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君主之官--心
心是最辛苦的“君主”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它统摄身体的五脏六腑。假设把五脏六腑看做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心就是君主、皇帝。既然有君主,自然还有卫兵来保护着它,行使卫兵职责的是心包。心包就是心脏外面的一层筋膜,它层层包围、保护着心脏,使得心不受任何邪气干扰,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心不受邪”。就算心会受到干扰,那也是最后一个。
皇帝虽然很有权势,可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哦!他必须能把天下的百姓安抚好,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要不然就会有人起来造反,把你这个皇帝老儿赶下台。如果把老百姓安抚好了,他们也会为保家卫国而奋勇杀敌,让你安安稳稳地做个好皇帝。
因此,心必须为这个“国家”日夜操劳,只要这个“国家”还在运转,它就不能休息。不能说我睡觉了,心脏就停止跳动也歇一会儿,那样只怕就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当然,你也不能瞎忙,得是有目的的。心脏它没日没夜地操劳,是为了能给它的“臣民”送来“粮食”,让它们“吃”得饱;给它们送去温暖,让它们不挨冻。这种特殊的“粮食”就是血液,它是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营养来源,心脏的“臣民”就靠它为生。
血液不仅仅是“粮食”,还起着空调的作用。当这些臣民觉得冷时,血液能给它们温暖;当臣民们觉得热时,血液就给它们降温。可见,心脏对它臣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这个“国家”所有的粮草都由心脏掌管着,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分配这些粮草,有的饭量比较大,那就给它多分一份口粮;有的饭量比较小,那么就少分一份口粮。在这个“国家”绝对是共产主义,而不是平均主义,要不然有的会被撑死,有的则吃不饱。比如,像脑这个胃口很大的家伙,它一个人的口粮几乎占了这个“国家”实际消耗的1/5。
这么多粮草,运送也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所以,我们体内修建了非常密集的交通网络。这个密集的交通网络就是血管,心脏还兼任了“交通部长”一职,这有利于它为粮草的运送开通绿色通道,使粮草能够快捷地送到各个“地区”。光有交通网络也不行,还必须有充足的动力资源,心气就是心脏运送血液的动力。心气足,血液运行就快,才能满足需要。
民以食为天,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就好解决了。这就是中医说的“心主血脉”功能的体现。要是心脏出了问题,那麻烦就大了。
比如,心气不足时,心脏运输的能力就会下降,身体各个地方血液供应不足,就会闹饥荒,这个时候脸色肯定不好看,苍白苍白的,脉象也是细弱无力,休克的病人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交通堵塞,血脉受阻,血液送不过去,就会饿死人,脑梗死就是这种情况。
当然,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他一个人怎么能管得了天下所有的事?因此,他还必须有帮手,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治理这个国家,甚至照顾他的生活与健康。这个重大的责任没有其他的人能够担当,只有肾能够胜任,所以心脏病的根源在肾。如果肾气亏了的话,心脏的病就会突显出来。所以,治心脏病,中医一定要看它的源头,从肾治起。
在卦象里,心属火,是离卦;肾属水,是坎卦。如果是火在上,水在下,这个在卦象里叫未济卦。未济是六十四卦结束的卦象,暗示做什么事都做不成。为什么呢?离为火上行,坎为水下行,从卦象上看阴和阳是分离的。那么,真正的心肾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应该是水在上,火在下,这就是既济卦。“既济”就是肾水上济,离火下降,阴阳交通融合,从医学上解释就是说我们的心火应该下降,肾水应该上行,二者应该是相交合的。
如果心火和肾水不能交合,就会出现许多病症。比如失眠这种病,就是因为心火和肾水不能交合,肾水不能把心火收敛下来,导致心火全在上面飘着。所以,治心脏病不一定是治心,有时需要治肾,肾水的固摄力量强了,才能把飘在外面的心火拉回来。
心脏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藏神”。中医学上有“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精就是阴阳,阴阳就是气血;相搏就是阴和阳相互作用,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体现出的功能就是神,就是人体的生命活力。只有气血调和、经脉通畅,神才足,才有生命活动的动力。
那我们先举个例子来看看什么叫做“心藏神”。早些年的《参考消息》上有这么一个报道,在英国有一位女士,做了心脏的置换手术,换的是一个小伙子的心脏。这个小伙子生前爱酗酒、飙车,因此出车祸而亡。这位女士在换心不久,也出现爱酗酒、飙车的征象。爱酗酒、飙车,正是由于“心藏神”,换心之后的女士才会有这些爱好。《黄帝内经》中说“积神于心”,说明神,也就是人的情志,是具有一定的物质性,是可以积淀在脏器中的。
