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女孩,让女孩替自己实现愿望。那么,女孩就会感到身上的担子太重,压力太大,她会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同时,女孩也会失去自己的成长空间和独立意识。性格倔强的女孩会产生抵触、反叛与对抗的情绪,出现与父母关系紧张、厌学等现象,甚至走上歧路;性格懦弱的女孩则会变得精神萎靡,对生活、学习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等,甚至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张黎的妈妈小时候因为家里的经济拮据,没有学习机会。当张黎上学后,她就开始按照自己的设想,为女儿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她常常对张黎说:“黎黎,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上清华!帮我和你爸实现我们当年的梦想。”为此,张黎在父母为自己设计的框架里不断地努力着。
今年,张黎不负父母的厚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一所市属重点初中。张黎想: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她没有自己辜负爸爸妈妈的苦心,考上了他们指定的学校,这个假期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
晚上,妈妈下班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大口袋。张黎急忙迎上前去,打开口袋,张黎呆住了——里面全是初一的课本和辅导材料。妈妈并没有理会张黎的惊讶,严肃地对张黎说:“你别以为进了重点初中就万事大吉了。要知道,凡是考进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尖子生,你要想出头,就得提前做准备。”张黎说:“妈,我知道。可是,这个假期是不是……”妈妈打断了张黎的话:“是不是什么?你还没到可以休息的时候。我和你爸早就计划好了,你的目标就是清华!当年,我的理想就在清华上学,但是家里没钱供我,我只好放弃。而你爸爸当年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考上清华,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我们俩的梦想只能靠你去实现了。”
从那以后,张黎不再像以前那样跟妈妈亲近了。在张黎的眼里,妈妈的角色已经淡化,她更像体育教练,而且是十分严厉的体育教练。妈妈给张黎制订了一整套学习计划:每天必须做多少课外作业,双休日必须看多少课外书,早上的朗读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分钟,每天看电视不得超过多少分钟……
看着繁重的学习计划,望着一堆堆的辅导资料,张黎再也无法忍受。在一个雨天的早晨,张黎离家出走了。
在警方的帮助下,一个星期后,父母找到了张黎。张黎回到家后,妈妈和她进行了一次谈话。“黎黎,你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我和你爸对你不好吗?”“你们对我很好,但是我不想学习,不想看那么多的参考书。”“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我觉得学习是为了你们而学,看书也是为你们而看。你们一直把我当成替你们实现梦想的工具!”说完,张黎跑进房间。接连几天,她都不和父母说话。妈妈怕她得心理疾病,就带她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向张黎的妈妈说明了张黎现在的情况。张黎的学习压力很大,当她进入青春期这个对压力非常敏感的时期后,所有的压力就以抑郁的方式爆发出来。这种抑郁的情绪笼罩了张黎的整个心灵,以至于她无法安心学习,想逃离现有的环境。心理医生说:“每个孩子都是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父母随意改造的机器。所以,你不要总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头上,这样,不但弥补不了你当年的遗憾,也会给孩子的人生留下遗憾。”妈妈听后,点点头。
父母越是不得志,对孩子的期望值就越高;父母越是壮志未酬,越是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总想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去实现。
的确,鉴于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原因,有不少家长失去的东西很多。例如,有的家长期望值并不高,但是就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实现不了;有的家长本有很高的天赋,但是社会环境突然发生变化,自己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有的家长有某方面的潜能,但是由于缺乏专家的指点和培养,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最后只能是以遗憾告终。
在这些家长的潜意识里,有一个不容易解开的“结”,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实现自己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实现的期望。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为人父母者,不要为女孩设计发展的模式,强行让她沿着父母设计的轨道前进。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些,从精神上给女孩关爱和关心,让她按照自己的愿望成才,让她在自己的理想天空中自由搏击。
这些话,不要对女孩说
“话到嘴边留三分”,在教育青春期女孩的过程中,父母就要遵守这样的说话守则。说出去的话就好比泼出去的水,如果不假思索地说一些刺伤女孩的话,女孩就会越来越不听话。以下6句会让青春期女孩最伤心的话,父母千万别对女孩说。
1.贬低的话——“你真没出息!”
