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阶段,就要注意班级活动的可操作性。首先,要注意规模适当。从规模上看,有日常的活动,也有主题突出的活动。日常活动基本上是每天要进行的,因此要短、小、实。短,即时间短,一般三五分钟;小,即解决小问题,或针对班里的情况一事一议,或对一种行为展开评价,或背诵一首古诗,或表扬一个同学;实,即解决问题要实际,一次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不面面俱到。形式上也要保证实效,可以有全班、小组、同桌活动集中形式。其次,要注意活动的频率。一学期里,班级主题活动的次数不能过多,也不能没有。活动过多,学生花费很大精力在活动上,必然会冲击学习,会造成一些人静不下心来学习;活动过少,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滋生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班主任会疲于应付偶发事件。至于活动多少为宜,要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再有,班级日常活动要形成自动化操作。如上操、查卫生,主持每天的晨会等,每天有专人负责,固定时间进行,操作就简单了。每一次大的班级活动,事前要制定详细的方案,谁主持、谁发言、谁表演、谁负责录音投影、谁总结都要事先安排,这样,操作起来才能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5)针对性
首先是要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在不同的年级,开展具有年级特点的活动。低年级的小朋友,着重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比如可以开展“我是光荣的小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快乐十分钟”等。到了中年级,有些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畏难情绪,可以组织开展诸如“我是学习小天使”、“大家来读书”等。升入高年级,则可以开展“我为母校添荣耀”等。
其次是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大多积极向上,争强好胜,因此可以多设计一些带有竞赛性的活动。根据学生不断增长的自主心理,设计的活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如“我来露一手”等,气氛热烈,效果也很好。同时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渴望友情,希望得到关注,因此可以设计一些充满活力,注重交往的活动,引导学生顺利地度过“疾风骤雨”区。
此外还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活动。比如有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可开展文明上网的教育活动;有学生生病,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星级评比落后,开展“星星哪儿去了”的教育活动等等。
(6)整体性
要搞好班级活动,必须加强计划,着眼整体,特别是在教育阶段、教育内容和教育力量等方面突出它的整体性。小学不同于中学,大循环相对较少,因此对于实施教育阶段的整体性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对于整个一学年,整体性却是不能不考虑的。期初和期末该强调的是什么,平时要加强的是什么,作为设计班级活动的班主任都应要多了解。教育内容的整体性主要强调的是活动主题的多样性,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种内容。至于教育力量上的整体性,我以为主要是争取任科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邀请他们也能积极地参与,成为教育的一股力量。
(7)开放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活动也应与时俱进,把时代的活水引进教室。班级活动的开放性包括形式上的开放,可向校内开放,促进班级间的联系,也可向家长开放,改进家庭教育。还包括内容上的开放,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形势,而并非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传统节日的放假、奥运火炬接力等等。
(8)主体性
班级活动的主体应该是班级里的全体成员,班主任只是这整体中的重要一员。班主任起指导作用,但不能包办代替。班主任的任务在于使班级整体运转起来,要与班干部配合,最大可能地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让他们感觉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一定要想办法搞好。因此,设计活动一定要把每一个学生都考虑进去,绝不是几个学生的表演,避免少数人在动在忙,大多数人成为“看客”、置身其外的被动局面。我们班有时以小队为单位,有时则以宿舍为单位,走读生也成立一个小组,每个同学都参与进去。
(9)知识性
由于学生的特殊身份,因此班级活动的设计必定得强调知识性。通过班级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开拓思路,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可以多开展一些与文化学习有密切联系的活动,有直接的,也可以广义的,即使是以思想道德为主的,也要注意运用知识的力量,如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使学生在哲人的睿语中,在知识的力量中产生思想的升华。
(10)多样性
要提高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必须注意形式的的多样性。只有在歌声、笑声中,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学生才会更主动更投入。某老师介绍他教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有120个活动,就有106个不同的活动形式。有些活动结实采取的同一形式,但由于年级不同,要求不同,学生不同,也会显得多姿多彩。只要动动脑筋,同一个活动,总是有不同的搞法。比如这学期的迎奥运盛会的主题活动,我们也可以设计出许多小型的有趣的系列活动,出奥运小报只是其中一种形式。
案例
一个以“爸爸、妈妈的口袋”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都曾经向家长提出过这样或那样的愿望或要求,一旦愿望不能达到就不依不挠。我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邀请家长作为嘉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讨论探究以及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初步懂得爸爸、妈妈口袋中的财富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会从父母的角度去思考,要体谅父母、理解父母,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一、谈话激趣
(1)问:假如爸爸、妈妈有一只像圣诞老人那样神奇的大口袋,你们最想从爸爸、妈妈的口袋里得到什么礼物?