我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也是神的一种表现。这些心理活动本是大脑的生理功能,但在中医学中,则将它归属于心。当心的这种功能正常时,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于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且正常。如果这种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发狂的症状;或反应迟钝、健忘,甚至昏迷、人事不知。
对于那些癫狂、昏迷而人事不省的人,中医常用“痰迷心窍”来形容。什么是“痰迷心窍”呢?有些不懂中医的人把“痰迷心窍”理解成“一口很浓厚的痰,在心脏开口处,迷失了方向”。这个解释当然是贻笑大方。“痰迷心窍”是中医特有的一种说法,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若体胖痰多堵塞了气道,使清阳不能上升,心主神明的功能不得施行,就出现昏迷、人事不知。这种情况好像是痰迷住了心的功能活动,所以中医称为“痰迷心窍”,并非真的有痰阻塞在心脏开口处。
如果出现“痰迷心窍”,面色苍白,可先用开窍药物苏合香丸抢救,再灌导痰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乌梅、枳实等)豁痰顺气,以后再服六君子汤调理化痰。
汗与养生防病
古有《十问歌》,也就是中医问诊中重要的十个方面。在《十问歌》中,把问汗放在了第二位,可见中医对汗的重视了。因为《黄帝内经》中明确地指出“汗为心之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形成的,即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
所谓的津液,也就是我们身体内除血液以外所有有用的水液,像胃液、肠液、涕、眼泪、唾液等,都属于津液。津液和血有着很深的渊源,要是津液渗入到脉管中,它就变成了血;反过来,血也可渗到脉管外变成津液。由于汗是津液变化而来的,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心主血,所以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即汗来自于心。
近代科学研究也证实,汗与人的生理病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调节体温,调整体液,排泄体内的废物,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防止某些细菌对人体的侵袭。
夏天出汗可解除人们浮躁的情绪,使人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是,出汗过多也不是件好事,汗血同源,出汗过多就会伤及津液,损伤心血。因此,夏天要多乘凉,少出汗。
但是,该出汗时则要出汗,千万不能闭汗。因为,出汗能调节阴阳的平衡,还可排出体内的毒邪,如果闭汗就有关门留贼的可能。毒邪排不出去,那不是得不偿失、矫枉过正了吗?因此,夏天房间里开空调的时间也不能过长。
同样在炎热的夏天,每个人的反应会不一样,有的心烦不安,有的悠然自得。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这是因为心态平静,心气不浮躁,人体可很好地适应高温气候变化,出汗不多,自己则享受了一份清凉。有了这份清凉就保住了生命之源,何乐而不为呢?
要是夏季身体状况不佳,适时用一些养心安神的食品,如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柏子仁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端上夏日餐桌也会别有一番风味。
适度出汗是维护健康所必须的,要是排汗出现了比较极端的现象,则应引起注意。有些人,尽管天气十分炎热,可身体却不出一点儿汗,这肯定不正常;而有些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吃顿饭、做点事或稍一紧张便汗如雨下,这肯定也不正常。这两种现象很可能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因此,中医常常会通过汗来了解病情,以便对症下药。
对于那些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中医称之为“自汗”。自汗多是因为气虚,这类人常感到精神疲倦,浑身没有力气,怕冷,可适当服用一些补气的药。
如果是一睡着就出汗,醒来后出汗就停止了,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之为“盗汗”。盗汗是因为阴虚,这类人常会出现失眠、口干舌燥等表现,可适当服用一些补阴的药物。
要是只有半边身子出汗,或是仅有半截身子出汗,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多是由于体内的邪气阻住了经脉,往往也是中风的先兆。这个时候应当引起注意,提前作好预防。
另外,可能是中医源远流长的缘故,在老百姓中已经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伤风感冒了,喝点姜汤或者刮刮痧,发发汗就好了”。的确是这样,发汗确实可以治疗感冒,而且效果非常明显。由于感冒多数是因为感受了风寒而引起的,发汗时毛孔就会张开,这样风寒邪气就可以从毛孔散发出去,这些有害的邪气离开了我们的身体,病当然就会好了。
不过,不要见了感冒就发汗,任何事情都会有特例。夏季感冒就不适宜发汗,不能按冬天感冒一样吃药,更加不能热捂发汗,而应该用清热解暑的办法。
虽然冬天感冒和夏天感冒都可能有鼻塞、流涕、发热的症状,但因季节特征不一致,决定了它们症状上的差异。夏季天气闷热,湿度大,在这个时候大家爱吹空调、洗冷水澡,晚上睡觉贪凉直接睡在地板上吹风等,感染了风寒,患上感冒。这种感冒的特点就是湿气重,病人的感觉就是精神萎靡,说不出原因老感到疲倦、眼皮重,总觉得周身发烫,可体温却很正常。而冬天感冒的病人一般都有怕冷的感觉,鼻塞、流涕的症状也比较突出。
