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2668300000010

第10章 洛阳民间社火文化综述(4)

宜阳县,旧时张金乡的“竹马阵”有10人参加,按“孙子排阵法”编排。几十匹马一齐登场,还配有马童、鞭夫、炮手、铜牌子、长枪手等。表演时,“马”、人一齐变换各种阵法,诸如“长蛇阵”、“十字阵”等队形,场面威武壮观。表演时多有打击乐器及笛号伴奏。表演者边舞边走,观众则边追边看。

孟津县内各地都有竹马表演,以王良乡的赵岭为佳。

(8)老式官

洛阳民间老式官表演始见于清末民初的老城区。由洛阳老城区南关校场街人制作。用一根长约5至7米的大木头,中间设一支架装在两轮车上。前木的一端坐一清装老式官,面向前(扮成清朝以前的县官),身穿官服,左手持扇,右手拿着长烟斗,不断舞动作戏。后面由数人上下压动大木,使扮官上下活动,高可达3米左右。表演时,配以音乐,沿街缓慢推车前进。

老式官这一民间舞蹈艺术,再现了舞台上县官的形态特点,很受群众欢迎。民国二十一年停演。解放后,恢复了这一活动。“文革”期间停演,“文革”后又得到恢复。每逢重大节日,时有表演。

(9)海蚌

源于民间故事《鹬蚌相争》,是民间传说的鱼、蚌神话故事的再现。海蚌,是用竹条、铁丝布或丝绸做成高约1.5米的蚌壳形状,内能容纳一个中等身材之人。其颜色外为绿底,白色蚌纹(也可用其他颜色);内为粉红色。

建国前,洛阳市老城区有南关菜市东街和寿春街海蚌。南关海蚌于民国十一年由马琳林等组建。演员有3人,一个海蚌精,即由一男人所扮的美貌少女,粉脸、月眉、朱唇,头戴饰品,身穿古装少女艳服,脚穿绣鞋;一个渔翁,手拿鱼网;另一个是小孩。洛阳老城区仙果市街的阎三欣(男),善扮蚌精演出。

有的地方是一人藏于蚌壳,一人扮鹬鸟,取“鹬蚌相争”之意;或者一武生打扮的渔夫和海蚌作故事情节性的表演,由锣鼓伴奏,动作配合巧妙,诙谐逗人。表演人数不等,6人、9人皆可。

海蚌这种舞蹈形式一般每逢元宵灯节上街演出。表演时,配以唢呐伴奏。解放后,在一些重大节日时有出现。

(10)拉犟驴

此为一民间传统舞蹈。一般由二人配合演出。一人扮女相、骑驴,一人扮老汉、赶驴。所赶犟驴用竹篾、铁丝等捆扎制成,外糊以纸或披以布,涂成黑色;驴腰间留一空,两边有鞍子和骑驴人的假腿假脚。骑驴人站在驴腰空间,将驴提起系于肩上,驴的假腿假脚正和其衣襟相连,表演者的腿脚为驴身上垂下的装饰物所遮盖,外观看似骑驴状,十分逼真。

表演时演员做出因驴犟而出现的种种姿态,逗人发笑。后又增加一拉驴人和一丑角逗趣者。逗趣者手执破扇,耳悬大红炮做耳环,表演种种丑态怪样,引人捧腹大笑。表演停止,继之以戏文清唱。也有二驴表演的。赶犟驴表演,多赋予故事情节,若骑驴者为闺女,便称为“庄稼佬送闺女”;若骑驴者为婆娘,则称为“两口子赶集”或“双跑驴”。此舞蹈主要表现驴的“犟”劲,非常有趣逗人。

(11)二鬼摔跤

洛阳民间亦称“二鬼扳跌”、“小鬼扳跌”。实际是独舞,二鬼由一人表演。两个上半身紧抱的“鬼”造型系用竹篾或木棍制成。表演时,演员将两个假上身缚于肩上或捆在自己的腰部,然后弯下腰,用两手臂作另一小鬼的下肢,手掌插入鞋内,好似双脚。这样,一人就变成了两人。在锣鼓声中,表演者作出进、退、拉、推、翻滚、争起、摔倒等各种模拟摔跤的动作。表演者在两鬼大衣襟的掩饰下进行的这种表演,仿佛两人搏斗、各不相让之态。

表演时,观众可看到两个逗人喜爱的小鬼在摔跤,特别是在夜晚表演时,真假难分,倍觉有趣。演到高潮,演者突然站起,掀开大袍,原来只有一个人在表演,观者虽明知其假,但舞者技艺精湛,观者竟不能辨认其真伪。此舞蹈,无对白,无唱词,一人动作,两人形象,经常是社火表演队伍中赢得人们喝彩的节目。

