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婷
酒作为传统饮料,有着约五千年的文明史。考证于上古典章文献《尚书·酒诰》中的殷代纣王“荒腆于酒”、《说命》中“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以及《战国策·魏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等史籍记载,可得知史前的夏、商、周三代时期,我国即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酒。之后,酒的品种日渐繁多,除黄、白两大类酒之分外,又根据原料之种类、生产工艺以及气候条件的差异,又产生出果酒、露酒、药酒等风味各异的品种来。自古以来的“乡饮酒”等习俗,经历代传承,古代洛阳民间就有许多用酒的风俗。凡四时八节、婚丧嫁娶、农事喜庆、往来应酬、亲朋聚会,无不举杯畅饮,或祭奠天地祖先,或作为礼物互相赠送,莫不以酒为圣洁或贵重之物。其用酒名目之繁多,至如:“祭祖酒”、“节酒”、“婚酒”、“寿酒”、“满月酒”、“吃会酒”、“上梁酒”、“接风酒”、“饯行酒”、“开业酒”等,不一而足。并创制了各种酒具、酒令,其样式众多,且用法各异。这些用酒习俗无不成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十月涤场,朋酒斯飨”、“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礼记·乐记》:“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宋张协《洛楔赋》:“布椒醑,荐柔嘉,祈休吉,蠲百疴”等足见酒与民生、民俗之关系密不可分,故《汉书·食货志》对其有“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的赞誉。中国人一年中有几个重大的传统节日,且都要有相应的用酒活动,可以说是无酒不成节,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而文化古都洛阳历史悠久,又是造酒鼻祖杜康的造酒故地,故古代洛阳地区的节日用酒无疑是古洛酒俗的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亦是洛阳地区用酒习俗的渊源。
春节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即夏历(俗称农历)元旦(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宋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辛亥革命后,我国始用公历,将元旦称为春节。在先秦时代,是日宫廷有祭祀、宴饮之仪,民间有喝春酒的风俗(见上文《诗经·豳风·七月》)。唐代唐临《冥报记》下:“每岁元日已后,递作饮食相邀,号为传座。”传座,唐代称春酒之名。《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徐,……为酒为醴,烝畀祖妣,降福孔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宋陈造诗:“椒酒须分岁,江梅巧借春”。所谓椒酒,亦称椒柏酒。《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汉书·礼乐志》:“百君礼六龙位,勺椒浆,灵已醉。”古代时,椒酒多用来祭神,也是古代汉民族的节日饮料。因以椒实及柏叶浸制而成,故名。明刘若愚《明官史·火集》:[春节]“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洛阳人俗称饺子之名)也。”旧礼俗,元旦日,子孙进椒(柏)酒于其家长,用祝长寿。汉时已有此俗。《后汉书·边让传》即云:“兰肴山竦,椒酒渊流。”古人认为椒是玉衡星精,柏是仙药,服之令人却老。宋僧仲殊《元日》词:“椒觞献寿瑶觞满,彩幡儿轻轻剪。”范成大《癸巳元日》诗:“迎地东风劝椒酒,山头今日是春台。”明清时洛阳仍承此俗,民国以降的春节用酒,乃普遍以白酒与果酒代之。
古代洛阳春节期间祭祀、宴宾或佐餐用椒柏酒外,尚有用屠苏酒的习俗。“屠苏”,为药名,其方用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白术、虎杖、乌头等八种中药合而为剂,名为“屠苏散”,除日(或元日)用酒调之,称“屠苏酒”。唐韩谔《岁华纪丽》注“屠苏”云:“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每岁除夜,遣闾里一药帖,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苏而已。”。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云:“屠苏酒,盖昔人居屠苏酿酒,因名。”宋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但把穷愁搏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诚然,与椒酒一样,元日饮屠苏酒或用以祀祖,无外是寓意吉祥、康宁、长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元日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饮用方法颇为讲究,乃“从少至长,次第饮之。”东汉时,有人问董勋:元日饮[椒、屠苏]酒,从少者起,何故?勋答曰:俗以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之(事亦见于晋宗懔《荆楚岁时记》)。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简称“元宵”、“元夕”、“元夜”,为汉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晚上举行。因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名。唐以来有观灯的风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引唐《两京新记》:“正月十五夜,敕许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者昼日。”诗人崔液《上元夜》诗:“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古时有以通宵张灯、供人观赏为乐,故又名“灯节”。是日,在饮食方面,洛阳民间喜爱吃汤圆(元宵)、饺子,以示家人团聚生活美满。又因农历正月十五是道教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的生日,旧时人们向天官祈福,必用五牲、果品和酒供祭。饮酒也只在祭后撤供,家人团聚始开怀畅饮,以祝新春佳节结束。是夜,以观灯为主,故酒事较其它节日为少,当如宋朱淑真《元夜》词所云:“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新风……赏灯那得功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清明节亦称“踏青节”、“聪明节”等。时当农历三月间(公历4月5日前后)。在古代,清明节前的一或两日原为寒食节。由于两节相距太近,后寒食与清明两节逐渐融合为一个节日。寒食节期间,俗禁烟火,只食先期做好的冷熟食,用为被焚死于绵山的晋代贤士介子推母子招魂。《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年“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故从唐代开始,清明节便成为民间的祭祀日。唐宋时期进一步形成插柳、植树、踏青和人们拜扫坟墓、追念先人的固定节日。
洛阳的清明节用酒主要表现在扫墓祭祀和踏青饮酒两个方面。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正交暮春三月,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扫墓之时,以酒酹地,以示对先人的尊敬和缅怀之情。野外游春之后,围坐宴饮,抵暮而归。
清明之日饮酒不受限制,以不过量、不伤身为度。其原因有二:一是其时正值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缓和排遣悼念亲人的痛苦心情。古代关于清明用酒的诗甚多,诸如唐白居易诗:“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宋高菊硐《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啼成红杜鹃。……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黄泉。”以上二诗正是清明节古代洛阳用酒习俗的真实写照。
端午节亦称“端五”、“端午”、“天中节”、“重午节”等。时于夏历五月五日。对其由来说法不一。古代洛阳的端午节风俗本其源流约有两端:一是说远起于三代的兰浴。《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蓄兰为沐浴也。”故周代以来,有朱索桃印饰门、艾人悬户、系五彩缕、挂赤灵符禳灾避邪之风俗。至今洛阳地区仍在流行。再说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梁吴均《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五月五日投泊罗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并命舟楫拯之。后来前者演变为吃粽子,后者演变为竞渡。由于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及其楚辞作品的深刻影响,秦汉以后,端午节纪念屈原说不唯洛阳,也为全国大部分地区所公认,并相沿至今。是日,洛阳民间挂香袋、戴香包、插菖蒲、艾悬户、食粽子以及饮雄黄酒等节日活动是断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