(2)小组内交流,再把最想得到的礼物用纸画下来或写下来,装进“爸爸、妈妈的口袋”里。(教具出示:一只口袋)
(从儿童喜爱的人物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趣味。)
二、引导学生探讨
1.探讨学生提出的愿望的合理性
(1)请一名学生从口袋中抽出一份愿望,并出示给大家看。
问:如果你是向爸爸、妈妈提出这个愿望,你认为他们可以帮助你实现,还是难以实现你的愿望呢?
(2)说说你们各自的理由。
(3)再请几位学生从口袋中抽出几份愿望,同学们判断选择,说出各自的理由。
(4)让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同学提出的愿望可以实现而有的同学提出的愿望却难以实现。
(5)小结:合理的愿望父母总是尽量满足我们,不合理的要求使父母很为难。
(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根据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的不同做出相应的选择判断,并有理有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2.与嘉宾对话交流,引导感悟
(1)当你提出的要求遭到父母的拒绝时,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说的呢?
(2)你们想知道爸爸、妈妈真实的想法吗?
(3)嘉宾与学生互动交流。
(4)其他的同学想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拒绝了自己的要求吗?爸爸、妈妈将他们的想法写在了信里,装进了“口袋”里,快拿出来看看吧。(学生读信,交流读后的感受)
(通过与嘉宾的对话交流,以及读爸爸、妈妈的信,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内心体验,在与亲情的交融中感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深化)
3.探讨领悟“爸爸、妈妈的口袋”里还有什么
(1)想象一下,爸爸、妈妈的口袋里除了装着我们的愿望,还会有什么。(出示口袋,分到各组去摸一摸)
(2)你们摸出了什么?这些支出中哪些是必须付出的,哪些是可以削减的?(小组讨论)
(3)从这个活动中你想到了什么?
(通过“摸口袋”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父母的口袋中的收入是有计划有安排的,不应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三、动手活动
假如你也有一只神奇的口袋,能装进一件礼物送给爸爸、妈妈,满足爸爸、妈妈的一个愿望,你最希望装进去的是什么呢?
