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新娘上轿后,放下轿帘,三声炮响,迎亲队伍浩浩荡荡择新路往回走。新娘上轿后,轿夫即讨要吉利钱,与则起轿,谓之“起担子”。有的还在轿前加扛“回避”、“肃静”的开路牌。途中尽量挑吉兆路过,如多子街、三元巷、百寿寺之类。如遇坟墓或寺庙,要由两人各用一块红毡在花轿两侧挡一下以避邪。若遇出殡队伍,则男女两家宾客都要高喊“今天吉祥,碰上宝财了”,利用“材”、“财”谐音以求吉利。若碰上另一家娶亲队伍,双方新娘要下轿互相交换红头绳、红手绢之类的东西,以求吉祥。
花轿临近男家门时,要放三铳枪及时通报,男家闻讯放鞭炮欢迎。花轿落轿时,轿门要正对喜神的方向,待吉时良辰一到,新娘就怀抱装金银米的宝瓶下轿,新郎要拿起桌上的弓箭朝新娘花轿象征性地射三箭。扬州的喜话道出了其中含义:“弯弓一把,神箭三枝。一支箭来先向东,新人脚下踏金龙,二枝箭来后向西,配了一对好夫妻,三枝箭射向轿前、轿后、轿左、轿右,射进九霄云外,百子千孙万代富贵。”民间传说此俗来自《桃花女破周公法》的故事。闽台习俗,还有新郎接新娘出轿时要用大力踢轿,这是向新娘示威,想让新娘以后顺从自已。而新娘则在跨入房门时,要用脚狠踩门槛,象征要压倒新郎。这种互相制服的闹法,相传也是传自周公与桃花女斗法的故事。进入男家门,新娘要从院中火盆上跨过去,以火祛邪,也有象征小两口日子红火之意。
拜完天地,新郎新娘被送入洞房。入洞房后还要吃“洞房菜”。三朋四友要一道向新郎新娘敬“洞房酒”。菜是象征性的东西:花生、桂圆与和气席。大家围坐在圆桌旁,一人拈起一枚花生,高喊一声:“祝新郎、新娘节节生”,全桌的人就举杯喝一口;又拈起一枚桂圆,又一举酒杯:“祝新郎、新娘花好月圆永团圆”,于是大家又齐声碰杯。接下去是吃“和气席”,和气席是糯米揉成的圆饼,中间有一红色圆点,又糯又粘又甜,意为“永远和睦团圆。”然后,新娘也斟酒回敬各位弟兄朋友:“受累受苦了,谢谢大家的帮忙”。洞房菜吃了,人才散。房内花烛高照,雕有金色龙凤的花烛,要一夜燃到天明,俗谓“长明灯”,寓意新人婚姻美满,地久天长。
(四)特殊的花轿——棉轿
1日时除了花轿,还有一种特殊的迎亲花轿——棉轿。棉桥似一把大藤椅,四面围以青布帘,座上一条棉薄毯,两根静静的青色竹竿穿过轿两侧,青澄滑爽;轿子青布青帘。棉轿的乘坐者是再婚的寡妇。旧时人们蒙昧,以为寡妇已经坐过一次花轿,大红大紫的日子已过,再嫁就只能乘坐萧疏色调的棉轿,而没有再坐花轿的资格。
青布青帘,两杆青青的轿杆,说不尽的凄婉哀伤,那种载有寡妇的棉轿,悠悠晃晃向着夕阳走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忧郁与悲伤。再嫁者必配以冰清凄婉的色调,这是老辈人作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东西,既约定又俗成就很难改变。已是薄命飘零,孤苦无依,照理应给一点火红的颜色,让这再嫁的妇人心灵添一点喜色,以增加生活的信心,却还要让其坐如此凄伤冰清的棉轿,从此处可以感到当时对于寡妇世态的炎凉。
实际上,旧时寡妇再嫁,往往只能半夜悄悄进入夫家门,连棉轿也不能坐。正式纳的妾,北方有些地方也只能坐车,无权坐轿。南方有的填房、纳妾可坐轿,但只能坐黑轿。因此,坐花轿也就成了旧时妇女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事,以至有时夫妻吵架,妻子就爱回击说:我是轿子抬来的,意即你奈何我不得,从而又有“破扇子扇扇有风,破轿子坐坐也威风”这类俗语的流传。而那些“我是花花轿子抬来的”、“我是八抬大轿抬来的”等俗语,几乎就成了“明媒正娶”的代名词。