(12)打花棍

又称“花棍舞”。建国前,此舞蹈曾是街头穷人演出以求施舍的杂艺。建国初期,发展为集体舞,社会青年和中小学生在节日或宣传活动中多组织花棍舞。表演时可数十人或上百人,人员多少不限。表演者化妆成各种形象,手执一彩棍;彩棍长1.2或1.5米不等,棍上涂以彩色或缠以彩带;两端各凿一长孔,内装方眼铜钱数枚或各系铜铃一个;两端或扎有红缨,或扎彩色绒团及彩色布团。

表演时,演员双手握住花棍中间部位,随着打击乐节拍舞动或敲击自身的肩、腿、膝、背、臂、腰及脚板等部位,或向地上敲打,或同别人对打;同时不断变化队形,或横队、或纵队、或交叉队、或半圆队、或八字队等。表演过程中,铜钱、铜铃随舞蹈节奏发出有规律的响声。

(13)绳镖

用一丈余长的绳子一条,绳端系上镖头。表演时,脚站稳,眼看准,左手握住绳子中间,右手拖住绳子,上下左右摆动,由慢到快。有绕身旋转的,忽而缠腰捆身,忽而荡开回环;也有上下翻飞的,如蜻蜓点水,令人目不暇接。

(14)蹩官

据说此舞始于清代,现可见于嵩县车村乡孙店村。

表演前,先用两根木杆将1张桌子和1把罗圈椅绑在一起,间距可坐1人;椅上竖绑木锨,上书“肃静”。表演时,蹩官身着官服,手提木杆,连同桌椅一步一拐,滑稽可笑。

(15)骑驴棍

此舞始于宋代,现可见于嵩县城关镇南街村。

表演所用车轱辘一副,车轴中绑一木杆。丑角翻穿皮袄,执芭蕉扇、水烟袋,坐于木杆前端。另一人手把木杆推动,一压一松,丑角随之起落,诙谐有趣。

(16)独角兽

此舞始于清代,现可见于嵩县车村乡孙店村、栾川县潭头乡社火玩会中。

此为民间双人舞。一人扮成武生祁花絮,一人扮成独角兽;其中的独角兽扮演者由一人下着大裆裤,双手执一根木棍和头一起并入独腿长裤中,顶端外套朝靴,形如独角,其腹袒露,上画兽脸。演出时用独角佯作踢人,起打场作用。表演时,祁花絮和独角兽互相对打,好象舞台上的人兽搏斗的动作。相传祁花絮为唐代武生,民间传说他在进京赶考途中,在秦岭山道上制服了一只为害百姓的独角兽后,骑上它赶赴长安,被皇上封为武状元。其为民除害之事,百姓甚为仰慕,便以其和独角兽搏斗的事迹编成双人舞蹈“独角兽”以为纪念。

(17)打铁

据民间传说,此舞蹈源于民间穷苦子弟羡慕打铁人打铁赚钱糊口之技艺,模仿打铁人的动作和响声,拍打自身以自娱自乐的故事。

此表演人数可多可少,一般由男性表演。演出时,演员赤裸上身,挥动两个腕上系有小铃铛的手掌,有节奏地拍击肩头、肋下,小铃铛随之发出响声。夜间表演时,双手指缝间还夹有燃着的灰麻杆,拍打起来后,掌声、铃铛声同时作响;加之四溅的火星,犹如铁匠打铁一般,故称“打铁”。此舞蹈现已在民间几乎绝迹。

(18)扇子舞

此为民间双人舞。由一人扮演姑娘,穿大襟红衫和彩裙;一人扮演小丑,穿武生短衣,腰系红带或着蓝色长衫,也有穿道袍者。二人各执彩色纸扇一把,姑娘一手还拿一四角坠有小铃的红绸手帕。表演时,二人踏着锣鼓点,走、跳、蹦、转,相互对舞,小丑借机窥视姑娘;姑娘以扇遮挡,挥帕相送。二人嬉戏对唱,动作和谐,配合默契,风趣幽默。此舞现常见于洛阳民间社火活动中。

(19)腰鼓舞

此为一集体舞蹈,流行于建国初期洛阳市县各地。

表演者有腰鼓手十多人或数十人,男女各半,并配有双镲和军鼓军号数人,其中男腰鼓手头上扎布带,上身穿白色或绿色对襟褂,下身穿彩裤,腰扎带,面化简妆,一副英武之像;女腰鼓手带头巾,身穿彩衣。表演所用腰鼓长约1尺左右,直径5寸许。表演时,鼓手将鼓系于腰上,手执鼓槌,左右开弓,时而击边,时而击面,同时不断变换各种队形,并表演跑、跳、蹦、丢单叉、丢双叉等技巧。