由于夏季感冒和冬季感冒存在差别,如果按照冬季感冒那样用药,治疗的效果肯定不行。夏季感冒应该注重去湿气,缓解暑热症状,可服用一些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之类的药物。像蒸桑拿、盖厚被子这些用于冬季感冒的手段,千万别用在夏季感冒上。
乐极容易生悲
“心在志为喜”,也就是说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相对于正常情况下,喜是一种好的情绪,有助于人体气机的宣发;而如果喜乐过度,则又会使心神受伤,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这时候喜气就会成为邪气。
中医讲“喜则气缓”,“缓”通“涣”,过度的喜会让气一下子散掉。岳飞手下的一名大将牛皋,听说金兀术死了以后,大笑而亡,就是过喜使气一下子散掉了。
一般来说,心主神志的功能过亢,人就容易喜笑不止;心主神志的功能不足,人就很容易悲伤。如果是由于过喜而伤心的,可以用惊恐的方法来治疗。清代《冷庐医话》中记,有一位江南书生,因金榜题名高中状元过喜而发狂,大笑不止。请名医徐洄溪诊治,徐洄溪谎称这病不出十日即死,吩咐他速回家,路过镇江时再找一位姓何的医生,或许能起死回生。书生经此一吓,也不再狂笑,只是郁郁寡欢地往回走。到了镇江,何医生把徐洄溪早已送来的书信交给书生,书生才知道徐洄溪是用惊吓的方法替自己治病,经此开释,病也好了。
如果是心主神志的功能不足,由于悲伤而伤心的,应该以“喜”来治疗,又称笑疗。在《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笑话,清代有位巡按大人,郁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当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竟诊断为“月经不调”。那位巡按大人听后,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这以后,每当他回忆起这件事,就会大笑一番,乐而不止,再也不郁郁寡欢了。
这两种奇特的疗法就是中医的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它结合了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借助朴素的古代心理学思想和情志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对情志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其实,早在远古时期的巫医祝由术就是一种原始的心理治疗方法。
我们都知道,情志活动是大脑的功能,但中医认为情志的产生必须以五脏作为物质基础,它是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并总结出五种情志与脏腑有着特殊的对应关系: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由于情志与五脏所属关系不同,情志异常导致内脏受伤的倾向也有所不同。如前面谈到的过度喜笑,会使人心气涣散;过度激怒,常出现肝阳上亢,这个时候人一般很容易冲动;过度忧伤,常发生肺气耗散;过度思虑,常可见脾胃消化无力,不想吃饭;过度惊恐,常致人肾气不固,肾气的固摄功能可以管住人的大小便,因此过度惊吓可以导致尿裤子。
中医认为,情志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恐可以治喜,思可以治恐,怒可以治思。我国古代的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就是利用情志之间以及情志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一种正常情志活动来调节另一种不正常情志活动,使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情志与躯体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
“代君受过”的心包
我们经常听到西医大夫说心脏怎么怎么样了,这要是出自于中医大夫的口中,可就是大事不妙了。因为,中医认为心脏是身体内部的君主,是不能直接受到损害的,心君如果受伤,人就六神无主了,活不了了。那么,总得有人“代君受过”吧,它就是心包。
我们都知道,皇宫外面通常会修建高耸坚实的城墙作为保护。心脏是我们人体内最高的统帅,它就相当于古代的帝王,所以,它也会受到很好的保护。心包就是心的外卫,它在心脏的外面,有保护心脏的功能。
所以,每当外邪侵犯心脏时,心包就起来护卫,代心受邪,也就是代君受过。因此,心脏的病,首先会表现在心包上。我们现在说的不少关于心脏的病痛,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心包有病的表现,不是真正病在了心脏本身。
由于心包负有代君受过的功劳,所以,它也会拥有一些特权,算是君王给予它的报答吧。这种特权就是心包能代行心脏的命令,犹如君主的内使,能表达心脏喜乐的意志。
心包经从心脏外围发出,走到我们的腋下三寸处,然后再从腋下一直沿着我们手前臂的中线,经过我们的劳宫穴,到达中指。如果中指出现麻木的话,很有可能是心包的病。
晚上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心包的功能是“喜乐出焉”,因此这个时候一定要让体内的气机畅达,可以适当从事一些娱乐活动,放松身心,好好享受一番。
心脏需要好好保养
中医养生很关注时间,比如说,早晨5点到7点是卯时,大肠经当令;上午7点到9点是辰时,胃经当令;9点到11点是巳时,脾经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