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玉器鉴赏及收藏
26733500000017

第17章 玉器的演变(10)

读山大玉海:元代玉器,传世品,存放在北京的北海公园团城。高70厘米,口径135—182厘米,膛深55厘米,周长493厘米,重3500斤,玉料为青白色中带墨色,又称黑王酒瓮,器形略呈椭圆形,周身浮雕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海龙、海马、海犀、海猪、海鹿等海兽,以阴线和阳线表现动物渎山大玉海的发、须、鳞、翅等细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各种海兽出没在惊涛骇浪之中,气势颇为雄伟,玉海内膛光素无纹,刻有乾隆帝题的三首诗及序。据元史记载:玉海琢造于元二年(1265),最初置于广寒殿,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在大宴群臣时,每次宴会饮酒三十石,玉瓮就是用来载酒的。这个玉瓮雕成的年代,正是忽必烈第二次扩建北海琼华岛,重建广寒殿(原建于金代)的时期,忽必烈为了满足奢华的享受,不仅把广寒殿修建得很华丽,而且搜求天下的大量美玉置于其内,读山大玉海就是其中之一。玉海后饱经战火,历尽沧桑,流落于西华门外真武庙中,被道人当菜瓮使用,直到清代中期被爱玉成癖的乾隆帝发现后立即“令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中。鉴于玉海污损严重,乾隆时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多次修理和琢磨。这个玉瓮从至元二年雕成之日起,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读山大玉海形体厚重,做工质朴,粗旷豪放之中又不乏细致人微之处,气势磅礴颇具浪漫主义情调,开创了我国大型玉雕的新领域,在玉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八、生活化与精品化的明清玉器

明清时期玉器评述

明代玉器评述

明代玉器无论是考古发掘出土的还是传世品,数量都较多。明代玉器较集中地出土于北京万历皇帝定陵,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墓、明益工朱伯摈墓,山东邹县明鲁荒王朱檀墓,江苏南京吴桢墓、汪兴祖墓以及兰州西园、南京中华门、江西新建等地的明代墓葬。

从发现的明代玉器来看,主要为青玉、白玉作品,青玉颜色发暗,似阴天之天色,此外还有少量碧玉作品。明代玉器上承宋元传统,其造型粗扩浑厚,多以日常多见的人物、动植物。

器物为题材,一般胎体较为厚实,镂雕技术相当发达而且运用极为广泛,在平面片状的玉料上能雕出上下两层不同的图案,被后代鉴赏家们盛誉为“花上压花”,在楼雕立体型器物时能恰到好处把握好表面和内部的完美和谐,这种技术甚至连清代工匠也自叹弗如。其纹饰多为花鸟、动物等吉祥图案,以及人物故事等,清秀雅致,绘画情趣浓厚,其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但同元代玉器一样有不拘小节的特点,对次要部位如玉制器皿的内膛及底部处理不甚精细。

玉器种类亦颇为庞杂,主要有仿古礼器,包括璧、圭等,时做和仿古器皿,包括各种杯、碗、壶、爵等,以及各种各样的象生玉器、陈设品。装饰品和实用品。

明代的玉礼器主要是壁和圭,多仿照古制。璧数量较少,常见的纹饰是乳丁纹的螭纹。玉圭在明代为较为重要的礼器,《明史·舆服志》对其形制、大小、用途有专门的记载,考古发掘出土的明代玉圭数量较多,一般均放置于装潢精美的盒内,其形制相当规整,均为上端呈三角形的长方形玉片,纹饰主要是谷纹,另外还有“山”形纹,谷圭在明代帝王之妃嫔墓中出土较多,一般两面均满饰排有序的谷纹,取意“谷圭以聘女”。

玉器皿是我国古代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类玉器,由于玉料要求较高,琢制难度大,隋唐以前一直较为少见,宋元时期数量有所增加,及至明代,玉器皿才大量出现,品种繁多,雕琢细致,成为明代玉器中的代表性器物。明代玉器皿古色古香,极富有特色,其种类有玉杯、壶、盒、樽等,其中以形制各异、造型奇特的王杯最具特色。明代玉执壶也形式多样,有荷花式、竹节式、八方式,图案装饰丰富多彩,多为吉祥、祝福的图案,如八仙祝寿、松鹤寿星,有些壶上还雕有“寿”字,一般在壶盖上均立雕出寿星、仙桃等装饰。

