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玉器鉴赏及收藏
26733500000013

第13章 玉器的演变(6)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拙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李尹旁达,信也;气如长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礼记》借孔子之言,通过对玉自然属性的深入分析,抽绎其外表和本质特征与儒家道德观紧密结合,总结出、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广德、道十一德,奠定了儒家用玉的理论基础,成为君子为人处世、洁身自爱的标准,标志着玉器人格化的正式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组佩是在商周佩饰及简单的组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以几件至十几件各类玉饰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玉组佩已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君子佩玉不仅自喻清白,而且还有以玉自警的含义。

该时期玉器绝大多数都有纹饰,通体纹饰者较为常见,纹饰布局紧密匀称,饱满和谐。西周时常见的风鸟纹及由夔纹演变而来的蟠纹在春秋时期相当盛行,线条流畅,韵味十足;

战国时则以流云纹、谷纹为常见。这一时期的装饰艺术手法一改前代的重“形”而注重从“质”的一面来表现。如对动物形象的刻画,就着意于眼、牙、爪等细部特征,于细微处见奇观,极力刻画出的动物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理论道德观已基本形成,但在祭祀礼仪方面玉器仍占有一定的地位。考古学家郭宝均先生在《古玉新诠》一书中对两周的用玉进行了精辟的理论概括:“两周人对玉器尤为重视,既联合璧、璜、冲牙组为杂佩,复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比玉之尺寸,赋以等级思想而政治化,分别上下四方,赋以五行思想而迷信化。”

这既是对周代玉器涵义的高度总结,同时也揭示出中国数千年来玉文化蒸蒸日上,历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总之,春秋战国时代伴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建立,人们思想观念空前解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性的复苏和神权的动摇是这一时期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轻天重民思想普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礼乐从服务和服从于神转变为服务和服从于人,反映在玉器上就是揭开了一种理性观念,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伦理观、道德观服务。战争的频繁,地域的分裂并没有妨碍文化艺术的沟通融合,东自齐鲁,西至戎秦,南起吴楚,北达燕赵,各地绚烂多彩的玉石工艺竞相争妍,相辅相承,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东周玉文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楚国玉器,楚文化保留有相当多的原始社会传统特征,在意识形态领域弥漫着强烈的神话传说观念,反映在文化艺术上就极有浪漫主义情调,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发源地,以飘逸洒脱的玉龙佩为代表的楚文化玉器自由奔放,不拘一格,艺术价值极高,对后世玉器风格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两周时期玉器主要作品介绍缀工面罩:西周玉器,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周虢国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最大径10.7厘米,青绿色玉质,面罩由十三块各形玉片组成,它们分别代表人面的前额、眉、眼、耳、鼻、腮、嘴和胡须,合成五官七窍,形象写实如生。此玉面罩是迄今所见最早一例,玉面罩的性质属殓葬玉。玉面罩可能是原始社会头部王佩(如发饰、耳饰)的延伸;也可能是原始社会含玉的发展。中国传统葬俗文化,总体是由简单向繁复演进;玉器中的殓葬玉也如此。始于西周的玉面罩,到春秋战国时仍延续使用,自西汉起,出现了金镂。

银缕和铜缕玉衣葬服,它们是玉面罩的直接延伸和高级化、规范化,即从头部的葬玉,衍展到全身形的玉套。

玉虎:春秋早期玉器,1983年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河南省博物馆藏。长12.7厘米,宽6.2厘米,厚0.3厘米,玉料呈黄黑色,半透明,有光泽,体扁平,虎首低俯,闭口,虎耳前伸,虎身躬曲,尾肥硕,垂地再上翘卷,张口和卷尾处各构成一圆孔,大小相近,处于一水平线上,虎的前后足作向前伏卧状,虎爪勾卷,虎头、虎身和虎尾均雕琢勾云纹和虎皮斑纹,两足的上面皆雕垂鳞纹,虎耳雕刻细密的阴线纹,器体的周边雕双阴线纹,器的另一面光洁无纹。此器出土于黄君孟夫妇的墓葬,估计应是墓主人生前腰部佩带之物。

