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2668300000059

第59章 秦晋商业文化与山陕会馆(1)

陈艳红

一、山陕会馆的起源

商,最初是个原始部落的名字,部落始祖叫契,曾跟随大禹治水,契的第六世孙王亥擅长放牧经商,成为中国最早的靠做买卖谋生的族群。做买卖的人自称是商人,所以“商人”就成了历代中国生意人、买卖人的代名词。

中国的会馆,兴起于明代,鼎盛于清朝,衰微于民国。会馆的发达是同科举制度和商业经济的繁盛有着密切关系的。最初只是供来京城应试的同乡举人寄宿的暂居之地,故有人称之为“官绅会馆”或“科举会馆”。明清两朝,北京是京师之地,乃全国政治、商业中心,随着明朝中叶商业的迅速发展,囊丰箧盈的商人们便开始建立自己的会馆。与此同时,在国内著名商埠集镇也先后设立了会馆。

明朝时期,陕西商人借助政府实行的食盐开中、茶马交易、棉布征实、布马交易等一系列特殊经济政策,输茶于陇青、贩盐于川黔、鬻布于苏湖、销烟于江浙,名震全国。并形成了以泾阳、三原为中心的西北、川、黔、蒙、藏势力范围,以财雄势宏被尊为“西秦大贾”或“关陕商人”,在明代近300多年的岁月里曾长期名列我国明清时期十大商帮前茅。明中叶的商人势力是:“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陕商排在三帮之首。到了明朝后期,徽商急剧勃兴夺取了陕商不少地盘,但陕商仍然位居其次。进入清代后,虽然晋商上通清廷,下结官绅,北上南下,西进东出,商路达万里之遥,款项可“汇通天下”,凭与清廷的特殊关系和票号的雄厚财力而跳跃发展,但陕商仍是与之分庭抗礼的重要商帮。在当时的商贸领域,秦晋商人是可以平起平坐的。由于秦晋两省毗邻,秦商和晋商为了共同的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联手开拓外地市场,在全国许多城镇建立的山陕会馆就是这种合作的明证。随着岁月的更替,许多山陕会馆早已湮没,但洛阳的山陕会馆保存完好,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名胜古迹。

山陕会馆是秦晋商人和商业、金融业资本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货无商则不通,农无商则不富,国无商则不强。河南为中州之地,与秦、晋、冀、鲁、苏、鄂、皖等省接壤,为四方交通要道。晋商赴豫,遂在洛阳、开封、社旗、禹州等地广建会馆。洛阳地处河南西部,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东汉、北魏曾为国都;隋、唐两代建都长安,洛阳为陪都,又称东都。它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繁荣的经济都会。清代随着区域为经济的发展和地区间商品流通的扩大,洛阳商业有较大的发展。清朝初年,洛阳城的规模为城周围八里三百四十五步,约为边长1400米的正方形,以后多有修葺,颇为壮观。城内街道以东西、南北大街为主干道,旧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这时的东西、南北大街虽没有隋唐时的豪华气派,但也是商贾云集、商业繁华之地。当时的洛阳商家,多是山、陕、河北等外地商人和本地的生意人,以盐、当、米、木、花布、药材六行最大,其中棉布商48家,布店商38家,杂货商14家,铁商5家,广货商12家,扪布坊46家,油坊57家。丝绸、药材、杂货和广货是洛阳商业中的重要行业。所谓杂货涵盖范围甚广:茶叶、纸张、瓷器、糖、酒、果品、香料、烟草、药材、皮毛制品等,均可包括其中。至于广货,则是来自广东、福建以及外洋的冰糖、洋糖、结白糖、胡椒、苏木、乌木、沉香等物品。由于秦晋两地商家的浩大,加之规模宏大的商业活动所需,建设相应的会馆,就成为必然了。在洛阳现存的两座会馆,一座是在老城东关西街由山西潞安府(长治)和泽州府(晋城)商人,于清乾隆年间建造的潞泽会馆(又名关帝庙,后改为东会馆),现为洛阳民俗博物馆;一座是位于南关菜市东街由山西、陕西两省商人于清康熙年间兴建的山陕会馆(又名西会馆)。

二、山陕会馆与运河

山陕会馆是历史上洛阳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见证,运河文化也是山陕会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离开京都长安到洛阳考察。605年即力排众议,下令着手两项重大工程:一是将首都由长安迁往洛阳;二是征调民工百万,由杰出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开凿大运河。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始于公元605年主要是开通通济渠和永济渠。

