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说始于东汉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节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百姓家家挂灯。此后相沿成俗,成为民间盛大节日。
4.一说始于隋代,隋炀帝召集全国各种艺人,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外国使者。艺人回到各地照样效仿,很快形成全国性节日。
(二)洛阳元宵节习俗
洛阳民间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灯节”,隋唐始盛,沿承不衰。
隋大业六年(610年),炀帝在洛阳陈百戏,夸示各族君长,终宵灯火不熄,声闻数十里,元宵行乐之盛始此。
唐开元时,玄宗在东都(洛阳)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中至殿庭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时有臣毛顺巧思始创增彩为灯楼30间,高150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翮然成韵,乃以灯为龙凤虎豹腾跃之状。
初唐时,洛阳元宵燃灯仅限于上元之夜。后经唐玄宗御定为三日,即正月十四放灯至十六收灯。唐代洛阳元宵佳节,城中不禁,不同阶层之人,乘轿、骑马、步行观灯,有人物灯、山水灯、花卉灯、瓜果灯、球形灯,还有龙形灯、凤形灯、虎形灯、豹形灯等动物灯,制作精巧,争奇斗胜,正如唐人所记“洛阳人家,上元以影灯多者为上,其相胜之辞日千影万影”。九陌连灯影,一城尽辉煌。是夜,富贾望族的深宅广第也重门洞开,歌舞升平,丝竹并奏,一任他人观赏。宋以后,洛阳虽繁华远去,但元宵游乐之盛不减,其中“瓦子勾栏”最为繁胜。元宵之夜,著名的白马寺瓦子、启明瓦子、鼎都瓦子等是城中主要的游乐场所。元宵节期间,瓦子中演出源唱、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杂剧、皮影戏、诸宫调等,还有卖药、算卦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近代,洛阳各地正月十四为试灯,十四下午放“轴子”,打扫神龛,名日安神,并在街头搭“神棚”,竖灯山,扎挂鱼灯、扇面灯、兔子灯、龙灯、走马灯等,花样繁多,精美大方。在家门前或大街两边悬彩吊挂、置纱灯,表演舞狮、竹马、高跷、垛子、二鬼扳跌等。汝阳一带的社火阵(也称迷魂阵)是在空地上竖木桩,用竹竿搭一连锁阵式,阵中置花鸟虫兽和鬼怪灯,人们从入口进入,绕灯行,屡有惊险之处,饶有意趣。吉利元宵节之夜的“村游”是以村或社为单位,团体村游,旧时还要入庙请香上供。游时,仪仗前导为一头戴红缨帽、翻穿皮袄、卷起裤腿的“头人”,其左手执鹅扇,右手举令牌,俗称“头缨牌”。社火仪仗、社众、狮子、排鼓、高跷、竹马、旱船、龙灯、花棍次第随行,热闹非常。洛阳老城孩子上街打的还有宫灯、纱灯、猴子上树灯、莲花灯、麒麟灯、仙鹤灯、羊抵头灯。入夜燃放礼花,南北东西四关旱船、高跷、龙灯涌上街头,前有火弹子开道,青龙、火龙四周放荒,后面火弹子押阵。
十五之夜,置备果品,蒸山形枣馍,日枣山,用粉米面做“面茶”,以供灶神、祖先。有用玉米面掺豆面蒸成各种形状的灯盏,如悬于门窗的门灯、放在织布机上的梭子灯、牛槽上的槽头灯、灶屋的散神灯、放于井台的浇灯,还有门墩灯、鸡窝灯、猪圈灯、磨盘灯等。新安还有用豌豆面蒸制的盘形灯,留有插捻子孔,家人各插一捻,名日“满捻灯”,家人围坐观灯,以求团圆光明、仓满富足。当晚吃元宵,是举家团圆和美的象征,饭后全家出动观灯,深夜方归,是为“闹灯”。
十六日早上洛阳郊县家家吃水饺、枣花馍,并蒸制驮钱龙、麦秸垛、麦面袋馍等面食,以兆丰年。给男孩吃布袋馍,盼其力气过人,女孩吃花馍,希望她心灵手巧,家家喝“茶糊涂”。这天也为牲口做饭吃,“打一千骂一万,正月十五吃顿饭”,宜阳县让“老骡子老马歇十六”,说明农民对家畜的怜惜。洛阳老城以元宵做点心,蒸制盘龙、刺猬、麦谷堆式样的馍过节。此日还有女性玩耍的秋千,有蹬秋、框秋、八卦秋、车轮秋、狗弹羊秋等。民国时期,洛阳正月十六还有男性结伴遍游寺庙街巷的习俗,日“走百病”或“游百病”。女性执五色线以艾炙独柏,称为“炙百病”。
旧时洛阳城南的“海神班”,校场街的“老士官”,饮马街的“燕青打擂”,菜市街的“刘蛤蚌”等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而成为旧时洛阳元宵之夜的经典节目。
