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吉祥艺术的表达特征是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的积淀,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综观河洛民间剪纸的图案纹饰,可包含有几大方面:一是艺术形象式的造型语言。这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如莲生贵子、狮子滚绣球、喜上眉梢等。它们并非是其自然属性的必然,而是具有约定俗成、普遍被认可的吉祥文化内涵,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长期积淀而成,是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也有许多吉祥纹饰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中的图腾崇拜。第二是文字图案式的符号标识,在吉祥艺术中,充满着许多这种符号。它们原来并不是自然界具体的表现,而是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而对其不断修炼、引申而成的,以至于最后定型为民间吉祥纹饰,三是象征、隐喻的观念表述。这种表达方式不光存在于剪纸图案中,在民间文学、民间诗歌、民间刺绣中都大量出现。第四就是谐音式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基于汉字的特殊读法,与汉语特殊的谐音修辞有关。汉字一音多形,一字多音,人们就利用了这种表达手法而在民间吉祥艺术中加以广泛应用,这种例子,如“鸡”与“吉”,自然鸡与吉祥就有关了。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谐音吉祥艺术尚是围绕人的生存本体,更多注意的是心理世界的精神寄托和象征,而明清以后的谐音引用,则是太多地注重了实际功利的福禄财利的具体追求。
四、河洛剪纸的表现方法
剪纸的表现方法很多,这里重点归纳为单色和彩色两种:
单色剪纸
1.阳刻剪纸
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2.阴刻剪纸
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3.阴阳结合
阴阳结合就是根据画稿里的虚实关系的需要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的办法,能使画面效果更为丰富,主次分明。
4.剪影
它通过物象外轮廓来表现形象,所以它最注意外轮廓的美和造型。我国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说,剪影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了“一个高级的造型心灵”。中国早期的皮影戏与剪纸艺术实际上也是相互借鉴和影响的。所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独具一格。
彩色剪纸
5.套色剪纸
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一般多采用以完成的阳刻主稿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色纸。一般主稿所使用的材料都采用较厚实的纸,或者绫缎、绒布等一些高级材料,而且颜色宜用深浓色,这样,套起来能得心应手。
6.点色剪纸
点色剪纸也叫染色,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如果要好几层一起点染,色彩颜料中要加入少许酒料,便于颜色渗透。着色时要注意一种颜料干后方可再上另一色,以免混淆串色。但是如果为了使两种颜色起渗比效果,染色时不必待一色干后再上另色,通常上第一次色半干时即上另色彩,才能达到渗化的效果。点色剪纸通常应采用阴刻法,便于大块面积留作染色用。点色剪纸色彩强烈,乡土味浓。
7.衬色剪纸
衬色剪纸是以白色的底稿线条作为线条轮廓,选取的图案最好是阴刻剪纸,在其作品之下衬以各种深红或深蓝颜色,让它们呈现黑白对比,或红白明显的效果。
8.填色剪纸
填色剪纸又称“笔彩剪纸”,把刻好的主稿张贴在一张白纸上,然后根据各部位的需要分别涂上不同颜色。个别脸部可作适当的渲染。
9.分色剪纸
分色剪纸基本上属于单色剪纸的拼贴,近似剪贴。如:剪一组奥运福娃,五个福娃分别用五种不同的颜色剪成,然后把它们拼贴在一起。
五、河洛民间剪纸的地域特点及民俗文化
剪纸,这种由基层劳动者发明创造并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艺术形式遍及全国。在不同的地区受各自地域文化的影响,审美情趣和感情表达方式都不甚相同。我国南方的剪纸,具有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特点。而河洛剪纸,构图简洁、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厚重凝练、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极生动地体现了中原农耕文化的特征。河洛剪纸主要采用掏剪的方法,剪纸素材以花草动物为主。在剪纸创作中,村民们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对生活的美好心愿倾注指间,形成了独特的河洛剪纸艺术。