(学生动手实践,可画、可做、可写)
(老师创设宽泛自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活动评价
1.学生是否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生是否能从父母的角度去思考,体谅父母的难处。
案例分析
这是一节德育活动课,也是一次主题班会。老师站在解决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出发点上,选择具有引导意义和超前意义的内容进行开发,形成一系列精彩课例。比如,她在学生中广泛调查发现:学生存在相互攀比、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体谅父母的现象。针对这一典型问题,老师设计了生活指导类班会活动“爸爸、妈妈的口袋”。从学生实际发出,围绕孩子们生活中消费的种种现象,以感情体验为线索,创设师、生、家长平等沟通、真诚交流的情境,让师、生、家长三方在丰富深入的交流中彼此理解和认同,引导学生领悟爸爸、妈妈口袋中的财富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会从父母的角度去思考,不向家人提出过分的要求,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唤起内心的真情,感受美好的父母之情、师生之情、子女之情。整节活动课始终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让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从而让学生自省自悟。内容本身来源于学生生活,又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有所凝练与提升,并最终达到解决学生实际生活问题,指导学生更美好地生活的目标。
4.实施班级活动的基本环节
班级活动一般由以下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计划。它是教育活动过程的起始环节,包含班级的学年活动、学期活动计划,以及每次活动的实施细则。计划的具体内容有:活动名称、目的要求、形式、步骤、时间、地点、活动器材、各项具体活动的负责人、活动评价、活动管理等项目。
实施。它是教育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达到活动目的、完成活动要求的基本手段,是活动全过程的关键。班级活动要按照活动计划去展开,允许在实施过程中对原计划作修改。
检查。它是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中继环节。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将计划和实施情况与计划相比较,看实施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设要求,了解实际效果。
总结。它是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终结环节。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指出缺点,进而明确下一个活动应努力的方向。
5.实施班级活动的基本方法
(1)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
组织班级活动的成败,与是否能选择最佳活动项目主持人、最佳活动形式、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等紧密相关。
班级活动项目主持人的选择
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有主持好班级活动的热情与信心;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且语言幽默、诙谐;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处事不惊的应变能力。班级活动的主持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数个。
班级活动形式的选择
班级活动形式要注意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与活动内容相适应;另一方面考虑活动形式的吸引力和为学生提供的积极参与面。
班级活动管理方法的选择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管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参与型
班主任自始至终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和组织管理的协调,亦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遥控型
班主任因为担心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怀疑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所以,虽不参与却必到现场。
放任型
班主任不到活动现场,放手让班干部组织管理。但这种管理方式,容易脱离学生。班主任要善于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探索出更为完善、更为科学的管理办法,以提高课外活动的管理水平。
班主任要“适时适度”发挥引导作用,可以抓好“四个点”:选好接触点,即学生与时代脉搏的接触点;诱导兴奋点,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议论的热点,引导到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自己健康成长上来;点拨关节点,加强班级活动的思想观念、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的指导;升华感受点,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个别到一般又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飞跃升华,在知、情、行、意的统一上争取实效。
班级活动情境的创设
班级活动情境的创设,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历史博物馆,祭扫革命烈士墓等;二是创造环境,如搞模似法庭、晚会现场布置等。
(2)实施班级活动的基本原则
班主任在实施班级活动过程中,要遵守四种基本原则:坚持方向性原则;坚持“自主性”原则;坚持创造性原则;坚持整体性原则。
具体到组织每种类型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
组织学习活动,班主任要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以及学习纪律的教育,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组织文体活动,要有充分准备,节目应事先安排,会场应预先布置,班主任要及时检查把关,注意各个环节的安排。
组织科技活动班主任要取得任课教师或科技辅导教师的配合,以科技实践或介绍科技新成就为主。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确定社会实践的目标,对每项社会实践,班主任要使每个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了解活动的意义和达到的目的;在活动中要教育学生听从指挥、严守纪律、虚心学习、会合作、会交流;活动以后要认真总结反思,组织交流。
组织班会活动,班会的形式有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班级例会又包括周会和晨会两种。周会一般都列入学校的课程表,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周会一般由班主任、班委或值周生主持,内容包括小结班级情况、布置工作,或者讨论班级计划,评估班级集体建设进展。注意总结要客观,评点要恰当。晨会每日都有15-20分钟,主要内容有:安排当日活动、值日生讲评、通报重要信息等。可以将晨会内容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固定性项目,另一个方面是临时根据需要增加内容。主题班会一般是全体参加,一个时期搞一次。要做到:目标适宜,即一次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不要定得太多,1-2个即可;主题集中,即一次确定一个主题,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过程简洁,即班会的程序要清楚明了,场面不宜过大,容量以一课时为宜。
班主任在设计班级活动时候还要注意:给孩子们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痛快地“玩”;将班级活动与课程相结合;设计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班级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