元宵节期间,“百子桥”和“百碗供”更具地方特色。所谓高者为“桥”,低者为“棚”,百子桥搭建在洛阳老城里仁巷和马胡同街口,观赏迷宫人可于桥下通行,桥上阁楼里供“白衣大士”。奶奶辈的人于此时为媳妇许愿,用红绳系一个粉白泥泥娃娃回家。日后若果真得“孙子”,来年元宵节再还五十或一百“娃娃”。百子桥由和尚主持,每家上供他都要从中象征性地取一些,俗称“供尖”。百子桥两侧挂满各种木制绫子彩灯,灯上有诗有画,均出自当地名家之手。桥南为马胡同街,此街全挂木制红身绿裙黄穗的宫灯,街中心立“鳌山”,高3米,宽2米,木制菱形竖格全用彩色纸糊,每个菱形格里放一盏灯,灯之间以吉祥字句串联。
洛阳顺城街东头的“白衣奶奶庙”在元宵节供“百碗供”,这些供品都出自街坊里巷的巧妇之手,有莲花、佛手、云头、寿桃、荔枝、龙凤、鸟兽等,整整一百碗面供,摆满三张八仙桌,俨然五彩缤纷的面塑工艺品展览。
元宵节,妇女争上“百子彩桥”,名为“宜男”,信为“祈子”之俗。妇女蒸日月灯,揭笼视之;若某月的面灯中有“水”,可测某月有雨。这天晚饭是用炒米面和以杏仁等做成的“茶糊涂”,但不准用筷子,怕挖掉了麦根。洛阳老城用小米炒面、油炸豆腐丁及辅料红萝卜、菠菜、香油、大葱及油盐等做成米茶,俗话说“喝罢腊八粥,心里糊涂涂;喝了清心茶,金钱数着花”,所以叫“清心茶”。
到了正月十六,早上喝了“茶糊涂”,晚上“收灯”,春节的各项活动才算结束。
春节是全世界华人庆贺最热烈的民族节日,它既保留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无限憧憬的良好愿望,也保留了中国作为农耕大国的社会特色,在冬尽春回的岁末年初,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民群众合家团聚,休息娱乐。节前全国城乡普遍进行环境大扫除,到处干干净净,贴春联、年画,张灯结彩(美化装饰功能),喜气洋洋,举国上下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更加重要的是人民赋予春联、年画、戏曲、灯谜等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色的新的美感,表现了内容与形式、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使我国的春节民俗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一扇窗户。我们现在要积极倡导和弘扬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续丰富优秀节日文化的内涵,不断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传统节日欢度形式,将对构建和谐社会、振兴中华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刘百灵,男,1952年9月出生,河南洛阳人。现为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副研究员。
第1总伤福禄寿的崇拜民俗
刘 路
中国民间信仰诸神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不乏封建迷信成分,或者说就是陋俗、恶俗,但也确实有不少俗神及习俗,今天已很少封建色彩,“神”味已极淡薄,而人情味却颇浓厚,它们实际已形成了民间一种良好的祝愿,创造了一种吉祥、和谐、美满、幸福的气氛。
一、福神信仰
从前,在南方的墙门住房或北方的四合大院,常常可以看到屋脊或照墙上写着一个八仙桌大小的“福”字。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也有在大门、房门上贴起四角方方的红纸,斜角写个“福”字。有的还将“福”字倒转来贴,意思就是“福到”。
1.福的含义
福,就是幸福,俗语称:福远、福气。《书·范》说:“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桓谭的《新论》说福是指:“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总之,福是人们孜孜以求、极其向往的人生大目标,于是福神应运而生,人们虔诚礼拜,希冀福降家门,福运绵长。
2.福神的来历