(五)花轿的制作、花轿行、花轿的出租及轿佚
1.花轿的制作
城镇都有专业制作花轿的地方。做花轿师傅一般都身怀高超的雕花手艺,做花轿是他们的专长。一顶花轿四四方方,顶层四沿雕有花卉松竹,中间围屏是龙凤戏珠,刀工精细,纹饰繁复,仔细逼视,立体感极强。四檐四角装饰流苏,轿身晃悠,迎风流动,呈现一种风韵。轿里置有一坐板,上铺以软坐垫,供新娘坐着舒适。
2.花轿行与花轿的出租
民间用的花轿,不是一家一户的专用礼仪用具,而是社会上各家各户共同使用的礼仪用具,大都是从花轿行或花轿铺租赁的。
各地轿行或花轿行,有花轿连同仪仗、八音队一起出租。一般城市的轿行用于营业性出租的轿有三类。一为神轿、官轿(或叫大轿),前者管抬神像、祖宗牌位,后者抬有钱有势人,由4——8人抬;二为竹结构的青衣小轿,供普通人代步,二人抬;三为花轿,供民间嫁娶用,多用四人抬,因轿重,还需添加入换着抬。
集镇、乡村养轿户或轿行,主要是应红喜事之需的花轿行(或叫喜轿铺)。轿行出租的花轿,至少要有轿夫四人。有的若用六人,除四人管抬轿,另二人一人在轿前打伞、一人放鞭炮。讲究的要租用16~20人。八人管抬轿,其余人用于轿前高挑喜主家的堂号灯笼、轿前后提六角形宫灯,一定要成对,其他人用于开道锣、金瓜、钺斧等执事之需。轿行还管供应新娘头上戴的凤冠、红盖头,肩上披的霞帔,怀里揣的三官经、三官镜,遮挡亵衣的花裙,披身上的过路衣以及运送陪嫁妆奁的抬盒、挑盒与下轿时新娘、新郎要踏的红毡等物。
租轿费,如果是双程,到目的地后要等候坐轿人回程的,费用一般比单程多50%,晚上出轿比白天约贵25%,节假日加倍或更多。迎亲轿要添点红包,否则轿夫故意晃动,让坐者难受。费用分成,一般是轿行与轿夫六、四分成。
花轿行业务最大的特点,就是买卖比较集中。过去,民间办喜事为图吉利,都讲究选择所谓的“黄道吉日”,而一年里“黄道吉日”中“宜嫁娶”的好日子是有限的。所以,并没有多少生意可做,可是一遇上“黄道吉日”,一有买卖就是好几家,甚至十几家,都要求在同一天、同一时间用花轿,简直是应接不暇。如果花轿和人手不够,就会眼看着许多有钱可挣的买卖只得忍痛放弃。
3.花轿轿佚
按照旧制,除皇帝大婚时所用花轿为十六人抬之外,臣民用的花轿一律为八人抬,绿轿、绿呢官轿则有八人抬、四人抬不等。
轿侠抬轿各有规矩,各有姿势。左肩抬时,右手插腰;右肩抬时,左手插腰。挺胸直视,小步行进,步伐一致,必须精神饱满,透着一股率劲儿。“头一个扬眉吐气”,走在最前面的轿侠,一定要用一个长得相貌堂堂,体态魁梧,而且抬起轿来姿势好看,抬头挺胸,给人以精神焕发之感。“二一个不准排气”,因为他离轿门太近,必须特别注意礼貌。“三一个低头看地”,因为他眼前被轿所遮挡,必须低头看地,以防闪失。“四一个多走几里地”,因为他在最后,为了使轿子稳当,所以每逢拐弯的时候,他必须拐大弯、多走路。
根据惯例,花轿轿佚一律一抬到底,从发轿到娶回落轿,总是保持原班的人数,中途不倒班、不换人,原因一是娶亲路途一般比较近,不需要换班;二是办喜事忌讳“倒班”、“倒手”等做法,恐怕将来新人改嫁。
(六)新娘被抱上花轿习俗溯源
汉族的传统婚姻习俗中,新娘出嫁时,要由娘家兄弟或叔伯、或娘舅抱上或背上花轿。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一些少数民族的婚俗中。例如在蒙古草原东部的喀刺沁旗与科尔沁部,清晨送亲的时辰一到,新娘被叔父或兄长用毡子拾上彩车。
