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2668300000054

第54章 浅论民俗类博物馆藏品的研究

李长英 吴迪

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藏品,也就不能奢谈博物馆。藏品研究则是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深度、广度及其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普及程度,在博物馆乃至整个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民俗类博物馆藏品研究的内容、藏品研究所需的知识基础、藏品研究成果的社会化程度及其作用,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一、藏品研究的内容

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工作研究专家苏东海先生在《博物馆科学研究工作再思考》一文中指出,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着类别和层次的区分。同理,藏品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内容,具体到实际来说,笔者认为对民俗类博物馆藏品的研究首先是对藏品的鉴定。鉴定即断定和鉴赏,就是揭示藏品的内涵,做出正确的论断并对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认定的一种科学研究行为,是藏品研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辨明真伪、确定年代、评定价值,划分等级并提供鉴定成果。此外,藏品研究人员还要以此为基础写出高水平的鉴定文章。这种鉴定文章不应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简单介绍和说教,而应该是深入浅出,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从而将文物研究成果公之于世,以期不断提高人们对文物的认识水平。

其次,对藏品的研究还必须注意以藏品为切入点的深入研究。该项研究包括:对藏品内涵、用途、地位、作用的研究;对于藏品相关的事件、人物、组织、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和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等的研究;对藏品上所有的铭记题跋、图文印章、圈点批注以及装帧等诸方面的研究;对系列藏品或者藏品群的综合研究。对历史藏品即文物的深入研究是进一步认识文物内涵、确定文物精品的重要依据,是体现藏品真正价值的重要步骤。

此外,对藏品的研究还包括对藏品的制作工艺、保护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总之,藏品研究涉及到藏品的方方面面,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就在于研究者的不断发现与钻研。

二、藏品研究所需的知识结构

民俗类博物馆的收藏品所涉及领域的广博性是其重要特征。古今中外,从自然到社会,从宏观到微观,各种实物例证和资料都是博物馆的收藏对象。这就要求藏品研究人员具备与其相适应的广博知识。而且,藏品本身所蕴涵的当时社会的综合信息,又必然要求研究人员有丰富的知识面。在当前的社会中,新知识、新观念的不断涌现,必然会把固守老传统、思维僵化的人抛弃。综合来讲,以历史、文物和考古学知识为基础,以科学的工作技能为手段,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是藏品研究对研究人员知识结构的重要要求。

1.历史、文物、考古学知识。就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博物馆来讲,缺乏相应的历史、文物和考古学业知识,就谈不上对藏品的研究,所谓的研究工作也就成为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例如,如果不了解汉代的历史,就很难理解充斥于汉代玉器、铜镜、漆器、壁画等诸多文物中蕴含的神秘莫测的黄老思想、羽化飞天的飞人形象;不了解文物的时代特征、演变流程、制作工艺、图案装饰、体态造型等文物学知识,就无法真正认识,分析一件件文物所辉映的夺目光彩。此外,由于相当多的藏品为出土文物,藏品研究人员还必须具备考古学知识,这样才有助于自身工作的有利开展。

2.科学的工作技能。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使相互间的交流日益简单和便捷。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信息的拒绝,即是一种对知识的拒绝。当今,越来越多的部门、单位、研究机构和院校将其研究成果公布到互联网上,从而使上网成为获取信息的最为便捷的方式。目前在我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风起云涌。这与其说是一种潮流,不如说是一种方向,是一种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有效利用电脑和网络就成为研究人员的一项应具备的技能。

众所周知,鉴定是藏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赝品可以给造假者和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利润,致使文物造假之风愈演愈烈,造假的技术和水平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鉴定方法已不再是辨别高仿品的火眼金睛。因而在不断完善、提高传统鉴定方法的同时,急需引进现代科技鉴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在陶瓷类鉴定方面,现在所使用的科学鉴定方法就有热释光测年法、元素鉴定法以及釉质老化鉴定法等。只有采用这些新的科学技术和传统鉴定方法相结合,使传统鉴定与现代科技相互参证,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藏品研究人员,只有在了解掌握新技术,对积累的经验进行科学的审视,才是当前以及将来藏品鉴定工作的唯一出路。

此外,掌握外语,也是当前藏品研究人员应具备的。当高速发展的交通、信息手段将世界变为地球村时,国际间交住交流日益频繁,然而由于语言、文学的障碍会把我们求知、学习以及文化的传播限制到狭小的语种圈内。因此,研究人员掌握外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博物馆事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3、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注重知识更新。当前,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文物的概念,现在已有了很大的转变,已开始由传统的三维空间的物体向二维空间的物体突破,由有形文物向无形文物突破;在文物的征集方面,“为未来而征集”的观念已经提上了日程;在文物的利用方面,“开放的文物库房”已经显现端倪;不断的考古新发现,又不断昭示着新的变化和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促进自身工作的全面进行。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要适当学习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研究社会科学的人掌握了解自然科学,不仅有利于自身工作的开展(如对自鸣钟原理的认识,需有物理学知识;对青铜器合金成分的认识,需掌握化学知识;对天象图的认识,必然要有天文学的知识等),而且有助于训练自己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藏品研究成果的社会化及其作用

民俗类博物馆藏品研究的成果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诸如报刊、杂志、电台、电视,以及因特网等大众传媒进行广泛传播,才能起到藏品应有的社会作用。

与时同时,也应看到藏品研究成果社会化的重大作用。首先,藏品研究社会化推进社会对文物的认识,这与当前“盛世兴收藏”的社会状况相适应,是当前社会状况对博物馆研究工作的主要要求。其次,藏品研究成果社会化是拓宽藏品开发领域的重要方法。当前我国大部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文物不超过馆藏文物的十分之一,这就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藏品研究成果社会化之后,将把观众从陈列展览的局限中释放出来,从而使其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第三。藏品研究社会化会充分实现藏品的社会价值。博物馆的藏品是社会公共财富,资源共享是人类对博物馆物质资源利用的一个美好理想。然而限于文物资源的唯一性等特殊因素,博物馆的物质资源在目前还不可能像图书馆一样做到社会共享,因而在资源本身社会化具有一定困难的情况下。研究成果的社会化则会成为这一缺陷的有效补充。文物的消失是一种自然发展规律,任何人为因素只能延缓它的衰老,而不能阻止它的消亡,故而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研究文物、利用文物,才能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

如何保护文物和发展民族文化,已是当前人们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所有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作为文物工作者,只有深入挖掘文物的内涵,在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学术层面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其进行广泛宣传,才能将几千年的精华发扬光大,并在新的世纪里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作者简介

李长英,女,1958年出生,河北保定人。现为洛阳市博物馆文博助理馆员。

吴迪,男,1969年出生,河南南阳人,现为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