里是有数的,我们得知道她想些什么,才能针对她进行教育。”

王云妈妈想了想,说道:“她10岁那年,她舅舅说了一句‘你看你怎么胖得没了形’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和人说话,总是躲在一边,天天独来独往。”周老师说:“这就对了,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心事,她是怕别人嫌她胖。”他对着王云的房间喊道:“王云,老师太胖了,有点儿怕热,你能不能给老师拿一把扇子来。”

过了好半天,王云终于从房间出来了,她的手里举着一把扇子。周老师和王云聊了起来渐渐地打开了她的“心锁”。直到很晚,她才恋恋不舍地送走了周老师。

一个月后,王云的妈妈找到周老师,她说:“很感谢你,周老师,云云现在变得开朗多了。”周老师说:“王云现在正处于青春期,需要跟别人倾诉自己的烦恼。我们要理解和倾听她的心里话,提供她所需要的成长环境,她才有可能健康成长。你过去就是不善于倾听王云的心事,打不开她的心结,致使她小小年纪就形成了沉闷忧郁的性格。”“你说得对,我以后一定多听云云说话。”

面对同样一类物体、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种现象、同样一个行为,成人有成人的心理反应,孩子有孩子的心理反应。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孩子的心理反应往往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这给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把握增加了难度,这也是很多父母总是不理解孩子的行为的原因。

其实,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不可理解,只是父母很少倾听过孩子的心里话。青春期女孩是一种特殊的人,特殊就特殊在她有她的生活轨迹、行为模式、心理世界。所以,父母要听其言、察其色、观其行,适当的时候,陪着女孩聊聊天,让她说说心里话。

一位母亲每天晚饭后,总要带女儿出门散步半小时。此时,女儿像只欢快的小鸟,总喜欢叽叽喳喳地说在校的活动情况,如某个老师如何讲课,某个同学出了趣闻等。如果女儿在校受了什么委屈或犯了什么错误,她也会在母亲的耐心倾听下,一吐为快。母亲针对女儿说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女儿知道一天的得与失,知道哪些需要继续发扬,哪些需要注意修正。这样,女儿散步回家后,就会心情怡然,做家庭作业时也顺心顺手多了。

倾听女孩的心里话,意味着父母开始尊重女孩的判断能力,开始倾听她急于摆脱的紧张和其他情绪。父母的倾听会给女孩充分的安全感,给她挑战自我的信心。父母要注意一点,倾听之后,了解了女孩的心事,更重要的就是和女孩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千万不能讥讽女孩无知和瞎想,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她今后再也不敢跟父母交心了。父母可通过一些引导句子,如“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咱们一起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等,引导女孩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用心倾听女孩的梦想

很多父母抱怨青春期女孩不爱学习、学习不积极、缺乏上进心。其实,这是因为女孩的注意力和关注点不稳定,缺少前进的动力。而梦想就是女孩最大学习动力。父母必须为女孩找到一个能够引起她持久关注的点,找到让她努力学习的动力,以此督促女孩不断地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进。而梦想就是最好的关注点和动力。

梦想是青春期女孩的想象和愿望,不一定会实现。但它会成为一种动力,激励青春期女孩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去拼搏和努力。

赵雯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她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为更多的患者减轻苦痛。正是这种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梦想,促使她从初中起就开始关注医学方面的知识。

赵雯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好,妈妈告诉她,医生需要阅读的理论著作很多都是英文,所以要当好一名医生,英语必须过关。每当她在英语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妈妈就以她的梦想来激励她不放弃。在当医生的梦想推动下,赵雯努力学习英语,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喜欢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会乐此不疲;当从内心厌恶做某件事却不得不做时,就会感到厌倦和疲惫。孩子也是如此。有了梦想作为学习的动力,女孩会自主自觉地去学习,即使很累很困难也会从中体会到快乐和意义。

几乎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梦想,她们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往往会神采飞扬、美不胜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却常常对女孩的梦想不屑一顾,甚至大泼冷水。

当女孩向父母说起自己对某个电影的看法时,父母觉得她的言行幼稚,会不耐烦打断她,父母的不耐烦也许断送的是一位影评家的前程;当女孩全神贯注地研究家中的金鱼,并不时向父母汇报金鱼的生长情况时,父母觉得她很十分无聊,会及时地制止,父母的制止也许就遏止了一个生物学家的成长;当女孩在父母讨论某件事情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父母觉得她是无稽之谈,会粗暴地呵斥,父母的呵斥也许会熄灭女孩想成为一个演讲家的理想之火。

黄强是一个咨询师,他专门研究青少年心理。前几天,他到一个家庭去看一个被父母称作“有自闭倾向、沉迷游戏”的女孩雅文。这个女孩上初中三年级,不到一年就要中考了,她在班上排名倒数第三。她的母亲说:“她是一个女孩,居然像男孩一样,爱打网络游戏。我们说她,她也不听。现在,她干脆不和我们说话。”

黄强走进他们家时,看到雅文微笑着欢迎他。黄强知道,所谓的“自闭”根本子无虚有。他到雅文的房间开始单独咨询,映入眼帘的是她的开放式抽屉,里面错落有致的摆放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电池,就像苏州园林一样在层次、色彩上都十分讲究。雅文说,这是“一个城市”。黄强惊叹于这个女孩的想像力。之后,雅文就像个导游一样,带他走进了她那宏伟而壮丽的心灵世界。

雅文说,她的理想是设计出一整套“大片加游戏加小说”的模式,就像美国暴雪公司(全球知名的电视和电脑游戏软件公司)一样。她已经开始在网上自学3D动画设计了。听到这里,黄强立即清除了“她沉迷游戏”这5个字。

当她告诉黄强,她想上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最新的一个跟3D有关的专业时,黄强问:“你的父母知道你这个想法吗?”她摇摇头。后来,雅文的父母告诉他,他们听雅文提过,但没在意。黄强说:“这么重要的信息,这么需要鼓励的梦想,你们竟然‘没在意’,难怪雅文会自闭,不愿意和你们说话。”父母听后,惭愧地低下头。

青春期女孩需要属于自己的梦想。对她来说,梦想有无穷的魅力、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梦想能使女孩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创造不辍,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面对女孩的梦想,父母应该予以尊重, 用心去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父母还要做到以下两点。

1.不要打击女孩的梦想

当女孩向父母畅谈自己的梦想时,有的父母会站在成人的角度,告诉女孩,她的梦想是无法实现的,这无疑打击了她的积极性。

张晶第一次上化学课时,便对化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她想成为一名化学家。当她把自己的梦想告诉妈妈时,妈妈非但没有鼓励她,反而讽刺挖苦:“你还是现实点儿吧,哪有那么多的化学家,你能当个化学老师就不错了。”

理想被妈妈否定后,张晶开始对未来产生怀疑,对学习也没有了信心。有一次,她的化学成绩不理想,妈妈又一次打击她:“成绩这么差还想当化学家?你别做梦了!”这些话再一次否定了张晶想当化学家的梦想,她开始更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她的情绪变得极不稳定,学习成绩也不断地下降。

父母的鼓励可能会成就女孩的梦想,而父母的打击则会动摇她的梦想,使其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父母要保护女孩的梦想,不要打击她。

2.引导、帮助女孩扬起梦想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