关于新娘被抱上花轿的习俗,其源流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此习俗属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已婚妇女同配偶之间仅是一种性伙伴关系,尽管两厢自愿,但夜合日离,各自依从母系家族居住,彼此间也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以继承私有财产为特征的父权制出现后,已婚女子因历史传统使然,继续维持“从母居制”,甚至保留群婚习惯,这就迫使丈夫采用种种手段“在传统的范围内打破传统”,确立“从夫居制”,由此保证子嗣血统的纯正和财产关系的稳固。在这些手段中,包括了已非原始意义上的“抢婚”行为,即用某种公认的形式,把事实上已经建立配偶关系的女子强娶回家。在这场女子留恋母权制而男子要确立父权制的斗争中,女方的兄长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常持配合男方的态度。直到适应父权制的女子“嫁”夫家的婚姻形式稳定之后,历史的风习依然有所残存。新娘“哭嫁”,并由兄长硬背着送上花轿,就是这种残存风习的表现形式之一。
第二种说法:兄长背新娘上轿象征着娘舅权威的确立,其源头也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在普遍实行“从母居制”婚姻形式的情况下,娘舅等母系亲属对处置和保障姊妹、外甥的生活事务和权益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因而拥有特殊的权威。进入父权制社会后,尽管血缘关系的延续和财产的继承等,均已按父系来进行,但娘舅作为母系亲属的代表,仍旧对维护姊妹和外甥在夫家的权益享有一定权威,习惯法谓之“舅权”。所以,传统婚俗中,新娘要由兄长背上花轿,其道理就同新娘要由兄长送亲,并在男家被尊为上宾一样,都是为了以这些象征性的行为,使娘舅权威得以确立,并获得婚姻当事人与社会的认可。有的新娘没有兄长,便由舅舅背上花轿,其缘故亦在于此。
第三种说法:新娘由兄长或舅舅背上花轿,其实是土地崇拜观念的反映。有一个民间故事可以为证:很久以前,有一位刘老汉,生了五男二女。他趁风调雨顺、年成不错之际,头年为长子娶亲,来年送次女出嫁。谁料从此家境衰落下来。后有人告之:“土能生万物,地可长黄金。你家姑娘出嫁时,带走了地里的财气,所以旺了夫家,损了娘家。俗话说‘娶媳满堂红,嫁女一场空’,其奥秘就在这里。”刘老汉恍然大悟,待下一年再嫁三女时,特意关照儿子把妹妹背上迎亲花轿,使她脚不沾地地被抬走,以此保住自家地里的“财气”。后邻居们纷纷仿效,逐渐形成流传各地的送嫁风气。有些地方唯此犹嫌不足,还特地备一双新鞋,待新娘被背上轿子后,再用这双从没落过地的鞋子,把她脚上的鞋子换下,以此确保万无一失。再往后,亦有许多地区就用“上轿换鞋”来取代“郎舅背轿”,因为这要省便得多,而同样可以保住娘家土地里的“财气”。
以上三种说法,虽都言之成理,但都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资料来印证。可以说,新娘出嫁为何要背上轿子,还有待作进一步的考证。
二、洛阳民间婚俗中与花轿有关的习俗