明代的象生玉器发现较多,种类繁杂,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一般来说,较大的多为陈设艺术品,较小的多充当玩赏物或佩饰部件,其种类有人、马、鹿、猪、鱼、鸳鸯等,玉人多为寿星或佛、道造像,一般为大头长脸小鼻,阴线刻划细部,衣褶较少。

明代的实用玉器也有一定数量的发现,主要是笔管、笔架、砚等文房用具,造型简洁,纹饰淡雅,玉制文房用品普遍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代玉器的生活化倾向。玉带在明代发展到顶峰,已成为官场礼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带数和纹饰标志着佩戴者不同的身份地位。

在明代,只有皇帝、皇后,妃嫔、太子、亲王、郡王、公、侯、驸马、伯及文武一品官才有资格使用玉带。由于考古发掘的明墓等级很高,多是帝王的墓,这样对玉带的形制、纹饰、使用制度有较明确的认识。明代玉带同唐宋时期结构基本一致,系由鞋、夸、铊尾及带扣组成,玉带质料多为白玉,而且又以和阗羊脂白玉居多,质地细腻光润,平面形制多为长方形、方形、桃形,有素面和纹饰两种,有些还镀以金边。明中叶以前玉带纹饰极为丰富,主要有云纹、鹿纹、狮纹、海水江牙纹及各种花鸟虫鱼、百子图等,多运用“花下压花”的镂雕技艺,表现出多层图案,精美异常,巧夺天工。明中叶以后的玉带则以素面居多,形制质朴,玉质纯正,抛光细致,端庄素雅,别有一番情趣。

明代以玉为饰风气盛行,从坠饰、串饰到佩饰应有尽有,种类繁多,组合复杂,其中王组佩饰最为发达。佩玉原为古代士大夫标榜清白的饰物,在明代成为官吏冠服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各地的明代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玉组佩,其中尤以万历定陵、益宣王朱翊引墓、益工朱伯摈墓出土的最为完备,其部件有钩、珩、璜、踞、冲牙等,形状有叶形、云形、鸡心形、菱形、长方形、椭圆形,各部分之间还有玉人、鱼、蝉、兔、鸳鸯等象生小玉器部件,其间以数百颗玉珠串连,人行则玉件锵然相击,清脆悦耳。玉质小型饰物如带钩、钗、簪、坠饰等发现较多,其中尤以钗和簪最为精致。

明代仿古玉也有很大发展,仿沁、致残等手段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明代仿古玉大致可分为主种类型,其一是继承宋元仿古传统,以古代玉器或青铜器为蓝本仿其外形,而纹饰却带有鲜明的本时代特征,这类仿古玉在明代最为常见;其二是无论造型还是纹饰却明显带有本时代的特征,但却通过致残。仿沁等手段来造伪,这类作品在民间比较盛行;其三是造型和纹饰均完全模仿古代器物,并成功地运用各种做旧手段达到真假难辨,这类作品在明代不多见,它是仿古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魁力,对清代仿古工有相当大的影响。