通济渠公元605年开凿,分东西两段: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洛河和谷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引黄河后,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人淮河。永济渠公元608年开凿,利用沁河、淇水、卫河水源,引水通航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涿郡(今北京)。610年,继开江南运河,开通镇江至杭州段,长400公里。这样,从首都洛阳到江都、到浙江杭州全长1700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畅行无阻。至此,以首都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永济渠为“人”字状两大撇捺延伸,并通过邗沟和江南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主航道全长2700公里,沟通中国南北和东部、中部的水运大动脉已经形成。

洛河是这条水运大动脉的中心,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隋都洛阳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御河。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洛阳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以洛阳运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时期,首都在开封,洛阳为西京。洛河水运仍很发达,是洛阳、陕西、河东向汴梁运货的交通枢纽。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元代以后,国都变迁到北京,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虽然作为国家“交公粮”的“洛河漕运”逐渐衰退,但洛河的地方货运依然旺盛。至民国以前,洛河的水量都比较大,最便捷也最经济的方式就是走水路。从秦、晋运抵洛阳的货物,乘船从洛河运人黄河,向东连京杭大运河运输通达江南苏杭地区。于是,位于瀍河与洛河交汇处附近的南关码头上,装载有盐、煤以及各种秦、晋土产的小船来往穿梭,呈现出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山陕会馆和潞泽会馆分别建在洛河边和湟河边,就是最好的选址。

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九都东路171号的山陕会馆,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落。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合建的一处会馆与神庙相结合,是“以敦亲睦之谊,以叙桑梓之乐,虽异地宛若同乡”的好地方。洛阳山陕会馆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嘉庆年间及道光十五年(1835年)被予以大修,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馆内修建了关帝圣社。会馆坐北朝南,布局前密后疏,历经近三百年,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建筑格局。整体建筑分四进院落,殿宇房间计有:盘龙琉璃照壁一座、东西门楼四间、山门三间、对面戏楼五间、院中石狮一对,殿前牌坊一座、中正殿五间、关圣帝君拜殿五间,香火僧住屋四间、穿房东西各三间、厢房东西各十间,官厅东西各三间,配殿东西各三楹。整个会馆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其建筑形式是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层次分明。殿堂采取台阶式上升的整体建筑结构,为我国传统的、集建筑、雕刻、绘画、陶瓷工艺为一体的宫殿式建筑。

山陕会馆其建筑之时正处于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潮期,加之会馆这一建筑类型本身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繁盛之产物,客居洛阳的秦晋富商大贾聚敛大量的钱财,为会馆建筑艺术之创造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庞大的资金来源,加之秦晋商人为树立自己的商业形象,使山陕会馆建筑之时得以运巨材于河洛、访名匠于天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曾在距山陕会馆北200米的地方,发掘出一处明代馆舍遗址,每间房屋建筑面积大约三平方米,是典型的馆舍建筑,其特点是拥挤狭窄,和后来的山陕会馆相比,悬殊极大。山陕会馆的建成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发展,其建筑集宫殿、庙宇、商馆、民居、园林建筑之大成,既雄伟壮观、雍容华贵,又玲珑秀丽、典雅有致;既渲染了宫殿的气势和庙宇的静穆,又充满着柔美色彩和诗情画意,给人以艺术整体美的强大震撼力。特别是其装饰艺术,如木雕、石雕、砖雕、琉璃、石刻、彩画等,其镂雕之精巧、内容之丰富、色彩之华丽,堪称绝品。从建筑艺术的角度看洛阳会馆,它的整个建筑群,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商业史、经济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以及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的珍贵资料,是中国会馆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三、山陕会馆的作用

山陕会馆由清初至清末,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联乡情。笃乡谊,方便仕商

秦晋商人长途贩运,分布于全国各大商埠。他们在异地他乡人地两生,难免有思亲怀旧之感。而“会馆之设,所以答神麻,睦乡谊也。”由于共同的语言、风俗,趋近的心理、文化,“同乡偕来于斯馆也,联乡语,叙乡情,畅然荡然。不独逆旅之况赖以消释,抑且相任相恤”,“无去国怀乡之悲”。