虽然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很漂亮、很完美,会以孩子为骄傲。但由于望女成凤,似乎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父母的实际行为表现得好像孩子的成长总是不如他们的意。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训斥和矫正女孩的行为。这种错误的意识导致父母轻视女孩,常常对她说:“你真没出息!”并常常把女孩当成是自己控制的对象,一定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她。
事实上,很多时候,父母与其花很多精力贬低女孩,告诉女孩一大堆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不如亲自示范给女孩看。女孩一些小小的缺点往往会通过父母的一个示范行为就可以矫正,而且还能维护女孩的自尊心。
2.给女孩压力的话——“你要科科都考到90分以上!”
分数本是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是老师、家长和孩子自己反馈信息的一个渠道、一种手段,只是测评孩子学业的一个参考,分数的高低并不能用来评判孩子的一切。但在考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分数高低决定着孩子的升级、升学、就业的现实状态下,分数变成目的,变成了孩子、家长追逐的唯一目标。
今天,学校要公布初三第一次模拟统考的成绩。林红一进门,爸爸就迫不及待地跟在后面问:“怎么样?考了多少分?”林红一边放书包,一边回过头来说:“爸,还可以,就是……”爸爸脸上的笑容一下子不见了,转身坐到沙发上,打断了女儿的话:“我不要‘就是’,我的要求是科科不能低于90分,你只要告诉我结果!”
林红显得有些不安了,躲闪着爸爸的目光:“除了数学,都高于90分。数学题太难了,我考了83分,是我们班的前15名,还有人不及格呢……”爸爸火了:“就知道比下面的,没点儿上进心!你们班有没有考90分以上的?”看到女儿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别人能考90分,你怎么就不能?题太难,别人怎么不觉得难?看来,还是你不努力!告诉你多少回了,要想考上重点高中,就必须得用功,知道吗?每门功课都不能低于90分,平均95分以上,是你最后的目标,你给我记住了!这个星期六、星期日哪儿都不许去,在家把模拟统考的题目重新做一遍。”从那以后,林红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了。
3.利诱的话——“你若能考进班级前三名,我就奖给你50块钱!”
用钱物奖赏孩子,可能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却也是很不明智的一件事,因为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为拿到奖金而埋头苦读,不禁沾沾自喜。但研究表明,金钱的诱惑,往往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一方面,用钱物刺激孩子的学习热情不仅不能持久,而且还会使获得金钱的欲望充塞孩子的头脑,使之形成“拜金主义”;另一方面,拿到奖金还容易滋长孩子的侥幸心理。街头摸奖者在决心掏钱买奖券的时候,心理上已认定获奖“十拿九稳”。孩子若是产生了类似这样的心理,学习必然会懈怠下来。
父母鼓励女孩学习,应注重精神鼓励,赋予孩子努力学习的荣誉感、自信心。
另外,家长只奖励孩子的前三名也是不对的,这容易导致对孩子努力的忽视。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进了班级前三名固然可嘉,但若考到第四名、第五名,只要尽了力,也是不错的,父母亦应予以适当的鼓励。若孩子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距获奖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却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她就会感到十分沮丧。这往往导致女孩把学习兴趣转移到能否获得奖励上去。换言之,就是女孩把获奖当成了学习目的,这对其成长是很不利的。
4.威胁的话——“我今天非揍死你不可!”
如今,仍有一些父母用打骂的手段来管教孩子。打骂孩子的时候,气愤至极的父母还常说这句话:“我今天非揍死你不可!”这句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家长说这句话时,表明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由于这样说的仅仅是一句“大话”,根本无法兑现(父母也不准备去兑现),女孩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她的活动。
5.自卑的话——“我没本事。”
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孩子的眼光常常会追逐社会现象,比如,当孩子看到社会上有些人有特权,而自己的父母没有;有些人神通广大,而自己的父母却安守本分,便会对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用“我没本事”来开始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谈话。因为父母的自卑感会“传染”给女孩,她会认为:“父母没本事,我又能怎样?”父母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才之路。
6.强硬的话——“你滚吧,想去哪儿去哪儿!”
有的父母喜欢利用女孩依赖性强的特点,动辄就用抛出“我不管你了”,“你滚吧,想去哪儿去哪儿”的话恐吓女孩,以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很多自尊心强的青春期女孩,就会因为忍受不了父母总说这种强硬的话而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