福神源于福星,所谓福星,即岁星,亦即木星。古人认为浩渺无际的星空是众神的居所,每一点星光都是一位星辰之神。星辰之神虽然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却被认为是地上万物的主宰。为什么把它称为木星呢?因为它属于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之一,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质量是地球的318多倍,天文学家把它称之为“巨行星”,西方国家把它称为天神“宙斯”。由于人们常在东方看到木星升起,而我国古代五行观念中东方属木,所以就称之为木星。木星大约12年在星空中运行一周,每年经过一个星座,所以星神名为岁星神。
《天官·星占》里讲:木星照耀的国度,赐福于君王,保佑他政权稳定。星相家们进而引申为:“岁星所照,能降福于民”,是说岁星照耀的地方,百姓也能够得到好运和幸福,天上星辰数不胜数,为什么偏偏选中木星作为福星呢?一是人们看重它的格外明亮和美丽,二是它的实际功用,用来纪年和修订历法。古人发现在每晚同一时刻观察木星,它的位置都有微小差别,但变化量极小,不易察觉。如果以年度为单位来作比较,这个变化就非常明显。而这种变化的周期是恒定的,因此在古代天文学家眼中,木星就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天空就像是一个大时钟,木星就像是大时钟的指针,只不过它转一圈不是12小时而是12年。古代天文学家用这座大钟作大跨度时间的调整校正,以修订历法。三是它的运行位置与农业收成有关联,古人观察发现木星活动的12年周期当中,气候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而气候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淮南子·天文训》中讲到木星12年周期,岁星所在的地方保证五谷丰登,第三年会有饥荒,第六年进入衰落,第十二年开始兴盛。因此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明确记载岁星是主管农业的星官,地位极为崇高。从秦汉到明清,就有政府专门建造的庙宇来供奉岁星,直到晚清,每年的金秋时节,皇帝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到紫禁城南的仙农坛旁的祭祀岁星的大殿举行盛大仪式,祈求岁星赐福天下,保佑五谷丰登。民以食为天,丰收当然是福,因此岁星被赋予福星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3.道教重塑的福神
东汉末年的张道陵自称得到太上老君的真传,开创了五斗米道。为吸引更多当地的信徒,他把民间天地水的自然崇拜纳入自己的教义系统中。他的道徒中有两个职务最为重要:祭酒和鬼吏。祭酒主要负责讲授老子的《道德经》;而鬼吏则负责为人治病消灾。具体办法是:将病人的姓名和忏悔的意思,写成文书,一式三份,一份呈给天官,放在山顶;一份呈给地官,埋在地下;一份呈给水官,浸在水中。这叫做“三官手书”,宣称这三官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也就是说天官赐予福运,地官宽恕罪恶,水官消解灾难。后来道教又对天官的形象进行全新策划和塑造,策划的开始,是将天、地、水塑造为有名有姓的人,当然是知名度越高越好。于是中华民族的三位始祖——尧、舜、禹成为最佳人选。尧帝资格最老,他观天象以定四时节气,与天的观念很相合。舜帝巡游四方划分天下为十二州,教民勤于农牧,合于地之厚德。而大禹治水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道教著作《历代神仙通鉴》中把天地水三官诞生神话和三个重要民俗节日联系在一起。书中说到,元始天尊吸取天地间精华之气,在体内孕化成灵胎圣体。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尧帝降生。七月十五日,舜帝降生。十月十五日,大禹帝降生。他们三位的生日后来成为三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即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尤其是天官的生日正月十五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至今还是最有影响的民俗节日之一。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赐福的天官终于降下凡尘。过去他是高坐在庙宇中的威严天官,接受帝王虔诚的供奉。现在他是装束富贵华丽、和颜悦色的福星;无论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福星往往粉墨登场,殷勤地为民众送来好运和福气。