河洛剪纸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的思维观念仍然没有摆脱崇神意识的本质,它的动机在于祈求人类与“神灵”的交流。尽管在寻求表达方式时,其中含有多种隐喻手法(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义,总是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和愿望(求安、趋利、辟邪)紧密相连。剪纸“天地神”、“求雨”、“谷神”,就表现出庶民百姓无法与天灾人祸抗争时,仰仗神灵、魔力来驱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宁,五谷丰登。与其它边远地区的民间剪纸相比较,河洛剪纸似乎已超越了早期人类对虚幻动物精灵或直观的“生殖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而进入了封建社会佛、儒、道的神权、礼教思维制约时期。剪纸“舞狮”的形象表面上象征的是舞狮活动,而民族内涵则是借舞狮暗喻“子孙繁衍”。图中舞狮者为男性,手舞“双绣球”,象征着雄性的昂扬,在中原民俗活动中是“祈子”的行为。在这里,人类本能中的繁衍意识,已被纳入“三纲五常”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伦理规范中,这种思维规范一旦通过剪纸形式展现时,便极易为地域群众所理解和认同。
在我国的其它一些地方,剪纸一般都是以红色为主,而河洛剪纸却以黑色为正色。这种现象在一般尊崇红色、以红色代表喜庆、忌讳黑色的中国来说并不多见。对此,民俗专家倪宝诚解释说:“崇尚黑色,认为黑色雄壮、庄重,且黑色不易褪色,保存比较持久。”另外,在2006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美史专家薄松年等专家经过实地调查,走访民间剪纸大师,查阅大量史料后发现,豫西为夏文化的衍生地,而夏朝崇尚黑色,用黑色作为国色。三门峡属夏的衍生地,使用黑色是历史流传的结果,从而使长期困扰专家的迷团得以解开。
六、河洛民间剪纸的现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同样体现在民间活态文化之中,如果说中华文明没有断裂,首要的特点,即她是一个活着的文化,活着的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上具有生命繁衍能力的民族,所以几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首先是活生生的、具体的、没有脱离开本源发展的文化。
我国漫长的农耕文化背景,保留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活态文化遗产、民间原生态文化,民间艺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本源文化、本源哲学、本源艺术的基因和多姿多彩的具有野性生命活力的民族语言形态,这是一笔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了《人类非物质和口传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首批公布了1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中国民间剪纸已被列为联合国第三批公布名录。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其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加突出。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附丽于生活,充实于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对国富民康的企盼。
随着时代的变革,河南人传统的民俗观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如今的河南农村,逐渐摆脱了贫困面貌,富裕起来的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迫切要求以新的生活方式来满足其物质、精神的需求。剪纸“小康人家”表现了华灯初上、劳累一天的农民悠然自得的休闲情调,充满了温馨之美;“看电视”展示出农民在经济、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变化。电视机如今已在山区农村安家落户。无怪图案中的老农民兴高采烈地跷起二郎腿,正面对电视机说天道地。老伴儿安闲地一手执鞋底,一手在发顶上磨针的动作,十分典型、细腻地刻画出中原农村妇女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通观河南民间剪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到现代文化的大空间,人们每逢过年过节贴剪纸,平时也把它们作为收藏品收藏起来。不少人更是把剪纸装裱起来作为家庭装饰品或馈赠礼物,喜爱剪纸的人也越来越多,经营剪纸的文化公司也多了起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入到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使人感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随着历史的进程,许多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被渐渐淡化、湮没了。传统文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随着传播媒体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受到侵蚀、消弱,甚至被外来文化代替。在中国由古老的农耕文化形态转向工业化社会的进程中,很显然,原生态民间文化面临着向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留、自发性民俗流变等方面转化,面对漫长的农耕文化传统,人们由不自觉地承载文化转向自觉地传承文化遗产,这是一个需要国家、社会、民族、公民共同来觉悟、认识并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的大课题。
作者简介
章代明,女,1984年出生,河南洛阳人,现为洛阳市二十二中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