明代玉器的蓬勃发展首先归功于工匠地位的相对上升。

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是我国古代摧璨文化的重要创造者,然而他们并没有以此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应有的尊重,相反他们却一直处于极度悲惨的社会最低层。从商周的“百工”到元代“匠户”制度,工匠始终是由官府统一管理,单独编立户籍,常年为上层统治者役作,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并且子孙世代相袭,不得擅离,地位极其低下,与奴婢无异,这对工匠的生产热情有极大的制约。及至明代,随着封建人身束缚关系的普遍减弱,手工业工匠的身份和地位有了相应的提高,根据其服役的形式不同,分为轮班、住坐和存留的三类:轮班匠每三年服役三个月,并免除其他差役;住坐匠为有一定技术的农民,每月服役十天;存留匠则是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在某些地区服役的工匠,由地方官府统一管理,不必赴京应役。服役期以外时间,匠人可以自主经营。另外,在明代中叶以后,朝廷又颁布了轮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匠的待遇和地位,使之具有一定的自主权,极大的刺激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明代玉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获得新的活力。其次是琢玉工具的革新。据宋应星《天工开物》的记载,明代玉匠已普遍使用。水凳”,即由传统的席地而坐改为垂足倚于凳上,以双手操纵控制旋转性砣具,以双足踩动踏板转动皮带从而使防具来回旋转琢玉成器,这一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是琢玉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第三是玉器生产地形成与发展,其中又以苏州专诸巷闻名遐迩。专诸巷名工荟萃,技艺超群,玉器风格典雅纤细,纹饰精雕细琢,藻艳典丽,刀法纤细摘熟,变化莫测。北京也是当时重要的玉器生产基地,玉器古朴雅致而享有盛誉,但其名工巧匠多来自苏州专诸匠,正如天工开物所载:“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绚丽多彩的苏州玉雕极大地促进了明代玉器的发展,为我国玉器在清代走向鼎盛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代玉器评述

清代的玉器作坊遍布全国各地,由皇帝直接控制的有十处,在京师有养心殿造办处和内廷如意馆,这两处作坊完全是为宫廷服务,另外八处是苏州、两淮(扬州)、杭州、江宁,淮关、长芦(天津)、九江、凤阳,这八处由当地的织造、盐政、钞关等衙门督办,并由内务府直接管理,也经常接受皇帝所派钦定的琢玉任务。这十处王作坊又以如意馆、苏州、两淮(扬州)、长芦的经济技术力量较强,尤其是苏州的专诸巷,自明代以来玉器制作就极为发达,名工荟萃,技术全面,工艺精湛,乾隆帝亦曾盛赞“相质制器施琢剖,专诸巷益出妙手”。苏州玉作除完成自己的任务处,还经常向江宁、淮关、九江、凤阳等力量较为薄弱的地区提供人才和技术帮助,即使在京的造办处、如意馆在有特殊的需要时也常从苏州雇人,如乾隆四十四年为太庙新制玉宝,就临时从苏州抽调十六名玉工。另外,两淮盐政所在地扬州、长芦盐政所在地天津,也都是制作玉器的重要地方,往往为皇室承担大型玉器的琢制任务,如重逾万斤的大禹治水玉山子和三千多斤重的南山积翠玉山子、云龙玉瓮就分别是在扬州和天津制作的。清代玉器的数量极为可观,仅故宫博物馆就存有数万件。清宫廷玉器的主要来源有三条,其一由直属玉作坊琢造,其二为地方官吏。外国使节进奉,其三为从民间收集。宫廷玉器来自各地,实质上是全国玉器的缩影,同时也代表了清代乃至中国古代玉器的最高成就。

清代玉器得到蓬勃发展,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又有乾隆皇帝和慈禧大后二人有很大关系,二人生前爱玉与死后葬玉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古代帝王多喜爱玉器,尤以清代的乾隆皇帝为最。乾隆爱玉成癖,他在位六—十年,古玩玉器充斥宫廷,其陈设,衣着、用具、供器以及玩物无不用宝玉石和金银来制成或装饰。乾隆元年,宫中建如意馆,如意馆是以制作玉器为主的宫廷作坊,乾隆亲自监制督办。乾隆非常喜爱古玉,尤其是“三代玉”,乾隆还亲自组织收集古玉,目前故宫收藏的上万件古玉,多数是在乾隆时期收集入宫的。占工进入宫廷的途径主要是贡人,在各地区的大臣们向宫廷进贡的物品中,古玉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对收集到古玉进行分类、考证、鉴别,分级后,制造较粗的,乾隆不满意的,再由如意馆加工改造。乾隆对于宫廷玉器的制造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他亲自过问玉作的人员组成,工匠的选配及工匠个人的技术情况,使宫廷玉作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宫廷玉作在制作较重要的玉器时,从画稿、制木型到加工成成品,乾隆都要亲自过问,一一审查。在得到或制得一件珍贵的玉器后,乾隆还要题诗吟咏,据统计,乾隆诗集中有八百多首有关玉器的诗。