4.福星形象的演变
现存最古老的星官画像,绘制于一千三百年前唐朝开元时期。名为《五星二十八宿图》,里边描绘金木水火土五星和二十八位星神形象。排在众星之首的福星,却有着一副怪兽模样,他的头部似虎非虎,一双豹目圆睁,身着一袭简朴长衫,盘膝而坐,又酷似一位读书人,他的代步工具居然是一匹硕大的野猪。画像的作者梁令瓒是中唐时期的天文仪器制造家,也是一位卓越的人物画家。为什么早期福星形象与今天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古代占星家认为,岁星,也就是木星并非总在天上,白天里他是在地上的行宫居住。只是夜幕降临,他才腾空而起,开始一晚的巡天旅行。天亮时他又回到地面,取道陆路返回行宫休息。当然这行宫所处的方位也因年度和月份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人们在破土动工盖房以前都会请教风水先生,问清岁星今天在何处,以防掘到他地下的行宫——这叫冲撞太岁——也即是太岁头上动土。唐代文人笔记《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个太岁现身大开杀戒的故事:有个叫王丰的人,在院中掘地挖坑发现一团怪肉,在土下营营蠕动。他非常害怕,赶忙将土回填。但怪肉却越长越大,无法盖住,王丰急忙逃走。到了晚上,怪肉居然闯入家中,越长越大挤满整个房间。王丰一家人惨遭毒手,无一幸免。这位唐朝人无意间冒犯了太岁,果然遭受严厉的报复,搞得家破人亡。后来风水先生索性把他与岁星信仰联系起来,最终使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的说法广为流传。所以唐朝时岁星神同时具备吉祥和凶险而被民间故事越传越神奇。
福星再一次转变是从中唐时期开始的。《新唐书》里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清官故事:中唐德宗时期,即公元790年前后,湖南道州一位叫阳城的年轻官员走马上任,任道州刺史。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道州百姓罢黜了一项恶俗——进贡侏儒。唐朝时期道州每年需要把身材矮小的人作为贡品送到宫中作太监,但道州并无那么多侏儒,历任道州刺史为了逢迎皇帝,或迫于淫威,便把好端端的儿童置身于陶罐中,只露出头部,由专人供给饮食,用这种残酷手段制造畸形侏儒进贡,满足皇帝荒唐的需求。阳城任道州刺史后,冒死上书给皇帝,拒绝上贡,为当地百姓免除了灾祸。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大诗人白居易写进《道州民》诗中。于是当地人开始把阳城当作福星供奉。所以在500年后的元朝道教著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这位福神阳城完全是温厚的长者形象: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福大贵之像。
5.民间流传的福神
我国民间流传着“天官赐福”的神话。传说从前有个叫陈子祷的人,长得温文尔雅,俊美绝伦,被龙王的三公主看中,结为夫妇。后来分别在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生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这三兄弟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得到当朝大师的赞许。后来,封建统治者还把天官敕封“紫薇大帝”,掌管“赐福”;地官封为“青灵大帝”,掌管“赦罪”;水官封为“赐谷大帝”,掌管“解厄”,这就是全国各地的“三官庙”里的上元、中元、下元“三元大帝”。不单封了爵位和帝号,而且连神职、神权也都由人间皇帝给予明确安排,难怪后来“三官庙”香火那么兴旺,从前民间戏班子升场戏的“天官赐福”就是从这里脱胎而来的。
6.春节“福”字倒贴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