花轿迎亲是我国传统的婚娶礼俗,洛阳地区也不例外。洛阳民间婚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多用人抬花轿,一般为四人抬、八人抬,俗称“四抬”、“八抬”大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婚嫁用花轿习俗渐绝。关于与花轿有关的婚嫁习俗,全国各地基本上大同小异。下面就简单叙述一下洛阳民间婚俗中与花轿有关的习俗。
洛阳传统习俗在迎娶时,男方需要找一男童做“压轿先生”,一般是男方的侄子或外甥。花轿到女方家后,女方要给压轿先生一红包,钱数视女方家庭条件贫富而定。花轿到女方家门口,由女方主婚人迎入,并待以酒席,有的地方以水饺招待。
新娘更衣梳头后,在其姐、嫂的搀扶下,脚踩红毡出门登轿。上轿时必须退着进入轿中,不能正面直接钻入。女方安排有男性送客先生,洛阳人称“帮轿”,多是新娘的兄弟或叔伯,职责是看护新娘。女方另外特别安排两名儿童,可以是两男童,也可以是一男童一女童,称为“把轿门的”。
花轿起轿后,男方需有夹毡二人(男性),走在花轿的两边跟随轿佚,每逢轿至路口、大树、枯井、古庙等处,都要展开红毡“遮盖”以辟邪,并负责一路燃放鞭炮,特别是遇到路口、拐弯、过桥等处必须放一挂鞭炮,同样亦为辟邪求吉。
轿至男方家门口后,男方立即着人燃放一挂比较长的鞭炮,以示欣喜和隆重。然后专门有人端着一盘酒菜站在轿前迎客,并由男方的父母亲自照应新娘下轿。首先,必须给两个“把轿门的”封红包,如果两个“把轿门的”嫌封的钱少,男方要继续给红包,直到满意为止。然后,由一迎客端一盆,盆内放烧红的秤锤,由另外一人向秤锤上浇醋。郊县一些地方,则是将醋浇于犁铧之上,并先燃烧用红纸条捆扎着的麻杆或谷草,还要让花轿正、倒各转三圈,意为辟邪、祛除晦气。
郊县婚俗有所不同。在郊区的一些地方,新娘下轿时,须由婆婆用尺子挑盖头,也有新郎掀盖头的。婆婆或新郎再将尺子插进斗里,将盖头覆于斗上。新娘下轿子后,由娘家女送客将其搀扶到天地桌前拜天地。
近年来,随着民间返朴归真潮流的悄然兴起,在洛阳市区街头也偶见有用花轿迎娶新娘的现象。此种做法也许只是图个新奇或者标新立异而已,因为往昔那些伴随着用花轿迎娶新娘的诸多习俗,在此中已了无痕迹。
综上所述,花轿是旧时婚嫁礼仪的交通工具,其主要意义在于表示被娶的新娘是初婚的处女和“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民间有一俗语“大姑娘坐轿——头一回”,作为被娶的新娘来说,坐花轿是一种应该享受的礼遇。确实,在传统的婚姻礼俗中,一顶花轿最可称为不可或缺的道具,由此衍生出上轿、起轿、喝轿、翻镜、颠轿、落轿等一系列繁文缛礼,把整个送嫁迎娶活动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甚至直到一经结婚登记婚姻便受到法律保护的今天,仍有许多新娘认为不坐轿车便算不上正式结婚——这种迎亲轿车,照例打扮得花团锦簇,其实就是传统花轿的变体。
花轿作为一个时代的东西,早已飘落在时代的角落。而老一辈子的妇女还要诉说当年的梦,说花轿,说上轿时的满身珠子,以返照少女的梦;而那些梦已走得很远,只有人们在记忆的角落里,寻找那陈旧的花轿,那是那个时代的文化民俗印证。
总之,花轿是旧时代的产物,历史的东西已落在历史的角落。今日,如果有谁做几顶花轿,用来作为节日观赏、乘坐,相信也有很多人会涌来一睹当年的风采。
作者简介
梁淑群,女,1970年出生,河南洛阳市人。现为洛阳民俗博物馆文博馆员。
马丽君,女,1977年出生,河南洛阳市人。现为洛阳市文物钻探管理办公室文博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