玉虎

玉璜:春秋晚期玉器,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乡赵氏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长11厘米,厚0.4厘米,玉料呈黄褐色,半透明,一些局部处略带饴,器呈扇形,短宽,约相当于玉璧的三分之一,器的两端呈兽首形,近边缘中上部各有一穿孔,构成兽首之目,额部突出,鼻梁外凸,嘴微内收紫闭,顶部宽大呈宽齿轮状,器的中部为二首之共躯,躯比首略小,其中部上方还钻一小孔,以便佩戴,器全身饰浮雕粗壮的虺纹。

玉人

玉人:春秋晚期玉器,1979年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高2.5厘米,玉色青白,略泛黄,半透明,有光泽,玉质不太纯。全器圆雕作跪坐状,再浮雕各个细部,头梳双髻,局部地方发丝纹饰清楚,圆脸,面部眉骨隆起,肉雕双眼、口、鼻、双耳虽亦肉雕,然宽而短,双臂粗壮,屈肘,双手交合于腹前,粗大的左手五指压于右手之上,右手被遮挡未雕出,双膝和下肢跪地,臀部坐于小腿和双脚之上,大腿肥硕,肉感强烈,而小腿和脚均从略处理。此器人体比例大体得当,造型也不太复杂,虽未作细微的刻画,寥寥几刀却勾出了小玉人圆圆的脸蛋,鼓鼓的肌肉,加之脸、臂、臀腿各部琢磨光滑,抚之犹如触及到肥胖、鲜嫩的皮肤,充满肉感,逗人喜爱,不愧为艺术佳作。此器从头到底,纵穿一小孔,以便佩戴。

玉四节佩:战国早期玉器,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长9.5厘米,宽7.2厘米,厚0.4厘米,玉料呈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浸斑,体扁平,由一块玉料透雕出四节,并用三个环套扣四节连成一器,其中间一环是活动的,可折卷,上下两环固定不能活动,三环首尾纹饰相连实为一龙,上环为龙首,中环为龙的背部,下环为龙的腹部,龙尾放在第四节的穿孔部位,各节以雕镂的龙风纹为主,均为两两相对,布列左右:其中第一节刻双凤对首,凤鸟圆眼,长冠尖嘴;第二节透雕出双龙,呈相反的S形蟠绕,其尾端回卷成风首;第三节刻两龙作对称的卷体状,头与腹相接,分置于横长方形镂孔环的两侧;第四节系两小龙,龙首向对,龙身向左右屈伸,尾部向下旋转,二龙首相接处有一对钻小穿孔,佩的最上端也有镂空,均可或上右下的穿级系佩,它的两面均以极细的线条阴刻出龙、风的眼、角、冠、嘴、爪、鳞甲和羽毛,第二节上还刻有四条龙纹。此器出自曾侯乙的腹部,器形与其他王佩不同,可能系单独佩戴之饰物,此器布局严谨、造型优美,纹饰线条细如发丝,为这一时期罕见舶玉雕精品,这种雕琢精巧、镂空技术娴熟的玉佩的出现,从某一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曾国王室在艺术领域中独到的艺术追求。