(20)抬花轿

此为一种虚拟抬花轿动作而创作的民间舞蹈,盛行于民国中期并流传至今。

表演所用花轿为一木制无底的简易“花轿”,轿顶上搭有红绿纱幔,并用彩绸结花装饰于轿门及周围。表演者由坐轿人和抬轿人两种:坐轿人有两种扮相,一是扮为丑县官,头戴乌纱帽,手执大折扇;另一是一男性扮为一俊俏女子,梳古装头,穿小衣袍和中式袍裤,腰系布带,手拿一花汗巾。抬轿的四轿夫亦丑角打扮,鼻子下面粘一柳絮胡须。

表演时,常以唢呐伴奏,以欢快为主调,最常用的曲子是《大起板》和《百鸟朝风》。在表演过程中,花轿忽上忽下,翩翩起舞,轿夫们口中还不停地喊着“上坡”、“下坡”、“转弯抹角”等口号。坐轿人随着口号和轿的此起彼伏,表演坐轿的各种姿态以及喜、忧、惊、羞之情态,可谓是“抬轿人真抬真走,坐轿人假坐假扭,抬坐默契两无间,以假当真乐悠悠”。

(21)斗金龟

此为民间双人舞。一人扮作金龟,身披所制之“龟盖”;一人扮作儿童。表演时,两人通过“吊毛”、“扑虎”、“抢背”、“翻滚”等舞蹈动作,显示金龟和小儿一同玩耍的情景。在表演过程中,金龟的头时伸时缩,动作夸张,常逗人捧腹不止。

(22)打棒槌

由两个男演员扮作夫妻二人,均化装成丑角模样。表演时,媳妇手持棒槌前后追打丈夫,丈夫则东窜西跳不停奔跑。其表演动作滑稽,令人发笑。有些地方表演时还有伴唱。

(23)伞舞

又称“帷子舞”,系一大型民间集体舞蹈。表演者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男女各半,表演时场面甚为壮观。演出时,演员分别身穿彩服,脚踩高跷,手持帷子。帷子呈圆桶状,直径约30公分,高约70公分,是用红、黄绸子制作而成,周围饰以彩带,下缀彩穗和铜铃,固定在一根高3米左右的竹杆上,形似古代宫廷之“黄罗伞”。表演时,有一扮演武士者手执令旗领舞,其他男女表演者各列一队,在鼓乐伴奏声中根据需要变换各种队形,手中帷子时而旋转高举,时而帷杆落地;帷杆着地时,铜铃声声,悦耳动听。

(24)挑花篮舞

此为民间常见的一种群众性娱乐节目。表演时需男女各四人。男演员扎头巾,身穿包衣裤,足蹬软靴;女演员扎长辫子或戴古装发套,身穿小衣包,足穿彩鞋。表演者每人挑一对花篮,边唱边走边舞,同时不断变换队形。此舞常见于庙会上或节日期间的街头、广场。

(25)大头舞

俗称“大头人”,是民间较为多见的舞蹈形式。以泥土造型或用竹篾、铁丝扎成头型,外裱以纸张,上涂色彩绘制成各种形象的人物面具,也有的制成各种禽兽面具,面具高度约为表演者身高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表演时,演员身着彩衣,头戴面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不同的故事、说唱。因其面具制作精妙,形态各异,表演动作逼真,常逗人发笑。现今此种表演所用面具几乎全为购买的成品塑料面具,其中尤以大头娃娃面具最为多见。

(26)九莲灯

又称“鱼闹莲”、“对花灯”。此舞源起传说不,一说起源于宋代,是表演一尼姑不满庵中生活,于元宵节不顾佛律,走出庵门到欢乐的人群中诉说庵中凄苦生活,告诫人们切不可再送女儿出家进庵之故事;一说清末镇平一带,是当地名人为扭转当地赌博之风所创;一说起源于陕县民间关于九座莲花山截流为民造福的神话传说。

此舞一般由9人表演,均扮作少女(旧时多为男扮女装),其中1人执两盏“鱼灯”,其余每人手中各执两盏或四盏“莲花灯”,一同随着音乐边舞边唱,并踏着碎步、云步、三合步,或进退步变换队形如莲花盘、龙摆尾、蛇蜕皮、绞麻花、单展翅等;同时,用莲花灯拼出大桥、渔船、花伞等图案。整个舞蹈或用锣鼓唢呐伴奏,或配以弦乐。所用莲花灯,用竹篾、木料和彩纸扎成,灯内点燃用牛油特制的蜡烛;放置蜡烛的板下装有铁丝簧,起舞时微微颤动,在夜晚和少女的舞姿相配,似有飘然欲飞之感。现今表演者通常用手中之灯摆出各种字样,如“天下太平”、“抗美援朝”、“安定团结”、“团结奋进”、“计划生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