山陕会馆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广置楼阁、多盖屋舍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同乡、仕绅、商旅驻足和贮存货物提供方便。“查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少之所”。“凡弹冠捧檄,贸迁有无而来者,类皆设会馆,以为停骖地”,从而使“士、商之游处四方者,道路无澡湿之虞,行李有聚处之乐”。

2.团结同乡,维护集团利益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不允许有任何政治派别存在。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同乡商人“无一区托足,则期群涣”,群涣必然削弱竞争力量。因此,无论是从联络感情出发,还是从经商需要出发,他们都需要一种组织形式来加以联结,而以地域为基础建立的山陕会馆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秦晋商人利用会馆这一合法形式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既利于与其它商帮竞争,又可联合抵制官府的肆意压榨。例如嘉庆十九年(1814)洛阳税收部门提高对秦晋商人税收,引起秦晋商人不满。山陕会馆以商团名义告至官府,历时一年,几经周折,终于胜诉,减免了税收。此事使秦晋商人在洛阳声势大振,买卖倍加红火,逐渐左右了洛阳商业市场。

3.聚会议事。沟通信息

山陕会馆是清代时期秦晋商人的中心社团,也是其社会活动最重要的阵地,它作为“叙语之地,正可坐论一堂,以谋商业之公益”。凡“通商之事,咸于会馆中是议”。大家定期在一起“公定时价,毋许私加私扣,……议定条规,籍以约束”;启发智识,以开通商智;研究商学,调查商情;集思广益,沟通信息。例如北京的山西票号在章程中阐述并规定:“一人智慧无多,纵能争利亦无几何,不务其大者而为之。若能时相聚议,各抒所见,必能得巧机关,以获厚利。即或一个力所不及,彼此信义相孚,不难通力合作,以收集思广益之效。兹定于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为大会之期,准于上午十一钟聚会,下午一钟散会,同业各家执事齐集到会,或有益于商日商务者,或有病于商务者,即可公平定议。如同业中有重要事宜,尽可由该号将情告之商会董事,派发传单随时定期集议”。

4.购置冢地,办理善举

山陕两省在外经商人数多、规模大、时间长,仅祁县就有一半人家子弟步入贸易之途。昔日秦晋商人在交通落后、邮递不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条件下,闯荡全国以至欧洲、东南亚。他们义无反顾地出发,并不一定能到达预想的彼岸,一个成功者背后隐藏着无数次失败的经历,以至终生异域客死他乡者甚多。而会论则“专寄同乡、同业旅梓,不取寄资,俟购得冢地,再行代为掩埋,以成其善”,“以慰行旅,以安仕客”。一旦旅外之人“横遭飞灾,同行相助,知单传到,即刻亲来,各怀公愤相救,虽冒危险不辞,始全行友解患扶危之谊”。每当同乡在外发生“疾病疴痒”,会馆便“相顾而相恤”,提供钱财、药物。对年老失去工作能力者则更要予以救济。此外,会馆还资助穷儒寒土贡成钧、诣公车,积极进取。

5.祭祀神灵之地

在异地经商的同乡在精神上需要有神灵的保护,这也是他们建立会馆目的之一,因此在会馆内供奉他们所崇拜信仰的神灵,定期祭祀是会馆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有许多会馆是在先建神灵庙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如在北京的山西颜料会馆最先为关圣、玄坛、财神、真武大帝、葛、梅二仙庙宇,后来扩展为会馆。洛阳的潞泽会馆,最初为关帝庙。南京的山西会馆,先是乾隆年间把颜料坊的关帝庙作为办公地址,后将附近民房购买予以扩大,最后成为山西会馆。晋商会馆祭祀之神灵最普遍的是关羽,因关羽是山西人,以义行天下,最受乡人崇敬,成为晋商之精神偶像。

6.聚岁演戏及各种庆典活动的场所

山陕会馆作为同乡人的组织,凡逢年过节时同乡人常常在会馆欢聚一堂,聚酬演戏。有时在商业活动取得重大胜利时,也举办酬神和演戏活动。凡山陕会馆多建有戏台,河南洛阳的山陕会馆戏楼高10米,戏台高3米多,下面两侧为出入通道,屋顶为双层歇山斗拱,台宽15米,深六米,戏台广场宽20米,长35米,可容数千人台下看戏。每逢节日喜庆,会馆礼聘山西梆子戏班来此演戏,锣鼓齐鸣,招来众多观众免费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