多节龙凤玉佩:战国早期玉器,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士,湖北省博物馆藏。长48.5厘米,宽8.5厘米,厚0.5厘米,玉料呈青白色,全器成长带形,由五块玉料加工而成,共十六节,分五组主体构件套扣成一个似长龙形的整体,各组均透雕成龙、夔龙、风和璧、环形,其形象正面和侧身兼备,并两面雕刻成阴刻龙风的嘴、眼、角、羽毛、尾、爪等,主纹表面再饰以谷纹,杂以弦纹、云纹、斜线纹,除透雕的龙凤和兽面等主纹外,两面还雕刻或阴刻有龙、凤、蛇等,其中有的仅具兽面,全器共透雕和阴刻出三十七条龙,七只风以及十条蛇,它们的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并往往相对称。此器不仅纹饰繁褥,而且制作工艺堪称古代玉雕之一绝,全器由五块玉料分别雕琢,三对大小不等的椭圆形楼空玉环,玉环之间又由一些方形和长方形的镂人玉片及圆形活环,将一节一节连接起来,其中有三个椭圆形带榫头的活环,活环有一处缺口,缺日两端分又,纳人一个“十”字形饰件,似榫接套合状,再于原缺口两端的一侧,各钻一个不穿透的小孔,插人一棵铜销钉固定,如果抽去销钉,便可将活环的榫头拆开,拆开三个榫头的活环,再卸下另一铜销钉,就可将这串玉佩分成五段,每毁大小,形状及其组合又各不相同,细察之,第二、四、五组各节均有两块透雕纹样相同者,但不相重叠,如多节龙凤玉佩此繁杂的玉雕作品,其制作过程必定经过精心设计,选择有着高超雕琢技艺的工匠才能完成,此器集切割、剔地、透雕、接榫、抛光等多种玉雕技艺于一器,工艺复杂,难度绝世,我们若将其称为战国时期治玉史上的一枝独放的奇葩,亦当之无愧。

玉龙形佩:战国早期玉器,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左:长11.5厘米,宽8.7厘米,厚0.6厘米右:长11.3厘米,宽8.7厘米,厚0.6厘米。玉料呈青黄色,质地温润,表面有光泽,雕琢颇精,共出两件,器形大同小异,整器为一透雕的龙形,龙作俯首曲颈张口状,上吻长于下吻,沿上吻雕有细密的索纹,下鄂为云纹,头顶有独角,躯体较窄,卷曲作回旋状,龙身雕出四足,向两旁伸出,龙佩前足提起,后足蹬地凋旁雕弦纹斜线轮廓周线,两面雕琢平凸谷纹。曾侯乙墓出土的这件玉龙形佩,整体造型优美,作者把想象中龙的腾跃姿势和正跃然而起的瞬间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明了曾国的工匠不仅有者娴熟的雕刻技艺,而且有着很高的审美意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玉壁:战国早期玉器,1978年山东省曲阜县鲁国故城乙组52号墓出土,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外径对厘米,孔径10.7厘米,玉料呈墨绿色,温润,有光泽,体扁平,圆形,肉上纹饰分三层,内外两层饰阴刻的双躯龙纹,中层饰卧蚕纹,每层之间有纹相隔,内层与外层所饰的龙纹虽大体相同,然小有变化,龙皆作俯首,首后两躯往两边对称盘曲,内层三首,即构成三组,组与组之间亦施纹拦隔,外层五首,即构成五组,组与组之间非但没有拦隔,而且相邻两组之龙尾又互相纠结,从而使得图案更显得变化多姿。此器出白墓主身体的胸部。

玉璧

玉环:战国早期玉器,1961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53号墓出土,山西省博物馆藏。外径5.2厘米,内径2.8厘米,厚2.7厘米,呈白色,有些泛黄,表面有光泽,圆形,扁体,两面皆雕琢同样的纹饰,内外边缘雕成突起较粗的弦纹,肉上雕琢隐起的象鼻纹,虽可大体分成六组,但组与组之间纹饰不完全一样,也都不对称,即各组之内所饰鼻的大小、数量都不完全一样。