翡翠具有迷人的娇艳绿色,质地晶莹,是珠宝玉器首饰中的上品,向来为帝王后妃和贵族富豪所占有。慈禧太后就是最喜欢翡翠,更把优质品称“帝王玉”。“皇家上”。她拥有许多翡翠中的无价之宝,除大臣贡奉孝敬之外,她还派人选购优质翡翠玉石材料,交由清官造办处制作玉器的名匠雕琢,制作期间,她经常到场监工观赏。到她临终时,为了设法美化自己的遗体,使自己死后仍能保持雍容华贵的仪容,曾嘱咐将她平日珍爱的翡翠与珍宝陪葬。清代宫廷中有许多极珍贵的翡翠,除做了慈禧陪葬品之外,还有一块长春翡翠山子,正面峰峦叠翠,小桥流水,苍松鹤鹿,背面则山石磷峋,峰势纵横。另一件是翡翠白菜,依玉的原色加以巧琢,绿色部分为叶,白色部分为身,绿白相间,美妙绝伦;且叶上浮雕二只螽斯,备添情趣。这棵翡翠白菜,和慈禧陪葬那两颗的颜色。质地、雕工等方面都不相伯仲。长春翡翠山子和翡翠白菜两件稀世珍品,现均在台湾故宫博物馆内珍藏。据赵妆珍《古玩指南》引《爱月轩笔记》所载,在慈禧太后的陪葬品中,有大量翡翠制品,还有红宝石、祖母绿、蓝宝石、珍珠、碧玺、珊瑚等无数珠宝。她脚下足旁有翡翠西瓜两个,绿皮红瓤,白子黑丝,估价为白银五百万两;翡翠甜瓜四枚,白皮黄子粉瓤者两个,绿皮白子黄瓤者两个,估价值白银六百万两;在头顶上有一件翡翠荷叶,叶满绿筋,如天然生成一般,上有只红蜻蜒,形态生动,一玉雕成,重二十二两五钱四分,估价值二百八十五万两银;翡翠白菜两棵,绿叶白心,在菜心上落着一个满绿的蝈蝈,绿色的叶旁有两只黄色的马蜂,估价值一千万两银。另有佛像108尊,除金佛、玉佛、红宝石佛各为27尊外,还有翠佛27尊,每尊佛重六两;翡翠桃10个,绿色桃身,粉红色桃尖,与真桃极为相似。这些奇珍宝物,至今仍不知流落何方。

清代玉材以新疆软玉为主,常见的有青玉、白玉,另外绿松石、玛瑙及稍晚期大量出现的翡翠、青金石、珊瑚也被大量使用。清代后期翡翠上升到玉料的最高地位,被誉为玉石之王。清代玉器是在我国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历代玉雕之长处,并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玉雕艺术。清代宫廷玉器制作程序相当复杂,特别是一些形制较大的器物,首先要经过选料、画样,然后再经锯钻。

做坯、纹饰、抛光等工序,仿古玉尚须做旧,有些玉器还要刻款;一般玉器作坊为适应这种复杂作业,常实行分工合作,具有不同技能的人各负责一段,在具体的操作中将传统的阴刻、阳刻、浮雕、镂雕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线如直尺,圆似满月,委角圆润,镂雕玲珑剔透,即使在器物的内膛,侧璧或底足等次要部位也一丝不苟,从整体到细部都给人一种和谐圆美的享受。其纹饰图案是集历史大成,在一些常见的器物上往往饰以形式多样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神话故事,及表现吉祥如意。长寿福禄的图案纹饰或文字,另外还有大量古朴典雅的仿古纹饰,特别是那些追求绘画效果的山水、花卉、人物故事图案,以其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刀法达到一种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的艺术境界。