在同时期出土的玉环和玉璧中,这种纹饰也不多见。

玉双凤饰璧

玉双凤饰璧:战国中期玉器,1977年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高4厘米,横宽7.6厘米,玉料呈青灰色,夹少许褐色斑,璧上有一块较大的饴沁,一侧的凤翼和身躯亦被浸染而呈棕褐色,然整体质地温润,呈半透明度。全器中间为壁,左右两侧各饰一透雕的凤,璧在肉的内外两侧周边饰有单阴线,肉面上雕琢疏朗突起的卧蚕纹,左右双凤对称,相背面立,首朝外,凤的冠、颈、足三处和壁相连,冠修长,末端朝上,嘴粗大,尖喙呈弯勾状朝下并与胸相连,其身躯近似蛇躯呈“S”形,其尾更似蛇尾,末端很尖并向上旋卷,有一腿靠近下腹很短,朝外,另腿在下方接近尾部,较粗,向后伸直并与璧边相连。从整个器形看,有冠有喙,具备了风乌的基本特征,然其嘴较粗,其首亦似兽首,躯体近蛇躯,蛇尾,这些又都为龙的特征,因此,璧之两侧旁所饰似凤非凤,亦龙亦凤,这正是中国古代玉雕和其他艺术品的一大特点。凤的躯体,冠腿等部位,边缘也都用细阴线勾边,表面还偶见阴线云纹装饰风体各部,采用透雕镂空,制作颇精,是不可多得之作。

玉透雕三龙环形饰佩:战国中期玉器,1974年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l号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径6.4厘米,玉料呈黄褐色,圆扁体,由一块大圆玉透雕而成,中央为一环,环外均匀皤伏三条形态完全相同的龙,环内外边缘雕刻突弦纹从而形成内外轮廓线,在轮廓线之间刻细密的索纹,环外三龙皆作同一方向爬行状,龙独角,圆眼,张口作回首反顾状,体躯曲,卷尾上翘,前后足卷曲朝前,造型极为生动,有强烈的动态感,器的两面纹饰一样,龙的眼部。腿部浅浮雕,躯体和鳞甲均阴刻,尾部顺其锩曲刻较密细线,因而使尾部看去成绞索状。全器集雕、刻、镂、琢磨多种工艺于一身,在整个艺术构图上,有极强的图案化设计,处于中心圆环外缘的六只龙足,做同一方向的弯曲运动,各龙首尾相近处,表现自然,整个形体实空均匀,无挤压、疏漏之感,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为不可多得的工艺品,其用途,应如龙形佩、环,主要用于佩戴。

王镂空龙风玉饰:战国晚期玉器,1977年安徽长丰县杨公2号墓出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高6石厘米,横长15.4厘米,厚0.3厘米,玉料青灰色,浸蚀为褐色,质细润,器表有光泽,体扁平。全器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躯体,呈躬形的双首龙,下部为雕镂精细华美的双凤。上部的双首龙双凤即一龙躯两端有首,两端的龙首朝外玉镂空龙凤玉饰对称,惜一端略残,龙眼圆突,独角上旋,张口曲颈,胸向前突,曲体向上,超过首后,成近成90度折转,即整个龙躯两端呈近乎90度大弓形,龙首弯曲朝上,颈部与躯体相连,未连接处皆透雕镂空,前肢朝后,在躯体最下方弯转外,作向前行进状,龙躯和颈部琢成突弦纹轮廓线,通体阴刻单线钩连云纹。下部即龙躯的弓形之下,透雕镂刻长尾双凤,风鸟向冠尖喙,眼圆突,冠之末端向上翘卷,长尾并连,冠顶与鸟头顶则与上方龙体相连,鸟挺胸玉立,胸腹与龙体相连,风尾向后朝上旋卷,鸟腿直立于雕镂的卷云纹之上,而此处的卷云纹又与下方的卷云纹相连,亦并连接上方龙腿之爪。此器上方龙躯正中有一孔,龙之两侧各有一穿孔,可用于佩戴,贯系其他饰物。从制作看,设计奇巧,寓意深刻,集雕、琢、镂、刻、钻、磋等多种工艺于一身,上部龙首躯雕琢细致,形象生动,下部双凤等玲珑剔透,镂刻精湛,堪称战国玉器之一绝。

四、迷信化与艺术化的汉代玉器

汉代玉器评述

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使中国古代文化步入了一个黄金时代,无论是哲学、史学、文学,还是雕塑艺术。科学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秦汉考古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汉代墓葬的发掘,已逾万座,在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出土玉器比较集中的有河北满城、广东广州、北京大葆台、湖南长沙、河南烧沟、陕西杨家湾、山东九龙山、安徽毫县、广西贵县以及山东荣成市成山等地的汉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